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了这么多年菊花茶,才发现黄菊花和白菊花的功效不同

 尕蛋亲 2021-11-14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图片

自从陶渊明赋予菊花高洁隐士的形象以后,菊花的高风亮节就被人从古赞扬到今。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被誉为花中君子当之无愧。菊花不断的融入文化与生活,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的菊花文化中,菊花还具有吉祥、健康和长寿的意义。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在医药领域也非常重要的菊花。

图片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其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菊花的药用价值早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有很高的评价,《神农本草经》记载:“鞠华味苦、平,主治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菊花可入药,久服可明目,令人轻身延年,能治头晕,安肠胃,除胸中烦热等。我国民间历来也有洗菊花浴、睡菊花枕的习惯。菊汤淋浴能去痒爽身,嫩艳肌肤,睡菊枕有防热疖、解疮毒之功效。《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将菊花装于布袋中作枕,可清头明目,防治头昏头痛。

图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可解热、镇静、抗多种病菌及流感病毒。药用菊花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使其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诱变、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

菊花挥发油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单纯的疱疹病毒、骨髓灰质炎和麻疹病毒等病菌的活性,特别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明显。

2.抗炎

菊花提取物可以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增强,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3.对心血管的影响

菊花的酚性能够提高心脏冠脉流量,增加由于减压缺氧造成的耐受力。而且不会影响到心肝肾的功能。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菊花的提取物在使机体的抗炎作用增强的同时,能使脾细胞抗体的产生量显著增加。

5.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菊花的提取物可以使血清胆固醇的升高现象得到显著性改善。而使有保护作用的HDL浓度显著提高,使具有一定危害的LDL浓度明显降低。

6.抗氧化、抗肿瘤

菊花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机体的自由基有非常强的清除能力,使机体衰老的进程得到延缓。

图片

《中国药典》2010 年版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滁菊、亳菊、杭菊和贡菊四种。2015版《中国药典》菊花来源又添入怀菊。

滁菊

名列我国四大药菊之首,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主产于安徽滁县,在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滁菊花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 直径 1.5-2.5厘米, 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花心比较大, 黄色, 管状花大多隐藏, 苞片淡褐色或灰绿色, 品种最佳。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 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亳菊

主产于安徽亳州一带, 亳菊是菊花中的珍品,《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亳菊疏风散热、解暑明目,多为春、夏两季用药,历年来为中医首选的菊花品种。其花瓣长,花序的大部分为白色舌状花,仅花蕊为少数短小的黄色管状花,该种品质最好。花呈扁扇形, 直径 1.5~3厘米, 花白色或类白色、瓣较长、花大饱满、花心较小或没有, 管状花多数位于中央, 常为舌状花所隐藏, 总苞片淡绿色, 外面被柔毛, 边缘膜质, 品质亦佳。

图片

杭菊

产于浙江,集散于杭州。杭菊为药茶两用的菊花,有杭白菊与杭黄菊之分。胎菊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种。是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为胎菊,经干燥加工制成。杭黄菊习惯于药用,而杭白菊供茶用。花呈不规则压扁结块状, 朵大, 直径2.5~4厘米, 常数个相连成片,质柔润, 白色或带浅黄色, 花心较大深黄色, 舌状花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

杭白菊

肉质肥厚, 味道清醇甘美, 特别适合泡茶饮用, 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 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黄菊则善于疏风清热, 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疼痛等。

贡菊

原名为“徽州贡菊”,也称“徽菊”,根据《欽县志》记载,其种植始于宋代。因于清代光绪年间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是黄山道地名贵中药材之一。贡菊形似滁菊,瓣细而厚。 直径1. 5-2 厘米,舌状花白色或带浅黄色, 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花心较小浅黄色, 管状花少, 多外露, 总苞片草绿色, 品质较好。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能。

怀菊

与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并称为“四大怀药”。“怀”者,即古之怀庆(也称作怀州),今之焦作。古代本草多认为河南是药用菊花的起源地,河南怀菊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南阳菊潭得名于菊花山上的菊花倒映水潭之象,在历史上曾久负盛名。到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南阳菊谭衰败,而其他各地的菊花则逐渐兴盛,怀菊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图片

菊花因其颜色不同有白菊花和黄菊花之分,正如清·邹澎《本经疏证》所说:“其色不一,其味亦不一。” 白菊花和黄菊花有它们自己的功用特点,白菊花、黄菊花都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作用,但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白菊花中,有滁菊、亳菊、贡菊、杭白菊、怀菊等品种,黄菊花则主要是杭黄菊。

菊花的应用

1.风热感冒

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常用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2.眩晕

菊花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

3.目赤昏花

菊花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视物不清。

4. 疮痈肿毒

菊花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因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图片

目前,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属于风热表证者,传染性红斑症、手足口病、回归热等见有风热表证者,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脑病变、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者,接触性皮肤炎及其他湿疹,痈及疖等属于风热袭表者均可酌情配伍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