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口

 半窗晴日 2021-11-15

1

昨天在吃饭的时候,我一个同事X,先是劝了另一个同事,“你饭不要吃那么多,多吃点菜比较好”!说完,继续劝我“二胎要赶紧提上日程了”……

X为人挺热心肠挺仗义的,就是界限感不分明,听到他再次劝另一个同事“饭不要吃太多”时,我忍不住跟他说,“你能不要老管别人呢?”

X就像我家热心肠的街坊邻居,老是喜欢站在他们的角度,对你的人生提出各种建议。

他们先摆出一副“我是为你好”的姿态,试图用自己所谓“过来人”的人生经验给你提出各种建议,当你委婉拒绝他们的建议时,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地来一句“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

我跟X说,你不要老是管别人,不用老是给别人提意见,除非别人主动向你寻求帮助。你觉得好的,应该做的,那只能用来约束你自己,用在别人身上就是一种“越界”。

X说,有时候我只是在找话题聊天嘛,也不一定就是要催你生二胎。

额,那你找话题聊天,一上来就是催二胎,不是更容易把天聊死吗?

就像那些逢年过节才碰得到的亲戚,一上来就开始关心你啥时候生二胎。

大家只是被血缘关系绑在一起的人,也许是一家人,可未必是一路人呢。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贸然地“教导”别人,是不是挺奇怪的?

并不是说亲戚们的关心不好。只是如果总用他们的观念,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不就是一种绑架么?

我认为真正好的关系,应当是不插手、不越界,尊重你的选择。

不为你好,只你好。

2

人生苦短,每个人最终能为之负责的只有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不要老是想给别人提建议,不要总是想教别人如何做人。

“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每当有人开始端起杯子,陶醉地开启“想当年啊……”的话题时,开始拿自己过时的人生经验去主动给人上课时,我都会觉得这人好油腻啊。

不但油腻,简直是认不清形势。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成精了好吗?时代日新月异,年轻人能获取信息的渠道和get到的思维的碰撞,早就跟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年轻人的内心,早就有个坚固的、不会被动摇的自我了。

中年人不能太热心,热心就显得没有边界感,显得呱噪。这年头,大家都很忙,谁有空听别人教你怎么做人?

怪不得庄老说,成年人最宝贵的品德是:提建议、多买单

早上和Y聊天,Y说,“你不觉得我们周围多的是没有自却总是在干预别人做自己的人

确实如此。为你好的名义干涉别人的生活,不是傻就是蠢大多数人,自己还没活清楚呢,就想当别人老师了?

不要想着别人没有听你的建议,ta的人生就与康庄大道南辕北辙了。毕竟,我们每个人只能做出与自己的智商、见识、格局相匹配的选择。何况,别人的底牌和愿意付出的代价我们都不清楚,因此,尊重别人的感受和选择,才能成为一个知情识趣的成年人

3

至于朋友之间嘛,大家求同存异即可,没必要将自己的见解或者信仰强加于人。正如,某人自己吃素,ta如果在别人吃肉时,跳出来说吃肉如何如何不好,估计会被胖揍一顿吧?所有的约束,只能针对自己,想约束别人?那只能友尽了。

想起了梁实秋的《客》:“来客不必如何风雅,但至少第一不谈物价升降,第二不谈宦海浮沉,第三不劝我保险,第四不劝我信教,乘兴而来,兴尽即返,这真是人生一乐。”

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很重要,就像周国平所说的,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空洞无物。”是的,再好的朋友,也应该保持“有界限的亲密”,关系再好,也不要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界限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对对方独立人格的尊重意味着我相信你能自主做出正确的决定。在亲密关系里,这点尤为可贵。“我是为你好”、“听我的准没错”,都是破坏亲密关系的杀手。毕竟,每个人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里,谁都会觉得自己才是对的那一个,所以,学会闭嘴,管好自己尤为重要。

当然,说起来容易,实操还是有点难。父母对于子女,往往觉得自己有插手子女人生和选择的权利。“你都是我生的,你怎么能不听我的话呢”这句话听着耳熟吧?所以,在亲子关系里,能有不要用自己的期待去绑架子女人生的觉悟,简直太可贵了。

“对任何人都尽量保持一种对甲方的克制,是成年人的基本生活规则。”这句话我简直想大写、加粗,打印出来放在案头,以此自省。

每个人都有自身挣脱不了的困境,所做出的选择其实都是当下自己格局里的最优解,谁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所以,闭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