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省望奎县先锋镇白五村 尚姓宗族源流考(公开版)

 烟火夕阳 2021-11-15

黑龙江省望奎县先锋镇白五村

尚姓宗族源流考

序言

世间至难之事,不过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然三皇五帝以降,留名者几人?流芳者几人?凡我百姓,不过籍籍无名,山野求生而已。

几百年来,战乱时多,繁荣世少;水旱瘟疫,危害年年。

我尚姓始祖,遗此一姓,千百年矣。后世子孙,贤或不肖,著之竹帛者少之少矣。同宗骨肉,迫于生计,四处漂泊者多。放眼海内,难寻聚居之处,又何谈宗祠家庙。

今之黑龙江省望奎县先锋镇白五村,有尚姓一支,多聚居于四社钟家屯(旧名史家屯)。不肖子孙某即此地生、此地长。年已不惑,为生计故流落吉林省之舒兰市,环顾四周,并无同气连枝,甚觉孤寂!

老家尚姓一宗之来历,某自幼时即多方打听。可叹同宗之长辈,或不关心、或无记忆、或说不清。十多年来,一直留意与此。

岁月不留人,再过若干年,家中长辈凋零,宗族来历,更难考察。某不自量力,思本村本家老小之中,识文断字者固有,有闲情有精力者未必。某公务清闲,正当壮年,颇识文字,有力为之。为儿为孙,查明家谱,再续宗族,后代本分。

编修家谱,郑重其事。长子长孙,有辈分者,方可为之。余非其人也。然世易时移,凡事不可拘泥。但有益于我宗族者,小辈冒失为之,祖宗长辈当可谅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长者偶或凋零,年幼者四散谋生。年长者凋零,熟知家史者愈少,宗族情淡也;年幼者四散,娶妻生子开枝散叶,后辈不知所从来也。与其坐待正式修编家谱,不如晚辈将已知家史先行记录。以备将来。晚辈不揣辈分,不思顾忌,但欲查明祖宗事迹,著述记录,付与儿孙。使我白五村尚氏一支,老老少少,知所从来。

为与正式的官修家谱相区分,晚辈将以文章的形式记录,可谓私修野史,一家之言。力所能及,如实记录。传之后世,正本清源。

晚辈   记

西历公元二零二一年四月四日于吉林舒兰

编写体例

略观常见宗谱体例,各不相同。通例者辈分排序,生男人口,文武成就等等。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家谱编制,并无一定之法。古来家谱,多有不足。第一生卒年月不录、第二生女不录、第三妻室不录全名。在下既编野史,并无成见,以上不足,一并改观。

可图示者图示,应文录者文录。行迹清晰者撰文记之,泯然众人者录名而已。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家国大事也。此辈无名,三代之中,焉知子孙无有贤达?

体例不为官样,随性而行,但求所记真实无误。取信后来诸君。

晚辈  记

西历公元二零二一年四月五日于吉林舒兰

关于“砧子尚”的考证

家族世代相传,现居黑龙江省望奎县白五村四社二道乌龙河畔的我支尚姓,是“砧子尚”的后代。但凡知道“砧子尚”典故的尚姓族人,皆为我一系。

“砧子尚”的典故为:不知何年何月,有尚姓四人兄弟(一说八人),因故离开家乡,外出闯荡(有言闯关东)。分别时,为使后世子孙知晓血缘一脉,老父(或兄弟几人)将一块铁砧子分成四块(或几块),诸兄弟各持一块保存并传之后人,以为将来同宗相认的证物。不论分成了几块,也不论有几个兄弟,其中一块砧子下落不明,也就是一个兄弟、一支尚姓丢了,下落不明。家传口诀原话是“一个砧子摔四瓣,每个兄弟拿一块,丢了一块”。分成几块并不准确,但丢失了一块是准确的。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尚氏众兄弟是被迫分开的。汉族人安土重迁、聚族而居,不到不得已,不会远离故土、骨肉离散。其次,弄丢了一块砧子,失散了一个兄弟、一支尚姓后代。老辈子人说起这个典故,言语里都是哀伤。自家人找不到了,哀伤世代相传,也让我们这支尚姓更加相信,我们是有血亲存世,并不孤单。

