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星堆上新,超乎想象的山海经“神器”,或可颠覆人类文明起源

 成平 2021-11-15
文章图片1

三星堆出土文物

青铜纵目面具重见天日

三星堆的深度挖掘,全貌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人们对其的讨论愈演愈烈,这还要从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等一系列奇形怪状的青铜器具谈起。

该人像面具有着64.5cm高两耳间相距138.5cm,这个抽象的青铜人像通过面具给人最直观的形象,就是方鼻、阔耳、大眼、纵目,和中国人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大大的耳朵和像蜗牛一样突出来的眼睛,简直不是人类的面部结构,设计极其夸张,引起了国内外的激烈探讨,有人说这是当地人得了甲亢而眼睛突出,也有人说根本不是人类,而是外星人!事情发展是怎么样的,还要从三星堆发现说起。

文章图片2

青铜纵目面具

故事的起源是1929年的春天,一位叫燕道诚的四川广汉农民,在给自家田地挖引水渠时被一块巨大的石板阻挡,他撬开一看,猛然发现满满一坑的玉石器,粗略合计一下都有300多件,财迷心窍的燕道诚便将这些玉石器分散的倒卖给贩子

玉石器很快在市场上大批的流动,引得当时在当地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的注意,他立马让当地驻地军帮忙调查此事,并收集流落市场各处的玉石器交给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

华西大学博物馆的馆长葛维汉接触玉石器后,觉知这些玉石器并不简单,在1934年派出一支考古小队,通过燕道诚的指引下,以发现玉石器为中心展开了为期10天的考古挖掘,十天的考古让他们有了颇丰的收获,初步发现巨大规模的古遗址。由于在其古遗址区域内有三座起伏相连的黄土堆,呈星星式排布,故葛维汉团队将其命名为三星堆遗址

文章图片3

原华西大学博物馆

三星堆出土文物不计其数

当时正逢世界第二次大战,我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乱影响下三星堆的考古工作被迫停止。当三星堆考古工作再被提上日程时,已经是建国后的1963年,中国考古队再次带领专业团队进行了长达20年的考古工作,才使这座庞大的古蜀国遗址初露锋芒,展现在世人眼前。

连续20年的考古工作,共挖掘12平方公里,出土文物数不胜数,从而有了后世广为人知的1号坑和2号坑,两个坑洞出土文物有金杖、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黄金面罩、青铜太阳轮等,出土共计1700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还有80根象牙和4600的海贝铜贝。

文章图片4

古蜀国遗址

不论文物数量,还是历史价值,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任何一件出土的文物,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三星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当然三星堆对世人的震撼还远不止如此,当所有人都认为三星堆的文物就止步于此,将三星堆的开发遗址专门用玻璃平台展柜封存起来,并1比1复刻文物,还原出土位置方便游客预览,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当时考古工作氛围,让跨越几千年的文物与自己灵魂碰撞

就因此小小的举动,使得“3号洞”以及之后的六个暗洞,才能更快地重见天日。玻璃展柜将两个明坑和六个暗坑一并罩了起来,只是把3号坑的一角漏在玻璃展柜之外,在后来无意挖探沟时,偶然发现,并将六个暗坑全部发掘。

文章图片5

三星堆一号坑

2019年开始进行对3号坑的挖掘工作,截至目前六个新坑共计出土500多件重要文物,在这次的挖掘中,既有黄金制品,丝绸饰品,还有象牙、青铜器等

不存在于历史的秘密

文物一定伴随着历史,出土则意味着历史明了于天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可追溯5000至3000年前,其功能各异,形状不一,同时也有和商周时期的祭祀用品相似的青铜器,可见古蜀国也存在自发形成的社会体系和风俗。

奇怪的是同样是可以追溯到数千年的文明,出土文物都伴随着文字或者有相关古书有详细记载,供我们了解历史,而三星堆的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上竟然一个汉字都没有出现,就连关于古蜀国的记载都少之又少。

文章图片6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可追溯5000至3000年前

这不得让人们联想到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诗中就曾提到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隐晦地说明这个古蜀国是一个独立且封闭的国家,这个历经一时辉煌,后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只留得超越当时生产水平的抽象器物,使后人对此地充满无限遐想,因此更为三星堆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让世人更好奇三星堆究竟承载着怎么样的文明。之后对于三星堆的记载也只是零零散散,只能通过出土的器物来证实史书的记载,推断此前的历史,但是从三星堆不仅出土了镶金的权杖,还有海贝等不属于华夏文明的文物,海贝是远隔万里的印度洋才会有的,是当时社会流通的货币

