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六次移民,云南小云南,白族移民山东。

 sym480 2014-09-03
明初的六次移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淫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 
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刘金抗 编撰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谓妇孺皆知。一个小小的县名,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大概是因为:一是洪洞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二是随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宁市卢家翎曾说:“《卢氏族谱》载:卢伯庄、平阳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县,清弘治年间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落业北流民安冲头村,生三子。至今子孙已有四万余人,遍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七县。”从明初至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昔日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地区。例如明末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他率军转战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清史稿·吴三桂传》),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鲁健儿,他们大多是古槐移民后裔,多不愿附逆而散居各地。清军入关后,旗民多编入军籍,关外空虚,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清政府奖励由关内向关外移民,“顺治十年议准辽东招民开垦,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古今图书集成·赋役考》)这项政策,一直贯彻了几十年,从古大槐树迁出的人民,有相当部分再转迁到东北地区。还有一例,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有相当部分移民后裔移民台湾,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载:高阳齐如山先生写道:“吾族乃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去的,清朝末年,有许多河北省的军官重到山西,又寻到大槐树之所在……足见中国人念旧不忘本的心情之浓厚。”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我的祖先是于1368-1398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至山东曹州府西北45里李庄集,后又东移二里建村,是为黎阳村。”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的92个县。

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与山西地区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多了,由于元末战乱及灾荒,再加上朱元璋北伐,“靖难之役”的两次战争,靖难之役,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山东参政铁弦数败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南军李景隆在德州、济南地区与燕军反复拉锯作战,燕王胜后,对这些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造成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山东地区是移民的重点地区,往山东的移民洪武、永乐朝较多。 

  在《明史》、《明实录》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永乐五年五月两次,共四次大批移民。但大量的家谱、碑文及地方志记载永乐朝为多。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菜州府、德州府的最多。据叶涛《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调查,在鲁西南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滕县县志资料》记载:滕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于1980年对全县1801个自然村作了全面的普查和考证,1983年11月东部山区8个公社划出后,滕县今存的1223个自然村地名档案材料中,通过核计其立村年代为战国以前的34个,汉代18个,隋代4上,唐代27个,宋代45个,元代45个,明代687个,清代365个,民国10个,建国后26个,无考据的4个。共1261条,其中明初立村较为集中,数量较历代为多。以现存户藏的425份族谱和碑文中,115份记载为明初迁入滕籍,225份明确记载为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也有记载为平阳、临汾的。按:明初平阳府治临汾,辖洪洞,为同一地区)迁发来滕者,占明代迁滕立村的50%。今全县22个乡镇,经核查均有山西洪洞移民后裔之村庄,最少的1村(党山乡),最多的25村(级索镇),一般乡镇约为10个村庄左右。从今滕县自然村1223条档案中,有碑谱确证为山西洪洞籍的225条,滕县民间广传为“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种说法虽不尽然,亦有它的来历。以光绪三十三年《滕县乡土志·氏族》记载的滕县门户较大的望族十二姓,其中黄、张、王、侯、杨氏五族祖籍系山西洪洞县,黄氏族谱具体到喜鹊村,迁滕纪年系明初洪武间,即说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洪洞迁民来滕后发展的大户族系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可观的。 

  滕县史志办徐文潮同志对滕县碑、谱记载洪洞迁民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级索镇刘沟村《刘氏族谱》,没有记载迁滕年代;永丰乡《刘氏族谱》,明初迁;泉上村《刘氏族谱》,明朝迁;前赵庄《赵氏族谱》,洪武二年迁;彭庄《赵氏族谱》,洪武年迁;韩庄,韩氏族谱》,洪武年迁;后杨岗《杨氏族谱》,洪武年迁;北杨楼《杨氏族谱》,洪武年迁;道沟《徐氏族谱》,洪武年迁;王波《王氏家谱》,洪武二年迁;子崖《王氏家谱》洪武年迁;郝屯《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董庄《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千佛阁《王氏家谱》,洪武年间迁;羊二庄《满氏家谱》,明初迁;前潘楼《牛王庙碑铭》,明初迁;时庄《泰山庙碑记》,洪武年间迁;翟庄《翟氏族谱》,洪武年间迁;西宗庄《宗氏族谱》,明朝迁;前杨岗《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牛集《牛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姚庄《周氏家谱》,洪武年间迁。望冢乡小刘庄《刘氏族谱》,明初迁;邱村《邱氏族谱》,明初迁;马村《马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刁村《刁氏祖碑》,明初迁;西谢庄《谢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姜屯镇刘楼《刘氏家谱》,洪武二年迁;侯颜庄《侯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孙村《孙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大彦《孙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解庄《解氏祖碑》,洪武年间迁;满园《满氏族谱》,明初迁;戚庄《戚氏族谱》,元初迁;西马场《马氏族谱》洪武二年迁。大坞镇吴楼《吴氏族谱》,洪武年间迁;战河《战氏族谱》,洪武元年迁。西岗镇东庄《王氏家谱》,清康熙年间迁;杜庄《杜氏族谱》,正统五年迁;两河岔《满氏祖墓表》,永乐年间迁;费庄《费氏家谱》,洪武年间迁;卓楼《卓氏墓表》,洪武年间迁。 

  枣庄城区记载洪洞迁民的族谱统计:南石乡南石村《田氏族谱》,洪武年间迁;高楼《高氏族谱》,洪武年间迁;西石沟《陈氏族谱》,洪武二年迁;石沟管《袁氏族谱》,洪武年间迁;陶管镇石庙《石氏家谱》,洪武年间迁;袁庄《袁氏家谱》,永乐初迁;张范乡汤庄《汤氏墓碑》明末迁;朱庄《朱氏族谱》,明代迁。兴仁乡西谷山《杨氏族谱》,洪武二年迁;东谷山《张氏族谱》,洪武年间迁。山东地区建村、家谱资料的调查统计,充分说明了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地区所占的比重是较大的,分布是较广的。 

  据定陶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定陶县有村庄1050个,其中有386个村庄的居民祖先是明朝时由洪洞迁移来的,另18个是元清时期由洪洞县迁来的,最多是明洪武时来陶241户,当时移民每户一般为一至三人,个别有四至五人,按此推测明朝时从洪洞县移民来定陶县约396户计800余人。其情况如下:元朝末期14户,明朝洪武时期241户,其中洪武初年为130户,明朝建文年间2户,明朝永乐年间100户,明朝洪熙年间1户,明朝宣德年间4户,明朝正统年间2户,明朝景泰年间7户,明朝成化年间11户,明朝弘治年间3户,明朝正德年间1户,明朝嘉靖年间3户,明朝万历年间9户,明朝崇祯年间9户,共有移民398户,800余人。曹县地名办郝秀玉同志《明初晋民东迁与曹县移民建村考》中说:“据地名普查资料统计,曹县共有自然村2776个,系明代移民建村者竟达1606个,占总数的57.9%;现行的31个乡镇驻地,明代移民建村的即有18个,占乡镇总数的57%;资料同时表明,移民时期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民大多来自山西洪洞。” 

  据《郓城县地名志》统计:郓城县共有自然村1388个,其中明朝建村966个,有279个直接迁自山西洪洞县。据潘永修先生调查:郓城县有杨氏、高氏、魏氏、侯氏、宁氏、徐氏、司氏、王氏、刘氏、郁氏、何氏、张氏家乘均记载是山西洪洞移民,有不少写的非常具体,侯集李庄迁自洪洞县双龙街,贾楼迁自东门里,黄堆集的文桥集迁自洪洞县双狮子胡同,梳洗楼的牛庄迁自洪洞大椿树胡同;有的把洪洞县的村庄名字也带来,如陈坡的康庄迁自洪洞县北六里老康庄,张集的蔺屯迁自洪洞县蔺村,侯集的秦集迁自洪洞县城南秦家堡,苏阁的杨庄迁自洪洞县城北杨六庄,侯集的枣杭迁自洪洞县枣园村。还有的提到洪洞县的广胜集、老关沟、魏石沟、舌关村、大柳庄、霍山、玄帝庙等。嘉祥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全县70%的自然村均为明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的。 

  民国版《重修莒志·氏族》载:洪洞马氏,明洪武迁至弧山庄;洪洞县潦洼村高氏,明洪武迁至石岭子;洪洞县孝义村郝氏,元末迁至城西粟园;洪洞县万氏,明初迁至万象山;洪洞县赵氏明初迁至山东益都县,永乐间迁莒北门;洪洞县赵氏,明洪武初迁至棋山乡赵家庄子;洪洞县徐氏,洪武二年迁至棋山乡水沟;山西段氏,洪武初迁至棋山威服村;洪洞县孙氏,迁至棋山乡褚家坡;洪洞县韩氏迁至棋山乡长宁村;洪洞县林氏,迁至棋山乡大林茂;洪洞县潦洼村高氏,洪武迁至招贤乡高家桥;山西省祁县,明迁至徙阿庄。这些姓氏除家谱传说外其中孙氏1958年尚存有当时迁民执照,惜无保存下来。巨野县扶集村让德成函告其让氏为洪洞移民。这些对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村庄户数的抽样调查统计,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的所居村占到一半以上。 

  着名作家李存葆采风调查说:“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要数山西洪洞了。……我乃山东五莲人氏。儿时,却不知有五莲而先知洪洞。……年长后,我曾多次问父亲老家究竟在哪里,父亲总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老家就在洪洞县的老槐树下,是洪武年间迁来的。投锄从军后,烹文煮字的生涯使我有了遍游鲁豫燕赵的机会。不论是在宋江的家乡郓城、墨子的故里腾州,还是在沂蒙大山皱褶里的小村落、中原腹地里的开封府,谈及先祖何处,不管耄耋老叟、垂髫年少,还是田夫村姑、文人雅士,大都说他们的先祖也在洪洞。前些年,我浏览过不少鲁北豫东农村的族谱、碑文、墓铭,大多记载其先祖是明初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李存葆《祖槐》摘自《中篇小说选刊》1999年第六期) 

  由以上地名办调查及家乘资料可以看到,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乃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据笔者对山东地区的家谱、碑文、地方志和收集的信函资料不完全统计,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9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孽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菜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新太,莱芫、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蓬莱。 


山东小云南,云南移民。

山东从云南移民的说法。


有关“小云南”移民的文章 
   
1986年,一个东北汉子风尘仆仆来到山东蓬莱县县志办公室。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追寻“闯关东”的山东人记忆中的老家——“小云南”。
他叫胡忠奎,头上的官衔是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史志办公室主任。
      他的老家是辽宁省辽阳县木家乡新台子村。这只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的祖籍在山东,至于是山东哪个县哪个乡,已经失传多年,难以确指了。但是,家族的长辈模糊地记忆着,山东老家在“小云南”。
      到了蓬莱,他发现:当地人也盛传他们是从“小云南”迁来的……①
      那么,东北人寻找的山东老家“小云南”究竟在何处?“小云南”移民的传说广泛流行于胶东半岛。这个传说又与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纠缠在一起。实际上,所谓的“小云南”移民是明朝初年从云南或越南迁入山东的。

