分享

英国房东为中国小伙免租8年,晚年患病,小伙:来中国我养你

 芥舟 2022-08-27 发布于湖北

1

在郑州的家中,宋扬正两眼焦急地盯着电话,他在等一个很重要的电话。

电话铃突然响起,宋扬迅速抓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汉斯找到了,他就是在你告诉的那里,只是他又喝了太多的酒……”

放下电话,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算算时间,伦敦也已经过了半夜了。

文章图片1

宋扬在心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我要接汉斯到中国养老,我不能让他一个人那么孤独,无人照顾。

汉斯是谁?为什么会让一位中国小伙子在千里之外如此牵挂?

2

汉斯只是宋扬在英国读书时的房东,他是一位年龄比宋扬大47岁的独居老人。

他们的相识,和我们人生中无数次“萍水相逢”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但大部分的“萍水相逢”,没有了下文,没有了续集。

文章图片2

而他们却谱写出精彩续集,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吗?

宋杨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无助的黄昏,伦敦冬季特有的阴冷,直往人骨头里渗。

19岁的他,刚来到这个遥远的城市。

学校和宿舍都还没有完全安顿好。陌生的环境,沟通的障碍,异国他乡的无助感,将本来因新环境,有些雀跃、好奇的心情,吹得无影无踪。

文章图片3

因搭乘地铁,却坐反了方向,沮丧的宋扬在站台茫然四顾。

那位手提重物,蹒跚而来的老人,面带微笑,就这样走进了他的视线。

回想起来,也许,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也蹒跚地走进了他的生活。

当助人为乐是一种习惯的时候,即使在沮丧的时候,仍然不会忘记,帮老人把重物提上车,老人的信任也从这一刻开始的吧。

当老人邀请宋杨一同回他家时,他仍能记起推开老人家门时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情,惊讶参杂着些许复杂

文章图片4

那是一间不足50个平方的房子,房间里东西有些陈旧,也放得杂乱无章,与窗外泰晤士河畔美丽风景是如此不匹配。

老人和他一起吃了一顿中西合璧的晚餐。

他知道了老人的名字叫汉斯,是瑞士人,现在独自一人在英国,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了。家和家人,对老人来讲已经是很遥远的存在。

原来,他们同是异乡客。虽然,经历不同,年龄不同,目的不同,来自的国家也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很孤单。

文章图片5

正当宋扬在为合租房只能打地铺,还离学校比较远,烦恼不已时。竟意外接到了汉斯的电话:

“宋,你可以和我一起住吗?不收房租,我们可以互相照顾。”

人在陌生无助的环境中,最容易接受的是什么?

来自中国的19岁小伙子,和66岁来自瑞士的老人,在不足50平方的小屋里,开始了他们互相照顾的生活。

那一幅幅画面,一个个片段,经常在宋扬脑海中回放。

3

每次,宋杨不甚娴熟地把菜做好上桌时,汉斯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像个开心的孩子。

每当宋杨有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汉斯又会像长辈一样耐心回答,认真讲解。

宋杨兼职帮人洗车,汉斯就会帮着干力所能及的活。

文章图片6

汉斯关节总疼痛,宋杨就学着帮他按摩,缓解疼痛。

老人也常指着照片讲起自己的经历。当讲到童年时,老人眼中的光变得暗淡下来,说起继母的不喜,宋杨的心也会跟着一起疼痛起来。

讲起年轻时,去过的地方,见过的趣事,说到开心处,两个人的眼里都溢出笑意。

宋杨也会讲起中国的事情,汉斯总是好奇地问东问西,中国对他来讲是既遥远又神秘的存在

文章图片7

日子在平淡中一天天过着,如朋友、如亲人般的情,温暖着两颗心。连邻居都感受到汉斯越来越开朗的变化。

但平淡的日子,也会有波澜,也有需要面对的难事。

宋杨现在想起那天还有些后怕,回家的路上,被一辆的士撞倒在地,他下颌骨骨折,还掉了三颗牙齿,满脸是血的被送到医院。

让人气愤的是,对方看宋杨只是名留学生,就找各种理由、借口,推卸责任,逃避赔偿。

汉斯细心照顾、安慰着伤痛中的宋杨,同时,开始为宋杨奔走、维权。

文章图片8

这一维权就是三年,最终,在他的努力、坚持下,争取到了应得的赔偿。

当宋杨拿到赔偿时,心情复杂,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而是,那种在陌生人群中,在冷漠环境里,突然,被人拥抱的温暖和被维护的感动。

虽然,你的肩膀不强壮,却成了我的依靠。虽然,你并不强大,但你却拼尽全力维护着我的权利,我的尊严。

你给予我的,我如何回报?

