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拉尼娜年”,极端气候影响到2022年一二月,蜜蜂咋应对? 关注天气的朋友都知道,2021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在前期预测的“双拉尼娜年”实锤,随后便是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的破历史的雨雪灾害,在前几天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还表示,2022年我国在一二月还会继续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气温将比去年还低。关于今年冬天会更冷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而这段时间的雨雪极端气候已经给我国北方地区造成了巨大灾难,界面新闻11月10日消息:
根据上面的专家推测我们不难发现,未来的极端气候不会停止,而且还有可能今年的冬季更长。说到极端气候,我们人类自然是有很多办法应付的,但是在野外还有很多智力远远低于人类的动物,就算会冬眠的动物在极寒气候下可以“装死”冬眠,但是还是有很多动物在冬季的时候是不会冬眠的,比如我们常见的蜜蜂。 很多朋友可能想不到,蜜蜂在冬季的时候并不会冬眠,那么极端气候下,蜜蜂会如何应对呢?这个寒冬,会不会导致大量的蜜蜂灭绝呢?今天蜂部落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 蜜蜂过冬的方式 对于蜜蜂来说,冬季的时候都是结团躲在窝里的,躲在里面并不是像其他动物一样进入“休眠期”不吃不喝,而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而且随着条件的不同,还可能出现大吃大喝。 也就是说,蜜蜂在冬季的时候,必须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就难以度过冬天。实际上,蜜蜂过冬的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就两个办法。 ①大量进食:很多朋友可能不了解野外的蜜蜂生存情况,但是看到过养殖蜜蜂的人养蜂,对于养殖蜜蜂的人来说,冬季的时候蜂群中是要准备充足的饲料的,否则很可能导致蜜蜂过不了冬天,而野外的蜜蜂也是这样,在过冬前会存储大量的蜂蜜,否则也是难以过冬的,蜜蜂采蜜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过冬和应付外面无法采蜜的情况。 蜜蜂的个头并不大,想要在冬天的时候不受冻,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的产热,不管外面温度有多低,蜂窝中的温度都不会让蜜蜂受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蜜蜂大量的进食蜂蜜来增加新陈代谢产热,保持蜂群内部温度,这是蜜蜂抵御寒冬的办法之一。 ②大量运动:倘若温度过低,除了大量进食之外,蜜蜂还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摆动自己的腹部,蜜蜂会通过摆动自己的腹部来增加运动量,让蜂群内部的温度增加,这就是蜜蜂在冬季抵御寒冬的两个方法,很显然,这里面的关键就是蜜蜂要拥有充足的蜂蜜。 极端气候会不会导致蜜蜂灭绝?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蜜蜂抵御寒冬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平时大量储蜜,但是蜜蜂储蜜的量毕竟是有限的,那么长时间的寒冬,会不会导致蜜蜂灭绝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不用担心,具体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①我国的气候条件多种多样:看起来目前的极端气候条件对我国的农作物和野生动物确实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仍然不用担心,因为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地理条件多种多样,从这几天的北方冰雪灾害来说,虽然北方冰天雪地,但是咱们南方地区还是小短袖还要开个冷空调,所以说虽然极寒天气会影响外面存活的昆虫,但是对昆虫的数量影响也不大。 ②蜜蜂的区域性特点比较明显:我们不说外来的蜂种,就说我们本土的中华蜜蜂。对于中华蜜蜂来说,其实中华蜜蜂不仅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还有非常强的迁徙性,而且中华蜜蜂对环境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虽然我国大量养殖了意大利蜂,但是意大利蜂只能人工喂养,只要是人工养殖,人都是可以辅助越冬的,关键是野生的蜜蜂。 实际上,野生的蜜蜂也是不用担心的,如果发生冰雪灾害的地方适合蜜蜂生存,那么蜜蜂就可以适应那种环境气候条件,如果不适合,则蜜蜂会进行迁徙,比如我国目前的中华蜜蜂就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像我们常听说的华中中蜂、海南中蜂之类的,其实都是因为区域性的特点形成的,在每个地区,就有着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能力,比如海南中蜂可能适应炎热气候,而西藏中蜂就更加的适应寒冷气候,甚至可能在冰雪天气采蜜也不会冻死。 蜜蜂能在窝里“躲”多久? 正如上面所说,野生的蜜蜂,在越冬前会准备好越冬的食物,那么蜜蜂在冬季的时候,可以接受多长时间的寒冬呢?根据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蜜蜂越冬只要做好管理,半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而野生的蜜蜂,他们做的准备,只要不受干扰,会比我们人做得更加充分。 以目前我国的北方冬季时间来看,就算极端气候会影响到明年的一二月,以北方9月进入冬季计算,实际上蜜蜂越冬的时间也就半年,这已经算是较长的冬季了,家养的蜜蜂,养蜂人有准备,就算冬季延长一点,也不会对蜂群产生多大影响,而野外的蜜蜂,更是存储了更多的蜂蜜,所以也不用担心这种极端气候会对野生的蜜蜂造成多大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