一、“小云南”:东北人寻找的山东老家
      1.胶东半岛:“小云南”移民区
      在族谱、墓碑、方志及口承史料中,很多“闯关东”的山东人把祖籍追溯至“小云南”。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马城子村《 张氏谱册?序 》云:
吾张氏当闻之先祖,本贯在小云南,住址无可详考。兄弟四人,盖因洪武年间荒岁频仍,流寇侵摄,天人交迫,存济维难,不得已宗长常山、宗次双山、宗三三山、宗四单山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失去单山无所寻找。三人至山东登洲(州)府蓬莱县城内七甲八社九兰乡住。清朝受天命,子惠万民,受田人册。我支系三山支是也,后随汉军正红旗,在礼亲王府充当第一佐领(即一云沙尔太牛录)。后升充当拨什库(京牛录)。①
      “小云南”或作“山东小云南”。如辽宁本溪《 屈氏家谱 》说他们祖籍“山东小云南”,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本溪②。辽宁岫岩《 王氏谱书 》说他们祖籍“山东小云南大榆树村”,顺治八年迁居岫岩③。而辽宁本溪《 贺氏家谱 》则说,他们祖籍“小云南登州府莱阳县”④,如此说来,登州只是“小云南”的一个府而已。“小云南”又作“云南”。如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 黄氏族谱 》记载:
      祖籍云南,复姓白王甫氏,名璜。因事将名改为姓,称“黄氏”。以后迁居山东莱州潍县。顺治年间拨民到兴京,入汉军正黄旗。⑤
      辽宁辽阳县《 高氏宗亲谱册 》也说他们是从云南迁山东,再迁辽宁:
始祖原居云南,耕读为业。崇祯十五年,云南战乱不止,乃迁居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高家庄。顺治年间,高氏不堪忍受豪强掠夺,二世祖率祖侄,越海到盛京。一支高文捷、高文增率子居住辽阳高家岭等地方;一支高文显率子居住在海城高湛屯等地方。①
      “小云南”或“云南”移民的传说在辽宁南部最盛,越此而北,至吉林、黑龙江逐渐减少。他们大多是早期“闯关东”的那些山东人的后裔,在他们的族谱及口承史料中,往往把“闯关东”的时间定为顺治八年(1651年)。检索文献典籍,我们发现这个年份有特殊意义。是年,清廷发布招垦令:
      八年,令民愿出关垦地者,山海道造册报部,分地居住。②
      人们口耳相传,“闯关东”是从顺治八年开始的。辽宁辽阳人、我国东北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金毓黻先生说:
      吾乡故老相传有顺治八年移民之说,谓吾汉军旗人诸族悉自关内移来,《通志》所记,即此说之本也。③
      这个年份对“闯关东”之人来说,最为刻骨铭心。那些若干年以后才走进这片白山黑水者,传至三五代以后,出关年月模糊不清,也往往追溯至顺治八年。于是乎,在族谱及口承史料中,我们屡见“顺治八年”这个“闯关东”的年份。如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下马塘镇《 张氏族谱引 》记载:
      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一世祖张成功仍居山东故土,二世祖张有才于清顺治八年奉诏拨民,投奔辽宁,迁至本溪县分水岭居住,投旗入籍。④
      辽宁辽阳市《王氏宗族谱书》记载:
      王氏原籍山东省青州诸城县大王庄,系民籍,于清朝顺治八年始祖王秉忠迁至辽宁省海城县白云寨,康熙年间迁居辽阳南亮甲山落户,入汉军正白旗第三佐领喜纯牛录为丁。⑤
      辽宁大学历史系李林教授长期致力于满族宗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他的《 满族宗谱研究 》一书收集了170个满族宗谱①,其中62个宗谱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在62个“闯关东”的山东人宗谱中,顺治八年“闯关东”者达23个。这些顺治八年“闯关东”的山东人,主要分布在今辽宁的本溪、辽阳、岫岩、北镇一带。
      来自“小云南”的山东移民还有一个地缘特征:他们大多是从胶东半岛——他们俗称的“海南”——走出来的。
      因此,他们记忆中的“小云南”在胶东半岛一带。至于具体在什么地方,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说为山东蓬莱,或云乃明清时期的登州府。
      然而,胶东半岛一带的民人也大多传说他们是从“小云南”或“云南”迁来的。
      山东省地名办公室根据各市县地名普查成果,编辑出版了《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②。从该书中,我们检索出101个村落、55姓来自“小云南”。
      表4  “小云南”移民村落表
      在族谱、墓碑、方志及口承史料中,山东省“小云南”移民村落远远多于《山东省地名志》中收录的数量。
      兹举山东省胶州市为例。
      胶州市原名胶县。1984年,胶县地名委员会编辑了《山东省胶县地名志》一书,收录地名2088条,其中自然村落名称803个。803个自然村绝大多数始建于明代,而且大多由移民建立。这说明该地区在明代特别是明初有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小云南”移民村落183个,占总数的22.8%。
 “小云南”移民“闯关东”,把“小云南”移民的传说也带了过去。根据族谱、墓碑、方志及口承史料,“小云南”移民在山东生活的时间大致与明朝相始终——明初迁入山东,清初“闯关东”。他们在山东期间有具体的居住地,但是那个“第二故乡”逐渐从他们的记忆中淡出,而“小云南”却自始至终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时间一长,数典忘祖,把“小云南”视为山东某个地方了。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屈氏家谱》记载:
      屈氏系山东小云南人,顺治八年由小云南迁至草河城落户,入盛京镶蓝旗。①
      但是,查遍山东地名,他们又找不到“小云南”这个地方。
      在胶东半岛一带,部分村民说他们的祖先来自“云南”。
      最早记载“云南”移民的文献,是民国二十四年版《莱阳县志》。该志卷末《 附记?杂述 》云:“居民传说其先世率于明洪武二年迁自云南。”民国二十五年《 牟平县志 》卷十《 杂志 》亦云:“本县户籍,多称系明初迁民时,自云南迁来者。” 

山东何以会有云南移民?
      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东一带发生特大水灾。这场洪水究竟有多大?两目山是个见证。两目山在今山东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这山原叫“两没山”,在那场洪水中,该山一天被淹没了两次,故名。滔滔洪水过后,满目荒凉,官府从云南强徙大批百姓来开荒。他们被反绑着双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三年,才来到山东。他们及其后裔走路喜欢背抄手,便是双手被反绑了三载,日久成习。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民人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其仪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计“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①。

      但是,宣称来自“云南”的移民仅是少数,绝大多数称老家在“小云南”。
      那么,“云南”与“小云南”又有什么区别?长期致力于满族宗谱研究的李林先生认为“小云南”与“云南”是两个地方:

      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 岫岩《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前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①
      实际上,在山东一带,“小云南”与“云南”皆指云南省。

2.洪洞大槐树:口述史中的老家
      与“小云南”移民传说局限于胶东半岛一隅相比,“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的范围就大得多了,广泛流传在黄淮一带,尤以河北、河南、山东最甚。
      那棵大槐树巍然挺立在今山西洪洞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滔滔汾河的东岸,相传始植于汉代,故名“汉槐”。唐太宗李世民坐天下第三年上,在距大槐树不远处修建了一所广济寺,殿宇巍峨,僧人济济,香火很盛。有一种鸟,名叫“鹳”,形似鹤亦像鹭,觅食鱼蚌,夜栖河边树。大槐树遂成为汾河滩上鹳鸟的天然良居,纷纷抢占树杈,构巢垒窝。
      洪洞大槐树怎会成为老家?
      请教乡老,他们就会给你讲一个“胡大海复仇”的故事:
      且说元朝末年的一天,河南地区来了一个乞丐,身材高大,衣衫不整,右手拄着一根打狗棍,左胳膊挎着一个讨饭的篮子,挨门乞讨。人们看他这般壮实,不去干活谋生,却要讨饭糊口,辱骂他一通,轰了出去。乞丐饥饿难忍,又遭羞辱,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定要报此奇耻大辱!  
      这个落魄的乞丐便是胡大海。
      不久,红巾军揭竿而起,树起反元大旗。胡大海投靠到朱元璋麾下,当兵吃粮。他臂力过人,打仗勇猛,积功升到大将军。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设宴大赏功臣,各位开国元勋都领了赏,谢了恩,一个个退朝。唯那胡大海特别,不论皇上赏赐什么,都摇头不语。朱元璋觉得奇怪,问他想要什么,胡大海就把他从前在河南的遭遇说了,乞请皇上开恩,允他去报仇雪恨,别的赏赐都不要了。朱元璋犯难了,准他吧,他没准儿会把河南人杀光;欲待不允,他是开国元勋,面子上又过不去,踌躇再三,最后说:“这样吧,朕允了你,但只准一箭之地。”吩咐侍卫给他御箭一支,胡大海接了,谢恩退下。
      报仇心切的胡大海带着手下人马,杀气腾腾直奔河南而去。
      刚到河南地界,恰逢一行大雁飞来,胡大海大喜,拉开雕弓似满月,飞箭离弦如流星,正中最后一只雁的后尾,那只中箭的雁折头向北飞去,胡大海麾兵一路杀去,只杀得天昏地暗,尸积如山。那只受伤的大雁带着箭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胡大海也一路杀到山东。
      待朱元璋知道事情真相,一切都晚了。河南、山东一带,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元璋只得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一批又一批人。
     胡大海确有其人,他的传记就在《明史》卷一三三。但是,这个传说却是乡老们的口头创作,不曾真有那么回事。从他的画像来看,长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但《明史?胡大海传》说胡大海勇武过人,却又是一位仁义之人,常对人讲,他是一介武夫,不懂得书本上的大道理,只知道三件事而已:不乱杀人,不抢掠妇女,不烧房屋。不知为何,到了乡老那儿,竟成了了个睚眦必报的屠夫。 
      那么,历史的真相又如何?
      事情得从元朝末年说起。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这曲《 醉太平小令 》说的是元末官逼民反。最后,游方僧出身的“红军大帅”朱元璋逐灭群雄,南面称帝,建立了大明皇朝。大明接过来的是一个饱受兵燹之害的破烂摊子,黄淮一带破坏尤烈,赤地千里。为恢复发展生产计,朱元璋君臣决定从山西移民黄淮一带。朱元璋派钦差去广济寺设局驻足,张榜文,贴告示,晓谕移民集中于大槐树下登记造册,发给“川资”(路费)、“凭照”(通行证),督促他们上路。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一批批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老鹳窝。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了。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俺要撒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
      民间传说,从洪洞大槐树来的移民有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背抄手走路,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趾甲。“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唯洪洞移民有此特征。何以如此?传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云云。
在很长一个时期,“洪洞大槐树”移民只是一个民间话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清朝末年,有个叫景大启的为官曹州,当地士民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远嫁的女儿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景大启很受感动,就和另一个在山东做官的洪洞人刘子林相商,募资修复古大槐树遗址。此议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持。于是,在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还有牌坊。景大启等人还编辑了一本《 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 》。但是,“洪洞大槐树”移民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1957年,哥伦比亚大学史学博士何炳棣完成《 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 》一书,此书被誉为“海外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迄今仍备受中国学者推崇。何先生此书单列一章论述明清时期省际人口的迁徙,对“洪洞大槐树”移民却一笔带过①。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出现,“洪洞大槐树”移民才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关于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明朝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移民屯垦,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明廷立即着手对山西平民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动,临清是这次移民的目的地之一②。 临清,辖丘县、馆陶两县,隶属东昌府。实际上,明政府划定的山东移民区不只是临清一州,而是整个东昌府。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八月,后军都督朱荣的奏章就讲到了这一点③。今山东聊城市之临清、高唐、东昌、茌平、东阿、莘县、冠县及德州市之平原一带“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分布非常密集,印证了文献记载。
      文献记载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共计18次,自洪武六年(1373年)起,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止④,迁民总数约六七十万人⑤。文献明确记载的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仅两次,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建议,迁民于临清等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一月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朱元璋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招募山西贫民迁往临清、东昌一带。不过,从其他一些史料来分析,“洪洞大槐树”移民不止这两次。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五月户部尚书郁新在奏折中就提到有一批移民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迁入高唐一带⑥。
明朝官方文献中提到兖州府也为“洪洞大槐树”移民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关于移民的诏令就提到兖州⑦。今“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分布较密集的主要是菏泽市,即明代兖州府西部地区。
      文献中载明的山东“洪洞大槐树”移民地点只有东昌府和兖州府。
      山东移民有相当一部分传说来自河北枣强。从当代村落调查来看,枣强移民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今历城区、章丘市、商河县、高青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博兴县、沾化县、邹平县、惠民县、寿光市、安丘市、莱城区等地,即明朝济南府北部地区,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区。
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一些枣强移民的家谱、族谱说他们本是洪洞人,经枣强迁来,如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迁枣强,同年再迁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青州市五里镇井唐村《吴氏宗谱》说他们的先祖吴氏三兄弟是从冀州府枣强县马安场迁来的,而吴氏又传说他们实际上是洪洞人,先从洪洞迁枣强,又从枣强迁来山东①。
      “小云南”移民说他们也有独特的体貌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这两个特征与“洪洞大槐树”移民完全相同。云南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也与“洪洞大槐树”移民相同。在云南移民中,有的把故乡指为“大槐树”。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明实录》等文献有明确的记载,而明代文献没有云南向山东移民的记载。于是,有人说此“云南”非那个因在云岭(一称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云南,而是云中或云州之南。民国二十四年版《莱阳县志》卷末《 附记?杂述 》:
阴山之南、恒山之北,曰郡曰州曰府曰路,自昔即以云称,则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冈、云阳、云泉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自金元以来,用夷变夏,屡经兵祸,民之死以锋镝 或掳掠流徙者,当不知凡几。用是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谓之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谓之买山;其土著遗民幸免兵匪驱掠者,谓之漏户。而迁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别之为小云南,亦犹东府人侨居关外,概呼登莱为海南耳。

