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五官讲解—眼睛 眼睛是人的心灵窗口,在基础绘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说一幅头像作品要看五官深入程度,五官深入程度要看眼睛深入程度,可见在五官中眼睛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人物塑造生动程度与否的关键一步。 眼睛在五官中从形体上、质感上都变现的相对复杂,也是很多人不容易掌握的原因。 教学任务 一、目标:理解眼睛的结构,并能画出有基本造型的眼睛。 二、重点:清楚结构关系,多关注内部结构和外部表现之间的关联;理解加观察。 三、难点: ①眼睛的穿插关系;②眼睛与周围的形体衔接; ③眼角的透视关系;④眉弓的起伏变化; ⑤眉毛的生长规律和自然表现。 一、眼睛的结构 眼睛由眼球、眼白、瞳孔、虹膜、上眼睑、下眼睑、眉弓等结构组成。 首先还是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来深入认识一下眼睛的基本结构。 这里面大部分的结构名称还是很好理解的,相信在生活中,大家也是经常能够听到的。 可能这个“眉弓”还不是很好理解,相对于其它部分难一点,那么通过下面这张分析图来看一下眉弓的位置。 红色箭头线标记的区域就是眉弓,它不是指某一个点,而是是一个区域,是由体块构成的。 再来了解一下瞳孔和虹膜的位置关系,瞳孔是最黑的那个部分,瞳孔上面的灰色部分就是虹膜了,同时虹膜和瞳孔是覆盖在眼球上的,最靠后的这个部分可以统称为眼眶。 当然还有上脸睑和下眼睑上面的睫毛也是眼睛的一部分。 这些结构当中,可能对这个眼球部分比较陌生,因为它是一个内部结构。 眼球是一个球体嵌在眼眶内,一定要强化球体的概念,眼球使得眼睛周围的部分都是有弧度的,而不是一个平的结构。 它的表面非常湿润,反射光线强烈,往往会在上面形成一个高光。高光点的位置依据主光源方向决定。 黑眼珠随透视角度的变化变成透视不同的椭圆,正面最为完整,全侧最小而瘪。 下面这张图是不同角度眼球的变化和眼球在眼眶内的状态。 其实眼球就是一个球体的亮灰暗关系,眼球是一个内部结构,那么怎么在绘画的时候来表现出它的球体关系呢? 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覆盖在眼球上的上、下眼睑来表达,我们可以来通过描绘看一下具体的变现方式。 眼睑包于眼球外面,它的形体是随眼球的运动来变化的,上眼睑比下眼睑遮住眼球的面积更大。可以通过具体的图片来感受一下。 所以可以看到眼球再绘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正圆形,更像是一个椭圆,尤其是越往侧面,越接近椭圆,可以看一下这个侧面的图。 二、眼睛的形状 眼睛的形状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正面、四分之三侧面和正侧面,这三个角度是基础绘画中最常遇到的情况。 正面 正面的眼睛,看起来好像是上下对称的一个感觉,但是我们在绘画当中,其实是把它当成一个三角形去理解,而且不是两边对称的形。 内眼角的这边会短一些,所以在画眼睛的时候不要画的上下对称了,要画把它成三角形,画放一点。 可能有些人会说,明明上眼皮和下眼皮是一个接近弧形的造型,为什么要画的方一点?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组图来对比一下,到底哪种形会更好看一点。 眼睛的穿插关系 另外还需要注意眼睛的穿插关系,从上往下看,橙色线是双眼皮线,要注意从左到右它的宽度是有变化的,随着角度变化,千万不要画成平行的两条线。 两条红色线是上眼皮的厚度,红色线和紫色线是之间的暗面上眼皮在眼球上面的投影部分,这两个地方是很容易混淆的地方,需要仔细观察; 四分之三侧面眼睛的形状 四分之三侧的眼睛也是用一个三角形去概括形,上眼皮的左右长度根据眼睛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从下面这张图来看,眼睛是像左看的,上眼皮左边的短,线更陡一点;右边的上眼皮更长,平缓一些。 眼珠和瞳孔也更接近椭圆形,上眼皮遮住眼珠上面的一部分。 全侧角度 最后一个全侧的角度,是最难描绘也是最容易出错的。 在侧面表现时,上眼皮的靠前、下眼皮靠后的空间关系一定要注意;眼珠的前面比较饱满,而外轮廓则稍微平缓一点,但也不能画成直的;上眼皮对眼珠的遮挡通常都要对于下眼皮。 当然还是可以把它当成三角形去概括,可以看一下图中红色线标记的。 ![]() 三、眼睛的性别特征 男性对象 男性眉弓的骨骼转折面清晰,体块方而有力,有明确的棱角和转折。 眉毛多浓密、粗黑,无明确的形状,眼皮圆中带方,少睫毛。 ![]() 女性对象 女性眉骨起伏平缓,没有强烈的体块转折和明暗对比。 眉毛多为淡、疏、细,经修饰多成宛如柳叶的形。眼神清晰,给人明亮的感觉。 ![]() 四、眼部的年龄特征 中年对象 中年人眼神清晰、明亮、高光明确。肌肉贴合骨骼和眼球,有较少皱纹。 下眼袋明显,面积增大,皱纹随眼轮匝肌生长方向颁密集。 ![]() 老年对象 老年人眼神含糊、不清晰、无明确高光。肌肉松弛、 失去弹性、骨骼体块明显。 