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外水利工程史话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21-11-12

Author Introduction

作者介绍


张忠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首席专家、河南省地矿局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要从事旅游地学调查研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和地学旅游产业的策划创建等工作。



(该视频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生命之源、文明之源、文化之源。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其意是:水利万物而不争,美好的道德像水一样,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农业社会是必经之路,在农业社会时代,人类最关注的当然是农业的生产和收成,但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的水土利用研究、农业的基础建设和兴建公共水利工程。举凡“水利灌溉、河防疏泛”无不列为首要工作,因此说,水利是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之一,中国如斯,世界也如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国乃至世界在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及其修建意义吧!

 一、世界上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1、巴比伦中兴时期修建的汗谟拉比渠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叫汉谟拉比,他于公元前1792年登基,登基后的前30年,汉谟拉比并没有过多地参与战事,而是把力量更多地用于修建神庙、防御城墙和灌溉渠上,汉谟拉比渠是其中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幼发拉第河上。

2、古代也门公元前7世纪修建的马里卜水

马里卜水坝是古也门人在公元前八世纪萨巴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创造出的灿烂的古代水利文明。也被伊斯兰教徒称为萨德拉尔姆(Sudd al-Arim)坝, 位于建于萨巴(Sheba)王国的首都马里卜城, 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此坝位于达纳干河(Wadi Dhana)上, 距马里卜城5km。

图片

马里卜水坝利用自然地势把洪水蓄在山谷中,形成天然大水库。坝身高15米,宽13米,长650米,用每块重达数吨的巨石相砌而成,砌得非常整齐。马里卜水坝是该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坚固,存在时间最长(历时一千多年)的水坝。水坝兼有蓄洪和灌溉的效用,它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的泛滥,而且使广大地区成为沃野,曾对也门地区的农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公元6世纪中叶,马里卜水坝被罕见的特大洪水冲毁,但部分坝身犹存。从建初期坝开始, 经过两次坝体加高以及多次的冲毁与修复,到最后废毁,历时达1300年之久。

3、尼罗河流域的一系列古代水利工程

公元前2650年建的“异教徒坝”,公元前3世纪建设的马拉(Mala)水库,公元前920年~350年在苏丹建的大蓄水池。

4、罗马帝国在罗马城修建的一系列城市供水系统以及11条大型输水道。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亡于公元476年;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在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罗马帝国时期在罗马城先后修建的一系列城市供水系统以及11条大型输水道。供水系统的水源是罗马城周围的河流、湖泊和泉水。有些水源距离较远,如公元前144年建成的梅西亚输水道长达62km。水先贮存在城市周围2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水库和池塘中,然后通过输水道从不同的高度进入罗马城,以满足城市用水需要。除供给必要的生活用水外,还要为公共浴室和公共喷泉供水。输水道除常规渠道外,许多地方还采用了虹吸管、隧洞和连拱支撑的石质渡槽。

图片

 5、查理曼大壕沟

公元793年,由查理曼大帝组织开挖的、沟通莱茵河和多瑙河的大运河,称为“查理曼大壕沟”或者“卡罗莱纳大水沟”的运河。

6、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其开凿历史可能远至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随后运河被荒废。大约在公元前600年,Necho二世着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没有完成;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启动修建;在随后的1000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公元8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al-Mansur)废弃。1869年,苏伊士运河重新修筑通航,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岛变成非洲大陆,埃及横跨亚非,西南亚、东北非以及南欧的贸易更繁忙。

图片

7、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造完成,1914年开始通航。现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长度约为65千米(40英里),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一侧的深水处约82千米,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

虽然如今有些规模的水利工程已经淹没在尘土中,但历史遗迹说明当时掌握的水文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古文明的起源,人类仍将延续几千年的精神,继续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图片

二、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1、惠及关中平原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渠线沿王桥、桥底镇东进,过寨子沟后东北折,经扫宋乡公里、椿树、吕村一线,于蒋路乡水磨村附近横绝冶峪河,至甘泽堡后东折,于龙泉乡铁李村入三原境。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图片

2、惠及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图片

3、惠及沙漠绿洲的坎儿井水利工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疆维吾尔族世代在戈壁绿洲从事农业生产,水利灌溉至关重要。闻名遐迩的坎儿井便是居住在干旱地区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

图片

4、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18年8月13日,灵渠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片