   民国二十五年《 牟平县志 》卷十《 杂志 》评论《 莱阳县志 》之说云:
      说虽无据而近理。但本县间有能举其自云南某县某地来者,未必尽系传闻之误,或有其事而史未及载,或人民自动迁徙,亦未可知,阕之,以俟来者。
      或云“云南”乃“豫南”、“汝南”之讹,这一批人来自河南南部①。
      有人从“小云南”入手来寻找答案。历史上的“小云南”一般指今云南省祥云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在今云南祥云县设云南县。1914年,因云南县与云南省名相重,改云南县为祥云县,民间俗称祥云县为“小云南”。有人认为云南移民来自祥云县②。
       但是,迄今为止,仍有人认为“小云南”在山东。如潭雨明先生经过一番考证后说:
      “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鳌山卫。③
      “闯关东”的山东人梦牵魂绕的“小云南”究竟在何处?
      3.乌撒卫:“小云南”移民迁出地
      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的迁出地。如即墨金口镇南阡村万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镇段村刘姓,白庙乡院上村孙姓,店集镇垒里村邢姓,旺疃村迟姓;胶南王台镇王台村庄、李、殷三姓,隐珠乡李家洼子村李姓,皆来自乌沙卫。即墨营上镇辛戈庄村张姓;潍坊坊子坊城街道办事处前宁家沟村刘姓,埠头镇张家柳沟村张姓,皆来自乌撒卫;青岛即墨河北镇杨头村高姓来自无沙卫;东营牛庄镇解家来自乌河卫。《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14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乌沙卫”、“乌河卫”乃乌撒卫之误。
      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 明史?兵志二 》:“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 卫所士兵属于屯戍性质:
沿海设立卫所,防御至严。守土者皆世袭勋旧军户子姓,各于附近州县荒徼之地,令其圈占屯田养马,世世捍御,所谓腹内之兵也。是以州县俱有大界,而卫独无。①
每军种田五十亩为一分,或七十亩,或三十亩、二十亩不等。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又有二八、四六、九一、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冲缓为差。又令少壮者守城,老弱者屯种。余丁多者,亦许其征收则例,或增减殊数,本折互收,皆因时地而异。②
      来自乌撒卫的移民应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如前所述,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尤以青岛即墨为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雄崖守御千户所、浮山前守御千户所。此外,明朝在胶东半岛还设有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设立的守御千户所还有夏河寨前所、海阳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这些卫所皆在今青岛、烟台、威海一带。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整、换防。云南移民来自乌撒卫者,即为卫所之间官兵的调防。即墨辛戈庄村《 张氏族谱 》记载其祖先张徽自乌撒卫调任鳌山卫,其弟张清自乌撒卫调任浮山前所,遂定居于辛戈庄村;即墨营下镇蓝家庄村《 蓝氏族谱志 》记载其祖先也为云南移民,也是以军职调任鳌山卫的③;胶东镇魏家屯村,周、魏二姓从云南调至灵山卫当兵,在魏家屯屯垦,遂有此村④;苑戈庄镇丁官村,乃齐姓从云南至此屯戍,遂建此村⑤。
笔者父辈也曾“闯关东”,祖籍山东平度市兰底镇马家西埠村,也传说是从“小云南”迁来的,至我这一辈已历19代,迄今老家还流传着祖先历尽艰辛从“小云南”迁来,跑马圈地、安家建村的传说。从20世纪90年代起,笔者开始考证“小云南”移民问题,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 山东人 》那册小书中,笔者对“小云南”移民给出了一个答案:他们是从乌撒卫迁来的军户的后代。在2006年出版的《 解读山东人 》一书中,笔者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①。2006年春,笔者又从青岛社会科学院任银睦先生处得到一本《 山东省胶南县地名志 》②,此乃胶南县地名委员会组织人力对全县地名进行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经补查、考证、核实而编辑的内部资料,这册资料提供了“小云南”移民的新证据。
      《 山东省胶南县地名志 》收录全县1057个自然村,其中云南移民村落343个,占总数的32.5%。
      表5   胶南县“小云南”移民村落分布表
      今胶南市灵山卫镇是明代灵山卫所在地。灵山卫建于洪武五年(1372年),裁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辖3个千户所①,30座墩台,12座临海城堡。
      胶南县“小云南”移民村落分布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小云南”移民村落集中分布在灵山卫周边乡镇;距灵山卫较远的南部乡镇仅有几处,或一个没有。而仅有的几处,又往往是从其他“小云南”移民村落分离出来的。这种分布特点,说明“小云南”移民村落与灵山卫有密切的关系。
      灵山卫分设16屯,夏河所7屯,胶州所10屯:
      灵山卫十六屯:詹家屯、谷家屯、宗家屯、翟家屯、孟家屯、盍家屯、杨家屯、仪家屯、阮家屯、北柳屯、柳家屯、韩家屯、李家屯、迟家屯、魏家屯、白家屯。原额十六屯,地八百九十六顷。②
      夏河所七屯:管家屯、叶家屯、李家屯、姚家屯、施家屯、周家屯、刘家屯。原额七屯,地三百九十二顷。③
      胶州所十屯:沽河屯、郝伍屯、朱伍屯、黄伍屯、韩伍屯、谈伍屯、丁伍屯、张伍屯、吴魏屯、王伍屯。原额十屯,地三百四十六顷五十一亩六分四厘六毫。④
      当代部分胶南县“小云南”移民村落中,还保留着当年屯田的痕迹。如王台镇陈郑屯、宗家屯,红石崖镇西屯、东屯,宝山镇陈朱屯、傅家屯,薛家庄乡崔家屯、姜家屯,隐珠乡黄山屯、辛屯,张家楼乡土山屯,都是屯田户建立的村落。其中,王台镇陈郑屯、宗家屯,红石崖镇西屯、东屯,族谱及口头传承等都称这些村落本是军屯。
      胶南县王台镇宗家屯,本是灵山卫十六屯之一。
      胶州迄今犹有黄家屯、前屯、后屯、魏家屯、张家屯等村落名称。魏家屯系周、魏二姓从云南调至灵山卫当兵,在魏家屯屯垦,遂有此村。
      乌撒卫应是“小云南”移民的一个主要迁出地。
      明代卫所士兵经常大规模、远距离调动,甚或有“南人发北,北人戍南”之说,虽然经有关专家考证,这种南北调动仅限于免死充军人犯,但对一些卫所的个案研究表明,在本籍卫所服役的士兵,仅占该卫所士兵的43%~48%①。
      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大事年表》在“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条下写道:
      在山东莱州、登州二府地设灵山、大嵩、威海、靖海、成山五卫及一个千户所。至此,登、莱地区卫所已基本设置完毕,达9卫3所。新设卫所军人的家属多于洪武以后迁入。估计该地军籍移民约为10万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军人是从云南、四川等地调入的。永乐年间迁入的军人家属大约有6万人口。②
      在明朝山东移民中,人们关注的是“洪洞大槐树”移民、枣强移民和云南移民,还有一种移民被忽视,这就是四川移民。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中,我们检索出49姓、66个四川移民村落。
      表6  山东四川移民村落分布表
      四川移民村落的实际数量要远大于此。如昌邑县812个村庄中,四川移民村落就达129个①。
      在《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卷中的66个四川移民村落中,莱州独占49个。可以说,莱州是四川移民的核心地区。莱州,明为掖县,也是明朝莱州府所在地,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浮山前所、夏河寨前所,皆在莱州府境内;莱州府附近还有莱州卫、王徐寨前所。以莱州为中心的四川移民主要是卫所官兵及其家属。
      4.交趾国大槐树村:来自越南的移民
      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一部分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村迁来的。如胶州北王珠镇姜家街村姜姓②,胶东镇刘家店村刘姓③,里岔镇胡家村胡姓④。在青岛浮山山坡上,有一处叫做“荒草庵”的废墟,那残破的老屋和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明朝初年,官府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捆绑一批人来山东。且说这队人中,有王斗、徐静和兰小三三户人家。这三人从小一块长大,一路上他们互相照应,一个锅里摸勺子,一个草铺上睡觉。他们旱路走完走水路,忍饥挨饿受煎熬,一直走了一年零八个月,才从云南来到浮山前。下了船后,押送的官兵放了心,发了三个月的口粮,还有一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自己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王斗、徐静、兰小三带着家人踏上海滩,一直朝着云遮雾罩的浮山走去。当他们来到半山坡时,西边的日头(即太阳)已经落山,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也走不动了,就在这荒草坡上砍倒几棵小树,搭了三个荒草棚子,住了下来。过了些日子,他们觉得这儿依山傍海,山清水秀,气候不冷不热,地也肥沃,就命名“荒草庵”。从此以后,他们就在这浮山坡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
儿孙们长大之后,到山下安家落户,而王斗、徐静、兰小三眷恋着山坡上的“荒草庵”,不肯下山,直到他们相继去世。“荒草庵”没人住,日久失修。儿孙们凑了些钱,在原址上盖了座大瓦房,奉为祖祠,香火不断。渐渐地,云南交趾国来的人都把这座祠堂当成了他们的“同乡庙”①。
交趾,也作“交■”,古时泛指五岭以南,从汉代起,越南北部和东部滨海一带也被纳入。越南独立建国后,交趾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明初,越南权臣黎季犛夺取了陈氏王朝的江山,应陈朝遗臣请求,明成祖朱棣命将军张铺、沐英统兵讨伐黎季犛。擒获黎季犛后,朱棣下诏,改越南为交趾布政使司。此举遭到了越南人的反对。二十年后,即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长孙、宣宗朱瞻基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司,承认越南独立。在这风云变幻的二十余年间,大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从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陈复宗的越南籍小吏给朱瞻基的奏折中可知,交趾布政使司撤销后,一批越南籍的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②。


      “闯关东”的山东人记忆中的“小云南”,乃云南或越南。
      二、山东土著:“闯关东”的主体
      1.山东老家:魂牵梦绕的故里在哪里
      “闯关东”的山东人,虽然有的在东北已经居住了数百年,但他们始终不忘故里,那个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山东老家,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中。二三百年过去了,他们凭藉宗谱家乘、口耳相传,记忆着自己的祖籍,并具体到府、县、村,如:
      辽宁北镇《张氏谱书》:祖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张家庄;
      辽宁北镇《高氏族谱》:祖籍山东登州府海阳县中徽村;
      辽宁北镇《黄氏谱书》: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陈家花园;
      辽宁北镇《阎氏族谱》: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阎家庄;
      辽宁北镇《张氏家谱》:祖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历家河子北张家街(俗称棉花街);
      辽宁北镇《胡氏谱单》: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小庄菜家坟;
      辽宁北镇《黄氏祖先堂》: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黄家庄;
      辽宁北镇《于氏家谱》:祖籍山东登州府文登县大水泊;
      辽宁北镇《陈氏家谱》: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陈家;
      辽宁本溪《高氏宗亲谱册》: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高家庄;
      辽宁本溪《贾氏谱书》: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周家疃①。
      但是,也有一些“闯关东”的山东人只记得祖籍是山东某府,至于是该府的哪个县哪个村,则已失传,难道其详,如:
      辽宁岫岩《王氏家族统谱》:祖籍山东登州府;
      辽宁本溪《马氏家谱》:祖籍山东登州府;
      辽宁本溪《艾氏族谱》:祖籍山东济南府。
      更多的“闯关东”的山东人可以把他们的祖籍追溯至县。辽宁本溪《王氏族谱?序》云:“吾王氏尝闻诸父祖曰:本贯山东蓬莱县人,村落居址莫可考矣。”②王氏“闯关东”时间在顺治(1644~1661年)初年,这篇序文作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距王氏踏入关东约150多年,村落居址已经失传。这样的事例最多,如:
      辽宁北镇《 刘氏世谱 》:祖籍山东登州府栖霞县;
      辽宁北镇《 朱氏谱单 》: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
      辽宁北镇《 唐氏谱单 》:祖籍山东兖州府曲阜县;
      辽宁本溪《 王氏族谱 》: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
      辽宁本溪《 谭氏谱书 》: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
      辽宁本溪《 张氏族谱引》: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
      辽宁本溪《 陈氏谱书 》: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
      辽宁本溪《 崔氏家谱 》:祖籍山东登州府栖霞县;
      辽宁本溪《 王氏宗族谱书 》:祖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
      辽宁本溪《 张氏本宗 》:祖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
      辽宁本溪《 赵氏谱书 》:祖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
      辽宁辽阳《 王氏宗族谱册 》:祖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
      辽宁辽阳《 张氏谱单 》:祖籍山东莱州府掖县;
      辽宁辽阳《 刚氏族谱 》:祖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
      辽宁兴城《 杜氏族谱 》:祖籍山东登州府黄县①。
      也有一些“闯关东”的山东人只记得老家是山东,至于是山东什么地方,则已模糊不清。如辽宁辽阳《 王氏三代族谱 》,本溪《 田氏家谱 》、《 张氏谱册》,北镇《 顾氏谱单 》、《 王氏谱单 》,仅仅记录祖籍山东而已。
      还有一些已经发生记忆的错误,甚或张冠李戴,如辽宁北镇《董氏谱书》记载,董氏祖籍“山东武定府丰润县大董家庄”,顺治八年“闯关东”,来到辽阳。清代武定府无丰润县,丰润县在清代属永平府。北镇《胡氏祖先古今家谱》记载,胡氏祖籍“山东济南府武州县”,顺治八年“闯关东”,来到盛京。明代济南府30个州县,无“武州县”,“武州县”当为“武定州”(今山东惠民)之误。北镇《 屈氏家谱单 》记载,屈氏祖籍“山东济南府曲阜县”。明、清两代曲阜皆属兖州府,“济南府曲阜县”应为“兖州府曲阜县”。《高氏族谱》记载,高氏祖籍“山东登州府署海洋县徽村”,“海洋县”应为“海阳县”。北镇《孙氏谱书》说他们祖籍“山东盐城孙家庄”,“盐城”显然有误,然应为何县,不得而知。


