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二十、冲破清军西江防线

 泷西山人 2021-11-13

二十、冲破清军西江防线

宋德云

都城墟(欧松年绘)

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咸丰四年结束,这一年是农历甲寅年,西宁县和都城墟都经历了重大的动乱,都城作为天地会活动的中心,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甲寅年大年三十,当子时最后一声更声敲响后,西宁和都城墟都进入了咸丰五年。这一年,知县徐良梅因为平乱有功,升任罗定州代理知州。黄家仁代理西宁县知县。正月十五日,按照知县黄家仁的指示,十三都白花、十五都七堡,集合了几千名团练,协同官军会剿都城西江的水上天地会成员。由于修泰乡的天地会已被重创,无力与西宁和西江水上的天地会呼应,西江水上的天地会成员开始还利用水上优势进行顽抗,但很快就溃败逃散。天地会再也没有能力威胁都城墟了。

正月十七日,梧州府知府陈某派遣委员带领2营潮勇巡视边境到达都城。

潮勇是清代末年的雇佣军,主要由广东潮州府人组成,故称之为“潮勇”,俗称“扑扑仔”,他们人手一支短枪,每次遇到战斗,他们都会蹲在地上,用两条腿夹住枪,点燃引信,子弹射出去后就立即卧倒在地,以避免敌人向自己射击。潮勇勇敢善战,天地会的人十分害怕他们样,那是因为他们的枪法非常精准。

刘委员率领潮勇到都城,一是震慑残余的天地会分子。二是与西宁县和七堡团练局商议,调集七堡团练会同刘委员率领的潮勇讨伐梧州属下各乡的天地会据点。

三方很快达成共识。

正月十九日,七堡团练与刘委员的2营潮勇讨伐吉阳乡、冠盖乡等地的天地会据点。二十日长行乡的天地会成员从楼塘峡到大坡山之间与潮勇交战,七堡团练拦腰攻击,杀死天地会成员100多人。二十二和二十三日两天,进剿长行乡各个天地会的据点,天地会成员败走,潮勇和团练杀死天地会成员70多人,被俘后杀掉的天地会成员有100多人。第二天,七堡团练和潮勇又讨伐了冠盖乡的水尾、古罗等天地会据点。

至此,与七堡相邻的土匪逐渐被消灭!

农历二月初六,黄家仁知县调白花乡团练会同七堡团练,对都城瓦荷包和西江水上天地会残余进行最后清剿,把他们全部消灭。随即,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在都城设立联防团局,共同应对动乱。

从咸丰四年(甲寅年)七月陈瀚洸驻扎连滩开始,到咸丰五年二月初结束的西宁天地会之乱,史称“甲寅之乱”,这是继清初动乱之后,西宁、都城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动乱,而且是西宁历史上最为血腥的动乱!

甲寅之乱平定后,县里的人向县衙上报,廖履贞被追认为义勇,进入县里的义勇祠接受祭祀。廖履贞的儿子廖嗣忠,当时已经是县学的廪生,对父亲被杀害感到十分悲痛,也十分自豪。

西宁的天地会动乱结束了,但广西苍梧县的天地会动乱还没有结束。农历四月,修泰乡天地会首领在纸牌山聚集了1000多名成员,依恃险阻,抢夺乡村。官兵多次征讨都失利。为了消除身边的隐患,五月初一,七堡派出大批团练,会同封川县的官兵、乡勇和吉阳乡的团练,三路夹攻,把纸牌山的天地会成员全部消灭,上打死天地会成员200多人,但乡勇、团练死伤也有七八十人。在搜山中,抓获土匪200多人,全部押解到西宁县城,由黄家仁知县依法惩办。

至此,西宁终于迎来了太平。这一年的秋天,西宁城的何其彬因事到都城。站在江边,他心潮澎湃,写下了《甲寅初秋江城被寇》诗:

风飒萧森露气清,

狼烟四起满江城。

雁鸿流落哀鸣苦,

儿女仳离泣哭声。

砧月无闻楼迥澈,

风霜未染血挥成。

干戈忽警横银汉,

搔首长空祝太平。

如今回头说广东天地会围攻省城广州失败的情况。咸丰五年一月廿七日,清军分13路同时进攻佛山镇,使得起义军首尾不能相顾,只能各自突围。陈开率部向南海县的九江退却后,与李文茂部会攻三水县城不克,于是一齐西进肇庆。

