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自学金融学?

 kumusi 2021-11-12

一定有很多人会告诉你,可以看书自学金融学。

说实话,自学金融单纯靠看书学习,其实一点都不现实。

因为你的认知中没有金融学的常识,看金融学的书,就像看天书一样。

你捧着天书每天看,除了能看懂一些皮毛,一点实际的意义都没有。

理论和实际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一知半解,结果就是一地鸡毛。

学习金融知识,最好的方式是先学习底层的金融常识,把地基打扎实了,然后再通过实践去延伸,才能窥探整个金融的全貌。

所谓的实践分为两个方向。

一是身临其境地去工作,想方设法进入正规金融机构。

如果你想体验金融学到底是什么,那在正规的金融机构里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学习能力是基础,没有学习能力,只懂得简单重复的工作,那可能要真正掌握很难。

还有,你关注的是风投,就进入风投相关部门,你关注的是股票,就进入证券投资相关部门,你想了解信贷,就去信贷部门,你想了解什么,就去哪里。

很多人问,没有背书没有敲门砖怎么办,那就想办法,从外围一点一点地介入。

先在外圈做几年,积累经验再一步步往里走,毕竟经验背书比学历背书更重要。

当然,有一些金融机构是必须要求正统背景出身的,那可能只有擦肩而过了,但完全可以通过诸如EMBA的学习,转到金融赛道,最终去到想要的公司。

金融学其实很大,版图非常的广,学习之路很长,慢慢来也行。

毕竟投资也好,理财也罢,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必太着急。

二是身体力行地去投资,用实践去体验金融学的魅力。

第二类呢,学习的就是金融学思维,目标就是学会用钱赚钱,学会投资。

如果说第一种方法是为了在金融行业谋生,那么第二种方式就是为了靠金融去生财。

实践出真知,既然学习金融学就是为了让钱来为自己打工,那么开始理财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钱少的时候,学会财务管理,学会计,学会打理基础的财富,积累本金。

有一点钱了,开始做一些投资,选择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

钱稍微多一些了,开始做高阶的投资,诸如股票、黄金,再往上一些就是股权、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等。

至于其他一些实体投资,等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考虑。

投资市场里,掌握了一种投资方法,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了,而实践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金融学本身只是一个底层的投资逻辑,更高阶的投资方法,投资模型,需要自己去不断地揣摩。

所以呢,学习金融学,不管是哪种途径,都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别指望一口气吃个胖子。

看书有用,但前提是能看懂,不要想着看几本金融学的书,自己就成为金融学达人了。

即便是那些金融学毕业的人,其实也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娃娃,路还长着呢。

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个人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也是一项基石能力。

无师自通,可能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无师自通。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觉得还是跟着老师学习,进步速度会更快,因为有问题可以问。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正向的反馈流程。

而在自学时,如果遇到问题,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而如果看不懂答案,等于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快速学习这件事,是有最简单方法的,只不过自学层面的理解,可能只有80%左右。

先说方法,再说剩下的20%,到底怎么解决。

所有的学习是一个知识摄入的过程,而知识这个东西,就像是吃饭一样,从入口到最终的营养吸收,是有步骤的。

步骤1:选择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明白自己认知的界限和瓶颈,循序渐进。

传统的自学是看书,看书的好处是相对比较系统化。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搜索,但搜索来的东西就比较碎片化。

碎片化更适合在大逻辑框架下做缝缝补补,系统化的学习,才是整个知识体系。

在选择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先系统化,然后再碎片化,两者其实缺一不可。

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在于,寻找实际问题的关注点,也就是最精华最常用的点,去补充整个体系的完善性。

步骤2:合理的学习方式。

看书学习一定要做笔记,但很多人其实不会做笔记,也不懂做笔记。

看书完了以后,一定要复盘,做笔记就是复盘,这个很重要。

复盘的不是书的目录,不是大纲,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框架。

笔记上写的,是你在今天的学习中的收获,是你记住的东西,印象深刻的东西。

这个是精华,而忘记的就是糟粕,这是记忆的痕迹赋予的东西。

你不可能什么都学会,所以一定要把能学会的进行掌握,反复加深印象和理解。

步骤3:正向反馈机制与内容输出。

正向反馈机制,指的是深挖你学会的知识内容。

而内容输出,就是让学习来的知识,转变成为你自己的知识。

建立正向反馈机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之前做的笔记变成可以做内容输出的文字。

就像我现在做的就是把我储备的知识,转化成了文字,形成了内容输出。

正向反馈机制和内容输出,是最快的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一种转化方式,而且效率非常高。

学以致用,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

步骤4:简化精进与深刻记忆。

最后一步,就是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做减法。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做减法,其实原因很简单。