黑龙江巴彦县白氏家族也是一个例子。
      清朝末年,一对叫白山、白均的兄弟为了活命“闯关东”。兄弟两人挑着担子,一边走一边做点小生意、打点零工,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山海关。一股“胡子”(土匪)来袭,兄弟两个跑散了。白均记得哥哥曾对他说:往北走,找一块地开荒种粮,就有活路了。于是,他一直往北走,到了黑龙江哈尔滨附近的巴彦县落户。如今,白均的后裔已敷衍成为一个200多户、500多人的大家族。白家子孙口耳相传:老家是“山东省天津府严西县大白家庄村”。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氏子孙多次到山东寻根,始终无法找到“山东省天津府严西县大白家庄村”①。
     从“闯关东”的山东人的籍贯来看,那些“闯关东”的山东人,有“小云南”移民的后代,也有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明朝山东外省移民总计约58125户,290625人。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东有752365户,5 196715人②,外省移民占当时山东总人口的6%左右。因此,在元末明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云南与越南迁入山东,再于明末清初以后“闯关东”者,数量有限,绝大多数“闯关东”的山东人是山东土著的后代。


      2.骑子鞍山:山东人最早的家园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人是巫山猿人。巫山猿人是在重庆巫山县发现的,共发现了一个成年妇女和一个少女的化石,距今约200万年。
      山东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猿人是“沂源猿人”。
      公元1981年,金秋,9月18日。
      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芝芳村西北,骑子鞍山。
      这是一座石灰岩结构的山,海拔350米。山坡上,杂草丛生,一岁一枯荣。东山脚下,茨峪河潺潺流过。
      河西岸,山根下,有一个山洞。挖开薄薄的一层红褐土,一具猿人头骨赫然呈现在沂源县文物普查组张文明、杨雷、柴向荣与徐淑彬几位年轻人面前③。
两个月后,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吴文祺先生率领一支考古队抵达骑子鞍山下,进行发掘。在头骨出土的地方,又发现了眉骨2块、牙齿2颗。翌年5月,山东省文化局、北京大学历史系联手,再次对骑子鞍山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在距此洞50多米的另一处洞隙中,又发现了5枚牙齿,这是同时代的另一位成年猿人的遗骨。
      骑子鞍山发现的猿人化石被命名为“沂源猿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令红、李功卓先生对头骨残片进行了复原,北京大学历史系吕尊谔、黄蕴平、李平生与山东省博物馆孟振亚先生对骑子鞍山洞穴遗址环境、头骨残片与牙齿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这些头骨残片与牙齿,属于四五十万年前的两位成年猿人的遗骨。头骨的特征,与驰名世界的“北京猿人”相同。“北京猿人”的头骨在1941年12月5日装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辆专列,驶向秦皇岛,准备装船送到大洋彼岸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存放。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占领秦皇岛,还未运走的“北京猿人”从此下落不明。这样一来,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沂源猿人”头骨,就更加珍贵①。
       这两位“沂源猿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
       除了两位猿人的遗骨外,还发现13种动物化石,有称雄山林的虎、熊,有凶狠的狼、鬣狗、野猪,有奔驰于荒野上的马、牛、鹿,还有树上跳跃的猴子……
       可以想见,当时的骑子鞍山一带,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猛兽出没,牛马成群。“沂源猿人”手执木棍、石块,渔猎采集,生息繁衍。    
       在古文献中,最早的山东人被称为“夷”。“夷”有二义,一指远古时期华夏族以外的所有部族,此为广义;狭义的“夷”仅指东方之人。从“沂源猿人”以后到齐、鲁建国,这个漫长历史时期的山东人,皆可谓之“夷”。
      许慎《说文解字》大部“夷”条:“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在甲骨文中,“大”字像一个正面站立、两腿分开的人形;《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大”字也如是。“夷”字的造型乃一身材魁梧的大汉在腰部佩带一张弓,这就是东夷人的形象。
      东夷人的一个特征是身材高大魁梧。
      1959年初夏,在大汶河两条支流交汇处的宁阳县堡头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6000年的文化遗存,经过调查,这一文化遗存分布在宁阳堡头至泰安大汶口一带,现存面积825000平方米。同年6月24日,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组成考古工作队,在宁阳堡头进行发掘。因为该文化遗存分布于宁阳堡头与泰安大汶口接壤地带,曾用过“宁阳堡头”与“泰安大汶口”两个考古学名称,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写的宁阳堡头发掘报告使用了“大汶口遗址”这一名称①,逐渐为人们采用。1960年,曾主持大汶口遗址发掘的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刘锡曾先生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提议将这种文化命名为“大汶口文化”②。      1961年,杨子范、陈晶晶两先生也提议将这种文化命名为“大汶口文化”③  。1963年,夏鼐先生在《历史教学》第4期上发表一篇文字,也提议把这种文化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个名称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迄今大汶口文化遗址已发现百余处,分布范围南起淮河,北至鲁北,东起胶东,西迄豫中。从碳14测定数据来看,大汶口文化大约从公元前4300年起,延续了1700年左右,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演变为龙山文化。
      创造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身材高大。
      表7   中国新石器时代男性身高统计表①
      从这几处遗址来看,山东、河南一带的先民身材最高。
      人的身高主要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身高基本上是自然条件——温度、湿度和日照时间——决定的。温度高,湿度大,日照时间少,人体散热条件差,基础代谢作用降低,脂肪与蛋白质积累慢,身材就矮。反之,气温低,湿度小,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人体热量辐射,散热条件好,基础代谢加强,脂肪与蛋白质积累快,人就高大。
表8  中国各地区汉族身高平均值② (单位:毫米)     
      地球人的平均身高,男为165厘米,女是154厘米①。中国汉族男性比地球人的平均高度仅高0.82厘米,女性则高出1.26厘米。少数民族的平均身高,男为163.5厘米,女是152.9厘米②,都低于地球人的平均高度。
      山东人虽有“山东大汉”的美誉,实则身材并不是最高的。如果把中国人的身高分为东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四个级别,山东人为第二个等级。山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东的自然条件,从而规定了山东人的身高。
      身材高大,这是东夷人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他们腰间佩带的那张弓。
      翻检文献,可以查寻到几位弓矢的发明者:般、夷牟、羿、蚩尤、垂、浮游。这些发明人多数为东夷人,如般、夷牟、羿、蚩尤。最擅长弯弓射箭的是羿,所谓“羿者,古之善射者也”①。当然,东夷人不可能是弓矢的唯一发明者,但应是最重要的发明人之一。古人把有关弓矢的一项项桂冠戴在东夷人头上,是因为东夷人特别喜爱弓矢。在山东新石器文化墓葬中有以石镞、玉镞装饰身体的习俗,有的戴在头右侧,有的戴在右肩上,更多的是佩带在腰部 。由此推测,东夷人的腰上总是佩带着弓矢,木质的弓已经腐朽净尽,只剩下石镞、玉镞。腰上佩带弓矢成为东夷人的一大特征。
      “夷”字的造型是东夷人形象的写照。
      那么,远古时期山东人长得什么样?考古发现提供了两幅远古时期山东人的自画像。
      一幅是在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出土的一件石质饰品。这件装饰品高3.1厘米,宽3.6厘米,厚1厘米。上面刻画的是人的面部,四方脸,大眼睛,大鼻子,大口,面像粗犷。这件装饰品的背面刻有桥形钮,可以穿绳佩带于身上。
      这是公元前3000年~前3500年间的山东人的一个自画像。
     另一个自画像出现在公元前2300年~前2600年间。这是一件陶塑人面像,出土于潍坊姚官庄遗址,高6.5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四方脸,大眼睛,颧骨较高,鼻梁低扁,面像也非常粗犷。
      山东人的远祖不仅刻画了自己,还用双手塑造了他们的动物朋友的形象。
      “闯关东”的山东人绝大多数是东夷人的后裔。那些“小云南”移民,虽然远祖是云南或越南人,但他们在山东居住了数百年,也被齐鲁文化所同化。因此,那些“闯关东”的“小云南”移民,无不以山东人自居,甚或认为“小云南”乃山东某地。
  

注释:
      041
      ①张健、王世海:《胡忠奎揭开“小云南”千古之谜》,《中国地名》2003年第1期。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10页。
      ②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③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④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⑤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072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②乾隆官修《清朝通志》卷八十一《食货略》。
      ③金毓黻:《静晤室日记》卷四十四,辽沈书社1994年版,第1876页。
      ④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⑤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0页。
      ②山东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
      高密大牟镇陆家村云南移民民居(孙运久临摹)

1925年版《莱阳县志》关于云南移民的记载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洪洞老鹳窝遗址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清人上官周绘胡大海像(选自《晚笑堂画传》)
      ①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000年三联书店再版改名为《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②《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③《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
      ④参见张青主编:《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0页。
      ⑤参见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⑥《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三。
      ⑦《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

①参见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民俗资源调查报告》(未刊稿),2003年10月,第4~5页。

①风良:《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袁辉:《也谈“小云南”》,《满族研究》1999年第2期。
      ③潭雨明:《小云南与明清移民》,《寻根》2003年第5期。

①胶南市史志办公室:《灵山卫志校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②胶南市史志办公室:《灵山卫志校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③参见张彩霞:《明初军户移民与即墨除夕祭祖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④胶县地名委员会编:《山东省胶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第95页。
      ⑤胶县地名委员会编:《山东省胶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第111页。

①参见拙著《解读山东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9~15页。
      ②胶南县地名委员会1990年印行。

①参见张金奎:《明代军户地位低下论质疑》,《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②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1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灵山卫志》所载灵山卫衙署图
      《 灵山卫志 》所载灵山卫建置图

①左千户所设于灵山卫,前千户所设于夏河寨(今胶州市琅琊镇夏河城村),后千户所设于胶州(今胶州市城区)。
      ②胶南市史志办公室:《灵山卫志校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③胶南市史志办公室:《灵山卫志校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④胶南市史志办公室:《灵山卫志校注》,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参见王蔚成主编:《昌邑文化博览》,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7页。
      ②胶县地名委员会编:《山东省胶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第46页。
      ③胶县地名委员会编:《山东省胶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第78页。
      ④胶县地名委员会编:《山东省胶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第206页。
   
      沐英画像(选自明万历刻本《三才图会》)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0页。
      ②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81页。

      ①李林:《满族宗谱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0页。

①李解:《东北白氏祖孙山东寻根70年》,《山东商报》2007年3月30日第19版。
      ②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页。
      ③徐淑彬:《山东沂源县骑子鞍山发现人类化石》,《人类学学报》1986年第4期。

“沂源猿人”遗址
      《说文解字》中的“夷”字
   
      ①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②参见于中航:《大汶口文化探源——纪念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三十年》,《华夏考古》1989年第2期。
      ③杨子范:《对山东史前考古的追述与瞻望》,载山东省《齐鲁考古丛刊》编辑部编《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16页。

      ①引自张振标:《现代中国人身高的变异》,《人类学学报》1988年第5期。
      ②引自张振标:《现代中国人身高的变异》,《人类学学报》1988年第5期。

①[苏]雅?雅?罗金斯基、马?格?列文:《人类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②张振标:《现代中国人身高的变异》,《人类学学报》1988年第5期。


汉画像石“羿射九日”图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出土的人面纹装饰品
      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的陶塑人面像
      左图为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的仰韶文化陶塑人面,右图为陕西扶风姜西出土的仰韶文化陶盆贴塑的人面。从这两件塑像来看,与大汶口文化人面像的大眼阔鼻有所不同。

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形壶
      (1959年山东宁阳大汶口出土)

①吕尊谔、黄蕴平、李平生、孟振亚:《山东沂源猿人化石》,《人类学学报》1989年第11期。

①参见拙著:《解读山东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①张宗纲:《青岛奇观》,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8~92页。
      ②《宣宗实录》卷九十。

