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历来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关于小白龙苏衍仁被赵尚志部下击伤后死亡,其原因是小白龙确实要投降敌伪。 而我们的个别抗联子女不读书,不老老实实的做学问,就连自己父亲当年认定的叛徒,今天他们还奉为抗日英雄。 小白龙也确曾有过一段抗日的光荣历史,但他的死确实是因为他要投降日伪,是咎由自取,并不是有些书上写的什么“误会”。 就是这样一件事,还被这些抗联子女们编造成文在网上大肆炒作,为叛徒鸣冤叫屈,其用心何在?难道你们不是抗联的子女吗?下面我披露几则史料,一则是敌伪档案,一则是赵尚志和李兆麟给中央写的一封信,一则是周保中等写给王明、康生的信,披露这些史料供抗联子女们参考,目的是教育教育个别抗联子女说话写文章要靠谱要有证据,不要胡诌八咧,把叛徒汉奸当作自己的前辈来敬仰。千万记住磕头一定先认准庙门,别磕错了,让不是抗联子女的应该到一边“吃冰棍”的我们用鄙视的眼光瞧着你们——个别人事儿不懂,净给抗联抹黑添堵的后代们。 1935年11月间,赵尚志率队来到勃利县青山里九龙沟。在这里和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三团相遇。第四军第三团原来是第四军军长李延禄收编的队伍。该团团长苏衍仁,报号“小白龙”。这支队伍武器精良。 当赵尚志率队与第四军第三团相遇后,该团正在调动部队,同时得到消息说该团要“归顺”日伪。于是赵尚志派人劝说“小白龙”不要投降,应该继续抗日。期间,在相互不甚完全了解的情况下,第三军将“小白龙”击成重伤(11月15日晨死亡),并将其护卫十余人缴械。以上内容见《滨警特.六一六号.关于赵尚志行动件》(1935年11月30日),藏黑龙江省档案馆。关于这份材料的具体内容,我还要专文论及。 “小白龙”死后,1937年7月17日赵尚志、张寿篯(即李兆麟)联名给中央写信就谈到了“小白龙”的情况,信中说:“白龙在一九三五年度,敌人大举'讨伐’中,投降泄漏,被三军收缴其一部分武器,交四军二团,并教育其部不得再行投降,并有详细说明,一切论以反日出路,结果不但投降,还是变成大批探狗,捕杀三军、四军很多干部……” 这封信在《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9卷第133到154页,原题是《赵尚志、张寿篯给祥兄信——关于义勇军统一战线工作的报告》。该报告很长,应该是张寿篯的手笔。 另外,在《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2卷有魏拯民、周保中等1936年2月22日写给《中共中央、国际代表团王明、康生的信》,信中说:“我第四军自去秋第一团受相当打击后,一、二两团均无多大发展。第三团(新收编山林队小白龙部)虽在我五军东部派遣队支援帮助之下,发挥在穆棱、勃利方面活动,然而'大讨伐’开始,该团即企图投降敌人,曾被我第三军收缴其大部武装并将小白龙击伤,结果未被缴尽逃走的部分仍投降日寇,而将枪械交与敌人。整个第四军的发展与缺乏活动力,其主要原因由于军长李延禄(一九三三年吉东党介绍介入党组织),抱着消极右倾的现成主义,以及军部领导薄弱异常所致。” 卓娅博客转载署名“威尔的黛安芬”的文章“赵尚志枪杀抗日英雄'小白龙’的真相及其严重恶果”中说: 赵尚志为什么要杀苏衍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任四军领导、中共吉东特委负责人的李范五说:“三军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当时我不清楚。有人说,因为他(指赵尚志——笔者注)看中了三团有几挺好机枪,我不相信这种说法。按理说,即使第一次见面就发现三团有什么严重问题,也应该交给四军军部去处理,不该发生缴枪,甚至杀人事件。”赵尚志看中了三团有几挺好机枪,看三团武器好,这和李延禄在回忆录中说的一致,李延禄认为这是事情的起因。李范五不同意此说,因为他不相信赵尚志这样一位抗日将领会因此而采取如此下策。 而当年赵尚志、李兆麟的信中是怎么说的?所缴的武器当时就交给了四军二团。既然赵尚志看中了三团的几挺好枪,何必又交给四军呢? 退一步说,你小白龙武器精良,要投降日伪,那不是要给抗日事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吗?缴械不应该么?可惜当年赵尚志、李兆麟、李范五、李延禄没有看到日伪档案,如果赵尚志看到日伪档案,赵尚志还会对李延禄说,这是误会吗? “李范五不同意此说,因为他不相信赵尚志这样一位抗日将领会因此而采取如此下策。”这是对的,事情的起因就是小白龙苏衍仁“投降泄漏”。 “威尔的黛安芬”不知是何人,但转发这篇文章的卓娅是何人我们清清楚楚,她就是李兆麟将军的女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