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师大凑数的日子

 半窗晴日 2021-11-15

1

前阵子看了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梁实秋写的《我在清华凑数的日子》,今日欣逢福师大113岁生日,我就斗胆写下《我在师大凑数的日子》。

梁实秋说自己在清华凑数,绝对是谦辞,人家梁实秋毕业了还作为学生代表上台致辞呢,他要是不优秀,那能成为分子、当上学生代表吗?

而我在师大凑数,却绝对是真实的,我安安静静毕了业,没能代表谁,我只是一介坐在台下被代表的、广大分母之一、负责给台上的人鼓掌的吃瓜群众。

虽然不优秀,但是不影响我过得很快乐啊,寂寂无闻的吃瓜群众如我在师大度过了美好的七年。想想吧,如果还算幸运,没有横生不测或者罹患重疾,我们的人生大概就是10个七年,在师大度过的那七年,恰巧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充分觉醒的年纪,也恰巧是世俗意义上最青春烂漫、最自由无压力的年纪。基于这些,除了毕业那一年里略有就业压力以外,那 七年里我几乎每天都是没心没肺、开开心心的。

本科时我在师大旗山校区就读,因为是新校区嘛,所以位置还比较偏僻,老师们坐校车过来上课时偶有怨言,因为晚上下课了还要赶着最后一班校车回老校区。但是我却喜欢新校区独一份的静谧清幽。旗山就在目之所及之处,雨后的旗山云雾缭绕、神秘莫测,每次坐在宿舍阳台盯着深沉忧郁而又云雾缭绕的旗山,我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在上学,而是在修仙。

本科时期课程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大一大二时政治和英语、体育课都是必修。不过学业压力总比高中时代轻了许多,那时候我心境格外澄澈纯粹,真真是活在那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状态,那是我人生中幸福感最强烈的几年了。

2

在师大,想要毕业,先学游泳。这点倒是赶上了百年前的清华。师大对体育课很重视,体育课占的学分绩点比重挺大的。游泳是每个师大学子的必修课。然而,游泳对旱鸭子来说太不友好了。我在水里扑棱扑棱了一学期,愣是只学会了浮起来,以及同手同脚原地转圈圈……

要考试的时候我特别忐忑不安,因为游泳过不了的话,很可能体育不及格,而体育不及格是断然毕业不了的。赛道终点那漫长的25米,对只会浮起来的我来说,恍若一道天堑。我憋着一口气,顶多游了个5米,还不小心喝进去几大口水,我补考了几次都毫无长进,整个人在水里憋气憋到脸通红,体育老师摇摇头,跟我说,“算了算了,你起来吧!”

那年我的体育最后分数是60分,还好,及格了。但是因为我体育分数拉得太多,那年我没有拿到奖学金,后来公示时,我看到拿奖学金的绩点刚好截止在我的前一名……唉,早知道看在钱的份上,我拼死也要学会游泳了。而且,师大泳池是3块钱1次不限时的,真是便宜到炸裂。可惜我自从考试呛了几口水之后,吓得再也不敢下水了。直到现在,我也没学会游泳……

我上学那会儿福州的房价真是便宜。我坐公交的时候,看到楼盘打出的广告是“望江看公园、名校在侧”,底下打出的大大的数字“4000元一平米”,旁边跟着个小小的“起”。我记得我读研的时候,席老师有一次聊到房价,还跟我们说,有钱可以赶紧去买房,以前大学城那么偏僻的时候,一平米一千块,他们原本觉得这个地方再过100年可能也是老样子,没人买,到12年的时候,金山涨到快一万了,现在大学城形成集群效应,以后房价肯定会涨得很贵。

现在发现,席老师真是个预言家啊……

3

旗山校区内取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又玄图书馆是我最爱的角落。不知道这个名字是谁想出来的,简直太贴切了!!!图书馆果真是人间的“众妙之门”啊!

图书馆干净清幽,门口是长长的台阶,没课的时候,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从B区出发穿过A区的协和学院宿舍楼,再穿过漫长的教学楼,整个校园愈来愈安静,心也越来越宁静。图书馆就是一个让人靠近就充满幸福感的地方。我喜欢待到闭馆时刻,听着闭馆的钟声响起,我背上书包出馆,门口掩映着橘黄色的路灯,我一个人慢悠悠地往回走,踩着自己细长的影子,享受着“无所事者无所求”的简单与丰富,感觉内心澄澈且纯粹。

这样的时光和这样的心境,现在再也无法回不去了。

后来读研时我换到了仓山校区,相比旗山,那就是“乡下人进了城”的既视感。刚开始时我特别不适应仓山校区的热闹,特别怀念旗山校区的静谧清幽。仓山校区的侧门出去就是福州最有名的学生街,我在校园里走着,经常听到一墙之隔的学生街热闹的叫卖声,正宗陕西凉皮儿、100块钱3条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的裙子、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挥泪大甩卖的包包的叫卖声依次钻进人的耳朵里。久而久之,我也就适应了这种人间烟火味儿。

仓山校区在长安山上,所以校园里的林荫道都是各种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坡,我们每次都用“上山”、“下山”来替代上下课,我住在学校的“制高点”高区1号楼,宿舍破破旧旧的,颇有80年代的既视感。

学校的半坡上,有个长安山公园。长安山公园游人甚少,也无人管理,山上的树恣意野蛮生长,充满了原始而未曾被“驯化”的力量。老师上课时曾经说过,中文系的学生最喜欢在长安山上写情诗了,老师打趣说,长安山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爱情的见证。

仓山校区的图书馆虽然不像旗山校区那么气派,但是别有一番历史沧桑感。我最喜欢在四楼基库摸那些旧藏书,那些落满灰动不动几百岁的古旧图书,带着扫地僧的低调,仿佛摸一摸它们,就能让人功力精进不少。

仓山校区的图书馆闹中取静,离学生街那么近,但是又那么安静,自带花园式的小浪漫。门口的回廊和小道上不时有人安静坐着看书。我时常盯着看书的男孩女孩们,感觉他们专注的样子特别美好。即使你刚从喧嚣的学生街和摊主大声砍价回来去图书馆借书,你的脚步和说话声也会不知不觉放轻,这就是图书馆的魔力。

我在读研时,突然脑子一抽,爱上了跑步。我经常在晚上拉着菊子去物光小操场跑上几圈,跑完步,路过楼下的水果摊,我们会去买水果,称上几根香蕉,买上一瓶纯牛奶,你就可以亲眼看着老板帮你用榨汁机榨成好喝的香蕉牛奶,一杯不过5块钱。现在那些奶茶店动不动一杯就二三十的奶茶或者果汁,我觉得还没有那时一杯5块钱的香蕉牛奶好喝且货真价实呢。

读研时,我旷了不少课。我的老师们对我真是太宽容了。我记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晚上,郭红雷老师在给我们上课,刚好郭老师问我,“莫言获得诺奖,你有什么感想?”

我挠挠头,“我……我什么都不敢想啊!”全班瞬间哄堂大笑。郭老师也没生气,依然笑笑地看着我。

记得本科时小叶同学跟我说过,“我观察了一下,我们班所有人感觉你过得最开心耶!”

哈哈,在师大凑数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师大学子千千万,我可能无法成为它的骄傲了,但是,它一直是我的骄傲呀。师大一直是我美好的青春里,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

嘿,113岁生日快乐呀,我的福师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