文章图片7

《蜀道难》

权杖在埃及是权力的象征,在此也可能是当时的“王”特有的,三星堆出土的权杖是木棍着薄薄的金箔,复原后发现金箔只有0.2毫米,这个技术最早只存在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和以色列人,这就让人不得不将他们联想在一起,但是从复原还原出来的权杖来看上面的雕花纹路有所变化,判断出应该是三星堆独有的工艺。

青铜神树

其次让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的“建木”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甚至于还有对青铜立人像的记述,这开始让后人们怀疑《山海经》记述的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

关于青铜神树,专家们费尽周章,用数十年才将其复原出来,可尽管如此也才复原到第三层,根据其构造理论上应该有四层,青铜神树每一层都有三个树枝,每个树枝上都有一只太阳神鸟,第四层应该是一只更大的太阳神鸟,至今还未寻得其下落

文章图片8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的造型不由得让我们对后裔射日的故事产生联想,后裔当年,拉弓射下九只金乌和此神树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要知道后羿射日可是中国历代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一瞬间关于古蜀国的事迹,就遍布了欧亚大陆。

三星堆的探索,颠覆了整个世界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有专家在研究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其中最具特色的非青铜纵目人像莫属,该人像有着64.5cm高两耳间相距138.5cm,大大的耳朵和像蜗牛一样突出来的眼睛,和人类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简直不是人类的面部结构,设计极其夸张,但局限于当时的人类生活环境。

无论出于任何目的,早期人类制造的器物大多是根据所见所闻来制造的,也就说明当时或许真的存在这样形象的人,外国专家推测,三星堆或许是天外来客,通过青铜面具的形象可断之,所以说面具根本不是通过人类的面部特征制造。

文章图片9

三星堆或许是天外来客

当然还有人将外星人和后羿射日联想在一起,外星人驾驶十架UFO降落地球时,大气摩擦生热迫近地球时产生大量热量,同时UFO表面金属材质反光,让人误以为是太阳,便有了后羿射下九日纯属虚幻,只是其他九架飞船自行离开,留下了一架在此地收集信息,这样似乎与后羿射日的故事就莫名其妙的衔接在一起了。

其实纵观蜀地便是一个巨大的盆地,事情全部连在一起,不得不让人猜想当时UFO真的在此降落。当然很快就被推翻,后查有史料证明,东晋时期有个叫常璩,他写了一本书叫《华阳国志》,该书主要记载西南地区蜀地的一些主要历史和人物,更巧的是其中记载了“有属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文章图片10

常璩

古蜀国

也就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描述一模一样,由此可断定蚕丛是这个古蜀国的皇帝,也就不难解释当时的人们在制作青铜纵目面具的“灵感”从何而来了。三星堆的挖掘变相地证实了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痕迹。

提起蚕丛,神话记载他是皇帝和一名蜀山女子的孩子,半人半神导致面貌不与常人相同,并且长命百岁,更为巧合的是,三星堆里发掘出来了丝绸,众所周知,丝绸技术是皇帝的原配“嫘祖”特有的,三星堆发现了丝绸,且一部分史料记载国蚕丛教民养蚕缫丝,更加证实了蚕丛和皇帝的关系,以及古蜀国的存在。

文章图片11

祭司图

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大致推测,仍然对了解历史的真相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至于为什么三星堆会存在多个文明的元素,在交通闭塞的古代而不会有过多来往时代,似乎一切都是未知的。

唯一有因可循的就是在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犹太圣经以及我国《山海经》中都记载道大洪水,可能作为当时全体人类共同经历的灾难---大洪水,在逃荒、流亡的过程中各个文明彼此接触也存在了无限的可能性。虽然三星堆承载的文明,我们现在依旧对于他们的起源和历史没有明确的认识,但种种事实和零碎的记载,起码证明了这个文明以前存在过,对延长我国历史跨度有很深远的影响。

文章图片12

《山海经》

三星堆的被称为是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类起源的认知,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