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朱良巷​II陶然(浙江省)

 国际诗歌网 2021-11-13


朱良巷

陶然(浙江省)



朱良巷是一条随处可见的巷。
 
关于朱良巷名字的来历,有人说是为了缅怀抗日大将军朱良。据说朱良是本地出生,十岁当兵,立功无数。可你要问大将军后来去了哪里,他家里人是否还在,或者他在哪支部队哪时打的仗,这条巷子里没有一个人答得出来,但是上段的人就笃信巷子里出过这么一个将军,甚至有人画了彩色画像和朱司令彭元帅贴在一起。
 
下段的人就说这哪有什么将军啊,事实是以前朱元璋召集起义的时候,巷子里的各家各户都拿出一斗米来接济,他得势后感叹“人心至善,斗米储粮”,便赐名叫“储粮巷”,后人图个好写好记就叫了朱良巷。可有人说朱元璋不是不识字的么,中段人就说“皇帝的字有几个是他自己写的,你不看全国那么多康熙题词有几个真的?”又有人问朱元璋不是安徽人么怎么到这儿来了,中段的人就说“行军打仗么,不就得到处奔走的。”反正自是有他的道理。
 
各人有各人的说法,相互之间说服不了,但也没有必要争论,巷子里的生活是和软的。
 
巷子里的人起得早,每天五点钟开始,就陆续有老人坐在河边,捏着洗衣梆子开始洗衣服,到七点钟的时候人满为患,围成一圈捶着衣服。其间轮换着夹杂洗漱的人头,洗头洗脸刷牙的都有。清水河就是朱良巷的命,巷子里再多一个人,这条河就挤不下了;少一个人,这条河就少一分气力。每一个早晨都从稀里哗啦的水声开始,搅开了的河水就承载着还未睡醒的巷子往前淌。
 
起早洗衣的人干完了活就回到家,升火点煤炉,坐上一壶水,慢慢开始热锅做早饭。巷子里的人都习惯在自家里吃早饭,且最爱吃熬出来的粥。粥必须熬得结结实实,不见汤水,用筷子能夹上一块块的来,跟垒砖似的往嘴巴里送,好像这样才能满足空瘪了一晚上的肚子。下粥的小菜就很多样,咸菜总切成指甲盖大小,草绿中带着玉般的透亮;煎鸡蛋是厚实的一大块,和着虾皮泛着健康自然的老黄色;腐乳也是自家制的,吃的时候将汁水沥干稳稳当当立在盘中。男人总是喜欢有嚼头的佐菜,花生米、炒黄豆越硬越好,还未伸展开的牙关被硌得吱吱作响。小孩也吃粥,粥上面放一勺红糖,慢慢洇开一圈土黄色,像是远端渐渐绽开的朝阳。
 

吃好了饭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巷子里的声响大了起来,人来人往打招呼的声音,小孩不愿上学跟家长讨价还价的哭腔,自行车响个不停的铃声,摩托车在石板路上压出来的咯咯声。有声音就是有生命,不同的生命从朱良巷中萌发,伸向这座小城的四面八方。
 
声音淡下来之后,清水河又恢复慢条斯理的流淌,各式店铺也陆续支起来了。小卖部的老板把雨棚架出来,一边挂着上季没卖掉的风筝,一边挂着花花绿绿的泳衣和救生圈。柜台上摆着四个大玻璃罐子,里面分别装着花生米、蚕豆、萝卜丝和干辣椒,永远都是满的,好像永远都没有人买,可是巷子里每家都吃着。大柜子顶上是一罐不知道放了多久的进口咖啡和已经长出霉点的沙发靠垫。老板靠着门框坐着,数永远都数不完的钱,有人走过他也不屑抬头。
 
小卖部的对面是水果店,胖乎乎的老板娘自一大早卸了水果就开始躲进里屋睡觉,老板就坐在柜台后面翻看慈禧太后的艳情野史,有人进来了得使劲敲打柜台才能引起他的注意。这里的客人不多,老板又辟开一爿地方卖新鲜蔬菜,只要一进店里就可以闻到水灵灵的味道,就是清晨在山坡上似落未落的露珠的味道。
 
