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残暴的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制造了无数灭绝人性的惨案,而其中的“重庆大轰炸”便是日军在这些惨案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空中军事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在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间,日本对重庆进行无差别轰炸218次,共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致使超过10000名以上的国人丧生,17600幢房屋被毁,而最繁华的重庆市区也同样遭到了日本飞机的重点打击,可以说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重庆的天空一直都是“灰暗”的。 何为“无差别轰炸”,顾名思义便是不管轰炸的目标是军事还是民用都将其炸毁,这个理论最早是在1937年9月19日被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提出并用在了轰炸南京上。由于日本海军开了无差别轰炸的先河,日本陆军也紧随其后,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并在其中的第103条中明确规定:“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欧战爆发后,德国空军也效仿日军的做法,对英国的考文垂地区实施了无差别轰炸,而德日两国这种敢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的做法也彻底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 1940年8月30日,由于蒋介石的行踪被日军获悉,为了能够彻底摧毁中国抗战的指挥中枢,一名日军少将便决定亲自带队突击蒋介石的官邸,随着炸弹的投下,黄山官邸周围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当场就有两名卫士殒命,但所幸蒋介石和其他来参会的国军高级将领都及时躲进了防空洞,这才幸免于难,而带队前来偷袭的这名日军少将便是远藤三郎。此人是陆军出身,最先学习的是炮科,后来因为在热河战役前夕接触到了飞机,并在乘坐途中视察了战场,随后根据战场形势又紧急修改了作战计划,成功在短时间内就侵占了热河首府承德。战役结束后,远藤三郎在见识到了飞机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后便决定改变兵科属性,加入陆军航空兵。 诺门坎战事爆发后,作为关东军参谋副长的远藤三郎曾极力主张不可对苏联盲目作战,结果被同僚们冠以对苏恐惧症而备受指责,随后又被贬到航空兵飞行学校进行教学,要不是101空中作战计划的实施缺乏人手,恐怕他这辈子就得待在飞行学校了。起初,远藤三郎是支持“无差别轰炸”的,但随着他亲自飞过一次重庆突袭蒋介石失利后,他便对这个“战略轰炸效果”产生了质疑,甚至还直接向参谋本部作战科长服部卓四郎提出了意见,明确指出“以往报道的轰炸效果有所夸大,重庆呈一片废墟的判断实属错误,据我亲眼所观察到的实情则是重庆已向其周围发展”,并坦然承认“单凭无差别轰炸,使重庆屈服是决不可能的。” 1941年10月初,为策应第九战区作战,陈诚亲率15个师大举进攻仅有日军第13师团三分之二兵力据守的宜昌。面对陈诚的反攻,负责宜昌防务的内山英太郎一方面指示手下焚烧重要文件,一方面又向远藤三郎的第三飞行团求援,而接到求援电报的远藤三郎也在第一时间便亲自携带一挺重机枪乘坐一架轻型轰炸机急速赶到宜昌与内山英太郎在他的指挥部会面。在会上,内山英太郎告诉远藤三郎:“现在宜昌已经无兵可调遣,就连在医院的伤兵,只要能拿起武器就得再次赶赴前线。”听完内山英太郎的报告后,远藤三郎又飞往荆门机场找第39师团长澄田赉四郎求援,而他的第三飞行团也被紧急调到了宜昌参战,负责在空中牵制陈诚所部白天的行动。 同月11日,当陈诚准备再一次发动进攻之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虽然这场大雨让第三飞行团的飞机加入不了战场,但也大大影响了负责进攻的国军将士,而也就在此时,增援的日军部队已逐步逼近,陈诚只得下令停止攻击,全军撤退。太平洋战场爆发后,远藤三郎的第三飞行团被一同派往南下,参加了对马来西亚、新加坡、爪哇等地的作战,并因功升任为航空兵器总局长官,军衔为中将。二战末期,预感到日本末日将近的远藤三郎因反对1亿玉碎的决战计划、主张对美讲和、再加上以前所提出的“重庆轰炸无用论”,他遭到了参谋本部几乎所有人的咒骂,甚至还有人想“一刀砍死他”。日本投降后,远藤三郎在留下“放下武器,赤裸裸的日本不用惧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以及摒弃武装,不是为在战争中取胜,而是为保护地球的万物生灵”这两句感言后被作为战犯嫌疑在巢鸭监狱内关了一年。 战后,由于受到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和印度和平主义者甘地的影响,远藤三郎不仅积极参加中日友好的反战运动,甚至还批判了那些日本军备再武装论者的谬论:“当初的日军拥有1万架战斗机都没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现在的自卫队从美国就算购入100架、200架新型战斗机又能如何?”1956年,远藤三郎申请访问中国,亲手将自己的军刀交给了毛主席,并为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的行为道歉,回国后,远藤三郎以书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回忆录,名字叫做《日中十五年战争和我》,在书中,他不仅披露了石井四郎的731部队拿活人做实验的事实,还反省他本人和他的军队在对华战争中的罪恶。回忆录出版后,远藤三郎不出意外地再次遭到了日本旧军人们的咒骂,甚至连朋友都选择与他断交,并称呼他为“赤色将军”,仅有在宜昌战役中被他救过一命的内山英太郎在极力替他辩护。 面对右翼分子的仇视,远藤三郎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反而还成立了中日友好军人协会,余生致力于和平和反战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