眼皮松弛、浮肿、起伏转折较多。眉弓、眼球、颧骨的穿插结构清晰明确,暗部色调较重。 ![]() 五、眼睛的体块关系 在画眼睛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一定要有体块意识,就是体积感。 为了更好的理解,可以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石膏体眼睛,这个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整个眼睛的块面转折关系和起伏关系。 紫色线是从眉弓到下眼睑的一个起伏转折,红色线是从左往右眼睛的体块转折,也可以看作是亮灰暗的关系转折。 ![]() 再来结合到真实的眼睛中,红色区域是眉弓的暗面,黄色区域是眉弓的一个凸起来点,再到紫色区域就到了额圈突的位置了。 眉弓和下眼睑也是有这个转折关系,那么在画色块的时候就要区分开颜色。 ![]() 六、眼角的关系 正常的情况下,正面平视的眼睛,内眼角低一点,外眼角高一点。 当然还有就是老年人的眼角特征会有一些变化,老年人因为肌肉比较松弛了,一般情况上眼皮会盖在下眼睑上。 所以画眼角的时候要根据模特的特征去画。 ![]() 七、完整绘画 第一步:起形 首先把眼睛的外框架用紫色几何体概括出来,紫色线就是眼睛的最上、下、左、右的点,先从最外侧开始把形表现出来,然后往里面去找形; 黄色的三角形是眼睛的内形的范围,位置差不多在中间的部分,要注意眼角的角度右高左低; 蓝色线是眉弓暗部的下边缘线;白色线是下眼睑的下边缘; 黑色线是把一些更加细节的形概括出来,比如眉弓的形、上眼皮、下眼睑的转折等,再把形衔接好。 ![]() 第二步:把形具体化 这一步就是把前面的形具体化、细化,把结构画清楚,转折画明确,把形再收拾一下; 该调整的地方及时修改,用线的时候还是尽量用短的小直线,线条由轻变重。 ![]() 第三步:简单铺色,区分明暗关系 铺色从眉弓的暗部开始,包括上眼皮的安曼一起铺色,排线要整体,力度均匀。 然后再是眼睛右边的暗面区域,红色线是明暗交界线,原图中光很弱,很难看出来这个明暗交界线,但是根据我们之间学习的内容来看,眼睛内部就是一个球体,这个就相当于球体的敏感交界线。 最后还有眼皮下面的投影部分和上眼皮的厚度,尤其是双眼皮的厚度,是需要去注意的,它是一个面,很多时候就是画成了一条钢丝线,那是没有体积感的。 ![]() 第四步:加深明暗关系 加深从这个眉弓明暗交界线开始,眉弓的暗面是一个很暗的区域,要体现出“两线夹一面”的画面效果。 眼皮下面的投影要注意的是,最高点最重,往两边眼角慢慢减弱颜色;右边的暗部也是明暗交界线最中,往暗面里过渡。 要注意最重的是眼皮底下,再是眉弓,最后是眼皮和下眼睑的暗部。 ![]() 第五步:揉擦 揉擦的工具是纸笔,用纸笔的侧面去擦,也是从眉弓开始,眉弓的边缘和明暗交界线要揉擦的宽一点,还需要往灰面去过渡。 双眼皮的厚度也要去揉擦,右边的暗部整体不好太重,多去和眉弓比较,下眼睑的颜色也不需要很重,重了就像是黑眼圈了。 最后是眼皮下面的投影和眼珠的重色了,这一块的颜色是最重的,要注意的是区分瞳孔和虹膜的颜色。 基本上揉擦完之后,体积感是很足的。 ![]() 第六步:塑造 首先塑造暗部,从眼睛开始,因为这是整个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把眼珠的颜色揉擦的更加柔和一点,因为本身眼珠是一个晶状体,是比较光滑、柔和些的。 加深瞳孔和高光周围的重色,虹膜上的亮色可以用软橡皮提出来,让它更加的通透。 虹膜上的质感可以用画放射状的线条去体现出来,眼珠的边缘线用纸笔揉擦一下,和融合到一起。 眉弓的最高点的颜色是眉弓暗部最重的,眉弓的暗部里面是一个通透的颜色,不要揉擦的太黑太重,那样就会很闷,不透气。 眼皮右边和下眼睑的暗部主要是把明暗交界线揉擦开,往灰面过渡好,整个颜色是比较浅的。 ![]() 再来是塑造灰面和高光区域,可以换成轻一点的笔。 灰面是在暗面和亮面的中间部分,也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颜色也是居中,可以用一些轻的线条去画。 画灰面的同时要注意没和面的转折,亮灰暗的关系变化,可以看一下图中标记的。 ![]() 第七步:画眼睫毛和眉毛 最后一步就是把眼睫毛和眉毛画上去。 男性的眼睫毛整体会短一点、少一点,稍微三五根为一组的去画,用线可以带一点弧度。 眉毛稍微难一点,眉毛是长在眉弓上面的,画的时候根据眉弓的走向去画,两三根为一组。 可以看看下面的分析图。 ![]() ![]() 总结: 基本上眼睛的讲解和绘画步骤就是上面这些内容。 重点理解眼睛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清楚眼睛的穿插关系;理解不同角度眼睛的宽窄变化;熟悉眉毛的生长规律和自然表现。 END 注:以上图片为个人图片 发现盗图或用于商业用途,肯博必究 征稿啦 应广大学员要求,肯博美术公众号开通投稿功能啦。 如果您有任何美术经历或对我们的建议和问题,都可以通过点击公众号下方的【学习交流】直接与我们沟通~ ps:投稿一经采用肯博美术即会为您送上一份惊喜小礼物 具体手机操作如图所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