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膜松解术的原理是什么?

 新用户1206l4wa 2021-11-12

不止是专业,而且更加专注!

滚蛋吧,疼痛君!健康的身体,从这里开始改变。

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运用筋膜理论来治疗各种疼痛疾病,比如小针刀超微针刀弹式针刀刃针疗法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筋膜松解术,这些方法有一定的速效性和简易性,治疗时间上也比传统的推拿手法要短数倍,所以很受疼痛科医生的欢迎,但是这些方法有它的优点同时也有它的缺点,我们今天来慢慢拨开这些松解术的神秘面纱,只有你了解它,你才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了解筋膜是个什么东西!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展开:

1:关于筋膜的新发现

2:不一样的运动模型

3:筋膜训练

(一)关于筋膜的新发现

筋膜这个名字很形象,就是各种筋+膜,纤维之间相互连接在人体中构成一张完整的筋膜网络。引用下维基百科关于筋膜的定义:

筋膜是贯穿身体的一层结缔组织,它包饶着肌肉肌群血管神经。筋膜分好几层,分别叫钱筋膜,深筋膜,内脏筋膜,它们延绵不断贯穿身体上下。

筋膜的组成和结构特性:

筋膜是致密结缔组织,其内含紧密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的方向是顺着拉力的方向,所以,筋膜具有很强的单方向抗拉性能。

筋膜的构成主要包含以下物质:

     纤维:是指一种强韧柔软的编织物,主要有胶原质、弹性蛋白网状蛋白组成,它们彼此隔开但又绑在一起。

     胶合物:是指各种像胶水一样的物质,如肝磷酯、纤维链接蛋白、玻尿酸等,它们会适应变化,并为其他细胞(如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提供物质。

     水:是指围绕和渗透于细胞的液体,它承担着交换媒介的作用;与胶合物结合让筋膜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保持纤维的湿润和柔软,

筋膜还包括成纤维细胞和肥大细胞,它们会引发纤维和胶合物的再调整,来面对受伤、训练和运动生活习惯的需要。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纤维胶原质弹性蛋白和网状蛋白,其中胶原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强壮的。在肉中发白的、像腱状的就是它。它是一种三联螺旋结构,假如它有办英寸粗的话,它将会有一英里长,就像跳3股大绳子。胶原质可以是排列整齐的,如韧带或肌腱(密集而有规律);也可以自由的交错排列,就像粘连一样,(稠密或稀松,条索状块状而无规律)。

纤维胶原质是不能彼此相连的,除非胶状物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这些胶状物叫做粘多糖。我们的身体就是使用这种胶状物粘连在一起的。这些胶状物会通过它们的化学成分细微改变,而展示出惊人的特性改变,从固态到液态、从粘着到润滑。这些胶状物的羊齿状分子会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打开吸收水分或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关闭和分子间彼此的捆绑。通过它们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它们既可以使筋膜层之间胶着,也可以使各层之间相互滑动。

我们所谓的伸展和拉长现象,其实不是纤维胶原质拉长,而是纤维之间产生滑动,但前提条件是粘多糖必须是多水的;但粘多糖缺水的时候,纤维就会黏着在一起 ,不容易产生伸展。

大多数损伤的发生就是发生在伸展的过程,超出了身体可反应的时间。以及当粘多糖缺水时,身体的弹性反应亦会变差。

像韧带、肌腱、腱膜也是致密结缔组织。

下面的图可以让你更清楚的认识:

皮下筋膜(浅筋膜)

图片

图片

肌肉组织中的筋膜(深筋膜)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筋膜的功能,维基百科描述如下:

 一般认为筋膜是被动传导机械张力的结构。这几年有研究提示筋膜可以独立收缩,故能够影响肌肉的力学性能。肌筋膜还可以减少肌肉的摩擦 ,允许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相互滑行。

(除掉蓝体字部分,上面的定义+组成和结构+功能的所有内容就是对筋膜的传统认识)

最新研究中筋膜可以独立收缩,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还得从组成和结构方面的新发掘说起:

国外医学家Schleip在2003年的论文Fascial plasticity (part 1)中主要提到了三点:

1:筋膜中存在大量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和自主神经,其中包括高尔基腱器官(感受肌纤维牵张)、帕西尼小体(感受压力)、鲁夫尼小体(感受剪切力)和间隙神经末梢(感受上述所有,尤其是疼痛)。:

2:筋膜中存在平滑肌细胞。

3:筋膜受到按压后的结构改变不符合其结构力学特征,推测其可能能够通过神经控制而主动收缩。

Fascial plasticity (part 2) 中则谈到怎样通过按摩刺激筋膜,使得筋膜中的感受器被触发并改变周围基质的粘度,这种粘度变化通过筋膜中的亲水细胞脱水和吸水来调节,可以作为筋膜损伤的治疗手段:。