这一年的九月中旬,陈开、李文茂率领几千名起义军、100艘左右的战船来到了肇庆,在塔脚后街琼花会馆与以伍百吉为首的肇庆起义军欢庆和商讨军事。十一月,伍百吉起义军大败清军于七星岩水月宫。十二月中旬,肇庆起义军以伍百吉为首,分成15支队伍,在东教场召开迎春盛会。咸丰五年三月,起义军分头出兵攻打高要禄步、大湾、新桥、白土、广利,取得了胜利。四月六日,清军都司黄彬、千总苏海率兵从南海九江驱舰西上,进攻肇庆红巾军。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了追击。四月十三日,广西按察使张敬修部攻占了德庆城。五月中旬,广东盐运使沈棣辉部攻占了九江、三洲等据点,并于羚羊峡外击败起义军的水军。廿一日,乘大雾迷漫之际,官军抢占起义军的羚羊峡炮台,指挥战船冲过峡口,直驶肇庆。

面对不利的形势,陈开、李文茂等接受对广西情况非常熟悉的梁培友的建议,决定放弃肇庆,向广西转移。

咸丰五年的五月,正是西江洪水暴涨的季节,西江水面比平时加阔了近三分之一。浑浊的江水夹杂着从上游冲击下来的断树、破家具,漂浮在河道中。

夜已深,但德庆州衙知州大堂的汽灯还亮着,张敬修正对他所率领的水师布置战术。他首先介绍说:“为了为拒敌于广西之外,也为尽快在广东境内消灭陈开、李文茂的起义军,我们在广东设置了两道防线,一道在德庆州,一道在封川县。”

张敬修水师的千总、把总参加了这一战术布置会议。张敬修向他们明确:“德庆防线第一道卡设在回龙墟,战船200艘,水师1000人。目前西江水涨,水流湍急,逆流而上的敌人行驶相当吃力,200艘战船,每艘配上弓箭手5人,只要敌人进入射程范围,就发箭。第二道卡设在都城下游的潴仔峡。我们在潴仔峡两岸分别设置炮台,如果陈开、李文茂起义军冲破第一道卡,当他们来到这里,两岸炮台同时开炮。江岸两边再设伏兵1000人,艇仔30只,用于抓捕弃船逃跑的敌人。

张敬修的战术布置非常有针对性,无奈德庆州里有不少人已加入了天地会,他们都是陈开、李文茂起义军的内应。早在伍百吉、碧青和尚攻打肇庆府的时候,德庆州知州吴保桢就派曾信、梁英、郭三慕军增援,但曾信等人一向与陈开、李文茂有联系,于是勾结东安黄湾、德庆旧墟、西宁簕头沙等艇匪,共几百人攻入德庆州城,把州署的匾额砸烂,悬挂起“洪顺堂”的牌匾,自封为元帅都督。因此,张敬修的战术布置,陈开、李文茂很快就掌握到,并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安排。

咸丰五年六月下旬,在西江水上天地会首领梁培友的带领下,陈开、李文茂起义军的1000多艘战船溯西江扬帆直上。将近回龙墟,起义军以100只艇仔为先锋,上面各扎5具草人。艇仔后部竖起一块床板,挡住清军水师射来的箭矢。

清军水师见敌人的艇仔进入射程,于是一齐发箭。西水天,水气雾气很大,远处江面的情况并不是看得很清楚。清军水师发现箭矢无法阻挡敌艇前进,敌人中箭后也屹立不倒,似有神助。而这时船上的箭矢也差不多用完了,清军水师很快就乱了阵脚。起义军令旗一挥,1000多艘战船立即全速前进,冲破了张敬修的第一道防线的第一道卡。清军水师慌忙弃船登岸,逃回德庆州城,关起城门不出来。

起义军无心攻城,赶紧通过德庆州江段,来到了猪仔峡。

听说第一道防线的第一道关卡被冲破,在猪仔峡设卡的清军水师心里已慌乱了八分。看见敌舰渐近,正待发炮,竟然下起了雨,火药、引信全部浇湿,起义军1000多艘战船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安然通过了德庆峡第二道防线,很快就来到西宁的罗旁水口,西宁城内的官兵生怕起义军前来攻城,早早关起城门,把吊桥悬起。幸好,起义军没有转入文昌江,而是继续西进,进入了都城江段。

西宁官军在罗旁水口、都城完全没有设防,都城的百姓早已躲到了附近的山里。有不怕死的人走上象山,伏在草丛中看那西进的1000多艘战船,在圆头沙对出江面上,犹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其壮观的景象,为西江水战史上所没有。前后各船士兵的口令声,呐喊声,更是响彻上空。面对此情此景,对岸的华表石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雄姿。

张敬修虽然在封川沉下了6条船,并在两岸布置了兵力,但他的第二道防线同样无法阻挡起义军1000多艘战船向广西进发。

起义军来到梧州,在进攻梧州不克后,直逼浔州府城(今桂平)。

浔州城三面临水,起义军战船分泊南、北两河,发炮轰城,步军则在东、西两门外扎营安炮,从陆路进攻。浔州知府刘体舒督率清军、团练闭门坚守。起义军在屡攻不克的情况下,一面派兵控制交通要隘,一面在城外筑墙设垒,阻击清军的援兵,切断城内的粮饷接济,实行长期围困。七月廿三日和八月廿八日,起义军两次采用穴地攻城法轰塌南门城墙,但缺口很快被清军封闭,未能突入城内。