叔伯辈的人有记忆,我们这支尚姓来到望奎县落脚之前,是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台屯村落户(应为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台屯村)。有一支尚姓人在此地生活,是我一家。据说有大家谱。我们望奎县白五村的尚姓有小家谱。小家谱应是可以续上大家谱的。

关于家族历史,老辈子人的记忆是高祖挑着扁担挑儿,扁担上是箩筐,一边筐子装着东西,一边装着年幼的曾祖辈孩子。大一点的曾祖辈孩子就在地上跟着大人走。一行人从山东某地李家庄,一路走到哈尔滨呼兰台屯,在台屯站一站,又到了望奎县,最早在先锋镇白五村的东北位置开荒建房(村东北有祖坟,后附近曾有养老院)。一家人吃苦耐劳,日子蒸蒸日上。先开油坊,又筹划开办烧锅。家大业大。家里的小辈到县城采买货物,被土匪盯梢。引来土匪绑票,花钱方把人赎回来。同村一起被土匪抓去的孩子,因家里凑赎金不及时,被土匪用刀割去了耳朵。不久土匪到家抢劫放火,尚家几兄弟素来倔强,强硬反击,混战中土匪用枪打死了一位祖宗。抢走了家产。为避土匪,举家搬来白五村四社现在的位置。老人传说家中当时养着两杆枪,因故枪不在家中。第二天土匪就来抢劫。怀疑有人给土匪报信等等。当时闯关东来东北的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此事可信。

尚家人在望奎县的血和泪,就是先民闯关东历史的缩影。“逼上梁山闯关东”。清末民国初年,山东关里一带,水旱连年,地震蝗灾、战乱瘟疫不断,朝廷无能,民不聊生。我祖为求生计,不得不闯关东。坚韧不拔之祖先,无惧刀山火海,勇闯关东,趟出一条血泪之路,在东北留下我一支尚姓,何其伟大!晚辈儿孙,倍感光荣!正是这些闯关东的先人,为我们守住了东北的土地, 免于被沙俄、日本等列强蚕食。祖辈或许贫穷丑陋,目不识丁,但是他们勇敢顽强,奋力求生,留住了我们的根。

故老相传,我们家是“砧子尚”。多年来在下一直致力于寻找我白五村尚姓的出处。老辈子人限于生活环境,多不识字。迫于生活压力,一辈一辈的尚姓人,也没有什么精力去研究何所从来。毕竟这不当吃也不当穿,知道了又如何?不知道也无所谓。大家能吃饱饭已是不易,不敢奢求其他。作为晚辈,苛求祖辈是不道德和没必要的。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晚辈的责任是做得比先人更好。也就是长辈口中的“有出息”!

相信尚家人祖传的倔强传给了我。就是那种让尚家人敢于闯关东、敢于和土匪拼命的倔强。凡事求个明白,何况祖宗由来!在下一直不放弃考证尚姓人的来历。

经多方探求,咨询长辈如第四世尚青林先生、尚青民先生,第五世尚和平先生等,得知几个关里老家的关键词“山东”“小岛屋”“李家庄”,还有模糊的“曲阜”和“登州”。“曲阜”和“登州”作为地名,固然清晰,可是缺少佐证。可信的是山东省,无疑。李家庄,无疑。李家庄或者李村等类似地名,在山东省内有许多。“小岛屋”或“小道乌拉”是发音,对应的词语未知。我多方查找山东省古今地名,对照康熙二十四年莱阳县志,结合高祖、曾祖辈确定的山东口音,大胆设想“小岛屋”或“小道乌拉”可能是“水沟头”的山东胶莱方言发音。如果这个设想成立,那么就能够推断出祖籍地是大清国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镇李家庄。水沟头,就是现在的莱西市市区所在地,莱西市市区南部,正好有个姜山镇李家庄。附近也有尚姓聚居村落。在莱西城北。

