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其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
病因病理 1 解剖性;2 姿势性;3 发育性;4 炎症性;5 创伤性;6 代谢性;7 肿瘤;8 医源性。 神经损伤类型 1 机能性麻痹:是一种神经传导障碍,无末梢变性。 2 轴突断裂:是一种神经纤维损伤,神经鞘无明显损伤。 3 神经断损:是神经部分或全部断裂。 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旋前园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小腿肌间隔综合征、跗管综合征等。其中以上肢周围神经受压为多见。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电生理学改变。 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鱼际肌萎缩。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好发于30~50岁年龄的办公室女性,女:男=5:1。双侧发病者约占1/2-1/3,女:男=9:11、女性较多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 2、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3、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的小,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 键盘、特别是鼠标是我们最常见的“腕管杀手”。随着开车族的日渐增多,方向盘也成为一大“腕管杀手”。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配工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综合症的“毒手”。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正中神经。1、腕管容量减小:月骨前脱位,腕部骨折(colles 反colles smith);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肿。2、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脂肪瘤、黄色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6、其他:绝经;妊娠;痛风;类风湿;甲状腺功能低下。病理: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的改变。3、疼痛(灼痛)以夜间明显,甚至让患者从梦中痛醒。优点:显露充分,对于腕部结构有损伤、有占位性病变、有滑膜病变、需二次松解减压者,我们选择切开松解减压,以便能实施附加手术,正中神经松解彻底。优点:微创手术切口1.5—3CM,创伤小、恢复快,肌腱粘连小。缺点:存在正中神经松解不彻底以及误伤神经的可能,不能实行附加手术,如果术前诊断腕管有占位性病变、有滑膜病变则需行传统切口。近年来随着临床微创技术长足发展,关节镜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研究表明 ,利用关节镜技术在仅对局部造成较小创伤的基础上,即可为操作者提供有效术野从而指导其准确实施松解处理,术中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对保障腕管综合征患者疗效、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优点:①仅需极小创伤即可完成手术,术后手术瘢痕小、美容效果好 ;②术中创伤程度轻、出血量少。缺点:(1)需要有一定腕关节镜操作技术,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3)对于有腕管占位性病变,可滑膜增生的患者最好选择切开松解。部位及取穴:鱼际、阳溪、大陵、阳池、合谷、劳宫、列缺、内关、外关、阿是穴。是指正中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在前臂近侧受压后,产生的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障碍的症状。(骨间掌侧神经卡压)又称Kiloh-Nevin综合征。骨间掌侧神经为正中神经的分支,于肱骨内上髁以远5~8cm处(旋前圆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起自正中神经无年龄及性别特点,发病率约为腕管综合症的1/10。正中神经在肘关节与肱动脉和肱二头肌腱膜,在前臂近1/3支配旋前圆肌、挠侧屈腕肌、掌长肌。1 、早期出现肘部及前臂近端掌侧疼痛,疼痛很少发生在上臂,抗前臂旋前和屈腕使疼痛加重。2 、随疾病的进展,逐渐出现骨间掌侧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无力与瘫痪,表现为拇指指间关节及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无力或障碍,旋前方肌瘫痪而旋前圆肌正常。捏-握征(Pinch—Grip征)阳性。正常情况下,当拇指与示指对捏时,其掌指及指间关节均呈轻度屈曲位,前臂掌侧神经受到压迫后,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瘫痪无力,出现拇指指间关节与示指远侧指间关节呈过伸状态,指腹相对。对旋前方肌进行检查时,需屈曲肘关节以限制旋前圆肌的作用,旋前方肌瘫痪时屈肘抗旋前力量减弱或消失。部位及取穴:患肢及尺泽、曲池、手三里、孔最、列缺。又称骨间背侧神经综合症、桡管综合症,是指骨间背侧神经受压而引起的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肌力减弱或麻痹。桡管:外侧面肱桡肌,下端前外侧是桡侧腕长伸肌和腕短伸肌,内侧由肱二头肌肱肌组成。桡神经在此管内分为骨间背侧神经和桡浅神经。1 创伤;2 炎症;3 肿块;4 劳损;5 局部解剖特点。距肱骨外上髁约5cm处触及一可滑动的小束 此为骨间后神经穿过Frohse弓的部位,轻触可有压痛,此时该试验为阳性部位及取穴:患肢及曲泽、尺泽、曲池、手三里、孔最、列缺。是指尺神经在腕部受压的综合征。腕尺管又名Guyon管,位于腕前区尺侧,由腕横韧带和腕掌侧韧带远侧部共同构成。管内有尺动脉、尺静脉和尺神经通过,在管内尺神经分为深支和浅支,即运动支和感觉支。由腕尺管解剖可以看出,腕尺管内容物被一个密闭的骨纤维鞘管包绕,内部结构排列固定,管壁坚硬,管腔狭窄,尤其是尺管上、下口处更为明显,因此任何使管内狭小或内容胀大的因素均会引起尺神经卡压。 1、管腔减小,尺神经受压:长期反复腕关节背伸尺偏,以钩骨为支点,形成张力性姿势,使韧带、滑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增生,而尺管延展性差,故管内压增高,压迫尺神经致局部变性、外膜增厚。2、肌腱及韧带增厚:长期高负荷使用右手,使右手血管增粗、位置异常,导致小鱼际肌腱弓对尺神经卡压。3、肿物:腱鞘囊肿等局部占位性病变使尺管内容物增多,其靠近腕尺管之近端,尺神经尚未分出深、浅支,故引起的病变为感觉运动障碍型。4、挤压伤:挤压伤致腕关节病变引起尺管内出血水肿或管内结构改变,造成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粘连,引起尺神经卡压。1、尺神经浅支和深支同时受压:腕及手的尺侧疼痛、麻木、无力,往往向肘及腋部尺侧放射。2、尺神经深支受压:指尺神经深支在管内走行的部分。神经受压后表现为单纯运动障碍。局部检查:(1)小鱼际肌和骨间肌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大鱼际肌尺侧部分萎缩。肌力减弱或丧失,2~5指内收、外展受限。(2)环、小指爪形手畸形。(3)夹纸试验阳性,Froment征阳性2 因创伤性神经炎造成的,可按摩、理疗、针灸、封闭等。部位及取穴:患腕、小海、腕骨、阳谷、后溪、中渚、神门、少府、阿是穴。尺神经从肱骨内上髁至尺侧腕屈肌出口的这段通道被称为肘管,其底为肘内侧韧带,顶为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为腱膜组织。迟发性尺神经炎多是因尺神经肘管段的慢性损伤引起,所以也称作肘管综合征。早期尺神经充血水肿、神经鞘膜增厚,继之出现缺血、神经纤维细胞浸润、纤维变性、粘连、纤维化。2、迟发性尺神经炎与腕尺侧尺神经卡压综合症的鉴别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