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衍(1268—1311)篆书家

 香山梦艺术馆 2021-11-12

吾衍(1268—1311),又名丘衍,字子行,号竹房、贞白,开化人(民国《衢县志》载为衢县棠村人)。吾丘衍性格怪异,不交杂客。华川人王祎《吾丘子行传》云:“衍,性放旷,少检束,眇左目,跛右足,风度特酝,而一言一笑皆可喜,对客辄吹洞箫,或弄铁如意,或援笔制字,旁若无人。”衍性格之所以如此,这与其生理上的缺陷相关。年40犹未娶,宛丘(今淮阴)赵天锡买酒家女相赠为妾,产一子夭亡。后因妾继父造伪钞事发,衍被株连受辱而萌死志,留诀别诗曰:“刘伶一曲事徒然,蝴蝶西飞别有天,欲语太玄何处问,西泠西畔断桥边。”时人以为投水自尽。弟子为其招魂且作衣冠冢于西湖多宝山。但民国《衢县志》载《涤襟楼笔记》云:丘衍“遁隐开化山中”。

吾衍嗜读古书,通经史百家;熟谙音律,听击钟镈,能明辨宫商;精篆石,尤擅刻印,称“印人柱石”,印学界赞其为“起八代之衰”。著作颇多,经史类有《晋文春秋》、《楚史梼杌》、《学古编》、《说文续释》、《尚书要略》等,文辞类有《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等,印学类有《周秦刻石音释》、《印式》等,音乐类有《听玄集》、《造玄集》、《九歌集》等。其中收入《四库全书》著录有《财秦刻石音释》、《学古编》、《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其专为篆刻、印章而作的《学古篇·卷一、三十五举》,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三十五举详细论述了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前十七举论篆法,十八举后均论镌刻。并对汉印之风格特征,作了非常透彻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汉印何以具有如此浓厚、质美的原因所在。《四库全书提要》称《学古篇》“采他家之说,而附以己意。剖析颇精,所列小学诸书各为评述亦殊有考核。”实为精当之论。故后人奉为精典,可谓上承秦汉,下启明、清流派之典范。明初,天台人徐一夔《跋吾子行墨足迹后》云:“……先生篆隶得周秦石刻之妙,前辈论其字画,殆千百年而一见,此诚不刊之论。其法今具于所著三十五举,学古之家苟得其法于言意之表,可以脱去俗习而趋于古”。鲁迅先生也在《蜕龛印存》序中给予高度评价:“元吾丘子行力主汉法,世称景附,乃复见尔雅之见,至今不绝。”

历代文人书法之六十一 <wbr> <wbr> <wbr>元代篆隶书家
                        元  吾衍   张好好诗卷末赏鉴篆题

夏溥是吾衍的早年朋友,他写《学古编序》,述吾衍在杭州设塾课徒等生活情况较详。说到他治印方面:“私印有'竹素山房’、'吾氏子行’、'我最懒’、'放怀真乐’、'飞丹霄’,此数印串印鼻小韦带,常在手摩弄之。”又说:“……遂变宋末钟鼎图书之谬,寸印古篆,实自先生倡之,直第一手,赵吴兴又晚效先生耳。”夏溥指出赵孟頫晚效吾衍,此事少人知道。看情况吾衍功夫深,赵地位高,两人互有影响是事实。

吾衍作品流传极少,今天我们仅于传世的杜牧《张好好诗卷》后面,看到他的篆书观款和印章。篆书“大德九年吾衍观”七字极工,体势近《石鼓文》。两印“吾衍私印”、“布衣道士”皆白文,也得汉印神髓。综上所述,足见吾丘衍承前启后之功,在中国印学史上堪称为一代宗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