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落下帷幕,接下来我打算......

 淡定的恬妈 2021-11-12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1683字8图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文/图:恬妈

昨天双十一,我没更新推文。一是考虑到今年买书战线太长,大家都已经剁手疲劳;二是确实也没什么书可以推荐了,好书基本都推荐完了。另外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是我没有吸睛的大额优惠码(昨天上午才确定),所以也就不去蹭流量(我佛我有理)。

后来群友发现了《汉声童话》可以凑出好价,我立即变成勤劳的小蜜蜂,发了圈,社群和微博。好多朋友一直等今年双十一好价,昨天算是比较满意了。虽然没有去年划算,但已经是近期的史低,很多小伙伴立即入了,都很满意。

所以这么看来,双十一的优惠力度还是挺有诚意的,关键你要数学好,手要快,肯动脑,巧凑单,精力旺,五者缺一不可。

昨天我本打算收手不买书了,后来抢到一张京东600-100的券,受沉没成本的影响,最终还是凑了一单。价格确实很美丽,我的双十一就这么圆满结束了。

每年大促之际,都是我出书单最频繁之时。我近期也出了很多书单,大语文,数学都有。恰好今天群里有个妈妈问我:你的书单有没有几颗星推荐之类的介绍?我很遗憾的表示:没有。我就一个娃,即便我标注这些书几颗星推荐,也没什么信服力。不如反馈真实的看法,让大家自己选择。还是那句老话,我不是专家,只想专心育儿。

推荐了那么多好书,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想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存放的问题

买了很多书,对于收纳有限的家庭也是一种负担。

我的建议是:尽快处理掉不适龄的书,让孩子的阅读水平永远保持在与认知和年龄相符合,甚至略高一点的状态。

阅读舒适区停留太久,既不利于提升孩子的认知,也不利于扩展孩子的思维,更无法拓宽孩子的眼界。保持阅读材料的质量,也是大语文的基本功。

2,如何合理安排阅读的广度

相信注重阅读的家长,这次跟着我买了很多涉及科普,人文,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等各方面的书。书买了就是为了阅读,可如何把这些内容安排在每一天呢?这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发愁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家长制订好月度阅读计划(范围)。比如这个月我们要读10本名人故事,5本历史启蒙绘本,10本科普以及20本文学绘本。接下来这个月按照该计划选书,可以是孩子自己选,也可以是家长带着选。如果孩子选的书都是自己偏爱的,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计划,那么家长可以适当干预,用智慧帮助孩子选一些家长计划内的书。

总之一句话:不要总想着每一天的阅读内容要覆盖书籍的所有种类。

时间不允许,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读好每天的每本书,努力达成计划的100%进度条,保住每个月各类书籍的阅读占比与计划基本持平即可。

3,每本书读几遍?怎么读?

这个问题也是群里妈妈经常问到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根本没有答案。无论你怎么回答,都能自圆其说。

而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在于家长没有想明白我为什么要给孩子读这本书,孩子读完这本书会有什么收获?这本书需要做额外的拓展阅读吗?这本书适合做深度阅读吗?

在“拓展”风行的时代,家长大可不必花费过多精力和时间去拓展所有的书。要知道,并不是什么书都适合和有必要带着孩子拓展的。有些书只适合泛泛而读,给孩子开眼界,长知识;有些书适合仔细推敲,让孩子体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有些书适合慢慢品味,祛除内心的浮躁,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

另外,我更推荐家长的阅读习惯也要适时调整,打破自己的阅读舒适区,逼迫自己阅读一些舒适区以外的书。这样也更能体会给孩子读她不感兴趣的书,是一种什么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外,随着买书活动结束,我萌发了一个想法。给大家推荐了很多好书,似乎还可以带着大家再前进一步。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兴趣带着孩子一起参与主题阅读活动,以某个主题为阅读方向,展开不同层面的阅读活动。

目前是我的初步想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说出你的想法。我个人非常希望以一己之力,带动更多的朋友走上阅读的道路,用阅读提升我们个人价值。

最后,当当优惠码过了今天就失效了,还没买书的朋友还可以继续使用。

另外,那个反复买佛经又退单的朋友,咱们省点时间,多读两篇佛经好不好?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期待大家的留言反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