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受人恩惠时发誓报答,忘恩负义后投胎为犬

 数字人生6688 2021-11-12
元朝天顺年间,苏州有一人叫施健,老来得子取名施济。施济8岁时被父亲送到好友支先生的学堂学习,与支先生的儿子支德交好。
后来,两人同时参加科举,支德连第为官,施济屡试不捷。

回家后,施济周贫恤寡帮助了很多人,施健见儿子广施钱财甚是心疼,于是在家藏了很多钱。
施健活到九十岁,身体一直很好,突然一天在睡梦中去世,未曾留下半点遗言。
当时施济四十多岁未有子嗣,整天拜菩萨求子女。三年孝满后,严氏果然怀孕生下一子,取名施还。
施还满月后,施济夫妻决定去庙里还愿,带了三百两银子修缮佛殿。
刚到寺庙,施济就听到有人哭,心中善心大发,便循着声音走了过去。只见哭的男人正是小时候在支先生那一起上学的桂福。询问之下才知道,桂福做买卖被骗,如今卖了家产还不够还账的,老婆孩子都被催账的抓去做了抵押。
施济不忍,拿出还愿的300两银子,让桂福先去还债,桂福感恩戴德,在观音像面前发誓:今生若不报答,来世愿做犬马。
几天后,桂福带着儿子到施济家感谢再生之恩。酒桌上施济得知桂福虽然还了债务,但没有地方住,就把果园暂借给他一家居住。
等桂福一家在果园里安顿了下来,就让妻子孙氏带着礼物再次去感谢施济。
孙氏谗诌面谀,半天的功夫就与严氏亲如姐妹。严氏听说孙氏已有身孕,便提出若是女孩就定个儿女亲家,孙氏大喜,心道结下此姻,一生有靠了。
几个月后,孙氏生下一女儿,从此两家以亲眷往来。

这天,桂福见一白鼠钻入果园里一棵银杏树下,他听人说白鼠好衔金银,认定银杏树下有财物。于是与妻子一起在银杏树下挖了起来,未出三尺,就发现三坛银子,数了数有1500两。
桂福想拿出300两还给施济,但孙氏不同意,两人商议偷偷地去绍兴置办产业,等到合适的机会就离开这里。
五年后,桂福已经在绍兴有了家业,平常都由下人管着。
三年后,施济突然暴病去世,桂福在妻子的鼓动下,找到严氏提出要离开,严氏正处丧夫之痛,苦留不住,只得泪别。
严氏妇道人家,只能以卖家产度日,六年过去,家财用尽。
常言道:吉人自有天相!
此时,支德辞官回家,听说施济病故,家中贫困,特地登门吊唁,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14岁的施还。
可支德为官清廉,家中也不富裕,便告诉严氏,桂福在绍兴发了家,可去要回那300两银子。
严氏觉得以前救桂福一家于水火,今日自家落难,他一定会帮衬一些。
第二天,严氏就带着儿子施还去了绍兴,打听到桂福家后,先让施还去拜访。

施还在门口等了半天,才被请进去,桂福安排了两碗素饭算是招待。施还说出家中的困难,桂福当没听见,见施还吃完,就安排下人把他送了出去。
次日,严氏又让施还去,可这次连门都没进。第三次,施还又去,却直接被家奴赶走。
严氏知道后大哭,这才看清桂福一家的真面目,带着施还回家后,一病不起,三个月后撒手人寰。
施还办完母亲的丧事,计划将家中仅有的家具搬到岳父家,然后把房子卖了。搬家时,发现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竟然是爷爷留下的书信,信中将家里藏银子的地点写得清清楚楚。
施还与岳父一起,将所有银子都找了出来,共有一万多两,唯独果园银杏树下那1500两没了。
话分两头,桂福觉得自己很有钱,就想着花钱买官,一个人带着银子去京城找关系,谁知前后花了5000多两什么也没捞到。这天睡梦中,梦见自己一家三口变成施家的三条狗,被吓醒后,急忙回家找妻子商量怎么报答施家,可到了家里发现,儿子赌博把家产输光欠下巨款被人打死,妻子大病奄奄一息。
见到桂福,孙氏告诉他:我家负施家恩义,你又曾发誓愿做犬马,阎王就安排我与儿子往施家投于犬胎,嘴上长瘤的便是我。你于明年也投胎做犬,只有小女儿还与施还有缘分,免于此难。
孙氏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桂福办完丧事带上女儿就来到苏州,如今苏家焕然一新,哪有落败的样子,心中惊奇,投贴拜访,可施还哪能见他。
前后投了三次,施还拒绝了三次,最后在岳父支德的劝说下,施还才让桂福进门。
桂福带女儿拜了施济夫妇的灵位,正在这时两条黑狗窜了出来,在桂福身边不走。桂福见一狗嘴长有瘤子,便知这时妻子转世,顿时大哭。
施还以为桂福懊悔前非,心中感动,也释然了,在岳父和妻子的劝说下,纳桂福女儿为妾。
婚后,桂福女儿整天烧香为母兄忏悔,桂福做起了施家的管家,忠心耿耿,并未在次年去世。
两年后,妻妾各生两子,施还连第为官,从此家门兴旺!
正是:桂福悔过身无恙,施济行仁嗣果昌。奉劝世人行好事,皇天不佑负心郎。
故事来自《警世通言》。这个故事让人很气愤又很解气,什么样的感情才经得起金钱的考验,以怨报德之人总有一天会受到天道的惩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