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剑狮文化遗存”,亟待保护​!!!

 鹭客社 2021-11-13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诏安县西潭镇山河村剑狮像(林鸿东摄影)

“凡有闽人处,皆有剑狮神”!
珍贵的福建剑狮文化遗存,亟待保护!!!

《福建剑狮考》

如果能有一种徽记,用来代表闽台文化,它会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福建剑狮!

近几年,我在《鹭客社》发布了系列以寻找剑狮为主题的探索性文章,摈弃对文创式传说的迷信,尝试着用实证的方式对福建剑狮的类型与分布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与归纳,并首家提出“福建剑狮”、“闽南剑狮”与“闽东剑狮”的概念。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漳州市龙海石码镇灰塑剑狮(林鸿东摄影)

一、剑狮的概述

剑狮,又名狮衔剑或狮咬剑,是一种以狮衔剑为主要特征的闽台常见厌胜物,是泛闽文化区普遍存在的辟邪风俗,其渊源与中国自古流传的兽面崇拜、巫傩文化有关。剑狮的剑一般指七星剑。剑狮的主要功能是祈福、辟邪、镇煞。

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和平村三门坑剑狮(摄影:徐俊雄

二、剑狮的由来

关于剑狮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来自台湾台南的说法。此说法认为,郑成功军队在台南鹿耳门登陆时,为防御荷兰人的枪炮,在藤制盾牌的铁板上铸造狮面形象,郑军将士操练回家时,习惯于把盾牌挂在墙上,把刀剑插进狮面的牙缝,正如狮子咬剑一般。后来,这种剑狮像便成了台南安平一带的辟邪物。此外,还有一种与郑成功军队说类似的说法,只是把郑成功军队改成了清军水师。显然,上述两种说法都缺乏充分的依据。支持剑狮郑军起源说者,常引用明末茅元仪编辑的《武备志》,认为志中“兽面盾牌”便是剑狮的起源。其实不然,早在中国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中便有一种与兽面崇拜有关的兽面纹,这就是有名的“良渚神徽”。就盾牌装饰而言,早在明代之前的盾牌上就有装饰兽面的习惯,如北朝武士俑常见的兽面盾牌。因此,应该说是兽面崇拜影响了盾牌装饰,而不是反过来盾牌装饰催生了兽面崇拜。《武备志》中的“兽面盾牌”,仅仅反映了兽面崇拜对中国武器文化的影响。

这几年,在各地调查剑狮文化遗存时,我发现:闽南剑狮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狮面”厌胜物的一种。“狮面”有衔剑有不衔剑,衔剑只是一种法力上的加持,这正如剑狮与八卦的组合。八卦也是可以加,可以不加。加同样是为了让法力更加强大。用这个思维,还可以解释,狮额上为何会写着“王”字。这种普遍存在却一直被人忽略的“狮面”,让人想起了吞口。 吞口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厌胜物,其特点是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狮面”与吞口无论是造型、功能,都极为相似。吞口也有衔剑与不衔剑之区别,只不过吞口多为虎头,如水族吞口。如果把吞口理解为“兽面”,那“狮面”的由来就不难理解。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狮面”是闽南版的吞口。有一度,我在为“狮面”与吞口的关系而纠结,纠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述的“狮面”与虎面吞口的不同。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因为狮在中国出现后,由于佛教的巨大影响,慢慢取代了虎的兽王地位。闽南的虎面厌胜物同样也有,只是比较少。二是关于伸舌与不伸舌。我一度以为闽南的“狮面”没有伸舌,而吞口大多是伸舌的,然而,意外的是,在晋江安海,竟然找到了“伸舌狮面”,而这样的“伸舌狮面”在安海并非孤例,这说明,“狮面”与吞口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从虎面到狮面,从伸舌到不伸舌,闽南的吞口进化可能有着一个漫长且独特的过程,这或许与闽南地区佛教的兴盛有关。

晋江安海吞口(摄影者:林鸿东)

三、福建剑狮的类型与分布

福建剑狮种类丰富,分布广阔。除了仅有狮面的闽南类型剑狮,还有全狮形象的闽东类型剑狮。从用途上看,可分为镇宅剑狮、石敢当剑狮、年画剑狮三大类;从材质上看,则有灰塑(泥塑)、剪瓷、兽牌(金属、木质、陶质)、彩绘、石雕五种。福建剑狮的分布范围与闽台文化的辐射范围大致一样,北至温州,南抵潮汕,东渡台湾,西进汀州,甚至远播至东南亚。“凡有闽人处,皆有剑狮神”!剑狮民俗曾广泛存在于闽人的传统聚落,并因传统聚落的式微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漳州东山南门湾剑狮(林鸿东摄影)