      ①《荀子?形势解》。
   


从《乳山市志》看云南移民

胶东夷先生多次提出,胶东在明以前有很多土著,移民只是一部分。我同意这个观点。但这与我们探讨胶东移民特别是云南移民并不矛盾,从史料、传说和各姓家谱来看,明洪武特别是永乐时期,确实有一批从云南迁徙到胶东的移民,其中有不少是军户调到胶东卫所的。虽然有的家谱不一定可靠,但从云南迁徙到胶东的传说决不可能是谬传,因为这一传说在胶东太普遍了,我们无法凭想当然就轻易否定它。《乳山市志》在威海各市区的志书中是编撰最好的,乳山史志办对乳山境内主要姓氏的渊源调查的比较细,大多比较可靠。因为乳山市海阳所镇在明时曾设置为海阳守御千户所,沿乳山南海岸向东环绕到威海,依次还有靖海卫、宁津所、成山卫、威海卫、百尺崖后所等,所以从云南移民(从军)到乳山的姓氏比较多。《乳山市志》记载:乳山境内,千户以上的姓氏有40多,其中原为土著的主要是明以前的于姓、王姓、宋姓、姜姓、孙姓、高姓、宫姓、隋姓、兰姓、史姓等,其他各姓大多系明时移民,而且明确记载为明洪武或永乐从云南(或直指从安徽、河南、江苏)迁徙到乳山的近30姓,详情如下,请各位参阅:
于姓约1.6万户,多直接由荣成县赤山迁入,部分由赤山徙文登县大水泊后次迁境内,为胶东土著。少数为明代军户落籍,其中,芦头、水头两村于姓系明永乐年间后由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其后裔析居封赠山、姜家庄等村。
王姓约1.5万户,大部系元至元年间从山西省鸡头村先迁莱阳县岘子湾,明永乐年间后渐次东移至乳山境内。明永乐年间,小云南王姓从军海阳所落籍,后裔析居所后王家庄、望海庄、翁家埠、祉家庄、桃村王家、二甲等村。
刘姓约1.2万户,主要系元至元年间山西省云岗刘姓一支和明洪武二年河南省固始县刘姓一支(先移居文登县鸭湾崖,后渐次西迁)移居境内。明永乐年间,刘党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后裔析居海疃、薛格、姜家庄、刘家庄等村。


宋姓约1.2万户,皆为元代搬阳路总管宋信(原籍江西吉水县人)后裔,应属胶东土著。
姜姓约1万户。系土著旧族。
李姓约1万户,主要一支系元至正年间由金乡县迁入,后裔析居各村。其次,明永乐年间,金乡县李姓从军海阳所落籍,嘉靖年间迁居李家,后裔析居李家疃、孔家庄。
张姓约8000户,主要有:明洪武年间,张霖由江苏省赣榆县哲望村从军落籍宁海城,正德年间,第四代孙张珂迁入境内,其后裔析居各村。另有一支系明洪武年间由河北省清河县先迁莱阳县水头沟(今莱西市城区),嘉靖年间以后移居境内。还有一支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所后张家庄,后裔析居李家、常家庄、六村屯等村。另有一支系明成化年间由海阳县坛山迁入。
孙姓约7000户。共有七支,其中一支为土著旧族,另有四支分别系明正德年间由莱阳县城里迁入、明成化年间由贵州锦屏县乐桑屯迁入、明末清初由牟平县城里迁入、清顺治年间由荣成县虎台迁入,还有两支系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迁入。




2007年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庄公示 

水母网  日期: 2007-07-20  来源: 烟台日报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是市政府为民服务实事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共确定了600个村庄为通自来水项目村。为增强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省财政厅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对2007年度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庄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项目公示期间发现问题,均可向市项目主管部门或财政局反映。
  咨询电话:市水利局:6253402;市财政局:6688060。

  2007年7月20日 

  

  牟平区

  (35个)

  观水镇:岔河庄、泥村、许家、下扬家、埠西头;武宁镇:陡崖子、侯家疃;姜格庄镇:序班庄、沙家疃、东杭格庄;王格庄镇:杜家、下费、清泉埠;水道镇:邱家、山上里、半埠店、上朱车;莒格庄镇:孔家庄、杨家夼;玉林店镇:尺坎、西柳庄、沙子、后庄、小宅、前庄、大囤圈、共和庄、徐家疃、上口、张家口、贺家屯、埠后、西桑杭埠;大窑镇:刘家口;高陵镇:双山埠

  县市区

  村 庄

  福山区

  (24个)

  门楼镇:仉村张、仉村王、蓬莱庄、绍瑞口、肖家;回里镇:前富村、土峻头、善疃、茂芝场;高疃镇:儒林沟、十里铺、桃园、王家庄、东厅、南庵沟、义井、松岚、南厚滋沟、北侯旨沟、庞家沟、下夼、吕家沟、赵家庄;张格庄镇:张格庄

  海阳市

  (100个)

  发城镇:多英、黄龙夼;小纪镇:安夼、西口、西三关、东苇园、上虎龙、石马疃头、纪家店、亭儿崖、小杨格;行村镇:周家庄、迎春、丁格庄、鹏化庄、孙家夼、马家庄;辛安镇:徐家铺、台子头、瓦罐窑、北马家、朱村、木桥、南茂梓、床子头;里店镇:上于朋、中于朋、下于朋、炉上、崖底、埠峰、河南庄、孙格庄、东上庄、西花崖、刘家、姜格庄;大阎家镇:丛上、王家庄;朱吴镇:上碾头、莱格、陶家沟、宝玉石、上涝泊、蜜蜂涧、宅夼、瓮窑头、纪家庄、东栓马、张家兰、上院口、清泉庄

  长岛县

  (4个)

  大钦岛乡:南村、北村、东村;黑山乡:土岛村

  夏甸镇:禾木程家、东河北;张星镇:三姓庄、曹家庄子、羊家、川林家、奶子场、仓口陈家;阜山镇:潘王家、庙后吕家、马家、大梁家、峰山后、青山李家、北院庄;齐山镇:前仓、马家、小吴家、王家夼、高家圈、董家、孙家院、李家庄、状元头、玉甲、小泊子、邹格庄、张秀家;金岭镇:大河头、东店、邹家、掉钟头

  莱阳市

  (16个)

  龙旺庄街道办:溪聚;冯格庄街道办:冯格庄;沐浴店镇:战家沟、簸箕港、西石河头、望岚口、东石河头、寺院头;团旺镇:东北岩;羊郡镇:东辛庄;姜疃镇:塔南泊;谭格庄镇:旭日庄、许家旺、李家泊、小姚、夏家;

  莱州市

  (28个)

  朱桥镇:卧龙、上杨、修家沟、小鹿家;夏邱镇:丁家、宋家;柞村镇:东王庄、东关门、新村、积福、东朱宋;驿道镇:西牛、栾庄、东马、谭家;郭家店镇:钓鱼台、小庙后、小黄泥、于家河、凤凰寨、七里岚、南村、高埠、洛庄、李家、连夼、大李家庄、东山赵

  蓬莱市

  (15个)

  紫荆山街道办:宗沟;南王街道办:前韩、平吴、平刘、平杨;大柳行镇:小柳行;北沟镇:孟家、马家;大辛店镇:田家庄、夏侯、谭家沟、大夺沟、战庄、龙山店、三甲

  招远市

  (32个)

  东村街道办:阎家庄、大丛家、大磊石、姜家疃、山后、北倪家;方圆街道办:楼庵、邵家;凤城街道办:新安;留格庄镇:周格庄、六甲、八甲、小滩、大疃、桃源、塔儿庄、杜家、窑家庄、民生、常胜;盘石店镇:东庵、野口、栾家疃、嘴子后、潘家沟、松岩庄、周家、马格庄、炭岚、朱兰夼、平岚;郭城镇:姜家、大侯家、东鲁家夼、段家、肖家庄、五村、龙口;徐家店镇:取水崖、油坊、修家苇夼、晶山后、小庄、东季家庄、郝家庄、北沟、燕翅山、于家长沙;

  栖霞市

  (346个)

  唐家泊镇:西五叫山、八字沟、上牛蹄夼、麻地、东五叫山;松山街道办:前铺、东鹿头、战家、下桑树夼、金山店子、豹山口、河南夼、南寨、大北庄、客落邹家、金山台、金山、母山后、新店、枣林庄、吕家埠、北衣家庄、代家、兴利、上紫现头、后铺、东北庄、隋家集、客落王家、留家;经济开发区:水道观、后高格庄、小夼、东山;庄园街道办:留家沟、草庵、上宋家、侯家沟、北丁家沟、娄家、后夼、陈家、葛家沟、莒家、高家、孙马家、马家疃、王格庄、主格庄、观东、北岩子口、十里铺、谢家沟;

  寺口镇:山口、曹家、院上、王格庄、西刘沟、于家寨、南山、横沟庵、汪家沟、北闫家庄、战家、纸房、兵山后、寺口、花园泊、唐家店、韩家沟、缴沟、崔家庄;官道镇:官道、小闫家、北照、姜家庄、栾格庄、孙家庄、邴家庄、大花园、上柳家、大石头、驼山、栾家店、许家洼、小河子、邢家阁、小石头、小花园、柞岚头、姚家店、隋家沟、半城沟、孙家庄、王家洼、讲家庄、万家庄、许家、大东庄、艾家沟、栾家寨;

  翠屏街道办:林家亭、西二里店、南石岔、小东沟、小流口、城东沟、大务夼、东牟家庄、石盒子、上孙家、衣家泊、刘家河、慕先庄、黄家庄、大霞址、釜甑、前阳窝、小河北、后阳窝;杨础镇:吉格庄、口子后、花园、埠头、史家疃、东刘家、芦子泊、孙家坡、西马沟、沙峨、阳谷、小庄铺、榆格庄、芦上、东柳、杨家圈、西范家、西柳、王家庄、衣家庄、岔河;

  观里镇:筐里、崖后、观里、潘家洼、邹家庄、乔家、衣林庄、小院、小寨、二甲、林家店、南谢家、慕家泊、孟家、潘家庄、大埠、王家泊、小山口、东南庄、巨屋、大郝庄、郭格庄、华山东、潘家岭、小郝庄、方山前;

  苏家店镇:潘家店、西小韩家、官地、曲家沟、南小韩家、集后、刘家庄、后泊子、曹家、合甲沟、东店、东山院、西山院、集东沟、前泊子、碾头、姜家、王家沟、孙家、小蔡家、缴格庄、吴家庄;西城镇:南交毛寨、乔家、小庙后、庙东夼、小庄、小庙前、北交毛寨、哨上、苗家沟、初格庄、李家疃、回兵崖、下岘、左家、赵家、邹家、徐家沟;庙后镇:庙后、祝家夼、后罗坡、上汪夼、下汪家夼;

  蛇窝泊镇:中马河、下马河、西凰跳、西河南、下范家沟、院头窑、水晶泊、蛇窝泊、荷叶、牟家疃、周家沟、东山根、口子、安子夼、石角夼、大咽后、中榆疃、马格庄、山虎庄、中初家、犍脊山、前张家庄、前泥都、张家泥都、跃进、卢家、东河南、窝乐、南台、东院头、禾家庄、观泊、西山、北崮山、南崮山、荆山后、大帽顶、连家庄、榆子、北榆疃、博地、南榆疃、大埠后、东初家、前榆家夼、刘家崖后、后撞;

  亭口镇:占疃、下门楼、下石佛、北台、上土屋、南佛家、陡崖、南埠、下杏家、风山、黄土壤、下土屋、马家瑶、下瑶沟、前炉房、下谢家、杏家庄、上门楼、京甲、曲里、刁家、徐村;桃村镇:柳家庄、都沟、圈里、凤凰庄、西牟家庄、大白马夼、后白马夼、清香崮、康家、东涝都、大楚留、卧龙、南涝都、上桃村、芝麻岭沟、荆子埠、西甲、史家、北楚留、石字线、甲格庄、铁口、桥子沟、巨夼、西城、罗圈、陈家沟、肇甲庄、蒋家沟;

  臧家庄镇:臧家庄、前台、大台、东庄、乐家沟、乔芝、松岚、东寨、东林、韩家疃、北城、峨山、道村、西栾家、槐树庄、前姜格庄、仙人埠、店子观、马陵冢、翁留范家、北花园、泊子、刘家疃、南尹家、西尹家、东尹家、东山庄、苇夼、路旺、岚子前、西姜格庄、罗家、甄家、吴家、小河潘家、郭家店、龙回头

  县市区

  村 庄




探究明初胶东移民的由来(组图) 

--------------------------------------------------------------------------------

福山区臧家村就是明初由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始建的村庄之一。 

  山西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移民遗址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洞县大槐树移民遗址照壁。 

洪洞县大槐树古驿道。 
  所谓移民,就是居住位置发生了空间转移的人群,或者说改变了居住地点的人口。翻阅《明史》等诸多文献史志,都记载明代初期,有过一次延续了40多年的大规模移民活动,移民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胶东半岛的历史与明初移民息息相关,胶莱河以东广大地区,都留下了移民的足迹。

  明初移民的缘由

  明朝初年实施的大规模移民活动,与元末明初的战乱有关。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89年(1279-1368年),由于它是在军事暴力征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权,它给中原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元末明初的中原大地,除却战火兵灾,自然灾害也比以前任何朝代都要严重,危害极大的瘟疫也多次暴发流行。总之,元末明初,兵乱、自然灾害旋踵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人口大量流失,十室九空,荒无人烟。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各地官吏纷纷上书,尽言各地荒凉景象,直接威胁着刚刚建立的明朝政权。为此,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移民垦荒便是重要举措之一。新编《蓬莱县志稿》载:“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