旁边就是粮油店,里面堆满了米面粮油,还剩下的空间刚好摆下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粮油店的老板和老板娘、裁缝店的老板娘还有剃头店的老板就在这里打麻将,一打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住在上段的老癞头会背着手走到这里,他们就再搬一条凳子出来给他坐着。老癞头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了,巷子里的人就都照顾着他,他一边看牌一边打岔,说一些荤笑话让裁缝店的老板娘笑得花枝乱颤。有谁店里来活了让他代几圈,他却推脱自己不会打麻将,仍是往边上坐着。
 
巷子里人心里都有裁缝店的老板娘。她已经三十多岁,或许还要大一点,经常穿着翠绿色的旗袍倚着门边踩缝纫机,小腿肚子露在外面一跳一跳,看醉了整一条巷子。听说她头年找了一个广东的男朋友,本来计划跟着去香港做生意,不知道为什么没去成。这些琐事她不说,大家也就不问。她整天笑盈盈的,给邻居们钉个扣子、修个裤脚从来都不要钱。
 
剃头店老板打完半上午麻将才会开门,他剃了一辈子的头,一辈子也只会剃一个头,好在一直只要五块钱,巷子里的所有男人便都成了他的顾客,他自己的头发却像顶在头上的一簇蓬草。剃头店门口的条石上坐了三五个聊天的人,可以从早坐到晚,吃饭时候也都捧出来凑在一起。有时候他们激烈地辩论,有时候他们也不聊天,就自顾自半眯眼睛坐着,像在思考什么问题或者只是各自睡着。
 

朱良巷就跟这几个人一样。这里风吹得慢,水流得慢,偶尔路过的外人,也会越走越慢。这里的白天特别长,从巷头到巷尾,好像所有人都在享受白天,又在期待白天快点过去。
 
巷子变得红了,白天就过去了。傍晚时候太阳滑到巷子的上段,像腌制恰到好处的咸鸭蛋黄,切开以后蛋黄油淌了一整条巷子,从屋顶上往下淌,墙上、路面上、清水河里,巷子里的人就觉得肚饿。各家各户陆续把煤炉提到家门口,开始升起火来,一股浓烈的柴火味的白烟就横着弥散开来。这时候巷上段就有老人牵着放学的小孩回来,一见到白烟,小孩就跳到烟里,挥着手扮演神仙。渐渐白烟里的神仙就越来越多,嘻嘻哈哈闹成一团,比大樟树上飞回的麻雀都要热闹。白烟慢慢散去之后,煤炉也被各家移回到厨房,下班的人都回来了。
 
一时间各种声音从门窗里泄露出来,菜刀在砧板上的剁落声、燃气打火的噗噗声、铁铲在锅里的翻炒声、油热后的滋滋声……各式各样的香气也涌到巷子里,空气就变得浓稠厚重。偶尔出现的炒青椒的味道像划破黑色天空的流星,激得每个人鼻头发痒,整个巷子的味蕾都被打开了。
 
天刚黑下来,吃好饭的人就走出家门,在巷子里来回逛着。每户人家门前都放几张条石,招呼路过的人抽烟聊天。巷子里的人什么都聊,哪个国家又对哪个国家进行了经济制裁,哪只股票涨的比哪只股票好,哪个幼儿园的教育水平高,哪里卖的排骨便宜了两毛。有人把河里浸着的西瓜捞上来切了,一群人就上前拿着吃。有时候几个陌生人走过,巷子里的人就抬头看看来人的面目,随即又自顾自地聊天吹牛。
 
天再黑一点,就能听到小孩学吹笛子的声音,给在外的子女打电话的声音,老夫妻谈笑的声音。到深夜,路灯就从昏黄色变成了白炽色,这是因为用电的人少了。再没过多久整条巷子就只有路灯的光亮了,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娃娃的哭声和狗吠声。
 
这都是十年前了。
 
这么长的巷子拆了建商城,却还没一个电影院大。
 

作者简介

陶然,来自浙江省,89年生人。感知敏锐且粗浅,笔触克制且愚钝,尽量用文字保持愤怒。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点击查阅)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欢迎  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