另有互联网上资料平度市尚丹宇先生著述载明:平度《尚氏族谱引》记载:“盖吾始祖原居青州永乐时始迁于兹三传而下五祖分支”。一世祖贵宝,二世祖福忠,三世祖士能,四世祖,亲兄弟共五人,长讳显,二、三、四失讳,五讳宽。三世祖士能公壮年时,与县衙皂役产生摩擦,当时正赶上大旱,被诬告祖坟有旱魃,士能公为了维护祖坟,打死县衙的皂役,说皂役是旱魃,如果三天内不下雨,甘愿抵命。同时,留长子显公在身边,分发其余四子,远赴异乡,防止灭门。第三天,果然大雨倾盆,士能公受到乡人拥戴,免死。随后,二、三、四子,返回平度城,五子宽公,已经迁移到当时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根据《平度尚氏族谱》(1940版)记载,每一代,都有很多族人外迁和失联,无法考证更详细资料。平度境内尚氏宗族,共尊尚贵宝为一世祖,从四世开始,五祖分支,分别为老长支、老二支、老三支、老四支、老五支。老三支、老四支传到第11代,绝。老五支分支祖宽公,迁居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他的后人居住的村子,主要是现在的烟台海阳长沙堡、于家长沙村、康家河村、烟台栖霞市尚家庄等地,这些村子后来在清朝雍正13年,划归新组建的海阳县。所以如今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的尚姓宗亲,以及祖籍是登州府海阳县的外迁尚姓,基本上是宽公后人。

以上资料可以佐证,清末登州府莱阳县确有尚姓族人居住。

从我一支尚姓的字辈规律“一辈名字是一个字、一辈名字是两个字”考察,接近山东烟台等地的李姓字辈排列规律。

另有第四世尚清革(现居黑龙家省孙吴县)先生讲述,其听第三世尚平(七爷)口述,祖宗来自山东省济阳府济阳县“小到屋了”李家庄七十二甲十二舍。这个地址是口耳相传,也存在“济阳”这个音是否准确的说法,毕竟“芝阳”无线接近“济阳”的发音,而且老祖宗一定是山东口音。经考察,济阳府即今之山东省济南市,历史上并无“济阳府”,有济南府。此说存之。

可惜以上只是推断。并无明确详实佐证。只好存此一说。毕竟曲阜也有李家庄。山东各地几乎都有李家庄类似地名。

准确的关里老家地址未可知,家族闯关东的路线是海路还是陆路也未可知,甚是遗憾。

但循着“砧子尚”这条线索,我有了意外发现。

互联网上有一篇文章《一路走来的一股砧子尚家人,2019.02.15 尚忠良(芝阳砧子)长春九台》 ,文中载明“砧子尚家源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村有一屯叫小云南村,有一尚家老翁承世代手艺打铁为生,生四子,举家宽厚,仁义四邻。明洪武初年,山西开始大规模移民,在大槐树边广济寺集合登记,发放通关路码。尚家老翁为使后代便于相认,把打铁的钻子分成四瓣,兄弟四人,各执四分之一。按明移民规定,老大去山东,老二去河南孟津,老三去河北衡水,老大尚庸自1369年离开小云南,奔赴山东大地。芝阳县志记载,尚庸1369年至登洲,芝阳县,北马南五里处,建尚家村,至今已650年,繁衍廿八代,现为烟台市,龙口市,北马南尚家村。尚庸后人开枝散叶于齐鲁大地,繁衍至东尚家村,诸由观,后遇家……清末有后人陆续跨海勇闯关东大地。清乾隆乙己年后,山东凶灾不断。尚庸十二世后人尚财,尚宝,承父尚朝玉(兆字辈)之命,为求生计,从龙口港出发,于1796嘉庆元年奔辽东半岛老铁山。历经磨难,第二年过边门,逾柳条沟来到清禁地吉林,在吉林九台开荒占草,自立尚家屯,至今乙二百二十二年,历经三朝。”