  胶东移民来自何方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它讲述的是明朝初年从山西向外移民的一段史实。

  明初,山西与中原地区相比,完全是另一种景象,这里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人丁兴旺。原因有二,一是元末察汗帖木儿与其养子扩廓铁木儿(王保保)统治着山西及河北西南部,尽管他们也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但同时把农民看作是财富的创造者,实行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二是山西四周皆为崇山峻岭,这就长期避免了战乱之祸,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山西、冀南之民因此得以休养生息。这里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使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人民视为安乐之地,促成中原难民大量拥入。至明初,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一个人烟稠密,土地狭窄的特殊地区。这就是明初从山西向中原移民的原因。

  《明史录》记载:山西外迁移民主要来自平阳府、汾州府、潞安府。这些地区共辖58县,其中平阳府就辖28县,因此,外迁移民最多。山西外迁移民地如此广泛,为什么在民间几乎一致认为移民来自洪洞县呢?这种传说于史实相符。洪洞县属平阳府,地处山西中南部,交通便利,易聚易散,经济发达,使洪洞县成为山西外迁移民的集散地。据《洪洞县志》记载:洪洞县有座广济寺院,寺院宏大,殿宇巍峨,自唐宋以来便建有驿站,常驻驿官,处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在广济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在汉槐上构巢垒窝,年长日久,汉槐上的老鹳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政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启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望去,只能看见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移民梦绕魂牵的家乡标志。如今大槐树仍在,不过已是汉槐同根孳生的第三代古槐了。

  据有的学者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考证:自洪武6年(1373年)至永乐15年(1417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分赴各地的外迁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总人数近百万。在这18次移民中,明确记载向山东移民2次,总人数在10万——15万之间。迁入山东的移民,多在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青州府、莱州府。莱州于明洪武9年(1376年)升为府,除原辖即墨、莱阳、平度、莱西、海阳等县外,辖境扩大,因此,迁入莱州府辖境的移民,分流到胶东半岛各地。

  众说纷纭“小云南”

  明初移民的集散地主要是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不争的史实,可是各地姓氏谱书,多记载着其祖先来自“小云南”,移民的后裔言及祖先从那里来,多称“小云南”。为了弄清众说纷纭的“小云南”倒底是指哪里?与大槐树是否有关?福山区政协移民调查组,亲临山西、河南等地实地考察。

  从考察结果来看,小云南之说有三:一说洪洞县,因洪洞县在罗云山之南,当地俗称“小云南”。据《洪洞县志》载:“罗云山,在县西40里,自汾西县迤逦而南,历县境60里”。山西太原以北,带云字的地名山名多达22处,如云川县、云中郡、云内州、云阳郡、云州、云冈等。经过实地考察,不难看出,先民所回忆的移民之源“小云南”,实是古云州之南,山西云中以南,今洪洞、太原以北的广大地区。

  二说“小云南”指河南固始县。宋、元、明时期,当地有一云镇,人们口传“小云南”,又因固始县地处“豫南”人们口头误传为“云南”。

  三说“小云南”是指今云南、贵州交界一个名叫乌撒的地方。《元史地理志》载:“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元祖乌撒部为部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乌撒部、今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明置乌撒卫。”云南、贵州历史上是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来自“小云南”的移民却都是汉族。有资料称:其祖先起源于中原一带,为避中原之乱,南迁“小云南”,被称为流民,这些流民在“小云南”度过了漫长的时代,明朝初年又迁回中原。新编《蓬莱县志稿》对此说有记载:“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

  综上所述,称“小云南”的三个地方,虽均有移民胶东的记载,但移民的数量差别很大。据福山区政协移民调查组统计,明代移民建村124个,除无法考证移民来历的31村,其余93村分别是从全国各地迁来建村的25个,从云南迁来建村的5个,从被称为“小云南”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和河南固始县迁来建村的63个,占有移民来历记载建村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七以上。其中,福山区臧家村就是明初由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始建的村庄之一。如果对烟台各县市区明初移民进行全面调查统计,来自“小云南”移民所占比例不会比福山区少。所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是主流,河南固始县次之,众说纷纭的“小云南”指哪里,已经很清楚了。

  移民与胶东民俗

  经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胶东的众多移民,促使胶东民俗产生变异必不可免,现仅举节令、行为、语言三例。

  在节令方面,最突出的影响是寒食节。冬至之后105天为寒食节,这一天,禁火、冷食。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被焚于绵山的介子推。介子推(一说介之推),春秋晋国贵族,曾从晋文公流亡国外,晋文公回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赐介子推,遂和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传说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他不愿出来而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决定以介子推抱木焚死之日(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二天),禁火、冷食,后成为节令名,被山西移民带到胶东。

  在行为习惯方面,最突出的是倒背手走路。当年官兵强迫百姓在大槐树下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移民双手反绑起来,再用一根长绳串联起来押解上路。由于移民手臂长时间被反绑,久而久之形成习惯,移民后裔也沿袭这一习惯,喜欢背手走路。

  在语言方面,以“解手”一词最具代表性。传说“解手”一词是这样产生的,官兵在押解移民长途跋涉的过程中,移民的双手被绑,途中有人要小便,只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请求逐渐简化为“老爷,我要解手”。押解官兵便知“解手”就是小便。久而久之,“解手”便成为大小便的代名词,并且在胶东大地广为流传,一直流传至今。

  明初移民,对胶东人的心理影响最为深刻。每当人们提起洪洞县,每当人们说起大槐树、老鹳窝,人们想到的是祖先不辞劳苦、历尽艰辛的移民历史,是先辈们开荒农垦,创建家园的辉煌业绩。这种心理影响,恰恰是中华民族不忘祖先功德,热爱故土,热爱家园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王焕理 吕伟达




“小云南”考:大移民前的山东人都哪儿去了?

 在胶东,探讨起当地居民的祖籍或一些村落的来由,十有八九便会有人提到其祖先是明初从“小云南”迁来的。后来同一些东北人交谈,才知道东三省的许多汉人祖上也来自“小云南”。这“小云南”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移民? 

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东北和山东的许多朋友都说他的祖上来自一个叫“小云南”的地方,“小云南”你在哪里?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小云南”的文章,常常被文章作者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所感动。特别是读了鞍山市铁西区区志办原主任胡忠奎和古稀老人马文清先生考证材料的报道,才知道“小云南”竟如此神秘。东北人说“小云南”在山东,而山东人却说:莫说山东从来就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就连他们的先祖也来自“小云南”,使“小云南”更加扑溯迷离。长期以来在民间和社会上一直有许多人契而不舍的进行着苦苦的探询和求索。于是便有了云州之南的运城、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云南的祥云、云贵川交界的乌撒卫、江苏北部的赣榆以及朱元璋的家乡凤阳等多种说法。经过当事者的调查,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无论是官称或俗称都没有叫“小云南”的地域名称。那么“小云南”究竟指的是什么?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小云南”称呼的起源地主要在山东,而在山东凡是称其先祖来自“小云南”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家庭都世代生活在登、青、莱州的沿海地区,其中很大一部分家庭的先祖都是明朝初年守卫山东沿海各卫所的军户,按着这一线索分析,这些人的先祖当初迁徙的时候应该是军人戍边,守备屯田的集体“调动”。山西运城说和大槐树说是政府组织的民间移民,据《明实录》记载,在明初的洪武和永乐年间,这种移民共进行了大小十八次,移民的目的地主要是河北、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史志上没有记载这些移民有军垦的性质,因此,山西运城和洪洞大槐树就是“小云南”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 

   历史上是否有过属于军垦戍边的大规模集体调动呢?据发表在“北海牧羊人网站”的文章《“小云南”考》记载,朱元彰统一中原后,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发动了有名的“明攻云南之战”。原来,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以后,盘踞在云南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故元梁王和土酋段氏,仍忠奉蒙古国。十四年九月初一日,朱元彰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师30万南征云南。先征曲靖,再攻昆明、乌撒,最后攻克大理(云南),至此平定云南全境。其后乌撒各部发生复叛,均被官军镇压。乌撒地处云南、四川、贵州3省交界处,为当时的一个军事重地。平定云南以后,明朝政府为开发西南,巩固边防,开始在云南屯兵。据史料记载,当时驻兵以朱元彰家乡凤阳籍士兵为主。 


原来,“小云南”在今天的祥云县附近! 

  祥云县附近自古以来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曾在此出现过南诏、大理等与中央政府地位不相上下的国家。自唐代起,开始有大量汉人移居该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五代十国及宋元时期,外族入侵,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再加上云南历史上曾经是中央政权流放犯人的地方,造成了汉人聚集和北方文化的南移。也就是从那时起,今天的贵州、云南等地,尽管地处西南,但无论从语言上、文化上都更倾向于北方。 


  朱元彰统一中原后,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发动了有名的“明攻云南之战”。原来,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以后,盘踞在云南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故元梁王和土酋段氏,仍忠奉蒙古国。十四年九月初一日,朱元彰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师30万南征云南。先征曲靖,再攻昆明、乌撒,最后攻克大理(云南),至此平定云南全境。其后乌撒各部发生复叛,均被官军镇压。乌撒地处云南、四川、贵州3省交界处,为当时的一个军事重地。平定云南以后,明朝政府为开发西南,巩固边防,开始在云南屯兵。据史料记载,当时驻兵以朱元彰家乡凤阳籍士兵为主。出于胶东战略需要,从云南调动军士到胶东守备可能性很大。加上在历史上得胜者往往喜欢在战胜后徙其民于它处以防再叛,再加上中原人口匮乏,顺便迁些老百姓也不是没可能。据此可以认定,胶东众多“小云南”籍的人氏与上述提到过的蓬莱王氏、台湾李敖先祖一样,在其时被移民到了胶东。 

  从云南到胶东,背井离乡,迢迢万里,期间跋山涉水,历时一二载,备受饥饿、劳累、疾病困绕及长官军士折磨,不知最终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占多少?此次移民,可谓艰辛之至,悲壮之至! 

  从公元前109年到1914年,祥云县这片土地以云南称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祥云县,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祥云县附近,拥有大量的文化古迹和旅游胜境,众多灿烂辉煌的考古发现和水目山、茶马古道、古云南城、美军飞虎队机场等都是著名的景点,附近的大理苍山、洱海、龙华寺、大理三塔、蝴蝶泉等都极具特色。喜欢寻根问祖的朋友,不妨在阳春三月,到祥云去看看,说不定还能查找到先祖活动的踪迹呢!



