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毒酒被放在眼前,宇文娥英才恍然大悟,她一会儿责怪舅舅无情,一会儿大骂宇文述卑鄙无耻,一会儿又懊恼自己愚蠢透顶。眼泪流干了,也折腾累了,她才饮药自尽,找老公李敏道歉去了。 宇文娥英是杨丽华的女儿,隋文帝杨坚的外孙女,隋炀帝杨广的外甥女,生父是周宣帝宇文赟。 当年隋文帝夺了北周江山,杨丽华跟老爸打了很长时间冷战,但她一个女人也改变不了局势,只好认命,从北周的太后做回隋朝的公主。 “被公主”后的杨丽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唯一的女儿宇文娥英身上,千挑万选后,她为女儿选了一位如意郎君——李敏。 李敏出身陇西李氏,跟李渊一个家族,其父李崇任幽州总管,封广宗郡公。李崇家族跟李渊家族一样,都是当时的豪门,不一样的是,李崇家族对隋朝建立的贡献更大,人丁也更兴旺。 李敏当时还是个“三好生”,白丁一个,不过自从有了杨丽华这个岳母后,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杨丽华利用隋文帝内疚的心理,逼老爸封李敏为柱国,三品大员,跟宰相一个级别。 杨丽华在临死前还特地交代弟弟隋炀帝:“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和女婿,我死之后不能收了我的封邑,把它转给我女儿。”隋炀帝很爽快地答应了,后来还又给李敏的封邑增加到5000户,同时任命他为屯卫将军。 多么和谐的一家人,如果不是受累于李敏的堂叔李金才的话。 李金才的父亲李穆跟李敏的爷爷是亲兄弟,李穆这一房比李敏家还要牛,人家受封郕国公,国字号。只是李穆命不大好,嫡子早逝,嫡孙又紧随其父而去。 嫡系绝了就得另选接班人,李金才心思活动开了:俺要是成了接班人,就是未来的国公爷啊。可他是李穆的第十子,按序齿他排不上号,怎么办呢? 事在人为,李金才想起了一个人——宇文述。宇文述大家都熟知,是隋文帝的亲信,他还是李金才的大舅哥。 于是李金才找到宇文述:“你要是能帮我成为李家嫡子,将来我把郕国公府上每年一半的税赋孝敬您!” 宇文述乐得扑哧扑哧的,这点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果然,在宇文述的劝说下,隋文帝同意由李金才继承李穆的嫡子之位。 等李金才接过郕国公爵位后,该兑现合约的时候了,他心疼了:这TM年年往外搬,剐心呐!反正是口头协议,废了它个球的! 宇文述收钱收得爽歪歪的时候,突然遭遇李金才爽约,鼻子气歪了。但这事也没法打官司,只好一口气憋在心里:小子,你等着! 大业十一年的一天,有个叫安伽陀的术士对隋炀帝说:市面上流传谶语说“李氏当为天子”,不祥呐皇上,要不咱把姓李的都杀光了? 隋炀帝冲他一白眼:杀光了?说得轻巧,光一个陇西李氏就不下数十万人,谁杀谁啊? 怎么甄别出那个危险分子呢?宇文述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这事不用那么麻烦,我知道此人是谁。” 隋炀帝大吃一惊,兄弟你太神了,快说。宇文述说:李金才啊,我跟他是亲戚,早就看出来此人气度不凡。他总跟李敏关起门来叨叨咕咕,研究天象,跟老安的话一对照,不是他还能是谁?而且李金才和李敏都担任宫廷宿卫,天天拿把刀在你身边晃悠,咝—— 隋炀帝一哆嗦:哇塞,李敏小名“洪儿”,谶语说“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感情奸细就在身边。好悬呐,给朕拿下,立刻搜查他们的家! 左丞元文都和御史大夫裴蕴奉旨办案,二人又是抄家,又是审讯,折腾了很长时间后认为:没有发现李金才和李敏造反的证据。 隋炀帝很不爽,怎么会呢?你们技术手段不行,宇文述你上。 宇文述就是聪明,他也不搜查,也不审讯,而是去见了一个人——宇文娥英:“述诱教敏妻宇文氏为表,诬告浑谋因渡辽,与其家子弟为将领者共袭取御营,立敏为天子。” 宇文述软硬皆施,逼宇文娥英作伪证:你是天子的外甥女,何必跟李敏一条道走到黑?还愁不能再嫁个好人家? 这位宇文娥英从小娇惯,脑子早被大油腻住了,也没见过被审讯的架势,惊吓之下居然真的轻信了宇文述,老老实实地按宇文述的话鹦鹉学舌了一番。 于是李金才、李敏谋反案就这么坐实了,叔侄俩稀里糊涂地上了断头台。 隋炀帝哭着对宇文述说:“如果不是你,朕的江山差点没了,谢谢啦!”李敏死后几个月,一杯毒酒送到了宇文娥英面前。 按理来说,宇文娥英一介女流,还是自己的外甥女,隋炀帝不该这么绝情,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史书没交代,我想无非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宇文述添油加醋,让宇文娥英成了共案犯,或者包庇犯;其二,政治利益面前连父子之情都淡如水,何况甥舅?其三,隋炀帝需要以决绝的手段展示给世人,以震慑天下。 宇文娥英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害死了丈夫,又被宇文述害死,我们不知道她该如何去见李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