5、治理黄河决口的典型水利工程-瓠子堵口

瓠子堵口,西汉时黄河上一次大规模的堵口工程。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向东南冲入钜野泽,泛入泗水、淮水,淹及十六郡,灾情严重。汉武帝派汲黯、郑当时率10万人去堵塞,没有成功。直到23年后,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处指挥堵口。朝廷上下官员自将军以下皆参加堵口。这一著名的黄河堵口以竹为桩,充填草、石和土,层层夯筑而上,最后终于成功。汉武帝作《瓠子歌》悼之,并在堵口处修筑'宣防宫'纪念。

《瓠子歌》

                          刘彻.汉武帝

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

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瓠子堵口”既反映出西汉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下的国家意志,也是西汉时期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体现。有力地说明了黄河的周期性泛滥、改道带来的社会治理需求,是推动早期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图片

6、华夏第一渠-白渠(长渠)

湖北襄阳白起渠(又名长渠)被确认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从此,“华夏第一渠”白起渠成为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长渠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3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攻楚都鄢城(即楚皇城,今宜城市郑集镇境内)时,在蛮河武安镇立碣壅水、引水围城作战而开凿的。秦灭楚后,长渠(白起渠)成为引水灌溉渠,至今仍灌溉着南漳县和宜城市30.3万亩良田。创建时间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关中地区的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灵渠早65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引水工程之一。

图片

7、惠及宁夏平原的宁夏引黄古灌区

“南有都江堰 北有青铜峡”,这是我国最著名的两个无坝引水灌区。这里所说的青铜峡就是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分界线,青铜峡上游为卫宁平原,下游为银川平原。此次被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宁夏引黄古灌区有20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它仍然在当地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宁夏的这个引黄古灌区。宁夏,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三面被沙漠包围,黄河流经这里虽然不足400公里。2000多年前,人们在这里利用地面低于黄河河面的独特地理构造,兴修水利。在黄河中以引水堤分水,将水引入黄河两岸修筑的水渠中,实现无坝引水,在修筑水渠时,又使出水口远低于入水口,渠里的水因为高差关系,自动向下流,实现自流灌溉。无坝引水、自流灌溉这些水利技术的应用,使宁夏成为自汉代以来,西北最古老、最大的人工灌区(绿洲)之一,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宁夏主要灌区,也以青铜峡为界,一分为二,上游为卫宁平原,下游为银川平原。

图片

8、惠及洛阳古都的鸿沟(中国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鸿沟水系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起点位于古代荥阳成皋一带(今河南省郑州荥阳广武)。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修成后,经过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黄淮间中原地区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时期又称狼汤渠。该地北临万里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大平原,南接中岳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鸿沟自荥阳开始,向东流经中牟、开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把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连接起来,构成鸿沟水系。鸿沟有圃田泽调节,水量充沛,与其相连的河道,水位相对稳定,对发展航运很有利。它向南通淮河、邗沟与长江贯通;向东通济水、泗水,沿济水而下,可通淄济运河;向北通黄河,溯黄河西向,与洛河、渭水相连,使河南成为全国水路交通的核心地区。鸿沟的开凿,为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条件。

图片

9、汉中三堰(陕西古代水利工程)

汉中三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建于西汉初年,是中国古代汉中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山河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褒河口,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宋代《山河堰赋》记载是汉代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开创,是中国古代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也是汉中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五门堰始建于王莽居摄年间(公元6—7年),位于城固县桔园镇湑水谷口,堰首与坝体均以条石堆砌,并列五洞以分流,故称之“五门堰”。五门堰灌区建有“九洞八湃”及“三十六处水口”,其工程设计、建造技术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自建堰后,灌区1万多亩;杨填堰,位于城固县北约10公里处的湑水河中游段左岸,相传为汉代箫何、曹参所修。后因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义作较大整修改造,灌溉洋县、城固两县农田5000亩,故名杨填堰。 

“汉中三堰”自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修缮保护,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旅游等综合效益。2017年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图片

