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碎语(二十)

 木香草堂 2021-11-12

96.身心自由

蒙田说过这样一段话: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的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知识与钻研,因为受这许多繁杂的事务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这些事物的重量也必定使它弯曲佝偻起来……我们只孜孜不倦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正如有些鸟儿间或外出寻觅谷物,未经尝过便用嘴带回去哺喂小鸟儿。同样,我们的学究们到书里去拾取知识,把它挂在唇端,只为要吐出来使之散布于空中。

感悟: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样的话语,科学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好奇、闲暇和自由。如果我们将孩子们每天的活动安排的太满,不给他们自己发呆、遐想的自由空间,要想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是不可能的。建国六十多年,我们国家一直不能问鼎诺贝尔奖,与此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以及心灵上的富足。因此,教师就不能像喂养幼鸟那样,仅仅是“到书里去拾取知识,把它挂在唇端,只为要吐出来使之散布于空中。”

97.健康发展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对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方法是启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一个终身受益的素质,使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财富,并为自己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感悟:让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的“财富”,常常不被家长和教师所重视。一个人要得到终身受益的素质,其实就是要养成两个习惯,一个是坚持不懈地探究外部世界的习惯,另一个是坚持不懈地探究内心世界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探求内心世界的习惯似乎更加重要。因为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认识世界。

98.精神力量

著名教育家赫尔岑说:在一个人的幼年就进行精神力量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您若是错过了对幼年孩子的锻炼,那您就错过了一切。

感悟:所谓精神力量,就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产生出自信、自强的激情与活力,及其与之相对应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

在很多家长的心中,幼儿阶段的孩子天真无暇,没有学习的压力,应该给他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在教育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多。但还有一句话也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就是“三岁看老”。看什么,可能更多的就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99.有教无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完美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欢乐。

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要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

感悟:不同的教育大师,都对学生认识自己、丰富精神生活等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且特别强调有教无类,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100.两种速度

美国科学家赫尔伯特·豪普特曼说:“我们今天正在以非常危险的速度向着充满不确定的未来而迅跑……一方面是闪电般前进的科学与技术,另一方面是冰川式融化的人类的精神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以世纪为单位来测量的话,科学和良心之间、技术和道德之间的这种小平衡冲突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它们如果不以有力的手段尽快地加以解决的话,即使毁灭不了这个星球本身,也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

感悟: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的精神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却是如冰山融化般地缓慢。虽然因为温室效应,世界各地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很多,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进入社会越来越巨大的矛盾,正是因为两种速度越来越不协调、差距越来越大所导致的。如何在今天的背景下解决精神和道德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尽快做出回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