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长专访(第95期)/许建鸿: 把科幻协会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高校科幻 2021-11-12


四川大学

科幻协会: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

(SiChuan University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ion)简称SCUSFA,

正式成立于1993年4月2日,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幻想类社团,

在校内外均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协会以“用科学启迪幻想,从幻想走近科学”为宗旨,

脚踏实地举办各类精品活动,

向广大会员提供交流的平台,

并积极对外推广幻想文化,

扩大幻想文化的影响力。

川大科幻协会获奖无数,

曾三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科幻团体奖”,

两次获得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科幻社团奖”,

一次获得全球华语星云奖“特别贡献奖”,

此外还有全国高校幻想类社团联合征文“人气社团奖”,

水滴奖“高校社团优秀组织奖”,

晨星奖“优秀组织单位”等众多全国性奖项。

在校内,协会是常年的校十佳社团,

已获得十余次“四川大学十佳学生社团”奖项。

2018年11月24日,川大科幻协会在2018中国科幻大会上拿到“大满贯”,

即同时获得银河奖、水滴奖、晨星奖三大奖项的科幻团体类奖项。



/

许建鸿

四川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2020-2021届会长,

高校科幻平台编委,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学生会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辰悦科幻文创校友奖学金获得者。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贵社被誉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富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幻想类社团,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许建鸿:一方面因为四川大学地处成都,临近科幻世界,近水楼台当然是有一些好处的;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学生基数较大,协会在很久之前就在规模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影响力方面,管理协会的成员们并不十分在意向大家展示自己对社团的付出,其他社团可能刻板印象只是川大协会成员数量很多和位置临近科幻世界这些天然优势,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协会成员集体的努力,正是在他们的责任心驱使下,川大幻协才能举办这么多有规模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没有一届又一届管理者们的辛苦付出,怎么会有川大科幻协会现在的蓬勃发展呢?

高校科幻:贵社获奖无数,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科幻团体奖”,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科幻社团奖”,全球华语星云奖“特别贡献奖”等等,还在2018中国科幻大会上拿到“大满贯”,同时获得银河奖,水滴奖,晨星奖三大奖项的科幻团体类奖项,您觉得能取得这样好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许建鸿:这些奖项的获得一个可以看出我们社团对外联络的热情。例如银河奖是中国科幻最高奖,关于银河奖的科幻社团奖项申报时间都比较早,许多社团的负责人可能不知道申报的通知,所以会错过评选。包括其他的奖项,我们协会的外联活动都比较积极,协会参与积极度很高,科幻社团应该主动的联系科幻界的各类机构或作者前辈寻求支持,而不是坐等后者找上门来,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协会的整体规模和水平等也的确处在全国高校科幻社团中的先列,四川大学的科幻协会,也是全国范围内历史最悠久的科幻协会,从1993年作为一个部门存在,至今已经有28年的历史了。我们协会不仅从科幻出发,培养了许多科幻创作人才,科幻产业人才,也吸引了许多普通人加入我们协会变成了科幻迷,协会的许多著名校友,也给协会许多支持与反哺;我们协会还积极扩展幻想文化的边界,吸引同类型的亚文化爱好者加入协会,来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和宣传度。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成员在第31届银河奖现场

高校科幻:贵社的定位为大幻想,包括科幻、奇幻、推理、悬疑等,形式有文学、影视动漫、游戏、桌游等,您觉得其中除科幻之外的类别会对科幻有什么影响或作用,又有什么联系?

许建鸿:大幻想这个定位可以说是我们协会的一个重大转型,它的确定让我们协会从侧重于科幻的单一主题转变成具有包纳百川特点的一个科幻协会,使我们协会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除科幻以外的类别亚文化会极大的丰富活动的内容,引起更多非科幻迷同学的兴趣,正面或侧面地都给科幻协会做了很好的宣传,让更多人愿意来了解这样有趣的科幻协会,发展更多的潜在科幻爱好者。同时我们协会也没有忘记宣扬科幻文化这个中心锚点,坚持在活动的举行中融入许多科幻的元素,同时满足科幻迷群体和泛科幻迷群体的要求。也因为有非常热爱科幻的同学希望有科幻浓度更高的活动,所以我们去年的活动安排上,科幻大讲堂系列活动顺势而生。  
高校科幻:在科幻大讲堂系列活动是贵社的一张知名名片,这类讲座会吸引非科幻迷的同学参加吗?贵社有采取过什么行动来扩大讲座的听众吗?
许建鸿:我们的讲座(包括其他的一些大型活动)不局限于向协会成员开放,是面向全校师生的。除了在线上一些渠道发布活动的预告外,还有线下的传单,摆摊,课间宣传等行动,所以在全校范围内来参与讲座的同学非常多,其中肯定也不乏非科幻迷的同学,有时还会有慕名而来的校外的科幻热爱者。我记忆很深刻的是,举行学期第一次科幻大讲堂活动时邀请了著名作家程婧波老师,同时较为谨慎地选择了小场地,结果在讲座开始时出乎意料地发现座位不够,很多同学没有座位也继续在讲堂听讲,这样的效果也给了我非常大的鼓舞。我自以为我们的宣传工作当时并不足以让这么多人都能具体了解到讲座,但是依旧得到了这样非常鼓舞人心的效果。我们还邀请过著名作家马伯庸老师来川大进行讲座,老师不仅创作过科幻作品,在通俗作品的创作中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讲座更是座无虚席。所以宣传工作如果能做得足够好,所达到的宣传范围会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马伯庸川大见面会合影

