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南京博物院

 昵称48979411 2021-11-14

边走边写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爱好。记录自己的感想,不只是为了以后翻阅时想起来有这么回事,更是为了丰富体验的过程。就好比看一幅画,当你试图用语言去描述的时候,你会看的更加仔细,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现实与抽象的隔阂被打穿,体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试图走进作品的灵魂深处,试图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

逛博物馆我有自己的偏爱,喜欢看画。绘画是一个很大的类,从风格上讲,有欧洲的油画,中国的水墨画,还有浓郁的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比如基督教里面的圣母,佛教里面的观世音。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漫长的演变史,从哪里发展过来,融入了时代与社会新的元素,就好像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这里的成熟带有一点点的遗憾,是风格定型的意思,就好像抛物线的拐点,达到了巅峰。比如欧洲的人物肖像画,在华丽的服饰和脸部细节已经达到了巅峰,还有荷兰画家笔下的水果花卉也已经达到了照相机的效果。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和花鸟鱼虫也形成了自己的定式,每一笔都有详细用色和下笔的分解步骤。

这次来到南京博物院,我拿起地图直奔艺术馆的绘画作品展区,主要看了傅抱石和苏天赐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傅抱石那一组毛主席诗意画,在将画和诗词联系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诗意入画,更喜岷山千里雪,傅抱石画了大片连起来的皑皑雪山,人物穿着军装在画面的右下角,他们相互扶持着越过雪山,身影渺小却不容忽视。整个画面大气磅礴,有一种勇闯天涯的豪迈。

      下图一副沁园春长沙诗意画,完美诠释了橘子洲头,看层林尽染。泛舟江上的青年虽然看不清楚长相,但肯定是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就像诗词里面说的那样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下图中,旭日东升,光芒万丈,配合那一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真的是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啊,恨不能早日投入到伟大的新中国建设的事业当中来。

我觉得,傅抱石先生实践了他所说的,笔墨随着时代变化。他继承了国画的精髓,融入了时代和社会的新元素,达到了新的高度。苏天赐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是油画,除了油画之外,我仔细阅读苏天赐先生那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我站在画布前。在开头那么几段,我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那是怎样一段难以割舍的爱与执著啊,从童年时代简单的快乐和愉悦,上升到后来的尊严与自重,再到后来又回归到童年的乐趣。苏天赐先生投入以认真和努力,绘画也回报以肯定和认可,在这样一个交互过程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职业画家的心路历程。在面对挫折时,他自嘲自己是一壶烧不开的水,它烧烧停停,总在盼望炉火的再续。我忍不住笑了一下,仿佛看见一个学会自我安慰的老顽童,带有点阿Q精神,但又不愿意低头的孔乙己。然而,岁月是残酷的,困难没有能打倒他,时间留给他的却不多了。他抓紧时间去写生,去欧洲的巴黎参观画展,他不愿意停下来。日本浮世绘画家北斋先生说,如果再给他十年寿命,他一定会成为真正的画家。我猜,苏天赐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此外,我还看了吴为山先生的雕塑作品。看到作品逗你玩,马三立先生雕塑,我觉得我是那么孤陋寡闻,我第一次见到国内有这么另类风格的艺术家。

瑞士雕塑家贾科梅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些突兀的人物形象,有一种想要摆脱地球引力的渴望,曾经搅的我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那种瘦骨嶙峋背后的桀骜和孤独我曾经以为在国内是没有市场的,有也只能是被归为疯子一样的下场。直到我看见了吴为山的那件作品,我意识到社会对此还是认可的,推崇的。只不过我不知道而已。除此之外还有老子出关,老子坐下的青牛没有了皮毛,肌肉,只剩骨架的特点真的是非常震撼。我意识到,对于个性的追求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打破常规。

吴为山有很多作品,都是为名人立像,钱钟书,冯友兰,吴健雄,费孝通,还有齐白石和阿炳。

当我转完一圈之后,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里没有一个佚名者的特写雕塑。也就是说当我们观看这些雕塑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联想人物的生平,瞎子阿炳坎坷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对二胡的贡献,哲学大师冯友兰对于学问的孜孜不倦,我们可能在这个联想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怀着崇敬和仰慕,忽略了对作品本身艺术角度的欣赏,比如一个老人,一个街头卖艺者的特点,创作者抓住了哪些特点,等等。我记得有一次在法兰克福看展览,就是一个不知道名字的穿着芭蕾服装的小女孩雕塑做了主角,解读从雕塑本身的特点展开,那神情和姿势在不经意间透露着一股灵动的气息,在柏林看罗丹的作品,他的小男孩也是没有名字的,人体的比例是如此精准。

剩下的浮世绘作品观后感有空再写吧。时间不早了,我要回扬州了。。。我回到了扬州,两个小时的车程开的非常疲倦,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挡我对艺术的热爱。世绘部分的展览深得我心,如果我能悠闲地去看再悠闲地回来那才是深得其精髓,实际上我是匆匆赶过去又匆匆赶回来。

即使在风尘中读浅井了意对于浮世的解读,也能感受从内心传递来的宁静感,就像漫步在波兹坦北郊的那座宫殿一样,雕塑喷泉还有像迷宫一样的绿植。人生如果和那座宫殿的名字一样该有多好,Sanssouci Palace,无忧宫。浅井了意如是说,

活在当下,尽情享受月光,白雪,樱花和鲜红的枫叶,纵情歌唱,畅饮清酒,忘却现实的困扰,摆脱眼前的烦忧,不再灰心沮丧,就像一只空心的南瓜,漂浮于涓涓细流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浮世。

咋一看来,非常的颓废,就好比川端康成晚年时期的作品《睡美人》, 非常的消极。但是当你静下心来细品,又会有为其魅力折服,人在困境中的纠结以一种非常优美的方式表达出来,含蓄委婉,充满着东方独特的审美啊。这里以一个绯句为例,

雪压竹上---

须屈身啊,

这浮世。

展览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美人图,也叫风重人娇春将归; 役者绘,也叫宛然如一梦,彼此记心头; 风景花鸟画,也叫满眼青山耳杜鹃。

人图种类很多,有出游的,也有日常生活的场景,比如梳妆,洗衣服,沐浴之后。想起来温庭筠有一句很有名的诗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场景香艳却又不失生活化,似乎这位佳人就在你的身边,你看着她,惊叹她的美丽和温柔,忘记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忘记了欠下的债,卸下了身上的担子。这种近距离窥探美人的视角,中外的画家似乎冥冥之中都想到了。

役者图,役者图主要描绘歌舞伎演员的形象。歌舞伎是一种集音乐,舞蹈和表演于一体的日本民族表演形式,主要有历史剧和爱情剧等,体现了平民生活或者贵族,武士的世界,肢体夸张,服装色彩浓烈。役者图主要描绘歌舞伎演员的形象。如果把歌舞伎的表演搬到银幕上,就像现在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三代目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

花脸人 盛川春好

猫之快 丰原国周

风景花鸟画,

东道海五十三次 哥川广重

雪景 溪斋英泉

富岳三十六景 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

富岳三十六景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

月夜草中的兔子  哥川广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