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伯谆 2021-11-14
而当再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理解其魅力和艺术又是一种新角度。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当年迟迟没有看懂,少年的派看着笼子里面的老虎缓缓地朝自己走来时,似乎是懵懵懂懂的无知。直到有一天晚上我无意在路边看到了一只蛤蟆,我蹲下来一直盯着它。那时那刻的心境,我或许领悟到,那是内心酝酿已满的一种状态面对外界同一性吸引事物的一种遥相呼应,而事物本身并不是偶尔出现,而是找到了本应该属于他内心的一个真实的状态。

蛤蟆跳不出无疑是内心的焦虑和无奈无法释放的持续动作的及时反应。而少年的派也是应是如此,表面是人畜无害,实际的内心已蓄了猛虎的原始的兽性而有了邪恶的雏形状态。当猛虎吃了一只羊以后,这种情形下的内心已有了人性之恶潜在的行为法则。尼采说过: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若少年的没有遇见那只老虎。也许后续命运的会是不同的走向。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
可悲的是,派同时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心理学上看,信仰这种精神上的寄托不同于观念,它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易改变,但是信仰不忠诚,对于年少的人来说,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混乱,如果想要对当前的生活不受混乱的影响,那么相应而来的便是信仰者的主观性思考的产生,也就是理性出现。从本质上说,三种宗教信仰的开始,派已是一个思想复杂的人。王小波曾说过:信佛教的人相信有阿修罗,信基督的相信有撒旦,什么都不信的人相信有坏人。

而父亲与派说的话也正好印证:同时什么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所以无视危险的派走向笼子的老虎这也有关系的。
一个人的过去隐藏着现时现在的所有秘密。影片的细节,小时候的派读了三本书,《神秘的生命》,《罪与罚》,《异乡人》。除了第一本是介绍动物以外,其余两本都是有名犯罪心理学小说,《罪与罚》中的拉斯可尼科夫内心对于杀人动机却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观念,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平凡的人,一种是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可以无视法律,为了某种目的任意杀人且不受法律惩罚,我就是不平凡的人。虽然最终无论身体还是灵魂有了惩的审判之路,但是其过程却相当曲折。《异乡人》我没有看懂,是却是一本冷血到极致的小说,丝毫没有爱,情感,更多的是仇视,愤怒,它已然冲破了人性的道德约束。开篇第一句:今天,母亲死了。

在我国有句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是情有可原。寒暑假档我们看的更多是西游记,小孩是没有成型的思维体系来辨别和思考人性。幼年接受的任何事物对于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不能选择只有接受。正是这些,后续漂流故事的不寒而栗即有迹可循,只是当时,更多的心理需要突破。

以我的认知,漂流的故事真实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斑马即是父亲,猩猩即是母亲,鬣狗即是哥哥拉维,老鼠即是女朋友Anandi。老虎是派人性之恶。
船上的动物全部都锁好,灾难时是溺死而不是跑出来。所谓的动物都是人。
斑马为什么是父亲,因为斑马朝着救生船跳,那么高为什么要往救生船跳。仅仅只是因为他不会游泳。这个细节在影片中派大声喊过:我父亲不会游泳!

猩猩是母亲,派自己承认

鬣狗为什么是拉维。得从全部的影片中推理出。整个小船中鬣狗咬死了斑马和大猩猩。老虎咬死了鬣狗和老鼠。即派杀了鬣狗。影片最后中年的派有个儿子,取名就是拉维。是为了永远记住这个杀了自己的母亲的人,如果仅仅是纪念,为什么不选择并无瓜葛的父亲,这样以物念物的也能念反哺养育之恩。

老鼠是女朋友Anandi,而派杀死了它。还记得派与其道别时的对话吗,“说也奇怪,最后一天的事我全都记得,就是不记得道别的部分”。因为根本没有道别,派把她带上船了,后续又藏在救生船里面。为什么说老鼠一定是女朋友,得从食人岛说起,整座岛屿作为补给完全是虚构,其实就是一个女人的尸体,最后离开的镜头也证实。

当派吃了根茎,老虎吃了狐獴,就是肌组织和蛆,蛆的出现在斑马濒临死亡时已有细节体现。而补给离开,派把女友送给他的手绳,当时是已经褪色的,重新系在根茎上,意味着相应的人的别离。还有个重要的细节,约会时的派和女友有一段对话,Anandi:不是,这手印代表莲花,派:莲花藏在森林里?莲花干嘛要藏在森林?正是补给的晚上,整座岛屿就是森林,而派打开了莲花,莲花里面还有一颗牙齿。影片的结尾,中年派的一个女儿,取名就叫Adita。我能想象到的是这个名字是中年派不愿想起也不愿忘记,所以相似而不相同,从逻辑上这种心理也符合。


而父亲,母亲,哥哥三人的尸体呢,应该是用完后全部扔进了大海,古有易子而食,如果不是血淋淋,那就必将从另一个方式通过他们进行生存补给。期间有一个镜头,大量的鱼冲到了过来,派利用他们作为诱饵进行了抓鱼行为进行补给而后扔掉。还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夜晚当派看向海面时,看到了那朵信仰的图案也看到了母亲的模样,说明骨骸已沉入海底。

一个人的精神在经历如此痛苦与折磨后就会到达临近奔溃的界限。而此时此刻派的内心正是信仰与生存的无尽挣扎。拿到鱼后,派通过欺骗自己,即神赐予的合理性跪着大声喊道:“对不起,对不起。谢谢你,毗湿奴,谢谢你化身为鱼,救了我们的命”。内心回归于平静。
这是第一次奔溃的边缘。而第二次,正是食人岛。派提到担心被食人岛吞噬,所以选择离开。其实并非自己被食人岛吞噬,而是自己食人,精神再度临近奔溃担心被吞噬掉。选择离开,也就远离了引导奔溃的源头,内心再次回归平静。
影片中一直存在的老虎想吃掉派,但派不断地抗争,这种对立从老虎的出现就开始。人性之恶就是一头猛兽,释放出来自己也被吞噬,而自我被恶吞噬,理性也将不复存在,只有相互依存一线生机尚可求。人性之恶使得坚强的派生存下来,流落沙滩时,老虎头也不回头的走了。这个镜头意味尤长,经历了身体的困境,经历了精神奔溃的垂死挣扎,得救已在路上,把恶褪去的干干净净!派已然是个内心强大,理性,没有信仰的普通人。也正是这样,开始新的生活,娶妻生子不影响,又信奉起犹太教,此时的信仰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直到结局,中年派回忆起这段隐藏的往事,满眼都是回忆: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人生也许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道别。最终在幸福的一家人结束。


影片的主题,李安导演被采访时已说明:
“我觉得信仰对人生很重要。因为人生可以用科学来证明,可是手眼能触及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你不能证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理性和感性需要结合,不然人生是非常空洞的,破碎的,是混乱的,在经历了身体的困境后,心灵怎么不发疯,不绝望,不沮丧,怎么熬过这个,我觉得不只是海上漂流存活的故事,更是对人生的隐喻。这个旅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结尾有一个反转,有一个思索,一个讨论,这个东西才是片子的主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