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用孩子的人生为自己的焦虑买单

 陈如松b925rfm8 2021-11-13

文/陈如松


黄昏时分,走在街巷上,一位家长领着孩子,从身边走过,家长对孩子说:

今天作业写完了吗?
老师对你怎么样啊?
你可要好好学习呀!
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又错了呢?
孩子不做声,只是低着头走。

晚上出去遛弯,走到一个楼下,听到上面一个房间里传来孩子的哭声,随即是爸爸大声的训斥。抬头一看,灯火通明,又是类似的话题吧!

现在的家长,最焦虑的就是孩子,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怕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怕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

大人焦虑,孩子就受累了。学校学了一整天了,回家后还要课外补习,报名参加这个班那个班,起早贪黑的,几乎放下了所有娱乐活动…

一位名师曾语重心长地说:对孩子的未来要早做准备。因为孩子上学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彻底服从。

谁会“彻底放弃”呢,于是选择了“彻底服从”。服从意味着跟风,服从意味着被绑上战车,服从意味着打持久战!

☆    ☆ 

有人说,现在竞争最激烈的不是高考,而是中考。所以家长们说:如果孩子在高中没努力或者高考发挥失利,我们不会后悔。但是如果孩子在懵懂无知的阶段就失去了高考的资格,我们怎么可能不自责呢?
于是就有了一套奇怪的攻略:学前做小学的题,小学做中学的题,初中做高中的题,“超前教育”蔚然成风!

很多的时候迫于无奈,家长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就拿择校这件事来说,大家为什么疯狂地择校,升学率摆在那里的呀!

应试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刷题。每种题型大量做,天天做,做得滚瓜烂熟,自然而然就会了。一个天天刷题的孩子和一个没怎么参加过考试的孩子放在一起,优劣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家长们从幼升小就开始拼,在小学更是卯足了劲拔苗助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家长们说,牺牲快乐不是我们愿意如此,而是现实的无奈,倒排序制度的残酷性让我们不得不屈服!

☆    ☆ 

大家都觉得升学是一个巨大的坑,家长不希望孩子稚嫩的双肩就背负上沉重的压力,但现实又常常压得家长和孩子喘不过气来。

或许,我们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只是因为我们对现实不满。因为自己的人生不够完美,害怕孩子也选择了错误的方向。于是,我们把孩子的人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战场,为了成绩不惜一切手段去压迫孩子。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程,没有人能保证明天会怎样。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一定的压力,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确实需要给予更好的条件,但不需要过度鸡血牺牲孩子的童年幸福。

即使在初中阶段就要为人生的方向做出选择,从小学到中考也还有九年的时间,九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保证,只有那些学习兴趣没有被破坏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    ☆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把童年还给孩子,只要他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他就一定能克服万难去坚持。父母需要正确的引导,适当的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但不必过分鸡血,人生的选择权在孩子自己手上!

孩子未必如何焦虑,焦虑的是大人,大人们真正该焦虑的是什么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肃考题,也在真切地检验着我们的现实生命!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谨慎我们的导航吧,别用孩子的人生为自己的焦虑买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