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庙与孤云寺

 三自之我 2021-11-13
张 希

  白马庙原是北运河东岸的一座古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据说,建庙者为祖籍河南洛阳的一个游方僧人。为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他请工匠按照洛阳白马寺前雕像的模样,在大雄宝殿之前,雕刻了一座白马石雕。白马庙因此得名。因为白马庙地处繁华的北运河沿岸,香火一直旺盛。

  康熙四十六年(1707)春,康熙皇帝南巡从运河乘船回京,途经天津,按照行程要在白马庙附近的丁字沽行宫休息。时任白马庙住持的文渊,特地等在康熙经过的路上拦住圣驾,说昨日见一青龙卧在白马庙大雄宝殿的屋脊之上,半个时辰之后,青龙腾空而起就不见了踪影。文渊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天降祥瑞,康熙听了自然高兴,于是驾临白马庙。文渊请皇帝为白马庙赐名,康熙欣然应允,取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孤云”二字,赐名“孤云寺”,并亲笔题写寺名加盖双龙御印。白马庙从此就变成了孤云寺,不过当地人还是习惯将这里称为“白马庙”。

  因为天津人说话爱吃字,“白马庙”叫久了,就变成“白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