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暗物质是什么?

 我爱你文摘 2021-11-14

宋贯一在他发表的《用狭义相对论解析(光压)斥力相互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宇宙空间客观存在有巨量基态光子的假定。现在看来,这种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物质基态光子,就是当今天文学界、宇宙学界和物理学界等科学界所期望寻找的最大谜团之一“暗物质”。

(一)暗物质(基态光子)存在的依据

观测证据: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A。A。Penzias)和罗伯特·威尔逊(R。W。Wilson)偶然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现今大多数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认同,这种辐射是宇宙早期强烈辐射的光子能量已经红移成了微波而遗留下来的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为光量子是由基态光子和能量两部分组成的假定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观测证据。光量子在超长距离的运行途中损失的只是能量,在不断地损失能量(红移)后演变成了微波辐射(当能量损失完了之后最终演化成为基态光子)。

揭秘,暗物质是什么?

(二)暗物质(基态光子)与以太的关系

在古希腊,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是物理学史上一种假想的物质观念,其内涵随物理学发展而演变。“以太”一词是英文Ether或Aether的音译,古希腊人以其泛指青天或上层大气。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物质元素除了水、火、气、土之外,还有一种居于天空上层的以太。在科学史上,它起初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后来人们逐渐增加其内涵,使它成为某些历史时期物理学家赖以思考的假想物质。在宇宙学中,有时又用以太来表示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

19世纪,科学家逐步发现光是一种波,而生活中的波是需要传播介质(如声波需要借助于空气,水波的传递需借助于水等)的。因此,受经典力学的影响,于是便假定宇宙到处都存在着一种称之为以太的物质,而正是这种物质在光的传播中起到了介质的作用。到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大胆地抛弃了以太说,认为光速不变及光的波动性是光的本性使然(并把光的波粒两象性理解为,光对于时间的平均值表现为波动;对时间的瞬时值表现为粒子性),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认为是多余的,并以此为出发点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从此,人们接受了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的概念,而场可以在真空中以波的形式传播,那种仅仅把波动理解为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的狭义观点已完全被冲破,“以太”被主流物理学家所抛弃。

爱因斯坦在莱顿大学作了一个《以太与相对论》的报告,试图调和相对论和以太论。他指出,狭义相对论虽然不需要以太的概念,但并不否定以太。而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具有物理性质,在这个意义上以太是存在的。他甚至说,根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无法想象的。

揭秘,暗物质是什么?

(三)暗物质(基态光子)的特性

暗物质(基态光子)是物质世界原始物质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宇宙空间存量巨大、又不依赖于其它任何类型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物质。它不带电,运动速度很低(远远小于光速),趋近于零的质量(静止质量为零)。相互凝结成类似胶体的状态充填于宇宙的所有空间,把有重物体(星体和星际物质)埋没于由基态光子组成的“海洋”之中。

暗物质(基态光子)性能极其稳定,寿命长;具有极小的动量,辐射强度极弱,穿透性又极强,物质对它的吸收率极低。

暗物质(基态光子)是能量(包括静态能量和动态能量)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并参与了物质世界中质量与能量互为转化的整个动力学过程。对静态能量场(引力场),它是传递引力作用的媒介粒子;对动态能量场(斥力场),它则是承载动态能量和传递斥力作用的媒介粒子。

基于基态光子的质量极小(静止质量为零)、不带电及化学“惰性”,所以目前人类尚不能用现代仪器观测得到,故称之为“暗物质”。

本文由蜡笔聊最炫科技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揭秘,暗物质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