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葆台汉墓一号墓(五)骨角牙器

 睫毛上的风尘 2021-11-13

图片

壹  墓葬位置和发掘经过

贰  壹号墓

一  墓葬形制

(一)封土

)墓道)墓室

(四)棺椁、(五人骨

二、随葬器物

(一)陶器

(二)铜器

(三)铁器

(四)玉石器


(五)骨角牙器

共出土16件,其中骨器5件、角器2件、牙器9件。器形有镂孔凤纹和云纹骨雕、彩绘骨棒、虬角龙雕、棊(qí)和云龙纹牙雕器柄等。骨角牙雕器,主要出土于前、后室和内回廊中,除少数保存较好外,余多残缺破损,且多移动原位。

彩绘骨棒  1件(192)。出土于后室北面内椁底板上。长条圆柱形,通体绘5组三角和直线纹。其中3组朱绘三角和白色线纹,另2组三角和线纹均为白色。长11.7、直径0.7厘米(图五四,1)。

图片

凤纹残骨雕  1件(191)。出土于西面内回廊中,已残缺不全。体扁平,前端比后端稍窄,正面边缘向下倒棱,其上阴刻线条纹为地,地上刻凹双线的三角纹。前端作长方形,后端中空成双股形。骨雕正面阴刻飞舞丹凤,背面边缘阴刻双线,双线之间阴刻三角形纹一周,中心阴刻一怪兽,右爪高举一鞭,下骑飞龙。其它3面亦边缘阴刻直线,中心阴刻兽纹,雕工精细,阴刻处均涂红。长7.3、前端宽2.7、后端宽3.2、厚0.9厘米(图五五)。

图片

图片

镂孔凤纹骨雕  1件(194)。出土于西面内回廊中,残。长方形,左上角呈斜双弧形,中间镂雕凤纹,凤尾高卷,表面涂一层薄漆,雕凤黑漆绘目及羽毛等,线条简练,雕工精细。上面两角和下面左角,均有一圆孔,直径仅0.1厘米。背面未涂漆,似为嵌件。长7.6、宽2.7、厚0.08厘米(图五四,2;图版五三,1)。

镂孔云龙纹骨雕  1件(195)。出土于西面内回廊中。残缺。长方形,四边有框,中镂雕飞舞云龙,雕工精细。表面涂薄漆一层,背面残留木痕,为嵌件。长 3.2、宽2.5、厚0.09厘米(图五四,4;图版五三,3)。

骨环  1件(197)。出土于后室北面内椁底板上。椭圆形,体扁平,中有椭圆形孔,一面残留朱漆痕,用途不详。长 2.4、宽1.2、厚0.4厘米。

虬角龙雕  1件(193)。出土于后室北面内椁底板上。用虬角端头雕出龙头,背面前端平直,后端为半圆凹槽,整个器形断面呈半弧形。雕工非常精巧生动。长3.5、宽1.9、厚0.8厘米(图五四,3;图版五二,1)。

鹿角器柄  1件(196)。出土于前室。长条椭圆形,中空,一端孔呈圆形,一端呈椭圆形,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平整。孔内残留朽木痕,为器物之柄。长6.7、宽4.2、孔径2.4厘米(图版五二,3)。

牙棊  8枚(183-190)。出土于前室南端和东面内回廊中。个别残损,大部分完好。牙质,六面长方形,边缘有阴刻的直线为框,4枚的六面框内有阴刻飞龙,4枚的六面框内有阴刻奔虎。雕工精巧,形象生动。标本(184)长3.1、宽1.5、厚1.2厘米(图五六;图版五七,1)。

牙雕云龙纹器柄  1件(198)。出土于后室西北,残缺,柄作圆形微弯曲,上阴刻云龙纹,阴刻处填朱红。残长9、直径3.2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