鞍山回族人祖籍“小云南”
或就是今云南祥云地

□胡子龙

十一年前,《春城晚报》文史版的编辑给我转来了一封发自东北的长信。写信人是辽宁省鞍山市政协委员、回族文史专家马文清先生。马先生在信里说,今天居住在鞍山市以及鞍山附近的回族人,世代相传他们共同的祖籍,是在一个叫“小云南”的地方。可从前的“小云南”是当今的什么地方,在当地回族同胞中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山东的某地,有的说是山西的某地,有的说是河南的某地,也有的说是河北的某地,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有以“云南”为地名的历史记载。但马先生利用离休之年,对这几个地方做了详尽的考证,均没有找到这几个地方中的某一个地方就是“鞍山回族人祖籍小云南”的有力证据。茫然失望之时,恰巧,他意外得到了一期刚出版的《春城晚报》,当期晚报《大观》文史版上头条刊登了我撰写的小文《六城古地“小云南“》,让马先生喜出望外,读后立即给我写来了那封长信。他希望我能够详细向他介绍一下祥云之所以被称为“小云南”的历史渊源,并代他就近搜集回族人历朝历代在“小云南”落籍、人村布局、生产生活、经济文化、所经历战争和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外迁等历史资料,以便帮忙他考证今天的祥云一带,是否就是他和他的族胞们多少代多少年来苦苦寻找的祖籍地“小云南”。可惜我当时为生计而四处飘泊,居无定所,无法完成马先生所嘱托,随即又在辗转中不经意地把马先生的通讯址和电话都给弄丢了,没能再与马先生联系,深感歉疚。而今祥云地是否就是马先生他们要寻找的祖籍地“小云南”,也始终成了我一份放不下的牵挂,几年来存疑问存希望于心。
最近上网,发现马文清先生现在依然在为揭开“故籍小云南”之谜而作着锲而不舍的努力,歉疚之心迫使我腾出时间来,认真查找翻阅了一些有关祥云历史变迁和祥云千百年来回民族迁入迁出的历史资料。通过所接触到的历史资料,我感觉到,今天的祥云一带,或就是马先生和他的族胞们多少年多少代以来苦苦寻找的祖籍之地“小云南”。
首先,作为曾经的云南县旧地,而云南县又长期作为云南省的一个下辖县,今祥云一带当仁不让是“小云南”之地.
据《祥云县志》等地方志书载:公元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在今祥云地设县,因汉武帝梦见彩云现于龙兴和山,县在云之南,故名为云南县。县城驻地设在今云南驿村。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分益州郡西部置永昌郡(今保山),云南县归属永昌郡。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诸葛亮平定西南,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郡治仍设今云南驿,与县同治。唐武德四年(621)置西宗州,州治依然设云南驿。武德七年(624)置云南州,州治设今旧站村西,距离云南驿三里坝路,州治古城遗址今尚可寻觅。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灭大理国,而后元朝设立云南行省于今昆明,作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云南县作为云南行省下辖的一个县治,依然保留“云南县”之行政区名。1913年,全国统一裁府、州,省内置道,云南县归腾越道,也称迤西道。直到中华民国时期的1918年,才因县名与省同,改称祥云县。省县同名达666年之久。
当然,就“云南”这两个字读起来柔和的音韵,和字眼所具有的吉祥诗意内涵,在云南省之外的其他广大地区,以“云南”为地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我客居四川的时候,就到过一个也叫做“云南”的地方,那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小山村。但无论有多少个地方也取地名为“云南”, 然而,在他们那里,“云南”就是“云南”,而不可能是“小云南”。小是大参照比衬的结果,有小皆因有大。我们知道,小凉山是比衬于大凉山而得名的,小中甸是比衬于大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城和迪庆州府)而得名的,祥云境内的历史地名小波那也是比衬于大波那而得名。在地名中,有“小XX”,旁边就有管辖“小XX”或深刻影响“小XX”的“大XX”,基本不会有什么例外——没有一个大的“云南”来做比衬,以何而谓之“小云南”?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今天的曾经以“云南”为县名的祥云县一带,恰恰具备了称为“小云南”的条件。不是吗?当“云南”这个曾经的县郡名,因朝庭置云南行省,一跃而升为省一级的行政地名,同时又保留了它作为一个县的行政地名,省亦云南,县亦云南,相较于云南省这个“大云南”,“小云南”也就在人们特别是云南县的官民意识中浮现出来,以作区别,防止很容易出现的混淆。而在省县同名的666年漫长时间里,这种意识一年较之一年得到强化,一代较之一代得到强化,“小云南”最终就成了中国一个特殊的地理性概念。熟知祥云历史文化和地域性文化的人都知道,在省县同名的那段漫长的时间里,云南县(今祥云县一带)的官民,对内对外,差不多都是以“小云南地”和“小云南人”自称的,并且得到了外来人、外地人和外地文化的承认,在许多关于祥云(云南县)的史籍和游记里,“小云南”这个字眼屡见不鲜,著名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祥云部分里,就两次提到“小云南”。特别,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祥云汉、彝、白、回各民族民间,“小云南”的说法仍然广泛流传,什么“小云南,坝子宽,三年总有两年干(旱)”,什么“小云南的口头(禅)”,“小云南人的脾性”,“小云南人的心肠”,“小云南人的眼光”,“丽江的粑粑鹤庆的酒,剑川的木器处处有,小云南人满天下走” ……等等,群体地既以“云南之源”而自豪和骄傲,也一贯以“小”而自谦。



有人曾把这些和与之相关联种种地域性文化现象,称之为“小云南文化”,尽管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而在外省的一个个也喊做“云南”小地方,其地域虽小,甚至是名副其实的小,但没有一个“大云南”作比衬,也就没有能够在“云南”两字前面冠以“小”的对比条件,自然也就无“小云南”可言了。比如,前面我说过的四川那个名“云南”的小山村,虽然已经是小得不能再小,与它隔金沙江相望的就是纵横千里幅员辽阔的云南省,它却从来也没有以“小云南”自称过,一直都理直气壮地称“云南”、“云南村”。连称为“小云南”都不能够,顺理成章地,也就不可能像今天祥云地上那样,产生特色的“小云南文化”,自然也就不可能是“小云南”了。
其次,历史上,今祥云一带不断有回族人因为战争和其他原因不断迁入和迁出,曾经的云南县在很大程度上是回族人的一个迁居集散地。
在今天祥云,回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少的世居民族,仅500人左右,在祥云县城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及四十里外的前所街,与汉族插花居住。但在元、明和清朝的前期以及中后期,回族却是当时云南县境内的一个人口比较多的民族,除了县城插花居住的外,平坝,茨坪、杨贵村,黄尾洞、倚江铺、梨园村、香烟沟、王家山、白鹤村、上赤、下赤、虞旗营等村庄,都是回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刘厂镇现名江登村的老马村,下庄镇大仓的马家,以及周围一些村庄,也曾集中居住过回族人,现在仍可觅回族人在这些地方留下的生产生活的痕迹。与祥云的其他民族不同,回族人在今天祥云这块土地上,迁入和迁出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迁入,据《祥云县志》和其他志书,回族进入祥云境内有两次的高潮,一次是元朝建立后,奉旨征战的军队进入当时云南县境内,其中有不少就是回族官兵。征战结束,又奉命旧地防戍,并于元十年(公元1273年)被朝廷令编为民。第二次是明代初年,江南大量回回军随其将领沐英、兰玉征服云南(省)后,以回回官兵为主的万余官兵在云南县境内屯种定居。当然这期间和后来也有到这里探亲而定居的,有逃难到这里而定居的,还有行商、创业来到这里后定居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前一次大量回回官兵进入云南县征战再屯种,还是后一次大量回回官兵进入云南县征战再屯种,或者因为探亲、逃难、行商创业在这里定居的,基本都是在建立了云南行省,也就是省县已经共用“云南”作为行政地名后进入并定居当时的云南县的。他们一到这里定居下来,谦和的民族性情使他们立即融入当地土著居民中,彼此和睦相处,和当地土著居民一样,有了“小云南人”的这个身份,以“小云南人”自居,慢慢地就视“小云南”为自己的故乡地,和当地的土著居民一道,一年年,一代代,创造了特殊的“小云南文化”。
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回族人的先祖,离开了已经成为他们的情感故土的“小云南”,大量流落到另外的地方,甚至是千万里之外的地方,使“小云南”成了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怀乡之地?纵观这几百年的历史,我想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1、喜欢经商创业、多才多技的回族人不安现状积极向外发展的民族性格使然。2、元、明、清三朝政权更替,改朝换代中发生的大规模战乱中不得已而为之。3、旧云南县屡遭干旱,不断袭来的严酷旱情,逼使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4、晚清时期反动官府“排回”特别是惨无人道地“屠回”的反动民族政策所致。
这似乎就可以触摸到其中的脉络了:历史上有很多回族人进入云南,在“小云南”云南县也就是今天的祥云县一带作了较长时间的定居,又迁出或者逃离了云南县和云南省,经四川、贵州、两湖、陕西、安徽、江苏迁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而最终出关,落于关外今鞍山一带,成为“走关东”的一部分。这是很有可能的。于是,在他们迁入云南县和迁出云南县这个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因为在“小云南”云南县生活的时间较长,生活一度较为稳定,几代十几代人在这里繁育生息,心血和汗水日渐沃肥了这片广袤的林山坝野,他们与这片土地有了血浓于水的情感,这片土地水到渠成地升华成了他们感情中的祖籍故地,他们在心理情感上,成了真正的“小云南人”。而当他们最终不得不迁离这块土地,往东北方向而去,这片土地自始至终让他们魂牵梦萦,“小云南人”这特别的身份意识也不因离开云南县后辗转途中的风沙雪雨而淡忘而堙没,相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大越鲜明,并经过一代代没齿不往的相传,万里之外的“小云南”,始终是寄托他们思祖情感的无法忘怀的祖籍之地。
综上所述,今天的祥云地,很有可能就是鞍山市及其附近回族人苦苦寻觅的祖籍地“小云南”。但“很可能是”不等于肯定就是。是与不是,历史知识甚为浅薄的我,难能通过史实的研考,以翔实准确的史料,做出定论的。我只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作一些推测,未敢妄作定论。写此文旨在抛砖引玉,还希省州内外史学家,特别是对回民族有较深研究的史学家,予以关注,拨云去雾,指点迷津,破解这个一直悬而未解的史学之谜。



清·山东潍县
此图描绘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传奇故事。图的最上端题有诗句:“洪武本家在山东,父母一心上南京,古庙寺里生了他,自小到大胆不轻,民子山前妆(装)皇帝,是假成了出真龙”。《龙兴慈记》:“圣祖幼时与牧儿戏,以车辐作为天平冠,以碎版作笏,令群儿朝之,望见俨然主者。杀小犊烹食之,犊尾插入地,诳主者曰:陷地裂去矣。主者拽尾,转入地中,真以为陷也”。图中写朱元璋与常遇春、胡大海、李文忠等在天子山下装作皇帝,杀犊插尾入地等嬉戏之景。


