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靶向间皮素(MSLN)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简介

 大乘老师 2021-11-13

间皮素(Mesothelin)又被称为MSLN,它是由MSLN基因编码的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MSLN基因编码一种前蛋白,经蛋白水解后产生巨核细胞增强因子(megakaryocyte-potentiating factor,MPF)和间皮素两种蛋白产物。巨核细胞增强因子是一种能够刺激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的细胞因子。间皮素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表面的蛋白。

MSLN是一种存在于正常间皮细胞上的分化抗原,但在正常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并不是很清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SLN的异常表达通过促进癌细胞增殖、促进局部侵袭和转移以及抵抗细胞毒剂诱导的凋亡,在肿瘤的恶性转化和肿瘤侵袭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仅MSLN的过表达就足以构成地激活NF-κB、MAPK和PI3k-激酶促进细胞增殖和抵抗凋亡的细胞内通路。此外,MSLN与CA125间的高亲和力相互作用导致异型细胞粘附,从而促进转移。MSLN过表达通过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和MMP9的激活和表达而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有报道肺腺癌患者中MSLN在转移部位的表达,并与肿瘤侵袭性和KRAS突变有关。这些发现强化了用CARS靶向表达MSLN的癌细胞的理论基础。

MSLN在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但是在间皮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中均有高表达,因此间皮素有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

 MSLN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MSLN是一种细胞表面肿瘤分化抗原,常常在几种癌症中有高表达: 已发现MSLN蛋白在85%至90%的间皮瘤,80%至85%的胰腺癌和60%至65%的肺癌,卵巢癌和胆管癌中有表达。但MSLN在正常的间皮细胞上不常表达,使它有希望成为治疗靶点。

间皮素MSLN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分布情况

MSLN可能在粘附中发挥作用。随着人们对肿瘤中MSLN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发现它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MSLN的过表达可激活NF-κB,MAPK和PI3K通路,并通过诱导MMP7和MMP9的激活和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或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转移。MSLN异常表达在肿瘤细胞增殖、黏附及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在实体瘤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通常由细胞外抗原识别域(通常由抗体的单链可变片段(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 ScFv)衍生而来)、作为细胞质膜锚定的跨膜域和传递T细胞活化信号的细胞内域组成。

2018年,研究人员报道了针对MSLN靶点的胰腺导管腺癌I期的临床治疗结果,共有6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均未表现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yto-kines release syndrome, CRS)和剂量相关毒性,有2位患者获得了3.8和5.4个月的SD反应,其中,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活跃代谢信号下降了69.2%,且肝转移灶全部消失。

一项针对MSLN高表达胃癌的CAR-T临床前研究,研究人员构建了包含靶向MSLN 的scFv及CD28、CD3ζ、DAP10胞内信号域的第三代CAR-T载体。靶向MSLN的第三代CAR-T——M28z10T在与靶细胞共培养时展示出强大的靶向杀伤能力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分析表明在被靶细胞刺激后M28z10 T细胞显著活化。

体内尾静脉模型和腹腔模型等多个模型表明,M28z10 T细胞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甚至在部分小鼠体内达到完全清除肿瘤的效果,从而延长小鼠生存期。在小鼠皮下成瘤模型中,该组研究人员还发现,M28z10 T的皮下注射方式与尾静脉注射方式相比,能够在实验早期显著提高T细胞在肿瘤的浸润比例,从而达到更快速有效的抑制效果,提示临床中癌旁、瘤内注射等局部注射方式可能会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该研究的多个模型证明了MSLN作为胃癌CAR-T疗法新靶点的有效性,同时在临床前研究中初步探索了注射方式对治疗效果的提升。

一项1期临床试验,将间皮素(Mesothelin)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用于恶性胸膜疾病和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或乳腺癌患者,已显示出早期有效证据。此外,当这些患者接下来接受PD-1检查点抑制治疗后,也有显著效应。

在临床前期研究中,采用间皮素靶向的M28z CAR T细胞显示出诱导长期完全缓解的潜力,特别是通过CD4阳性CAR T细胞的早期抗原激活,允许更多的T细胞积累。另外,与静脉内给药相比,胸膜腔内给药增强了CAR T细胞疗法的功效。在携带肿瘤的小鼠中,当静脉内用药时,在剂量为1×10*5时,中位生存期为27天;剂量为3×10*6时,生存期为86天; 而胸腔内给药的小鼠,尚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


结果显示,13名患者中有11名在数据截止时仍然存活。在10名接受环磷酰胺预处理的患者中,1名患者获得了完全的代谢反应,并且还获得了部分反应; 另外3名患者病情稳定。在10名患者的8名中,在外周血中检测到CAR-T细胞。


该试验尚未观察到靶向和肿瘤以外的毒性,并且未观察到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2级以上的不良事件。基于临床研究表明PD-1 / PD-L1检查点阻滞可以提高CAR T细胞治疗的疗效,6名患者继续接受抗PD-1治疗,所有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然存活。6名患者中的一名经历了完全的代谢响应,2名患者有部分响应,1名患者病情稳定,2名患者疾病进展。其中5名患者未接受任何后续治疗(范围25-52周)。在所有5名患者的外周血中检测到CAR T细胞的持续存在(范围1-38周)。另外,没有观察到抗PD-1治疗导致的2级以上的副作用。


一名73岁的患有间皮瘤的患者接受了3×10 5个细胞/ 公斤的iCasM28z CAR T细胞治疗和环磷酰胺,接着是pembrolizumab(Keytruda)。患者实现了完全的代谢反应,并且在32周时在外周血和组织中检测到CAR-T细胞。在使用CAR T细胞疗法治疗大约一年后,该患者未接受任何额外治疗。

成功的CAR-T细胞治疗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靶点的选择。理想的靶点应该在肿瘤组织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不表达或极低表达 。(2)可溶性单链抗体(ScFv)的来源。鼠源性的ScFv会引起宿主抗异基因体液免疫应答,缩短CAR-T细胞在体内的续存时间。(3)体内扩增的能力。CAR-T细胞需要在体内有效的扩增,才能杀死肿瘤细胞,取得临床疗效 。

成立于2009年的斯丹赛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前沿的CAR-T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导者。为了克服CAR-T细胞在实体瘤内的增殖,斯丹赛研发了针对实体瘤的CoupledCAR平台,促进CAR-T细胞扩增,同时增强了CAR-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杀伤能力。

美国FDA已于今年8月31日批准了斯丹赛基于CoupledCARTM技术平台开发的实体瘤细胞治疗产品GCC19CART的IND申请,这是一项评估GCC19CART 在复发或难治(R/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前期针对晚期肠癌的CAR-T细胞治疗取得ORR率达50%的基础上,目前有针对多个靶点的多种实体瘤的CAR-T临床在招募中。针对二线治疗失败或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肿瘤,包括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癌,肺癌,间皮瘤,乳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肾癌,滑膜肉瘤等 实体瘤。有入组意向的可以向斯丹赛生物公司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