2005年Schleip发表的论文通过各种理论推导和实验证明来说明筋膜主动收缩并影响肌肉骨骼动力学特性的可能性,不过证据不够强,仍然是猜测和排除法为主。

06年论文中的实验更进一步证明了小鼠的筋膜能够主动收缩进而影响肌肉和骨骼。

最后筋膜的收缩被手部外科医生Jean-Claude Guimberteau观测到并录制下来了。

通过下面的视频片段,可以看到筋膜的网状结构及其收缩。


另一个新特性就是筋膜的弹性比之前的预想要大很多,因为其复杂的网状结构能够有效将力均匀分散到众多的弹性纤维上。

(二)不一样的运动模型

在传统运动生理学看来,筋膜作为覆盖在肌肉表面的结缔组织,起到包裹间隔的作用,只能被动传导机械张力,完成运动动作主要依赖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所以传统的运动模型如下:

肌肉中的感受器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发送信号至效应器

控制肌肉纤维的收缩、伸长以及紧张、放松

这个控制-反馈效应持续作用,不同肌肉群之间的通力协作完成动作。

对于筋膜的新发现,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反馈-控制机制:

筋膜中存在的大量的感受器接收体外的刺激(按压)和体内的刺激(肌肉挤压),将信号传递给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筋膜中的自主神经(自主神经广泛存在于内脏中,受中枢神经控制却不能通过意志来控制,所以心脏不用你管也能跳的很欢快)。

自主神经控制筋膜中的平滑肌纤维,使其收缩或伸长,使得筋膜改变形状,同时刺激筋膜周边的基质改变粘度(含水量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筋膜形状的变化又会刺激周围的肌肉,相当于间接控制了肌肉收缩,同时基质含水量增加(粘度减小)减少了相邻肌群间的摩擦(运动前要先热身:))。

Schleip 的发现,让运动『反馈-控制』机制的模型更加精确了。

结缔组织的形变会间接引起肌肉收缩,其实人类很早之前就接受了这一观念,例如为大家所熟知的膝跳反射,就是刺激股四头肌肌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出现伸膝动作,属于肌腱引起的腱反射(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

除了新的反馈-控制机制,筋膜本身的弹性也受到年龄以及训练的影响。更年轻的、坚持合理运动的人(左),其胶原纤维呈现卷曲结构,纤维整体交织为类似网格的整齐形状,筋膜弹性高。年老、缺乏运动的人(右),其胶原纤维卷曲少,纤维排列自由没有规律,筋膜弹性低。(下图)

图片

(三)筋膜训练

筋膜训练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改变纤维的形态和整体排列,来增加筋膜网络的弹性。现在很多商家都在炒作筋膜训练,其实这个名词出现前,这些动作或方法就早已经存在,比如易筋经,八段锦等不过因为不了解筋膜,把一些特性归到肌肉上去了。

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是用尽废退和超量恢复,让身体逐步适应更高强度的运动,不断增强机能。无论肌肉力量、心肺耐力还是筋膜弹性,这个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

那么训练中就要在保证不受伤的前提下让筋膜而不是肌肉承受更多的弹性负荷。

下面是肌肉和筋膜在不同状态下的收缩和负荷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训练方向:

图片

图中红色活塞形状表示肌肉纤维的放松和收缩状态,绿色弹簧形状表示筋膜放松和负载状态

A是放松状态,肌肉纤维放松,肌肉长度正常;筋膜放松。

B是肌肉发力状态,肌纤维收缩,肌肉长度在正常伸缩范围内;连接肌肉的筋膜以及肌肉横断面上的筋膜处于负载状态。

C是拉伸状态,肌纤维收缩,肌肉被拉长;肌肉中间与拉伸方向平行的筋膜以及肌肉周边的筋膜处于负载状态。

D是主动负载拉伸状态,肌肉纤维收缩,肌肉处于正常伸缩范围的最大值;大部分筋膜处于负载状态。(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PNF 主动拉伸)

其中D状态对筋膜的刺激最深,而D状态可以通过主动发力对抗小负荷或中等负荷来达到。

一些训练准则如下:

1. 练习预备性的反向运动

一方面,肌肉和筋膜拉长后肌梭、肌腱会感知其长度变化而产生冲动,通过牵张反射机制提高纤维收缩力量来对抗拉力;另一方面,筋膜是一种弹性组织,在受到牵拉时具有弹性回缩的作用。

