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珠饰:印度-太平洋珠

 RK588 2021-11-15

本文来源于 广州考古 南汉二陵博物馆

撰文、供图:邝桂荣  编辑:郭怡乐  校对:邝桂荣  审定:易西兵

什么是印度-太平洋珠?

“印度-太平洋珠(Indo-Pacific Beads)”是美国学者小彼得·弗兰西斯(Peter Francis Jr.)首创的术语,指采用拉制法制成、直径通常小于5毫米,色彩常呈不透明淡红棕色、橙、黄、绿色及透明琥珀色或紫罗兰色的单彩玻璃珠,其珠体内常包含有较多的气泡和耐火材料。由于这类珠子广泛地生产和传播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自身特点比较明确,这个命名为学界普遍接受。

印度-太平洋珠的成型方法是拉制,是将熔融的玻璃液用特别的工具拉成空心的细管,再将细管截成小珠子。拉制法制成的珠子呈现以下特征:珠子的基本形态为圆柱形,上下两端较为平整,珠体表面的条纹与穿孔平行,穿孔内壁一般是光滑的,没有黏结物。拉制法制成的珠子,体积较小,一般直径不会超过5毫米,以圆形、扁圆形、管状为主。外观上与古代玻璃成型所用的另二种方法——双面模压法或缠心法制成的玻璃珠有明显区别。由于印度-太平洋珠为拉制而成,体积小,不便于在成型后附加其它装饰,因此珠子都是单彩的。另外两种方法制成的珠子,可能会在成型后添加其他装饰,形状、色彩与图案会比较丰富。

图片
印度阿里卡梅度出土的印度-太平洋珠
图片
泰国南部发现的各种颜色与形状的印度-太平洋珠

广州出土的汉代印度-太平洋珠

印度-太平洋珠是广州汉代珠饰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珠子,总数超过10000颗,出土于200余座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的墓葬中。单个墓葬出土数量不一,少则一颗,多可达上千。数量最多的一座墓是1953年先烈路龙生岗东汉前期墓M43(广州汉墓M4013),有1966颗之多。广州出土的印度-太平洋珠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白色、黑色等多种颜色,深浅不一,多呈半透明或不透明,少数透明。器形有圆形、扁圆形、管形、系领形等,直径多在0.4-0.7厘米之间,在化学成分上,以钾玻璃为主,包含中等钙铝与低钙高铝2种类型。


图片

2010年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M151出土,东汉前期

图片
图片

2010年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M151出土,东汉前期

图片

1997年横枝岗M3出土,西汉中期

图片

2003年番禺小谷围港尾岗M8出土,东汉前期

图片
图片

2003年番禺小谷围港尾岗M16出土,东汉前期,圆形 

图片
图片

2000年恒福路银行疗养院M33出土,西汉,管形

图片

2003年番禺小谷围港尾岗M4出土,西汉后期,联珠形

图片

2003年番禺小谷围港尾岗M6出土,东汉前期,系领形

广州出土的汉代印度-太平洋珠以中等钙铝型钾玻璃为主,低钙高铝型钾玻璃数量也不少,可能存在多个产地。有的可能为印度直接输入,有的是东南亚地区吸收了印度工匠的技艺生产制作,而后沿海路输入中国,有的则为本地利用外来技术制作。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记载:“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其“水精”,指的就是玻璃。葛洪指出,在汉晋时期,交广地区 (今广西、广东、越南一带)已有工匠掌握了利用草木灰作助熔剂制作玻璃的方法。因此,不排除岭南工匠在学习外国玻璃样式和技术之后,自制了一部分类似印度-太平洋珠的玻璃珠,其时间不早于西汉晚期。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古玩那点事儿出品】预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更多专业知识请回复 99 查询

最近精彩回顾请回复 ls 查询

各类文玩的知识和鉴别方法
(输入数字直接查询)
例如输入“1”,查询“天珠知识”

1,天珠        13,碧玺
2,蜜蜡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刚        16,砗磲
5,星月        17,水晶
6,凤眼        18,青金石
7,玛瑙        19,战国红
8,南红        20,金丝楠
9,绿松        21,小叶紫檀
10,沉香      22,木质手串
11,翡翠      23,绳结
12,和田玉   24,证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