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摊开中国地图,在东南沿海一隅,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它是一个省的省会,却混的不如周边城市有名气。 
尽管它有秀美的风景,深厚的文化,浓郁的信仰,诱人的美食...... 尽管它美得登上联合国专刊封面,藏了个“海岛秘境”。 但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 
它历史悠久,各种人文古迹荟萃于此,深厚底蕴不输泉州。 它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美得无可替代。 
这个令人出乎意料的地方,就是福建福州。 提起福州,很多人可能想不出来福州到底有什么。 
那是你没有真正走进这里。 福州被称为榕城,三山,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当你走进这里的生活,你会发现:福州,原来也是一座有趣的城市。 
01 福州,有山水的自然 福州有三山两塔一条江,因此这里形成了“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独特城市格局。 
三山位于福州城内,三山鼎立,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于山」又叫九日山,九仙山,山中有24景,还有自宋代以来摩崖石刻100多处。 

「乌山」为三山之首,有36奇观,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 
「屏山」,其山加屏,拱卫州城,汉代闽越王曾于前麓建"冶城",所以又称"越山"。  「白塔」,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乌塔」只有一座孤独的古塔,但周身有着肃穆的气氛。「闽江」横贯城区,沿河两岸现代建筑林立,山峰连绵不绝。福州有一座叫「平潭」的岛,有蜿蜒的海岸线,石头砌成的房子,浓郁的渔村风情……各色各样的石头,变成一座座极具特色的房屋,记录小岛的历史,讲述岛上的故事。红砖青瓦,阳光下的冷暖色调,在坚硬中给人丝丝暖意。家家户户都可以在家里看到大海。大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样子吧!这里有一座山,叫「鼓山」,它并不高大巍峨,但论古朴苍翠,却也不输名山。而野芳佳木,幽香繁荫,和淙淙的流水一起,是自然的亘古延绵。西湖道路两旁都是枝繁叶茂的榕树,绿茵蔽日,清爽怡人。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说,这里能够代表一座城一段回忆一个故事。白墙灰瓦,老榕树枝条低垂,微风轻轻摇曳,仿佛随时会遇见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校园内爬满春藤的石柱花架、躺着睡莲的喷泉水池、保存完好的玻璃和百叶窗......透过这些仿佛看到了当年学生们捧着书本在校园里欢声笑语的画面。那这里就是福州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是一本活着的教科书。在中国那么多个城市里,无数废弃的铁轨安静的躺在喧嚣闹市一隅,独自享受岁月与尘埃的抚摸,福州火车东站也是如此。柳河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路,街道狭窄,这中间有一个另类的所在。曾经的电影机械厂的仓库被改装为一个个文艺小店,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味道。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历史的痕迹早已深深地嵌入。走在上下杭,没有人不会感到恍惚,一度觉得时光是静止的。来上下杭一定不能错过这里极具古早味的福州特色小吃,一座安妮女王式的西洋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作为福建督军的别墅。现在是咖啡馆,环境幽雅,陈设怀旧文艺,可以朋友小聚,或是在那里独自看书。16个国家曾在这里建造领事馆、教堂,现在这些百年建筑继续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浓缩了烟台600多年的沧桑历史,而山、海、港、城为一体的特色景观唯此独有。要抵达金山寺,走过华丽的大门和记载寺庙典故的百米壁画后,还需要坐船。800年历史的金山寺没有庞然大物般的庙宇和巨大的佛像,反而小巧玲珑。院中参天的古树,面容祥和的和尚,朱红的禅房,古朴的石塔......每个角落伴着淡淡的檀香,散发出灵性和禅意,让人心醉。这里有以荔枝闻名的「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华林寺大殿是中国南方古木结构建筑的代表,建造方法在全国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石厝教堂」可以说是福州最早创办也是最具特色的基督教堂之一,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整座教堂是由蓝灰两种颜色的石块搭配着砌成,十分朴素。所以即便是过去了快200年,这样的教堂建筑在今天来看还是很与众不同的。如今泛船浦已经看不到番船了,但是这里有一座著名的教堂,「泛船浦天主教堂」。福州最早的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高耸的塔尖、尖形的拱门,古典的美,让人看一眼就喜欢上。翻修过的基督教堂摇身变成少女粉,马鞍墙的弧型加以变化,形成流水般柔和优美的曲线,既传统又现代,随手一拍都是INS风!福州立夏旧时习俗,家家户户邻里互赠,以示常来常往,“一抆就熟”的鼎边糊。
还有:碗糕、茼蒿炒虾米、糯米大肠......绝对让你吃到扶墙,也舍不得离开。总有一群人,把它看作“我的城”,一座带有私人体温的记忆之城。这里,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美丽的自然风光一览无余。足以撬动整个近代史的三坊七巷,一座没有佛像的寺庙,可以与鼓浪屿媲美的仓山。行走在坊巷之间,可能是一次回眸,一个转身,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走进这里,深入了解福州这座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