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 坐禅又称禅修、静坐、打坐以及“结跏趺坐“,它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行方式,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中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适,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这段精辟的论述实则就是在阐述静坐中的真实感受和长生之道。静坐既可以养生延寿,又可开会增智,因此佛、儒、道三家对打坐都很重视,该小编今天要换个视角,从科学的视角来和大家聊聊打坐,静坐对我们人体的好处。 最近荷兰科学家研究表明,有打坐沉思习惯的人比其他人致病的可能性低50%,在感染威胁生命的重病方面低于8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和马里兰州大学哈利博士经5年研究后说:「冥思静坐对视力、血压、认识功能的激素水平提高大有好处,也可以治疗许多不治之症和心脏病、关节炎等慢性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伯尼·塞格尔也认为:「沉思冥想是松弛思想的行动,可治疗被视为绝症的艾滋病和癌症」。另外科学家还发现,静坐时大脑中出现的大量α波可以很明显地促进一种荷尔蒙激素的增长,从而使血管扩大,血液畅通,也能使人体结构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三磷酸腺甙明显增多,大大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 据《世界科技译报》报道称,美国马赫西管理大学自然医学和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施耐经多年研究后说,「静坐似乎能够恢复身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和自我平衡的机制,通过对神经激素和部分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脏病和其他一些疾病的症状,这是一个自然轻松的过程,能使人达到舒适安静的机敏状态」。研究人员还说,「每天静思两次,每次20分钟,这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并可用作传统心脏病治疗的辅助手段」。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0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同时他们还发现受试者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 如果你看过《奇异博士》这部电影,那么你一定知道超觉静思使大脑充分发挥机能的最高方法。现代科学证明,打坐可以改变脑结构。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在2005年时就发现,冥想打坐不但可以放松精神,安稳心灵,甚至能改变大脑结构,并增进智慧。习练过冥想打坐的人都说打坐使他们精力充沛,有些人表示他们只需要短暂的睡眠即可。虽然许多研究显示,在打坐时人们脑部活动的脑波形式会发生改变,且神经元自发放电节律会协调一致,但打坐是否真的会起到像睡眠一样使人恢复精力的作用? 美国肯塔基大学通过「心理动作警觉作业」回答了异常的问题,这是一种公认的测试睡眠缺乏对人思考敏锐度影响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让受试者盯着计算机屏幕,只要看到一个影像出现就马上按钮,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200~300毫秒内作出反应,但是一个缺乏睡眠的人则会花很长的时间,甚至有时根本就没意识到影像的出现。研究人员让10个较为疲惫的受试者分别在经过40分钟的睡觉、打坐、阅读或者聊天后座椅上的测试,实验结果令研究人员震惊,经40分钟小睡的受试者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后才能从朦胧中清醒,而聊天和阅读对恢复精力没有丝毫的帮助。而那些打坐的受试者,尽管他们从未学习过冥想打坐,但40分钟后他们马上就能有卓越的表现。 麻省总医院的兰若医师及其同事比较了15位有1~30年您想打坐经验和没有打坐过的15位志愿者的大脑核磁共振图,他们发现冥想打坐的确增加了前额叶脑皮层和右前脑岛等脑皮层区域的厚度,而这些区域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科学家对三种状态下的脑波的研究,同样揭示了很多相通的道理。β波(14赫兹以上),人在清醒时大部分时间处于β波为优势波的状态。随着β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呈紧张状态,从而削减了人体免疫系统能力,此时人的能量消耗加剧,容易疲倦,若不充分休息,容易堆积压力,适当的β波对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θ波(4~8赫兹),θ波为优势波时人的意识处于半醒半睡的入梦状态,身体深层放松,对于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状态,即被催眠状态,θ波对于触发深层记忆、增加灵感、提高创造力、强化长期记忆等帮助极大。所以θ波被称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δ波(0.4~4赫兹),δ波为优势波时为深度睡眠、无意识状态,人的睡眠品质好坏与δ波有非常直接的关系。δ波睡眠是一种无梦很深沉的睡眠状态,如果在辗转难眠时自己召唤出近似δ波状态,就能很快摆脱失眠,进入深沉睡眠。根据科学研究,δ波亦是开发人类直觉雷达系统,以及超能神秘力量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