其另有一文《九台尚家屯尚家(三) (祖籍山西,山东)2019.02.01》,载明《明太祖实录》、洪洞县志以及各类史籍记载,从朱元璋洪武初年到朱棣永乐十五年50多年间,明朝官府组织了8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人口达百万之多。其中,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这里出发的人口迁徙就有812个姓氏,迁徙区域共涉及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逝江等30多个省市。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两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手续,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散之地。山西大槐树是我们故乡。“问我袓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从此,“大槐树”,“老鹳窝”,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当时朝廷的移民政策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并实施了给每个迁民耕地15亩,耕牛一头,三年不课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迁到遥远的地域去……。元未明初,中原大地历经连年战乱,人口稀少,黄、淮、运三河多次泛滥,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沦为一片泽园,土地荒芜,渺无人烟。刚刚崛起的明帝国面临有地无粮,治水无人的困难局面。与此同时,因地理优势而躲过历次战争的山西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大槐树附近一处叫小云南,一尚翕祖传打铁为生,为使后代得以相认,把炉旁所用砧子分了四瓣,兄弟四人各执四分之一,按明规定,一家兄弟不可去一省,老大去了山东,老二去了河南,老三去了河北,老四可留山西老家。这就是后来砧子尚是山西亲一家兄弟的由来。老大尚庸于洪武三年1396.年自山西小云南出发,几经展转最终至登洲府,芝阳县,(今龙口市)。胶东当地民谣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不如蓬黄,莲莱,芝阳是神仙所出没之处。当年多年战乱,满目疮伤。芝阳县誌记载。尚庸到芝阳大殿村南四,五里处自立尚家村,现为北马镇尚家村,至今乙有廿五,六代砧子尚后人。尚家村保留的那块砧子,一直到,1947年被征用作地雷方被损毁。四百三十年后,经十八九代后,有兆字辈后人,尚朝玉之二子尚财,尚宝,为避凶灾,于嘉庆元年1796年经龙口港,跨渤海湾。达旅顺口老铁山,逃荒至辽东。笫二年展转到清人龙兴之地——吉林九台。尚财,尚宝在九台开荒占草,自立尚家屯已二百二十三年,达九代之多”。

九台尚忠良先生这两篇文章,完美解答了“砧子尚”的由来。在没有其他更准确的“砧子尚”解释出现之前,这就是最可靠的了。

九台尚忠良先生经详实考证,确认从山西洪洞县来山东的大砧子叫尚庸,是洪武三年,1369年来到登洲府,芝阳县,北马镇南四五里立屯叫尚家村一直用名至今。(此在龙口的县志有记载,尚家村家谱有表述)。 山东大砧子第一人,只能是一个人,明移民初期兄弟不同处,另哥三都有去处,故山东的砧子尚,都是尚庸的后人,包括九台尚家及山东嘉祥的砧子尚。山东砧子尚,都是尚庸建立尚家村后,不同时期从北马尚家村走出去的,九台尚家的先人尚财,尚宝,不一定是从北马尚家村直接到东北来的,但他们的先人肯定是在尚家村住过数代。祖上说九台尚家来自山东省,登洲府,阳县。清未登洲有莱阳,海阳,芝阳县,而芝阳的北马南尚家村是大砧子的创建村,在山东的祖先于此村住了数代,我们就视其为山东的老家,这就足够了。用不着再找哪个"阳"了。

    德不孤、必有邻。从九台尚忠良先生的以上考证,完全可以确认我白五村尚家的来历与此大同小异。

从洪洞大槐树官网,确能查到有尚姓明朝初年从洪洞县迁出。官网载明“尚姓系承姜氏,始祖为姜尚,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三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尚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内蒙、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尚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

如我一支尚姓确属“砧子尚”,那么可以确定的我一支迁徙路线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到达山东龙口,清朝末年,龙口的尚姓分支从山东某地闯关东去往哈尔滨呼兰之台屯村落脚,后又迁到望奎县先锋镇白五村东北处,最终到现白五村四社定居。先祖尚庸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9年)从山西洪洞县走到了山东龙口,高祖尚德清末从山东走到了望奎。故老相传的我家是“砧子尚”,并无怀疑的必要,那么以上推断,是可信的。从洪洞县迁出的具体位置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从山东迁出的具体位置因信息缺乏也无法确定。大致路线、大致年代已可确认。砧子尚一支明初自山西到山东,清末自山东到东北之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县台屯村(现松北区乐业镇台屯村),后一支到望奎县先锋镇白五村。老家在山东龙口的一个旁证是,龙口的北马镇尚家村附近,确有一村名为曲阜村(距离5公里内)。附近还有埠上李家村、台上李家村共两个“李家”相关村庄(距离3.5公里内)。龙口市作为山东老家存在高度的盖然性。

补:

2021年4月18日,平度尚丹宇先生传来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位宗亲的手书“据考,祖籍济南府济阳县小莱兀子李家庄,后搬到吉林省德惠市赵家油坊,从我太爷尚荣华又搬到绥化肇东尚家围子,一直到现在。字辈:万荣国德广,新芳庆泰昌”。以上信息中的“济南府济阳县小莱兀子李家庄”,无限接近于我家第三世尚平(七爷)口述,祖宗来自山东省济阳府济阳县“小到屋了”李家庄七十二甲十二舍。那么交叉比对一下,可以发现,我家的山东出处应为济南府济阳县无疑。各支各派均有同样发音的祖籍地址,虽未必准确,但一致的部分一定是可信的。上述绥化宗亲是我家近支无疑。