10、姜席堰

姜席堰,有“龙游的都江堰”之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旧名灵溪)下游后田铺村。建成至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相传,堰为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至1333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的任上所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姜席堰进行了保护与修缮。据县水利志记载,从1950年国家投入大米7.4万斤用于修建姜席堰护岸工程至今,到2013年,已先后15次对堰、渠进行程度不同的修复、加固、改建。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正是这种种努力,才使姜席堰至今还在滋润灌区的农田,造福龙游百姓。姜席堰枢纽工程由上堰、沙洲、下堰、汇洪冲沙闸以及渠首分水闸五部分组成。整个枢纽以河道中的沙洲为纽带,上联姜堰,下接席堰,组成一条长约六百三十米,略似直角形的拦水坝。在河道上利用沙洲堰坝组成为一体的大胆构想和高超的筑堰技艺,是姜席堰的一大特色,在中国的治水史上十分罕见。

图片

11、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黄鞠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该工程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2017年10月10日,该工程成功入选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三、中国水利发展史

中国自先秦至清代的水利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治河防洪,重点在山区的出山口、山区与平原交汇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二是农田水利,出现了大量的灌溉排水工程,建设重点随全国农业经济重心的转移,逐步从黄河流域转到淮河、长江和珠江流域;三是水运交通,其中以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水系的水运网最为重要。此外在水力利用、城市水利等方面也有不少成就。

1、先秦时代的“大禹治水”

传说尧舜时洪水泛滥,尧舜均以堵水方式进行治理,效果很不明显。到了大禹执政时期,大禹一改尧舜的堵水治理方式,率领群众以疏导为主,障围湖沼,开挖沟洫,对江河洪水和平原地区的积水进行治理,足迹遍及河、济、江、淮流域(天下九州),终于让农田和水利得到彻底治理。这实际上是中国远古农耕时代亿万人民长期治水、治理农田的缩影,用沟洫灌溉农田和把田野积水排泄到江河湖沼中去,以利农耕,是大禹治水的重要方面。商周修建农田沟洫是这一工作的继续。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农田水利的重点在防洪排涝,小型的农田灌溉也已出现。

2、春秋战国的人工运河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水利事业初步发展时期。最早见于记载的灌溉工程是楚庄王时孙叔敖先在其家乡引期思之水(今淮河支流史河)灌溉雩娄之野(今河南固始、商城一带),后又在今安徽寿县修建了塘堰工程芍陂。公元前 486年吴国开凿沟通江淮的邗沟,是最早见于记载的人工运河,不过当时主要还是用于军事目的。公元前360年,魏国开始修建鸿沟,引黄河水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公元前340年,又从大梁再向东开渠,通于淮河。

战国时,魏、赵、齐都在黄河沿岸筑堤防,排沼泽。魏国于文侯时西门豹修建漳水十二渠灌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公元前251年左右,秦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迄今使用了两千多年。公元前246年,秦用韩国水工郑国开始兴建郑国渠,引泾水向东,开渠300余里,灌田4万顷,秦以富强。

3、秦汉出现大型灌区

以黄河流域为主,水利工程有很大发展。治河防洪仍是重要任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决川防,夷去险阻”,第一次统一治理了黄河大堤。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垦辟,森林破坏,黄河水患日见严重。西汉时大规模决溢有十二三次。当时治河主要是堵口、修堤和分流。汉武帝时,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分流23年,武帝亲到现场才堵塞成功。此后黄河长期分两支或多支分流。西汉末泛滥改道。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王景主持治河,筑堤1000多里,并修复汴渠,使河汴分流。以后,黄河九百多年未大改道。

两汉时代农田水利在长江以北已普遍兴修。西汉中期在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等地大规模经营农田水利,尤以关中地区最发达。公元前111年,在秦郑国渠北岸开六小渠,公元前95年又在其南面修白公渠,与郑国渠合称郑白渠,是现在泾惠渠的前身。在渭南开漕渠。又引洛水开龙首渠,用井渠法。有人认为新疆的坎儿井就是从中原传入井渠法而发展起来的。

在淮河干支流、汶水、济水和滹沱河流域也出现了大型灌区。稍后,汉水中游有六门等3万顷灌区。王莽时益州郡曾开渠引水,垦田2000多顷。

4、魏晋南北朝大兴屯田水利

魏晋南北朝这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大量人口南移,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转到了江淮地区。淮河流域是当时南北政权争夺的地区,水利建设多与军事屯田有关。如曹魏在淮水干支流上大兴屯田水利,颍水两岸曾开渠 500余里。但因修筑塘堰过多,工程质量差,西晋时已出现水灾频仍、土地渍涝返碱等弊端。长江下游南至钱塘江两岸,农田水利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不少大型的塘堰。东汉时已有鉴湖(在今浙江绍兴),西晋末修了练湖(在今江苏丹阳北),六朝时修了赤山湖(在今江苏句容)等。北方农田水利走向衰落,但在政局较稳定时,也修复了一些旧渠,并有所新建。如曹魏时筑戾陵堰(在今北京西),引湿水(今永定河)灌田万顷;北魏修艾山渠(在今宁夏)引黄河水灌田4万顷等。

