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秦岭,经典穿越之星空(之三)

 阳光行摄 2021-11-13

大美秦岭,经典穿越之星空(之三)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随着帐篷的搭建,天色完全黑了大雾也越来越浓了

黑暗,劳累,疲惫

让大家没有更多的精力聚餐、嬉笑

每个人都默默地准备着自己的晚餐及热水

一个多小时,当所有人吃饱喝足

一场大雨倾泻而下

躺在帐中,听着雨打帐篷的声音

急促而单调,仿佛催眠曲

很快的将每个人送入沉睡中

当俺三点多睡醒,听不见雨声

伸头帐外,哇,好美的星空

赶紧穿衣,收拾相机三脚架

走出帐外欣赏拍摄星空,直到天明

秦岭的夜色是明亮澄净的

由于海拔不是很高,刚下过雨,又靠近城市

所以肉眼看过去,天空显得有点亮

远处的山形都能朦胧的看见

看到的,拍出来的星星没有雪山高原的那般密那般亮

但这也足以惊艳我们的眼帘

听到声响,几位勤快的驴友也亮起帐灯爬了出来

俺告诉大家拍摄模式、参数

有些人用手机拍起了夜景

鹿角三梁的东北侧,可见凸起的一片奇石

有人说那就是鹿角梁的鹿角

也有人说那是一只正在上爬的石龟

在夜空繁星的映衬下,向着西安方向攀爬

草甸中的帐篷,像一颗颗巨型夜明珠

五颜六色,散落在山坡,煜煜闪光

更远处,可见山坳的云海正在形成

鹿角梁的东北方向是西安市所在的方向

可见山下隐隐约约的灯光与辉煌

此刻,在城市的上空大片的云层密布

还不时有片状闪电迸发

拍出的星空如白昼般

灯光,彩云,闪电,星空……迷幻而美丽

西安上空除了城市的灯光外,不时还电闪雷鸣

如果不是挂在天空的星星

真以为这是傍晚或清晨日出时刻

天快亮了,星星越来越少

而山坳的白云越来越浓烈了

收拾好东西,准备爬上三梁山尖,拍云海日出

随着天色放亮,正在庆幸可以登顶拍云海日出时

一股浓云自山下漫了上来,很快周围什么都看不见了

甚至连稍远处同伴的帐篷都看不见了

无奈中只好回到帐篷,烧水做饭

熬了小米稀饭,准备好今天一天的饮用水

吃饭,收拾行囊,直到八点半,依然不见天晴

只好通知大家,不再等了,出发下山

借着雾散的间隙,请扎营的陕西驴友为我们拍了集体照

看得出来,经过一夜的休息休整,每个人都精神抖擞

认真的检查了营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云雾散尽时刻,才看见,整个鹿角梁草甸上

开满密密麻麻的大蓟花,如点缀在山坡的星星

大蓟,也叫魁蓟,菊科植物

茎呈圆柱形,表面绿褐色,被丝状毛

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粉红,羽状冠毛灰白色

全株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作用

云雾还在前方、身后弥漫

但我们已经等不得了

走进云雾,我们也是雾中仙

山坡上,一片片分散生长的冷杉

有干枯的,有绿叶的,还有个别焦黑的

大家被这些形态各异的冷杉吸引的同时

也在纷纷争辩着,那些焦黑的枝干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毫无疑问,雷击是它们死亡和焦黑的罪魁祸首