运动实践中,力量举深蹲蹲到底、举重时的下沉、投掷时的超越器械都是利用了这一特性。如何获得更大的肌肉初始长度是专项训练中的重要内容 (快速提高运动成绩的技巧)。

2. 尽可能流畅轻柔地完成动作

以上楼梯为例,有人上楼声音极小有人则啪啪震天响,我们的目标是前者。

其他的运动也一样,要充分利用筋膜的弹性,像豹子一样柔软而有力。

3. 动态拉伸

这里按照速度分两种,快速动态拉伸和慢速动态拉伸。无论是哪种拉伸,都是主动发力拉伸,而不是借助外力,例如,正踢腿是主动拉伸,而压腿借用了身体重量,是被动拉伸。

快速动态拉伸具有一定爆发性,针对部分肌肉群相关的筋膜,如正踢腿、快速扩胸、快速扭转躯干等。

慢速动态拉伸主要针对较长的躯干筋膜链,而不是针对局部肌肉和筋膜,往往是整个身体的拉伸。例如,猫猫狗狗的伸懒腰、一些大幅度扭转牵伸动作就是慢速动态拉伸。

4. 恢复受损的本体感受

这个常常用在各种受伤之后的恢复训练中,例如崴脚导致的脚踝受伤后,很容易造成习惯性崴脚,就是本体感受出了问题——动作的完成是建立在『反馈-控制』机制上的,反馈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动作就无法正确完成。

要想恢复运动能力,需要在急性期过去之后进行恢复性训练。训练内容一方面是加强控制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另一方面就是恢复本体感受系统,例如闭眼用伤脚做单腿站立(马上起来试试看,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噢,闭眼之后掌握平衡主要就依靠筋膜和肌肉中的感受器提供反馈)

5. 不要让你的筋膜组织脱水

筋膜组织主要由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结合水分子构成,在筋膜受压(负载状态)时,水从压力较大的组织中被挤出而逐渐失去弹性,放松之后缺水的筋膜组织又会从周边组织中吸水,就像海绵一样。由于受伤或者缺乏运动(久坐腰酸背痛、扭了腰),某些部位的筋膜就会因为缺水而没有弹性,肌肉间的摩擦力也较大,大大削弱了运动能力。

训练的目标就是通过相应部位的负载和放松让这些筋膜再次吸水。在这里,合理的运动周期很重要,缺水导致的失去弹性会让你变得很容易受伤。

例如,刚开始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可以每跑10分钟左右就停下来走2分钟,让筋膜组织补充水分。随着训练的继续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你能耐受的一次性运动时间会逐渐增加,恢复也会加快。至于何时该休息何时该继续训练,一个可以参考的评判方法是,如果你的动作开始变得僵硬不再轻快的时候就停下,直到你的步伐能够再次像小鹿般轻盈。从这个角度来看,间歇训练、循环训练都是很值得推荐的训练方法。另外,传统的中医推拿按摩也能让筋膜脱水和吸水,对筋膜失去弹性造成的伤病有不错的恢复效果,这里也可以使用泡沫轴和自体重进行自按摩,不过需要一定的技巧。

6. 重在坚持

筋膜网络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下图是运动之后,筋膜胶原纤维的分解和合成示意图,整体网络到训练后 24 小时才开始恢复(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曲线开始上升),运动后约 30 多小时后才能恢复到训练前的水平(与横轴交点),之后超越训练前水平继续缓慢上升,40 小时左右达到顶峰然后缓慢下降,直到运动后 72 小时都还高于初始状态。这里建议你一定要坚持训练,哪怕每周安排 2 次、每次几分钟针对筋膜的训练,只要方法得当,都会有效果。要感受到效果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6个月到48个月不等(比肌肉力量训练要长久的多)。

图片

最后是一些关于运动的提示:

         饮食和休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对于体能训练中的超量恢复,训练只是一部分,恢复则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及充分的休息。

         全身性的动作好过孤立动作,身体是一个整体,无论从筋膜网络角度还是关节链的角度。

         爆发力训练是采用中等重量、小重量快速完成动作的全身性训练动作,非常有利于筋膜网络,比如抡锤动作。

        久坐伤身(筋膜弹性变差,运动能力变差容易受伤)

        运动前要热身(增加筋膜弹性和肌肉间润滑)

         训练这事急不得,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妄想一口吃个胖子突击锻炼,那样只会导致伤病。

         训练像饮食搭配一样,要多样化,不同强度、负荷、频率、速度的都要有,力量、速度、耐力最好都练点,即使是专业运动员也会花大量时间在一般性体能训练(有别于针对具体项目的专项体能训练)上。

          通过上面的全部讲解,大家应该能清楚的认识到筋膜的组织和功能结构了,前面提到的多种筋膜松解术,其实就是通过各种针具对筋膜进行切割撕裂,物理改变筋膜上纤维的力学结构,间接影响原本收缩痉挛的骨骼肌,使其力学结构改变并恢复有的张力,从而带动骨骼运动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因为间接消除了骨骼肌收缩痉挛,骨骼肌减轻了对血管的压迫,恢复了血液循环功能,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同时也将局部的代谢产物随血流运走,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减少代谢产物对神经的刺激,从而减轻了疼痛,使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得到恢复,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加关注请点击上方 疼痛大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