(一)福建剑狮的两大分支

福建剑狮从造型上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狮面衔剑,二是狮子衔剑,三是狮剑分离。狮剑分开较少见。主要是前两种。其中,闽南剑狮的造型主要是狮面衔剑,其分布范围在厦漳泉潮地区。闽东剑狮的造型是狮子衔剑,其分布范围在福宁莆温地区。闽南剑狮与闽东剑狮的分界线,大致在于泉州与莆田之间。从区域文化上看,莆田不宜称为闽东,是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然而鉴于莆田的剑狮文化遗存数量较多,且与闽东剑狮相若,为了研究方便,将其并入闽东剑狮之属。因此,闽东剑狮也可称为闽东暨莆仙类型剑狮。

1.闽南剑狮

正如前述,闽南剑狮造型是狮面衔剑,此类型剑狮主要分布在厦漳泉潮地区。

漳州市东山东沈村壁画剑狮(摄影者:林鸿东)

(1)闽南剑狮的类型

镇宅剑狮:就镇宅剑狮而言,有灰塑、兽牌(金属、木质、陶质)、石雕、剪瓷、壁画五种。其中,灰塑(泥塑)剑狮,主要装饰在门楣、窗楣、山墙。灰塑剑狮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漳州、潮汕与台湾。厦门海沧(原为漳州属地)亦有分布。在漳州与潮汕的一些土楼地区,灰塑剑狮甚至发展成为土楼门楣上的大型厌胜物。漳州的灰塑剑狮,其风格与台南剑狮极为接近,其分布范围主要在东山、诏安、龙海、云霄等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山与龙海,分布密度较高。兽牌剑狮与灰塑剑狮一样,在民间较为普遍,比灰塑剑狮有过之而无不及。兽牌是写进《鲁班经》的厌胜物,作为剑狮兽牌的核心成分,兽牌剑狮因而得予流行。兽牌剑狮在泉州地区发现较多,厦门、漳州亦有发现,其制作相对比较简易,多悬挂在门楣上。

龙岩漳平灵地乡易坪村壁画剑狮(游祖地摄影)

石敢当剑狮:石敢当剑狮,多为石材,要么嵌入墙体,要么屹立于巷闾,其本质上其实就是石敢当,因此,此类石敢当剑狮,也可以称之为剑狮石敢当。剑狮与石敢当结合,是为了法力的加持。剑狮石敢当是狮面石敢当的一种。狮面石敢当与兽牌一样,都是《鲁班经》所罗列的常见厌胜物。狮面石敢当为数较多,在厦漳泉皆有分布。种种迹象表明,金门风狮爷的起源,与之有关。

漳州市诏安县霞葛镇天堂自然村的石敢当剑狮(摄影:张半山)

厦门市翔安区大嶝溪墘里石敢当剑狮(林鸿东摄)

县城北关盐行内谢声鹤故居石敢当剑狮。(沈聪摄影)

年画剑狮:年画剑狮,也是福建剑狮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里我们要谈谈漳州的木版年画。据报道,漳州木版年画源自宋代兴于明清,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合称“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明清时期,漳州木版年画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而颜氏家族便是清末民初漳州木版年画的匠人世家。前几年,在拜访颜氏木版年画第七代传承人颜朝俊时,得悉漳州与台湾的木刻年画自清代起就有剑狮的主题。在颜朝俊的工作室,还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剑狮雕版。

(2)闽南剑狮的分布

漳州剑狮:漳州剑狮与台南剑狮一样,主要是灰塑(泥塑)类型,两者风格极为接近,可称是台南剑狮的原乡。目前看,漳州灰塑剑狮是福建剑狮中较具特色的分支。整个漳州现已发现近百处剑狮文化遗存。在漳州剑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东山剑狮。现东山剑狮文化遗存已发现二十处,其中主要集中在铜山古城。我相信,如果在全东山进行排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然而,既使是现有的二十处剑狮文化遗存,也足以证明,东山岛是闽南剑狮的核心分布区之一。2021年5月14日至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发起的《寻找两岸同名村》大型融媒体项目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及微博、头条、百度、央视频等平台推出,取得圆满成功。期间,节目组成员对东山岛的闽南剑狮现况进行采访,并成功播出,这是大陆剑狮首次亮相央视。东山是从诏安县划出去的,与东山渊源极深的诏安县,同样发现了十多处剑狮文化遗存。龙海区也是剑狮文化遗存高度密集的地方,已发现二十六处。从龙海剑狮的分布看,龙海区全区十四个乡镇,有发现剑狮的竟超过一半,共有八个镇。原来曾归属于龙海,现为漳州台商投资区的角美镇亦有发现。云霄的剑狮蛮不少,其较有特色的是剪瓷剑狮。南靖与平和目前都只发现一处剑狮。平和剑狮位于平和县崎岭乡南湖村顶楼组的崇庆楼,剑狮两侧分别写着:嘉庆戊寅年菊月(1818年九月)建,公元一九八八年九月重修。据村民所言,剑狮像早已有之,建楼时即有。1988年重修时,根据老人的记忆重塑。如是,此剑狮为清代剑狮民俗遗存。南靖、平和剑狮的发现,使漳州的剑狮版图覆盖了除长泰之外的所有漳州区县,我相信,找到长泰剑狮的存在,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宅兜自然村(郭永泉提供)

