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言长城”刘长卿,教你如何将五绝写得出神入化!

 高山仙人掌 2021-11-13

刘长(zhǎng)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瀛奎律髓》中说:“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

《唐诗观澜集》赞他:“文房五言,格韵高妙,绝处不减摩诘”。

所以他的诗究竟写的如何?他自封的“五言长城”称号,是否名副其实呢?相信你读后,心中自有答案。

图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暮色降临,青山遥远迷蒙,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萧瑟。

夜深人静时屋外突然吠声不止,原来是主人披风戴雪归来。 

这是刘长卿最知名的一首诗,只20个字便将色彩、声音、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图片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远处的竹林寺传来声声报时钟响,头戴斗笠的僧人,身披斜阳余晖,向着青山而去,渐渐隐没了身影。

这首诗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青山、钟声、斜阳、荷笠、独归,构成一幅绝妙山水图。既传达出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意,也突显灵澈上人归山时的清寂风度。

图片

《听弹琴》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七弦琴奏出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听来就像那滚滚松涛声。

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但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趣来欣赏呢?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是诗人对古调无人欣赏的惋惜,亦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

图片

《题魏万成江亭》

萧条方岁晏,牢落对空洲。

才出时人右,家贫湘水头。

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

不是莲花府,冥冥不可求。

冬日傍晚,抬眼便是富有意境的山水景象。

门前湘水缓缓流淌,远处的巍巍青山隐于暮雪之中,一群白鸟乘风飞翔,渐渐隐没在天际。

暖色的青山与寒色的暮雪映衬,色彩对比强烈;白色飞鸟与寒风互相配合,鸟在风中,景也在风中。

图片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黄昏伫立江头,猿声悲凄,送客四散,无情的流水只管载着离人远去。想到友人一路远去,只有万里青山相伴。

这首送别诗,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诗文清新自然,足见作者“炼饰”的功夫。

图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是一场寻人之旅,亦是一场心灵之旅。

诗人寻人未果,却在途中与芳草松色、白云溪水相遇。

心情愁闷的诗人,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了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图片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你像飞鸟,转眼便失去踪影,徒留青山空对着行人,徒留伫立在汀洲的我,深深思念着你。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心中的离愁别绪。

图片

《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雨细得让人无从感觉,直到衣服由潮渐湿,方才知道。飘落的花很轻,落在地上完全听不到声音。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体现的是一种脱俗忘事的安逸与专注。不管在尘世经历了多少磨难,也要一笑而过,无视内心的喧嚣与不安。

图片

《馀干旅舍》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思乡的心情已经令人肝肠寸断,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捣衣的砧声,是谁正在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

从能看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再到明月初上,最后到夜阑人静,坐听捣寒衣的砧声。

时间上层层递进,凄凉的感情也在逐渐加深,直到最后达到了高潮,将作者凄苦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图片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你乘江上孤舟悠然而来,现在又潇洒离去,重温那林中高卧

两岸青草伴你远行,一脉湘山遮隐你的身影。你如白云杳无羁绊,也像清水流逝无心。

作者用精炼的笔墨,形象地展现了一位甘于淡泊,乐于寂寞,不愿被红尘俗世牵绊的高僧形象。“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更是禅意地表达出高僧悠然恬静的本性。

图片

历史上关于刘长卿的记载不多,我们也只能通过他的诗篇,得见一二。

他的一生历经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家境贫寒,命途多舛。所以他的许多诗作都浸透着苦涩落寞。


 刘长卿的诗你读过多少?
 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首?

一句古语
每日推送一句古语,与君共赏!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