高校科幻:贵社的活动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幻想音乐节”,能简述一下组织这项活动的目的吗,是怎样和其他音乐社团乐队联合起来举办科幻主题的音乐节的呢?同学们的参与度怎么样?

许建鸿:幻想音乐节是科幻协会一张重要的名片,这是我们协会在大幻想定位下最具标志性的重要活动。可能会有很多人疑惑,科幻协会为什么要办音乐节?办音乐节和宣扬科幻能有多大的联系呢?但是实际上举办的时候,活动并没有脱离科幻的主旨,我们每年都会为音乐节定一个科幻的主题。例如今年我们主题“遗落星港”就是根据《我的三体》主题曲《夜航星》确定的。我们的表演者有自己协会的热爱音乐的摇滚组成员们,也有联系的其他协会乐队和歌手,我们的组织者在策划活动的时候,会去联系其他校内的音乐类社团,邀请他们来参演;同时我们协会还有一个很活跃的小组,是摇滚组,其中有几个同学还自发组建了“气功乐队”,在协会内拥有很高的人气。某种程度上来说,幻想音乐节就是为摇滚组举办的活动,是气功乐队的主场。活动举办现场人潮涌动,高潮迭起。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参与度也非常高,面向的范围也非常广,对我们协会的宣传也是非常有效的。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幻想音乐节合影

高校科幻:当“凤凰杯四院定向解谜大赛”和“魁地奇”大赛结合了《哈利波特》的内容,是怎样对其进行改造的?它吸引人之处在哪?这样的活动需要怎样准备才能成功地举办起来?

许建鸿:这是两个分开的活动,“凤凰杯解谜大赛”是在几个特定的地点安排npc给玩家提供谜题,玩家解出谜题后,npc会告诉玩家下一个线索,去层层寻找npc完成任务,这也是一个多组别竞争的游戏,很能激发玩家们的兴致。它的组织工作主要是在解谜流程和题目内容,还有地点选择上,我们会选择一些通道复杂,线路难找的地点去进行,给玩家们适当设置了一些难度。同时也考虑到不同组别的解题速度不同,我们经过多轮内测将每个小组完成题目的时间,大概稳定在了一个小时以内。凤凰杯在川大已经成为了同学们口口相传的精品活动,几百个参赛名额在不到一天时间内被一扫而空。这个活动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活动背景借用了大IP《哈利波特》,奇幻也是我们大幻想中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分组竞赛,互相对抗这样的模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魁地奇”的规模就相对较小,其本身也已经被研究出了成型的玩法规则,所以我们就有很多能够借鉴的经验。

高校科幻:您个人最喜欢的社团的活动是什么,有过什么样的难忘的经历?

许建鸿:我最喜欢的肯定是科幻大讲堂系列活动。和众多科幻迷一样,我也是高中大学了解到了科幻,阅读了一些科幻作品。作为一个普通科幻迷,我见到科幻作家是非常开心的,后来成为社团负责人,看到同样热爱科幻的同学们,在我所组织的活动中遇见科幻作家后和自己一样的激动和快乐,彼时的满足感是难以复刻的。

但是组织这样的活动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提前邀请老师,和老师沟通,需要调整协调好讲师和同学们的时间,需要和学校沟通报备,还有场地等各种问题。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刚好马伯庸老师在成都有新书签售会,由宝树老师作为中间人(感谢宝树感谢宝树),非常惊喜地请到了马伯庸老师来到川大。但是通常讲堂活动需要准备将近二十多天,而确定马伯庸老师活动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七天时间,整个工作过程就非常仓促紧急。非常幸运的是,当时和学校充分沟通交流后,审批等流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学校领导和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马伯庸老师和他的团队也非常理解我们,包容了我们没考虑完善的一些小错误,在多方的支持下,“马伯庸川大见面会”活动顺利地举办了。

这次活动我的感受就是,在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可以和学校领导和老师充分沟通,一般情况下学校学院都是会给予支持鼓励的;不管是邀请的嘉宾老师或是自己的学校,只要解释明白沟通到位,学校领导都是持着支持包容的态度的。

四川大学科幻协会阿缺·宝树对谈活动合影

校科幻:了解到贵社另设置了众多兴趣小组,包括写作组,桌游组,摇滚组,美食组,推理组,游戏组等,您觉得这样丰富的小组活动对社团发展有什么好处?这些小组是否会偏离科幻协会的主旨?

