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曾春英 2021-11-12

图片


1

癌抗原125(CA 125)

CA125在胚胎时期的体腔上皮有阳性表达,一般表达水平低且有一定的时限。在多数卵巢浆液性腺癌表达阳性,一般阳性准确率可达80%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志物,临床上用于盆腔肿块的鉴别、治疗后的监测以及预后的判断等,有效的手术切除及成功化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持续的高水平预示术后残留、复发或恶化。CA125对子宫颈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也有一定敏感性,对于原发性腺癌,其敏感度为40%-60%,而对腺癌的复发诊断敏感性达60%-8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CA125水平也有增高,但很少超过200U/ml。

2

人附睾蛋白4(HE4)

HE4是继CA125之后被高度认可的又一上皮性卵巢癌的标志物,在正常表面上皮不表达,而在卵巢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中明显高表达。有研究表明,93%的卵巢浆液性癌和100%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均有HE4的表达。HE4联合CA125监测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存在较高的临床价值。

3

糖链抗原19-9(CA19-9)

CA19-9是由直肠癌细胞系相关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除了对消化道肿瘤如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及肝癌有标记作用外,卵巢上皮性肿瘤也有约50%的阳性表达,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腺癌也可表达阳性。

4

甲胎蛋白(AFP)

AFP是属于胚胎期肝细胞和卵黄囊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但出生后部分器官恶变时可以恢复合成AFP的能力,如肝癌细胞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都有分泌AFP的能力。尤其对于卵黄囊瘤(内胚窦瘤),其血AFP水平通常>1000μg/L,卵巢胚胎性癌和未成熟畸胎瘤水平也可升高。经手术及化疗后,血AFP可转阴或消失,若持续1年保持阴性,临床观察中多无复发;若AFP升高,即使临床上无症状,也可能有隐性复发或转移,应密切随访,及时治疗。

5

 癌胚抗原(CEA)

CEA属于胚胎期胃肠道及胰腺、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出生后血浆含量甚微。对多种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上皮性癌、阴道癌及外阴癌等均可有阳性表达,对肿瘤类别无特异性标记功能。血CEA水平持续升高者常发展为复发性卵巢肿瘤,且生存时间短,借助CEA动态监测各种妇科肿瘤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6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SCCA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分离制备的一种肿瘤糖蛋白相关抗原,对绝大多数鳞状上皮细胞癌均有较高特异性。70%以上的子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升高,而子宫颈腺癌仅有15%左右升高,对外阴及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癌敏感性为40%-50%,SCCA对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药物疗效及预后判断均有指导意义。

来源: 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