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皇帝姓朱,为何却赐国姓为“郑”?这里有个很大的误会

 激扬文字 2021-11-1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为了拉拢大臣,除了赏赐礼物、联姻等方式外,还有一种重要途径,那就是赐姓。能得此殊荣的大臣,也委实不多。如唐朝开国名将徐世勣,投靠唐朝后,唐高祖李渊为了拉拢他,就赐他“李”姓。从此徐世勣就改名为李世勣,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又改名为“李勣”。但是明朝皇帝的赐姓很多人就看不懂了,为何皇帝明明姓朱,赐的姓却是“郑”呢?比如郑和、郑成功等人。其实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会,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咱们先来说一下郑和被赐姓的经过。郑和原本姓马,是回族人,在明平云南之战中被明军所掳。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从云南班师回朝,郑和作为俘虏也被带了回去。后来郑和入宫服刑,别人称他为“三宝太监”,因此他之前的名字为马三宝。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奉旨调镇北平府,马三宝也奉旨随行,并进入北平燕王府服役。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初期,实力并不是很强,建文帝派来的大将李景隆都打到了北京城下。但因为北京城久攻不下,所以李景隆就退守郑村坝。在这个时候,朱棣从宁王那搬救兵回来,在外围摆开阵势与李景隆对战。因为马三宝曾在南京宫中服役,对李景隆有所了解,所以便给朱棣献了个诱敌深入之计。在这场战争中,朱棣的燕军大败李景隆的南军,斩首敌人两万余,缴获战马两万匹。

郑村坝之战的获胜,是朱棣起兵以来取得的第一场大的胜利,对朱棣意义非凡。为了表彰马三宝,朱棣便想到了赐姓的方式。但因为郑和是太监,朱棣无法将国姓“朱”赐给他,所以便将他们共同战斗过的地方,郑村坝的村姓“郑”赐给马三宝,以此来纪念他的功绩。后来郑和几次下西洋,被世人所熟知,而他原本的名字却几乎没人知道了。

而郑成功被赐姓为“郑”,则完全是个误会了。郑成功本来就姓郑,他的父亲是明末海盗首领郑芝龙,后被明政府招降,母亲是日本平户藩女子田川氏。他自幼出生在日本,在6岁之前一直与母亲住在日本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被明朝授官,郑成功才被接回泉州读书。当然,郑成功小时候也不叫这个名,他当时叫郑福松,字明俨。

崇祯十七年,郑成功被父亲送往南京国子监深造,郑芝龙还为他请了名儒钱谦益授课。钱谦益在开始教郑成功时,第一课就是给他改名。当时钱谦益为郑成功取名为“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还给他取了个表字“大木”。李自成入京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明朝遗臣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次年改元“弘光”。但弘光政权因为派系林立,群臣间勾心斗角,所以仅仅存在8个月便灭亡了。

弘光政权灭亡后,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又在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并于1645年7月改元“隆武”,即隆武政权。隆武帝极其依赖郑芝龙的势力,所以郑芝龙便趁势把自己儿子郑森推荐给他。隆武帝看郑森一表人才,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遗憾地说:“可惜我没有女儿能嫁给你,但你一定要忠于我家,不要忘了!”

为了表示对郑森的宠爱,隆武帝便赐他国姓“朱”,并给他改名为“成功”,从此郑森就更名为“朱成功”。这也是民间称他为“国姓爷”的来源。那为何后来人们都叫他“郑成功”,而非“朱成功”呢?主要是满清政府刻意为之。满清在入主中原后,引起汉人的普遍不满,很多人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而郑成功便是带领大家反清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后来清朝虽平定台湾,降服了郑家势力,但“朱成功”一直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大家也在等待着复明的那一天。为了将这一苗头掐灭,清朝统治者从各方面入手,其中一项措施便是给朱成功改回本来姓氏,所以朱成功又变成了郑成功。因此郑成功真的被明朝皇帝赐过国姓“朱”,而郑则是他本来的姓氏,并非赐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