我们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要把所有的精华留下,需要去精简。

金融学是拥有底层逻辑的,这个是最重要的精华部分,其他的都是浮在面上的,是可以被展开的。

只有做减法,把所学的东西做简化精进,才能保留好最重要的,才能让记忆变得深刻。

当你需要提取知识储备的时候,一个底层的内容点,然后根据逻辑扩散,就形成了知识网络。

上述的四个步骤,构成了自学的底层,也是最快最有效的自学方式。

接下来说说那20%的缺失,如何去弥补。

总有一部分内容,超出了认知范围,由于认知力不够,导致无法理解,自然也就没法进行学习。

绝大多数无法理解的内容,都是源于基础知识的不牢固,所以需要降维度。

也就是说,你需要通过学习更基础的知识去理解这个内容。

这时候,碎片化的学习基础知识点,就成了关键。

比如我之所以看不懂什么是金融学中的社会经济理论,是因为对于社会经济理论的概念都比较模糊,所以先要搞清楚社会经济理论的基础概念。

通过由点到面的学习,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才能形成网络。

这20%的内容,就是需要各个知识点击破的,需要降维学习完成的。

为什么要学习金融

首先,金融无处不在,学习金融真的非常非常有必要。

人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金融环境。

平时我们要消费,这是金融,我们要赚钱,钱要打理,也是金融。

学习金融的目的,其实是能够有效运用好金融学知识,管理好财富从而服务于生活。

千万不要有一种思想,我不是搞金融的,我学什么金融学。

当你主动放弃财富相关的知识,那么财富距离你,就会越来越远。

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1、金融学可以让你更快地积累财富。

我们都知道,财富的积累其实就是余额差,就是每个月的收入,减去每个月的支出。

支出和收入本身,都是可以通过金融学去解释的。

就比如收入,金融学会告诉你,进项收入大部分源自于劳动力回报,而劳动力效率,就是决定回报多少的最重要参数。

每个人每天时间的极限就是24小时,你的收入极限就是24小时x小时工资。

不提高小时工资收入,就不可能打破日均收入的天花板。

同样的,金融学会告诉你怎么消费是利益最大化的,它会把消费层级分类,有基础物质消费,心理需求消费,以及社会关系消费。

其中,社会关系消费,它可以是一个正向循环的消费方式,也是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所以学习一些金融学,可以有效帮助你减少开支,增加收入,更快去积累财富。

2、金融学可以让财富更快发生裂变。

财富的裂变是金融学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观点。

我们平时说的钱生钱,其实就是财富裂变的过程。

严格意义上来说,钱生钱指的就是用资产来赚取收益,让钱滚钱。

金融学的学习,可以让财富本身创造价值,让财富裂变出财富。

现实生活中的投资理财,其实就是财富裂变的一个过程。

财富裂变,还可以通过资产裂变的方式,就比如我买了一只鸡,鸡每天下蛋,这就是一种财富裂变的方式。

不管是财富直接裂变,还是借助财富转变成资产进行裂变,都是一样的,也是金融学更进一步的理论知识和运用实践。

3、金融学可以让钱真正的为你工作。

钱生钱并不是财富的终点,让钱为你提供服务,才是最终的价值。

金融学里还会涉及到很多相关的知识,比如人力杠杆等。

就比如你一个小时的经济收入是1000元,但你同样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一些零经济收入的事情,比如做家务。

这时候,你可以通过人力杠杆,雇佣一个小时工,每小时100元,解决你的问题,而你的经济收入价值,则可以增加1000元每小时。

金钱为你工作,并不单单指的是投资理财,而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把财富具象化,然后再用财富去完成你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让钱问你工作。

自学金融从哪里下手

我把金融学的层级,分为三个,循序渐进。

第一,金融资讯。

所谓的金融资讯,其实是最底层的东西。

为什么要看金融资讯,因为它是最容易看懂的东西。

金融资讯往往相对口语化,很少有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内容出现。

因为资讯本身要求的是传播力,并不需要很高深的东西,但是表达需要让所有人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的门户网站,都会有财经模块,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第二,金融知识。

其次就是金融知识,也是建立在拥有基础的金融素养的基础上。

比起金融资讯,金融知识更深一步,需要理解后才能彻底明白想表达的意思。

知识这个东西,也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但由于整个金融知识的领域很大,所以要学习起来也没那么简单。

这比起可能以单一形式存在的金融资讯,要复杂得多。

金融知识就是认知能力的一种储备,是一种知识的记忆。

第三,金融观点。

最后就是金融观点,这个观点最初的时候也是可以参考别人的。

金融观点是一种论点,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是一种对于金融事件的解读,是一种结论。

只有当你拥有了金融学基础,并且有一定的认知后,才能看懂别人的观点,也才能表达出自己对于金融的观点。

总结起来就是,看到金融资讯,利用金融知识去分析研究,最终输出为金融观点。

先推荐一些最容易获取金融资讯的网站,诸如第一财经、21世纪金融、财联社、华尔街日报,以及一些大的门户网站,诸如腾讯新闻的金融板块等。

然后,推荐一些最基础的金融学书籍,《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

最后,去一些每天的社评网站,去看金融观点。

不论是经济学家,亦或者是金融圈大V,其实说的或多或少都会有认同的金融观点,把认同的观点记下来,变成自己的。

金融的理论知识很复杂,但是金融实践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先从书面把该学的都学了,然后会有大把的时间去弥补一些漏洞。

循序渐进是任何学习方式的必经之路。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两句话,把自学金融学这件事,概括得淋漓尽致。

金融学的版图太大,可以说金融学无处不在。

你可以在金融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但我想绝大多数人可能更想要金融方面的收获。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收获,才是能力的证明。

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有能力自学那是再好不过,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解不开,也需要适时的进行沟通,去提问,去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