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有一句话就是:日本的女人都是正常的,而男人都是不正常的。 我在萨苏那里看到了一本日军士兵政吉的私人相册,相册中有不少残杀中国人的照片,当然里面也有一些相册主人的朋友、亲属和战友的照片,能把残杀中国人的照片和亲朋好友的照片放在同一本相册里,可以看出这个叫政吉的人确实有些不正常。  上图:惨无人道的日军士兵用刺刀向中国人身上捅去。下图:被捅死的中国人被推入坑中。
这本相册里的照片大多数都是日军在中国黑龙江省的木兰围剿中国抗日部队的照片,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35年底到1937年间。根据时间推测正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在此活动的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于九江”、“大东来”、“化民”、“一抹脸”等义勇军和山林队同三军联合对日作战。  被俘虏的中国人。
从政吉相册中的所谓“匪贼”的照片来看应该是这些义勇军或山林队的士兵。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文献记载,1934年以后三军的基本队伍的服装还是很整齐的,说到服装问题,还真有故事可说:
1935年1月末2月初(农历春节前后),赵尚志率司令部、少年连、保安营先去道北,部署第二团打击敌人的行动。敌人为摧毁我道北以楸皮囤、侯林乡为中心的根据地,在这一地区的每一座重要村镇都派驻重兵,摆出一种长期坚守的架式,并派出机动部队,对赵尚志率领的少年连、保安营(均为马队)实施跟踪追击。赵尚志在道北部署完结,马不停蹄,立即奔赴道南,联合义勇军“爱民”、 “五龙”等共约600人,于1月31日向五常、双城交界处的方城岗、十八层甸子前进,驻该两地的伪警察和大排也准备抵抗。双方自大青山至十八层甸子摆开了50里长的战场。但后来伪警察和大排兵听说是赵尚志率三军杀来,便纷纷溃逃,方城岗、十八层甸子不攻自破,缴获了两马车面粉和很多“年货”。一些义勇军见此,也打起三军的旗号,也将敌人吓跑。赵尚志率司令部及直属队200人再挥师西进,在双城六区方地界,接连摧毁了数处大排、防所后,策马北进,在双城九区帽儿山车站西部铁路沿线,3个小时连缴了3处大排,共得百余支枪。这些大排兵,见三军战士服装整齐,还以为是日伪军在巡查铁路,及至令其缴械,便规规矩矩把枪交给三军战士。同时缴获很多大米、白面。敌机动部队听说赵尚志到了道南,便赶忙跟过来,但赵尚志却又突然越过中东路,向宾县三区三道河子前进,在几个小时内,连续缴了三道街、包家岗伪警察所、大排队和自卫团的械,得步枪30余支。接着,赵尚志率队扑向宾县二区王荣大院。大排队正在聚赌,三军战士神速冲进屋内,将大排队全部缴械。缴完王家大院大排,赵尚志又率队袭击了宾县七区的财神庙。刚到财神庙便被敌人发现,首先向我军开枪,战士们立即下马,扑在雪地里,一点点向大排队驻地靠近。我军战士找到一个布袋子,将其沾上煤油,点着火后投到院内。大排兵惊慌失措,忙问:“你们是哪的队伍?”战士们回答:“我们是赵尚志的部队!” 这时,大院里的大排兵回答:“哎呀!你们怎么不早说呢!”于是,他们就纷纷把枪扔了出来,共42支步枪。战士们把大排兵赶了出来,然后把房子点着烧了。之后,赵尚志率队东进,奔赴延寿县三区。在延寿三区,先后袭击了花砬子王成大排队,焚毁了姜家崴子伪警察局,缴了投降日伪的“德山” 队的械。随后,在距县城8华里的 “二百五十垧”地方大摇大摆地渡过蚂蜒河,深入到敌人重兵防御的马鞍山、金坑一带活动,使当地伪政权惊恐万状。 1937年《救国时报》上刊出的东北抗日救国总会出版的画报上的抗日联军身着统一军服的漫画。 从政吉相册中被日军残杀和被俘的抗日志士身着的服装来看这些人很可能是当地老百姓,或是三军外围队的士兵。三军士兵的可能性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