这一时期黄河既少修防记载,亦少灾害记载。用水攻战的人为水灾则不少。曹操北征乌桓开凿了海河流域的一系列运河。

5、隋唐宋元南北水运畅通

隋唐宋元是农田水利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水利经历了由复兴至衰落的过程,南方水利则获得了持续的大发展。隋唐时代农田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代的旧渠几乎全部恢复,并修了不少的新渠。较突出的有龙门以下汾河、涑河与黄河合流的河曲地带的引黄灌溉工程、宁夏平原的唐徕等渠、海河流域的灌区等。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边疆战乱,北方水利急剧衰退。入宋以来,受辽夏分立影响,恢复不易,但北宋初年在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还是修复了不少旧渠。尤其是熙宁年间在兴修灌渠的同时引黄、汴、滹沱等河泥沙放淤肥田,并引山溪洪水淤灌,两者共达5万顷以上,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引浊放淤。元代蒙古地区的农田水利也有所发展。

中唐以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南方,而南方是以中小型水利为主。太湖流域至五代已形成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埔和圩田体系。闽浙沿海出现了不少御咸蓄淡的灌溉工程。北宋时修建的福建莆田县木兰陂等,就是这类保存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自今江苏到福建的沿海,特别是钱塘江两岸,大规模修建了防潮的海堤和海塘。钱塘江北岸海塘发展到清代的鱼鳞大石塘,成为中国著名的水利建筑物。宋代珠江三角洲的水利也获得了开发。这一时期农田水利事业还远及湖广川蜀。元代云南等边疆地区的水利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黄河水患由少而多。北宋时平均每一两年决溢一次,河道在今山东北部至河北、天津间摆动迁移,每年筑堤堵口,劳费不赀。河工技术及组织管理有较大成就,治河议论也多,但河患未能根除。南宋初黄河南徙,夺淮入海。金元时仅局部有所修治。元至正十一年(1351)对郑州、开封的贾鲁河治河是一次有名的堵口工程。

隋炀帝开通济渠等,使江南地区到西安、洛阳水运畅通,又开永济渠让西安、洛阳到燕赵地区水运畅通,是世界水利史上一项巨大的工程。元代郭守敬规划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打通京杭大运河,成为以后南北交通大动脉。

6、明清治理黄河

明清时期农田水利以修复旧有设施为主,新建大型工程较少,但小型的、民办的工程却较多。清代北方井灌有所发展,南方利用山泉水种稻比较普遍。水网圩田发展到洞庭湖区和珠江下游,成为中国水利的一种独特形式。清代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的水利建设获得较大发展。明代治理黄河在很长时期内是以保证运河漕运畅通为主,南分北堵,是一种半放任状态。晚明潘季驯主持治黄,着眼于泥沙,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大修堤防,固定渠道。清康熙时靳辅、陈潢沿用潘氏主张。乾隆以后河政日趋腐败,治河成了贪官污吏的窟穴。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自大清河入海(即今黄河道),近代河患愈烈。淮河、长江、永定河等也常闹水灾,进行了大量修治。京杭大运河明代曾重整畅通,但到清末淤塞以至湮废。晚明起,西方水利技术逐渐传入中国,但清朝很少利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

早在1934年江西瑞金红军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毛主席将水利比喻成农业的命脉,真是再恰当不过啦,如果把土地比做是农业的一块块肌体,那么,河流、沟渠等水利工程正是给土地输送营养的血脉。毛泽东同志不仅是这么说的,而且也是这么做的。中国历史上最频繁、最广泛的水利建设,就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年内(1949-1979),据保守的数据统计,全国共修建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80000多座,新建人工河道近100条,开挖沟渠超过300万公里,新建万亩以上的灌溉区5000多处,并基本上解决了大江大河的洪涝灾害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几千年水利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最典型的是红旗渠水利工程-被周恩来总理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注:本文系组合而成,基础资料来自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

河南的地学界名人

对话石灰石:我和人类的不解之缘

在研学基地,感受科学与文化的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