许建鸿: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作为一个问题回答。曾经的会长提出大幻想的想法,就是为了把我们社团的影响力扩展到非科幻迷身上。这样的兴趣小组一方面是社团里有共同爱好的一部分人的集合,它在招新的时候是吸引新同学们的特色之一,向新同学们表示,我们不仅在科幻方面拿过很多奖项,我们也欢迎热爱桌游,热爱摇滚,热爱动漫等的同学们加入,我们是不拘一格的。这些兴趣小组让我们的招新门槛不那么高,能够吸纳更多的同学们加入。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协会规模很大,我们要求这么多的社员仅因为科幻聚集在一起的话,就会很容易因为不举办科幻浓度较高的活动,或者参与这类活动的成员们很少,使得社团没有凝聚力。我们社员的见面不能只是因为要办什么活动才聚在一起,而是兴趣相投而经常交流往来。而且这些兴趣小组发展到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他们自己组织一些小活动有了经验之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注入一些协会的支持,把它变成一个大型的活动,最好的例子还是摇滚组,它发展地比较成熟后,拥有了自己的乐队,想要展示出自己成果和能力,跟我们提出后就考虑融入科幻的元素将他们的活动转变成大型的活动,“幻想音乐节”就由此产生。所以小组和整个科幻社团也是相辅相成的,小组的存在让社团的黏性增加,更加留得住人。

协会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小组就是写作组,写作组可以说是整个协会架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小组,是不能够被忽略的存在,我们协会的写作组目前也有着不小的规模,他们自己能够稳定的每年举办相应的活动。科幻社团作为一个兴趣类社团,培养科幻创作者是可以说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活动举办和日常工作规划中,给予了写作组能做到的最大支持。

高校科幻:既是在大幻想的定位下,又设置丰富的小组,还有不同的众多部门,那么小组和部门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会有什么不同?

许建鸿首先讲一下部门和小组的区分吧。我们的社员有会员和干事,会员就是只获取活动的预告信息,不用参与策划活动之类的工作;干事就是真正做事情的社员,干事会选择自己想进入的部门参与相应的工作。部门是很功能化很专业化的,各个部门有一定的联系分工,但是每个部门也大不相同。部门的分工合作让活动举办变得更加专业。如果是把准备工作分配到“工作小组”让成员各自认领之类的情况,组织过程就不会那么顺利。兴趣小组就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社员们的一个个集合,他们举办的活动往往规模有限而不需要审批,自然也不归协会直接管理,进行的频率也会比较高,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发展成为整个社团的大型活动,总之协会不会过多干涉小组的活动,同时也会给予小组必要的支持。而写作组每年都会进行征文比赛,小组会组织作者开展创作谈讨论,因此写作组它既有小组的趣味性也有部门的功能性。

高校科幻:最后,您对其他的科幻社团有什么建议吗?

许建鸿:这个问题有点困难,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因为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才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成就,我们的很多经验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社团。有一点就是,很多科幻社团很在意活动的科幻浓度,一方面这不是坏事,另一方面也缺失了很多培养潜在科幻热爱者的机会,可以适当地根据各个协会的特点,增加一些不限于科幻的趣味性的活动或者招新方法;再者就是,社团管理者需要有一个自己得力的小团体,在解决问题方面会强力很多,不限于人数,能全力以赴就好;最后就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坚持下去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可查阅百度百科关于四川大学科幻协会的其他详细信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B%E5%B7%9D%E5%A4%A7%E5%AD%A6%E7%A7%91%E5%B9%BB%E5%8D%8F%E4%BC%9A/5652798?fr=aladdin

采访 |  何冬阳
文字编辑 | 何冬阳
排版 | 运营组
审核 | 啵一口冰咖啡

往期社长专访

点击社团即可前往

武汉大学科幻协会 | 桂林理工大学天文与科幻协会

 | 

 | 

 | 

 | 

 | 

 | 

 | 

 | 

 | FoTo

西 | 

 | 

1818 | 

 | 

 | 

 | 

Fantasy | 

西 | 

 | 

 | 

 | 

 | 

 | 

 | 

 | 西

 | 

 | 

 | 

 | 

 | 

 | 

 | 

 | 西

西 |  

 | 

| 

西|西

|

|

 | 

 | 西

 | FoTo

重庆大学科幻协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幻协会

南开大学灵南科幻协会 |  南华大学极星科幻协会之二

华中师范大学科幻协会之三 哈尔滨工业大学思飞科幻社

河北农业大学(筹备中)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