在济阳县(现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查找“小道乌拉李家庄”或“小莱兀子李家庄”,如能找到。应当就可以确认祖宗来处。

在下查找了民国十九年济阳县志,找到了如下内容:

 

民国济阳县志第192页,明确记载了第八区有村名“扶拉李庄”。这个地名如此特殊,出现重名的概率几乎不存在。而且这个村民发音高度接近“小道乌拉李家庄”。结合并无疑义的山东省、济南府、济阳县。基本可以确定,家祖确曾生活于此处。此处现地名为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东南方向,扶拉李庄这个地名网上未见,估计已灭失。但其存在的大概位置可以推断。

 

估计其位置应为现在的曲堤街道鄢渡村到仁风镇政府驻地再到仁风镇老桑渡村这一区域内。

至此,山东老家位置考证完毕。希望能有更多详实补充,择机一定去济阳县走走看看。我家这一支人,闯关东之前一定是生活在这里。估计世代务农为生,县志之中并无我族名人。也可能在此地生活时间短暂。没能生根发芽。毕竟,过去的人们,生活环境远不如今。

关于济阳县老家的考证,与砧子尚自明初从洪洞县来山东并无冲突。可以推断的路线是:

明初洪洞县到山东龙口,山东龙口到济阳县,清末民国初年从济阳县到哈尔滨呼兰台屯,台屯到望奎县先锋镇白五村。

又补:

2021年4月18日晚查地图,查得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有“扶拉李村”,紧邻大任家村。考虑此地距离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的距离只有区区12公里,距离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老桑渡村9公里。那么重名村落的概率极小。历史上相邻县中间的村落因为种种原因界限不明是常态。或者先祖对生活地域的认知不准确,或者闯关东之前先祖所居之地行政区划上确属于济阳县,都有可能。民国济阳县志第192页载明的“毛王庄”和“扶拉李庄”距离应较近,“毛王庄”大概率应为现在的惠民县大年陈镇“毛旺庄村”。考虑到历史上村落的形成有早有晚,推断在民国十九年前后,扶拉李庄紧邻毛王庄、附近并无其他村落。地理上来说,扶拉李庄是紧邻老桑渡村及仁风镇(原名仁丰镇)的。在民国十九年前后,扶拉李庄行政区划应属于济阳县仁风镇。祖宗口传的老家是山东省济南府济阳县是可信、可考的。总之,我认为,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扶拉李村”就是我一直寻找的关内先祖之地。《光绪年惠民县志》无关于扶拉李村的相关记载。侧面表明一种可能是,扶拉李村在光绪年之前,并不是惠民县行政区域。

再补:

2021年4月19日,调查扶拉李村与济阳县的关系。查得日伪时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1939年9月出版的《北支农村概况调查报告(一)》有如下地图:

 

  


此地图关于济阳县与惠民县归仁镇(现李家庄)、官道冯(该地名现存)附近的分界是详细的。一般而言,地图的制作出版发行,是严格的。所以此图即便为日伪时期制作,用来参考应无不可。(左下部分)明显能看出今日之惠民县姜楼镇附近部分地区及惠民县大年陈镇扶拉李村、大任家村附近地区当时被划入了济阳县。则至迟到1939年9月,扶拉李村行政区划仍旧属于济阳县。估计建国后行政方划归惠民县的大年陈镇。且建国后附近多数村庄的“庄”普遍改名为“村”。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祖我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变。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高我曾,繁衍子孙后代的倔强永传。闯到哪里,落地生根;勇猛顽强,繁衍生息,是历代祖宗共同的信念。祖宗传姓不易,父母养儿艰难。后人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尚姓,切勿自轻自贱。我辈当自立自强,壮我宗族,传我祖德。

或许祖宗之地位于何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祖先曾无惧艰难险阻努力生活过,而我们这些后人,也要为了生活和儿孙,不断努力!尚姓一脉,薪火永传;家族之荣,青史流芳。

山东砧子尚后人  

二〇二一年四月十日记

二〇二一年四月十八日补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定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