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守护尧坝古镇‖罗学娅

 方志四川 2021-11-12


尧坝古镇简介(蓬州闲士 摄)

守护尧坝古镇

罗学娅

  仲秋时节,文友相约,来到合江县尧坝古镇。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雄伟的“进士牌坊”。此牌坊建于嘉庆十五年,那时,川黔边地匪患成灾,为保家卫疆,百姓习武成风,尧坝武擎一方,先后出了周氏武举人、李氏武进士。尤以李耀龙进士剿匪战功显赫,皇上下旨,修建牌坊,以示旌表。从此,“进士牌坊”矗立尧坝街头,威武雄视全镇,守护尧坝平安。

  顺着牌坊脚下威武石狮的视线,踏上屐痕累累的青石阶梯,走进这条始于北宋、兴于明清的古街,质朴的生活气息赴面而来。沿街店铺,整齐排列在青石街道两旁,虽显老旧,却不失人气,5—7米宽的街道上人流如织,家家店铺生意兴隆,可见当年商贾云集之一斑。

尧坝古镇武进士牌坊(合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老街呈S状延伸,足足一千米,素有南李北周之说。南街为李氏家族依山而建,屋舍起伏,错落有致。王朝闻故居和凌子风影视陈列馆都在南街,是最先吸引游人的打卡点。

 尧坝古镇王朝闻故居(蓬州闲士 摄)

  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大鸿米店”,非常霸气地矗立在街道中心,17级青石台阶之上,两扇木质大门厚重威严。我感到很眼熟,因为上世纪90年代看过《大鸿米店》,脑海里保留着电影实景。

 尧坝古镇大鸿米店(合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其实,这里是武进士李耀龙族人在嘉庆年间所建的府邸,米店只是一爿临街商铺。从米店往里走,才是大气磅礴的进士府。典型的明清四合院,宽阔的中庭,上方正厅供奉着威武的武神,楼上横匾“进士”二字尽显威武,时刻注视进士和徒弟们在此练武。中庭左右,皆是上下两层的全木串架阁楼,雕梁画栋,相依环抱,颇具川南豪宅之气势,难怪当地人称“走马转角楼”。右则书房,壁上一联:“风云三尺剑,飞鸟一床书”,可见李进士武能仗剑叱咤风云,文则花鸟怡情嗜书成性。

 尧坝古镇大鸿米店外景(刘舒 摄)

  从大鸿米店出来,就是武举人周氏家族所建的北街了,街道两侧仍然是木结构建筑的商铺,商铺后面多是居家四合院。与依山而建的南街不同,北街平缓舒展,房屋瓦脊连贯,渗透着古镇的宁静平和。

尧坝古镇(图片来源:合江县人民政府网)

  周公馆也是嘉庆年间所建,穿斗式木构架,古朴典雅,布局工整。深深庭院,大小厅堂,多有字画,正厅对联“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寓意周家系文武双全的诗礼之家。我惊讶地发现:主人好竹。墙上有画竹,天井有盆竹,后院有斑竹,无处不显竹之淡泊清高和正直。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周公馆,浓缩了古镇的精华,文文静静地向世人展示千年古镇之风貌。

  从周公馆出来,已是正午。古街商铺,玲瑯满目,萝卜干、苕丝糖、红苕粉、油纸伞、竹蔴鞋等土特产,要有尽有。我们这一行,几乎人人都卖了萝卜干或苕丝糖,几个爱美的年轻女士,买了色彩鲜艳的油纸伞,撑在阳光下,行走于古街,别有风情。

  走着买着,不知不觉到了一棵周身挂满祝福红丝带的千年古榕树下,到街尾了,这就是“娘亲古榕”。传说“聂郎化龙”入海后,聂母日日在此盼儿归,泪尽而逝。聂郎将龙爪化为榕树,屹立母亲坟前,为母遮风挡雨。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尧坝人杰地灵,千年不衰,原来有“进士牌坊”和“娘亲古榕”在长街首尾日夜守护,牌坊守护平安,古榕守护祥瑞,街与牌坊,人与榕树,和谐共处,相互依存,藏华夏禅风古韵,酿川南民俗风情。

 尧坝古镇(图片来源:合江县人民政府网)

尧坝古镇(视频来源:央视发现之旅频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