广西巡抚劳崇光因无兵可调,贵县勇练的增援亦为起义军所阻,只得把希望寄托在业已进至梧州的张敬修身上。可是,张敬修所部不仅兵力有限,而且士气低落,并需换乘适应浅水作战的战船,筹措欠发的粮饷,因而进展十分迟缓。为此,叶名琛不得不于8月中下旬先后派参将尹达章率浅水船80只、兵勇3000名,已革职的知县谢效庄率团练千余名,前往梧州,补充张敬修的队伍,令其立刻水陆并进,解浔州之围。但清军战船驶至石咀时,被扼守大黄江口的起义军击败,纷纷逃回梧州。

浔州城内的清军粮尽援绝,士气更加低落,起义军乘机发起总攻,由南城登梯缘墙,一举攻入城内,俘杀了知府刘体舒和桂平知县李庆福等人。

占领浔州城后,起义军宣布建立大成国,改元洪,改浔州城为“秀京,并蓄发易服,颁发制度,分官设守,开炉铸钱(称“洪德通宝”),开始进行政权建设。

梧州城也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城池,咸丰七年闰五月初七,陈开率领大成国义军万余人,从水陆两路围攻梧州城。义军到达苍梧戎圩(今苍梧县龙圩),清军屯兵三角嘴,筑炮台以顽抗。陈开战船顺流扬帆,蔽江而下,锐不可挡。第二天攻至东较场,占领三角嘴,居高临下,炮击梧州城。接着,占领了梧州对岸的戎墟镇(今苍梧县),其水军战船还控制了广东封川至德庆间的江面,从而封锁了水陆交通,完成了对梧州城的包围。

梧州城内有按察使黄钟音、知府陈瑞芝、副将蒋福长等统带的潮勇、香山勇1200多人,加上当地团练,共有3000兵力左右。叶名琛得悉梧州被围后,一面命令肇罗道张承修、肇庆府知府史朴加强肇庆方向的防御,一面派广东陆路提督昆寿率绿营兵5000人,派水师守备苏海率战船90余只,前往增援梧州。闰五月十三日,昆寿命令水师守备苏海等率领水师守在都城下游的潴仔峡,把部队布置在德庆州东面3里多的地方,前面第一排的小船用铁链锁起来,像大雁张开的翅膀一样,横断西江,让大成国义军的的战船不能靠近。

完成了潴仔峡的布防后,苏海率清军水师从猪仔峡出发,溯流而上,前往梧州增援。咸丰七年六月九日,苏海率清军水师来到都城。90多艘战船刚在白木大榕树外的簕头沙停泊好,在岸上负责警戒的士兵即升起号旗,向主帅舰上的主帅苏海报告有敌情。苏海走到船头向上游远看,只上游蚂蚁般的船只正顺风而下,前锋已经接近长岗头。苏海即扯起帅旗,让号兵吹号迎战。50艘战舰驶出江中一字型排开,形成一道水上防线。战舰上的弓弩手和炮手各就各位。当上游船只越过长岗头后,来船旗帜上的“大成国“字样依稀可见。苏海下令:敌船未进入炮击的射程不许发炮,敌人未进入弓弩的射程不许发箭弩。

大成国的战船越来越近,苏海发现前面是近50艘较大的战舰,后面则是大批小艇。大约离水师30丈远的时候,苏海号令一挥,战舰上大炮齐鸣,炮石一下子把顺流而下的大舰全部击沉了,几百名被炮石击中的义军士兵,头断身烂,惨死江中,鲜血染红了浑浊的江水……

敬告读者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是以明、清、民国县志和1995年《郁南县志》所载事实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作品以展现都城这个千年商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卷为宗旨,宣传都城的历史文化,为都城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但限于作者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谅解、指正。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欢迎读者转发。但如果在本公众号外的其他公众号和载体转载、使用,必须获得作者本人的书面授权,否则视为侵权。

本系列文章链接: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一、建隆坊风水和大儒庞嵩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二、金火石与陆贾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三、董方策与李金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四、梅花和桃树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五、隐居金鱼山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六、独将血泪洒泷流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七、王钺拟建建隆墟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八、建隆墟开墟了!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九、一信保住建隆墟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知县吓出了尿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一、货船沉没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二、泛舟西江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三、钟道士施法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四、风灾水灾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五、鸦片硝烟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六、陈瀚洸兵驻连滩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七、瓦荷包与都城天地会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八、七堡团练英勇战斗

都城墟那些遥远的事儿 ‖ 十九、甲寅战火熊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