自鹿角梁下行不远,即到达一座奇特的岩峰旁

那就是被称之为鹿角女神的网红打卡点

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箭竹草甸

如果是晴天,女神端坐山巅,俯瞰群山

远山苍茫,郁郁葱葱,延绵无边

真能体味那种高耸云天俯瞰天地之气势

美女们纷纷与女神合影

期望自己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女神

当在水依方站上去时,雾更浓了

女神似乎特意用这种方式避开与男士碰面

这样看起来,棱角分明,凹凸有致

大自然的奇迹,不愧为网红鹿角女神

我们一直沿着悬崖峭壁的边侧行走

在云雾消散时刻,可以看到

悬崖下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延绵无边

秦岭之大之茂密之丰富远超我们的想象

甘南迭山主峰措美峰,也属于秦岭延伸山脉

前行方向的山梁上,又一片开满鲜花的草甸呈现在眼前

奇的是,草甸上,一座蓝绿色的帐篷独居花丛

听到我们走路说话的声音,帐篷中伸出一位美女的脑袋

感觉这位美女真是大胆,竟敢独居神山荒野

聊起来才知道,他们是陕西的户外队伍

还有很多队友就在附近扎营

她们俩人,迷恋这片花丛,从而在此扎营

真是好胆识,好享受

草甸上开满了户外常见的拳蓼,也称紫参

茜草科草本植物,圆锥花序,腋生

花冠多色,夏秋开花,花期长,初冬结果

根茎可药用,具有活血止血、祛瘀生新的功能

鲜花之上,美女帅哥喜不自禁

奔跑坐卧,各种姿势拍照录像,不亦说乎

继续前行几百米的山坡草甸上

是她们队友的营地

晨雾中,他们正在洗漱,早餐

队友们感慨,有机会再来,也到这儿扎营更美

山坡上,迷雾中,又现大片的大蓟及冷杉

有一种虚无缥缈,如梦如幻,世外仙山的感觉

后队几个人一直叨叨:前面这帮傻驴,光知道跑

这么美的景致,也不懂得欣赏和拍照

一丛别致的鲜花镶嵌在路边的岩缝间

轻轻摇曳,注目着过往的每一个人

像是秦岭的迎客松

穿越路线上的网红打卡点

如果是晴天,从这儿望出去的秦岭,别有洞天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箭竹林走了两个多小时

由于昨天刚刚下雨的缘故,箭竹林中泥泞湿滑

滑倒,摔跤,登山杖别断是常有的事

心中盼望着能快点走出这覆盖大山,淹没人群的箭竹林

随着不断下降,当海拔降低到两千米以下时

箭竹林逐渐减少,终于能走一段不被箭竹埋没的路段了

心里,脚下都轻松了起来

又见林场路,这预示着陡峭的斜坡路段已经结束

剩下的时间,需要更多的体力和耐力

不断的走下去,才能到达我们穿越的终点

艰辛过后,鲜花丛中

依然有美女们的风姿与笑脸

在一处鲜花盛开的水源地段

大家坐下来休息,午餐

尽情的洗刷被泥土包裹着的登山鞋

更换汗水湿透的衣裤

两天的跋涉,曙光就在前方

路边一人多高的灌木林,树上结着很多这样的野果

尝了一颗,味道酸甜,俺把它称作野桑葚

后来查了资料,学名插田泡,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

果实味酸甜可生食、熬糖及酿酒

又可入药,为强壮剂,根有止血、止痛之效,叶能明目

看来歪打正着,一路摘食了很多

落新妇,曾在六盘山拍到过

因其色泽鲜艳,形样特殊,从而记住了它的名字

喜半阴,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性强健,耐寒

根状茎入药,可散瘀止痛,祛风除湿,清热止咳

走进蒿沟,天气晴朗,浑身闷热

好在一路青山绿水,花果相伴

路迹清晰明显,通知后队沿林场道一直走即可

然后大踏步向终点走去

道路两侧有大量的野生核桃和毛栗子

核桃已接近成熟,不时的就能见到掉落地下的青果

曾经吃过秦岭山民们拣拾出售的野核桃

那是那种皮薄个小油大,香味浓郁的美味

两点许,终于走到蒿沟牛圈子农家

这儿是车辆可到达的最远处

联系车辆,收集队伍,收拾行囊

四点多,全员坐上接送车

按计划到达朱雀公园农家乐

洗澡,照片,朋友圈,聚餐等不一而足

纯白色衬衫因开心多饮而致次日无法继续登山,这是后话

两天的行程,首先是老天赏脸

预报中的两天小雨,实际只下了半夜

其次是队员团结顽强,除起步不久就退出的两名队员外

其余人员安全完好抵达终点

经历了艰难困苦,欣赏了大美风景

人生从此值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