4

人生自古伤别离,但人生又仿佛总是在分分合合中轮回。

许多年以后的一个清明,春雨淅淅沥沥,淋湿了路人凄恍的心。

望着墓碑上笑的温和的老人,宋杨庆幸在放下那个电话后,所做的那个重大决定。

至今,他还清清楚楚记得,回国后再一次见到汉斯的情景,当时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如同发生在昨天。

坐在轮椅里的汉斯,身形消瘦,如同缩小了一号,凹陷的双颊,没有了光泽,虽然看到他,还是眼里掩不住的兴奋,面带微笑,但整个人看上去,不由的还是让人两眼酸涩。

这时的他,腿已经出了问题,需要手术治疗。

文章图片9

宋杨,在徐州联系了最好的医院,自费为他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宋杨和他的家人,一起担负起照顾汉斯的工作,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汉斯,生平第一次,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中,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越是珍惜,就越是会担心失去。

抚摸石碑上老人的照片,浮现在眼前的是曾经汉斯那双惶恐不安的眼睛:

“宋,你结婚了,是不是就不会管我了?”

“我不会放弃你的。”

文章图片10

听到回答,他的眼里闪现出孩子般欢喜,从此,汉斯成了这个小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员。

平淡而又不乏温馨的日子一天天滑过。

一连几天,宋杨下班回到家,看到汉斯膝头摊着英文杂志,眼神却游离在文字外。

看到回家的宋杨,总是情不自禁地露出欢喜。

宋扬意识到老人独自在家时也会感到孤独。两天后老人突然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

看到礼物时老人开心得合不拢嘴。

文章图片11

不久,大家发现老人的水杯上,印上了一张相片,一脸灿烂的汉斯和宋杨外加一只两眼迷茫、一脸懵的小狗。

遇到家里来人,老人也会指着杯子毫不掩饰炫耀:这是我家人。

那以后,小区居民经常能看到,一位中国年轻人,搀着一位瑞士老人,还有一小只围绕着他们撒欢。

多年以后,好多人还能回忆这幅暖人的画面。

5

汉斯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晚饭后一家人客厅看电视。

虽然,为方便他看英文版影视,在他卧室放了电视。但他总是挤在沙发中间,和大家饶有兴致地看中文节目。

当家人指着画面开玩笑问他能不能听懂时,他会露出“为什么一定要懂”的表情。

文章图片12

家人也会不解地问他:“你屋里也有电视啊?”

他的回答总是令人心头一暖:“因为那里没有你们。”

幸福总是让人觉得短暂,风浪总是不期而至。

在汉斯还沉浸在找到家的幸福中时,急性脊髓炎,再一次把他置于生命的危难中。

宋杨怎能忘记接到病危通知书时,那种绝望的心情,但家人是会被轻易放弃的。

在医院的全力治疗下,一家人细心照顾下,汉斯竟慢慢好了起来。

文章图片13

奇迹也会被坚持感动吗?那么,我们是该感谢命运呢,还是该感谢那份执着的爱?

在庆祝汉斯康复的家宴上,一首《友谊地久天长》的萨克斯曲在回响。

汉斯,这位漂泊一生的老人,无法控制,双手掩面,已然泣不成声。如果不是喜悦,不是幸福,老人的泪为何而流?

春雨还在下着,宋杨已经分辨不出,脸上流淌的是泪水还是雨水。

幸福总让人觉得短暂,平静的日子又过了两年多。

2013年的一天,工作中的宋杨接到了汉斯病危的电话,当他赶回来,汉斯因心脏衰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文章图片14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汉斯生前的愿望是:

我想留在中国,我想葬在中国。

6

我们常说:“落叶归根”。那是异乡客思亲的深情,那是漂泊者归宿的执念。可见,那个瑞士老人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乡,把宋杨和他家人当成了亲人。

宋杨遵照汉斯的遗愿,在瑞士大使馆的帮助下,以中国的风俗,举行了葬礼。

将老人永远留在了亲人身边。但其实正如宋杨悼词中所说:

汉斯,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文章图片15

当我们还在叹息世态炎凉,人心冷漠时,宋杨,汉斯,还有他们的家人们,却用他们质朴的情感,谱写了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纯。

杨绛先生曾说过:

“即使世间偶尔凉薄,内心也要繁花似锦。”

他们虽然在俗世红尘中,但却认真地活出了繁花似锦的内心。他们也用自己对世界的温情,用对生存的态度告诉我们:人间值得。

付出和奔赴,从来只有是双向的,才能谱写出一篇篇美好的续集。

文章图片16

我们也曾“萍水相逢”,我们也有过伸手相助。但终究皆成过客。

善意需要回应,善意也需要传递,付出需要回应,付出也需要回报。

没有回应的善意,没有回报的真情,都将慢慢的冷却、消失。互相温暖,才能更暖,才能抵御寒冷。

最长久的情从来就不是“有恩”而不“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