漳州东山康美镇康美村的剑狮(林鸿东摄影)

漳州市诏安太平镇大布村剑狮图片(摄影者:郭永泉)

漳州市云霄县东厦镇东崎村山后自然村剪瓷剑狮(林鸿东摄影)

漳州市龙海区白水镇金鳌村灰塑剑狮(林鸿东摄影)

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南湖村崇庆楼剑狮(摄影者:何江云)

厦门剑狮:随着漳州剑狮发现的越来越多,厦门剑狮也渐渐浮出水面。截止今日,厦门已发现十处剑狮民俗文化遗存,数量虽不多,却覆盖了灰塑剑狮、石敢当剑狮、兽牌剑狮三种类型。其中,灰塑剑狮主要出现在海沧区(原为漳州属地)。从目前的发现看,厦门是“漳州灰塑剑狮”分布区的北境。同安新民镇大社里的灰塑剑狮文化遗存,很可能是漳州灰塑剑狮类型中最北的一处。

厦门海沧区贞岱村剑狮(摄影:林鸿东)

厦门海沧区贞岱村剑狮(摄影:林鸿东)

泉州剑狮:泉州的剑狮文化遗存,主要是兽牌剑狮。为何漳州与泉州的剑狮文化,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知道,泉漳之间,从明末至民国,一直有较大的地域性利益冲突,械斗多发,此风还随着闽南人对台湾的开发,蔓延至台湾。或许文化的分野,与之有关。

泉州市泉港区峰尾古城的兽牌剑狮(林鸿东摄影)

潮汕剑狮:漳州的灰塑(泥塑)剑狮类型在潮汕同样多有发现。本人就在饶平、揭阳、普宁等地找到不少剑狮文化遗存。由于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同源,潮汕剑狮的存在,让我们得悉,狮面剑狮是闽南文化区共有的剑狮类型。其中,揭阳古城“红脸剑狮”便是狮剑分离的剑狮。正是它的存在,让我深受启发,得知剑狮的剑与狮是可以分开的,从而破解了剑狮的组合密码。

广东揭阳古城的剑狮像(林鸿东摄影)

广东饶平新韵楼的灰塑剑狮(摄影者:林鸿东)

2.闽东剑狮

闽东剑狮的造型是狮子(带狮身)衔剑,其分布范围主要是福州、宁德、莆田、温州地区。据当前了解的信息,也主要是灰塑剑狮。

莆田涵江剑狮 (林鸿东摄影)

(1)闽东剑狮的类型

闽东剑狮目前发现的,大多是镇宅剑狮。其主要有灰塑、石雕、兽牌、壁画四种。常见的设置的场所是门楣。它同样可以和八卦组合,因为有狮身,所以大多也有添加狮子形象中常见的绣球。闽东剑狮类型与闽南剑狮类型,除了前者有狮身,后者只是狮面外,似乎并无太大的差异。至于为何两者之间会有这差异,是一个待解的谜团。正如前述,闽南剑狮与吞口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闽东剑狮却显然与吞口无关。其或为闽南剑狮的进一步演化。

(2)闽东剑狮的分布

闽东类型剑狮,也可以称为闽东暨莆田类型剑狮,目前主要发现在福州与莆田地区。2020年10月,我在莆田涵江采风时,在包括罗苜田在内的一些传统人文街区,找到了十多处兽牌剑狮,这些剑狮,与闽南剑狮功能基本一样,同样喜欢与八卦组合,同样嘴衔七星剑,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狮面,而是全狮。这显示了莆田与闽南之间,既有一定的共同渊源,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福州剑狮与莆田剑狮是一个风格的,即使是偏远的平潭,同样发现了类似的剑狮。闽东剑狮的发现,数量尚有限,其往北、往西的边界是哪里,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宁德与温州两地,也收集到了少数闽东类型剑狮的信息。

莆田剑狮(肖小俊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