山东馆藏家谱联合目录。

地域 书名 责任者 
[山东淄博] ·淄川徐家村《孙氏祖谱》 孙凝福、孙肇义等编修 
[山东蓬莱] ·孙氏宗谱不分卷 (清)孙用暹纂修 
[山东淄博] ·淄川巩家坞《邱氏世谱》 良象 
[山东淄博] ·淄川苏氏族谱 (清光绪年间)苏声远 
[山东栖霞] ·[山东栖霞]乔子村《豫东刘氏家谱》 (清)五世刘汝敬 七世刘回义 八世刘元凯刘元培 九世刘希芝刘希祖续修 
[] ·王氏宗谱 孙孝忠 
[山东栖霞] ·孔家庄孔氏家谱 (民国)孔宪海重修 
[山东淄博] ·淄川刘氏族谱一卷 刘永浩续修 
[山东茌平] ·邹氏族谱 
[山东淄博] ·刘氏支谱一卷 刘绍富等修 
[山东栖霞] ·丁家寨村《李氏家谱》 (现代)十八世李树春续修 
[山东淄博] ·淄川戚氏谱一卷 (民国)戚会生等创修 
[山东淄博] ·岳氏东藩支谱老五支一卷 岳立科等纂修 
[山东淄博] ·东万山村马氏族谱二卷 马文庄、马文元等编修 
[山东淄博 山东嘉祥] ·国氏族谱二卷 国庆岭等重修 
[山东淄博] ·国氏三支(四支)谱二卷 国华宗等监修 
[山东淄博] ·宠水赵氏世谱二卷 (清)赵以文撰并序 
[山东淄博] ·李氏族谱三卷 宗旺崇照等纂修 
[山东淄博] ·上台李氏族谱二卷 民国李克纲编修 
[山东淄博] ·牛氏通谱四卷 牛氏五支谱一卷 牛公田等纂修 
[山东淄博] ·上台郭氏家谱七卷 (清)郭端书纂修 
[山东淄博] ·冯氏宗谱五卷 冯乃忠主编 
[山东历城] ·郭氏族谱一卷 (清)郭通磐纂修 
[湖南湘潭] ·泉冲王氏五修族谱本原志、不分卷 (清)王道纯纂修 
[蜀西] ·崇阳王氏家传不分卷 王?章等撰 
[山东潍坊] ·宋氏族谱 (清)宋抡元纂修 
[] ·闫氏家乘一卷 (清)闫朝清纂修 
[山东历城] ·韩氏族谱不分卷 韩毓荣纂修 
[山东济南] ·周氏族谱六卷 周景渊纂修 
[] ·宛氏族谱一卷 (清)宛锡璋纂修 
[山东邹平] ·樊氏族谱三卷 (清)樊维笄纂修 
[山东莱芜] ·亓氏南三门族谱二卷 亓氏南三门合族纂修 
[济南历城] ·亓氏宗谱一卷 亓氏合族纂修 
[安徽阜阳] ·亓氏家谱重修本六卷 阜阳亓氏合族纂修 
[山东潍坊] ·潍城亓氏族谱一卷 潍城亓氏合族同修 
[山东曲阜] ·孔子世家谱纂要不分卷 (清)孔毓佶纂修 
[山东蜀西] ·崇阳王氏族谱十四卷 王?章纂修 
[河南商邱] ·商邱宋氏续乘十二卷 (清)宋齐?等纂修 
[山东即墨市] ·蓝氏族谱(不分卷) (清)蓝亨彦增修 
[山东泰安] ·东原杜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杜广范等纂修 
[山东青岛市] ·胡氏族谱五卷 (民国)胡梓盛 胡延吉纂修 
[山东泰安] ·东原杜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杜广范等纂修 
[山东即墨] ·即墨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惟敏纂修 
[山东济南] ·艾氏族谱不分卷 艾联英等纂修 
[山东即墨] ·即墨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惟敏纂修 
[山东历城] ·韩氏族谱不分卷 (清)韩元林等纂修 
[江苏吴县]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益一卷,未一卷 民国二十四年北京养云斋刻本 
[山东桓台] ·甘氏世谱一卷 甘会英纂修 
[山东即墨] ·牛氏族谱二卷 牛氏澧等纂修 
[山东章邱] ·李氏支谱二卷 李廷履等纂修 
[江苏武进] ·吴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吴唐林纂修 
[江苏武进] ·吴氏族谱十二卷 (清)吴溶纂修 
[山东邹城] ·孟子世家谱十四卷首一卷 (清)孟广均主修 
[] ·刘氏世谱一卷 刘安?等纂修 
[山东潍县] ·宋氏族谱一卷 宋育?等纂修 
[山东淄博] ·上台郭氏家谱七卷 (清)郭端书纂修 
[山东汶上] ·汶邑路氏族谱十四卷 路本亮等主修 
[山东淄博] ·边河袁氏族谱一卷 袁保安等撰修 
[台湾] ·孟子世家族谱不分卷 孟继丙等主修 
[山东淄博 山东临朐] ·韩氏家谱一卷 韩福臻等纂修 
[山东淄博] ·贾村丁氏宗谱八卷 (民国)丁会英等编修 
[山东淄陆] ·冯氏宗谱五卷 冯忠主编 
[江苏徐州] ·赵氏宗谱八卷 赵凭辉等纂修 
[山东淄博] ·吴家盛氏庄谱二卷 盛建华等撰修 
[山东淄博] ·淄川刘氏族谱八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刘宗淮纂修 
[山东金乡] ·王氏族谱四卷 王圣福等纂修 
[山东淄博] ·淄川刘氏族谱首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刘宗淮纂修 
[山东梁山] ·东梁郓亓氏族谱二卷 亓怀之等主修 
[山东历城] ·郭氏族谱一卷 (清)郭通磐纂修 
[山东淄博] ·大武孙氏族谱一卷 孙肇修续修 
[山东淄博] ·临淄于氏族谱一卷 于建春等撰修 
[山东淄博] ·临淄曹氏族谱四卷 德树等第四次重修 
[山东淄博] ·临淄曹氏族谱二卷 曹元祯主编(第六次续修) 
[山东郓城] ·亓氏族谱七修本一卷 亓九贵等主修 
[山东淄博] ·临淄曹氏祖谱(支谱)一卷 曹氏祖谱第六次编纂委员会 
[山东微山] ·亓氏族谱二卷 亓可荣等主修 
[山东淄博临淄] ·孙娄店王氏家谱三册 五内祥等主编 
[江西吉水] ·宋氏世谱一卷 (清)宋恬等纂修;宋世恩等增? 
[山东淄博] ·桓台滕氏世谱一册 滕聿露编纂 
[山东桓台] ·王氏世谱八卷 王毓伟等纂修 
[山东莱阳] ·天水郡赵氏合编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未一卷 赵墨林等纂 修 
[山东莱阳] ·天水郡赵氏合编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未一卷 赵墨林等纂 修 
[山东淄博] ·桓台罗氏世谱三卷 罗茂财主修 
[山东淄博] ·中国毕氏通谱十卷 
[山东省海阳县大辛家] ·辛氏六修族谱一卷本 辛岳洲等纂修 
[山东滨州] ·吴氏世谱五卷 (民国)吴连峨等纂修 
[山东淄博] ·槲坡常氏族谱一卷 常来厚等撰修 
[山东曲阜] ·孔子世系二卷 李太黑著 
[山东曲阜] ·孔子世家谱 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孔昭焕等纂修 
[山东曲阜] ·孔子世家谱初、二、三、四集一○八卷 孔德成修,孔广彬等纂 
[山东曲阜] ·孔氏宗谱四卷 (清)孔广亮等纂修 
[山东曲阜] ·孔氏大宗支谱不分卷 (清)孔昭薪纂修 
[山西临汾] ·郑氏家谱不分卷 郑庆松纂修 
[山东掖县] ·宋氏族谱二卷 (民国)宋月朗等纂修 
[山东莱芜] ·亓氏族谱六修本一十八卷 亓因培等主修 
[山东栖霞县] ·郝氏晒书堂支谱 (清)郝联荪等纂修 
[山东掖县] ·赵氏家乘六卷 (民国)赵琪辑校 
[] ·马氏族谱 (清)马有筠纂修,一九六二年马恩英等重修 
[山东商河] ·亓氏合族谱牒一卷 亓氏合族纂修 
[] ·谢氏支谱四卷 (清)谢芳秋修 
[] ·阎乡家族(谱)八卷 (民国)阎纂隽等纂修 
[山东莱芜] ·亓氏南门三门支谱重修本一卷 亓春茗等主修 
[] ·苏氏族谱四卷 苏万臣等 
[] ·房氏族谱二卷 房春先撰修 
[山东昌乐] ·亓氏家谱抄本二卷 昌乐亓氏合族纂 修 
[山东淄博临淄] ·骆氏族谱 骆氏续谱编委会 
[山东泰安] ·张氏家谱 张荫镐等 
[山东泰安] ·泰邑亓氏族谱重抄本四卷 亓广峰主修 
[山东泰安] ·国氏族谱 国云印等 
[山东泰安] ·羊楼常氏支谱 常源亮等纂修 
[山东平阴] ·亓氏家谱重修本四卷 亓乐轩等主修 
[山东省泰安] ·泰安冯氏家谱 冯钦淮等纂修 
[山东阳谷] ·亓氏家谱世系图一卷 亓氏合族修 
[台湾] ·亓氏宗系会亓氏家乘一卷 亓焕洙等主编 
[山东泰安] ·孙氏家谱 孙洪臣等 
[山东省宁阳县] ·许氏族谱 许氏家谱?续小组编辑 
[山东东莱] ·赵氏家乘 (民国)赵琪、赵丞序修 
[山东龙口] ·丁氏族谱十二卷 (清)丁在麟领修 
[山东泰安] ·徐氏族谱 徐德成 
[山东龙口] ·张氏族谱五卷 张亭昌等纂修 
[山东泰安] ·李氏族谱 李汉云等 
[] ·朱氏世谱(2)卷 朱兴鹏 
[] ·蔡氏宗谱 (13卷) 续修宗谱组委会 
[] ·辛氏世谱 辛宗唐 
[山东日照] ·冷氏支谱 (清)丁殿翰编纂 
[山东日照] ·黄氏族谱 
[山东栖霞] ·隋氏祖谱一卷 隋玉清纂修 
[山东日照] ·日照刘家刘氏族谱 
[山东莱阳] ·济阳郡左氏合编族谱六卷 左腾甲等续修 
[山东日照] ·海曲秦氏家乘八卷 (清)秦国祯、秦国龙、秦宜沐总纂 
[山东日照] ·日照旅台尹氏宗谱 尹大可编纂 
[山东日照] ·海曲秦氏旅台家乘 秦原照编纂 
[山东日照 山东莒南] ·魏氏九修族谱十一卷 本美总纂 
[山东日照] ·牟氏族谱十八卷 (清)牟传著 
[山东日照] ·相氏西河堂族谱六卷 相永昌总编 
[山东日照] ·太平桥张氏族谱 张传光 张传恩编纂 
[山东日照] ·冷兵族谱世表 (清)?古 光? 丁惟均等编纂 
[山东烟台] ·洪氏宗谱 陈周棠 校补 
[山东日照] ·日照丁氏家乘五十四卷 (清)丁时总纂 
[山东日照] ·太平桥张氏族谱 
[山东莱阳] ·盖氏族谱十二卷 盖芳第等纂修 
[日照东港] ·苗家庄卢氏族谱 吕方照、吕方舟等编 
[山东东平] ·亓氏族谱重修本一卷 亓立铭等主修 
[山东日照] ·吕氏族谱 (清)吕锡文、吕学让等修 
[山东日照] ·东武吕氏家乘 吕宝瑞编 
[山东青岛] ·《兰氏族谱》不分卷 兰永春(十二世主编) 十一世书写兰泽春 
[山东蓬莱] ·东南乡小灶甯氏三修宗谱二卷 (清)甯文泉等主修 宁殿云增补 
[山东胶东] ·东莱宫氏族谱四卷 (民国)宫树芳等修定 
[山东桓台 山东淄博] ·庞氏世谱五 卷(清)庞梦沅等修 
[山东莱阳] ·王氏九族支谱不分卷 (民国)王序续修 
[山东淄博] ·张店侯氏世谱一卷 侯维国等编修 
[山东淄博] ·罗氏世谱八卷 罗维檀等纂修 
[山东莱州] ·东莱赵氏家乘二十六卷 (民国)赵琪等纂修 
[山东桓台] ·聂氏族谱一卷 聂维宝等修 
[山东桓台] ·牛氏世谱三卷 牛家贞等修 
[山东龙口] ·丁氏族谱十二卷 (清)十在麟领修 
[山东桓台] ·王氏世谱八卷 王毓伟等修 
[山东淄博] ·白氏宗谱三卷 白皓斋纂修 
[山东淄博] ·淄川刘氏族谱一卷 刘元宁等修 
[山东栖霞] ·昭村高氏支谱一卷 高维泽等修 
[山东淄博] ·淄川唐子高氏支谱一卷 高聿善等修 
[山东淄博] ·淄川黄氏族谱二卷 
[山东淄博] ·淄川刘氏族谱一卷 刘佩瑗等修 
[山东淄博] ·黑旺牛氏支谱一卷 牛骏业 
[山东栖霞] ·大栾家村《栾氏谱书》 (清)七世栾寅 纂修 十二世栾书坤 重修 
[山东栖霞] ·西栾家村《栾氏谱书》 (清)七世栾寅纂修 
[山东栖霞] ·大韩家村《韩氏谱书》 (清)十世韩元英主修 
[山东栖霞] ·卢家村《卢氏谱书》 (现代)十二世卢丰川 十三世卢文 
[山东栖霞] ·後亭口村《谢氏谱书》 (民国)十六世谢毓翠等纂修 
[山东栖霞] ·范家庄《欧阳氏家谱》 (现代)欧阳为 修 
[山东栖霞] ·苏家庄《战氏家谱》 
[山东栖霞] ·朱留村《鲁氏族谱》十卷 (民国)十九世鲁经腹等纂修 
[山东栖霞] ·前泊子村《潘氏家谱》 (清)四世潘恪纂修 1950年正月潘殿光重抄 
[山东栖霞] ·小潘家村《潘氏谱书》 (清)七世潘文选 纂修 (民国)九世潘殿臣 重修 
[山东栖霞] ·窝乐村《刘氏宗谱》 (民国)十六世刘宝田纂修 十八世刘柏重修 
[山东莱阳] ·邢格庄《刘氏谱书》 (现代)刘文运续修 
[山东栖霞] ·上刘家村《栖霞城北关刘氏农谱》《栖霞城北关刘氏支谱》 (民国)十六世刘文廷,十七世刘志勖续修 
[山东牟平] ·初氏谱不分卷 (清)初维清纂修(民国)初世琳等重修 
[山东淄博] ·临淄《孙娄王氏十三世廷楫祖支谱》一卷 (清)王 ?编辑 
[山东福山] ·王氏家谱不分卷 (清)王俯纂修。王兆琛编修 
[山东淄博] ·桓台田家庄《田氏世谱》八修六卷 田镛 
[山东蓬莱] ·孙氏宗谱不分卷 (清孙用暹纂修 
[山东淄博] ·桓台胡家庄《胡氏世谱》三卷四册 胡乐业、胡业泰  
[山东栖霞] ·金山村《刘氏家谱》 (清)十四世刘凤书 
[山东淄博] ·博山区东历万山村《马氏宗谱》五卷 马泽鲁 
[山东福山] ·姜氏世系谱三十卷 (清姜氏居仁纂修,(民国姜瑞珍等重修 
[山东淄博] ·桓台宗王庄《五氏世谱》四卷 五氏世谱续修委员会 
[山东福山] ·通伸村姜氏族谱一卷 (民国)姜世芬新修 
[山东栖霞] ·後炉房《刘氏族谱》 (清)刘持显、刘生显 
[山东栖霞] ·观里村《迟氏谱书》 (民国)迟永生 迟宝堂 纂修 
[山东淄博] ·周村沈家村《沈氏世谱》 沈守肃等续修 
[山东栖霞] ·埠头村《卫氏谱书》 佚名 
[山东福山] ·姜氏族谱不分卷 (清)姜廷剑重修 
[山东淄博] ·周要沈家村《沈氏世谱》 (清)家驯等续修 
[山东栖霞] ·慕家店村《慕氏族谱》 (清)慕荣翰 慕修 
[山东淄博] ·淄川《苏氏家谱》 苏家政续修 
[山东福山] ·姜氏居址宗祠记一卷 (清)姜希垣纂修 
[山东广饶][山东淄博] ·韩氏族谱七卷 韩逢祥主修 
[山东栖霞] ·蒋家庄《蒋氏谱书》 十六世蒋延贤、十七世将嘉国等纂修 
[山东淄博] ·景家沈氏世谱二卷 沈统等续修 
[山东栖霞] ·引驾夼《蒋氏世系名录》 蒋凤先 
[山东淄博] ·临淄《孙娄王氏科名录》附族人名册一卷 王之惠 
[山东福山] ·张氏谱书不分卷 (清)善族司编修 
[山东栖霞] ·唐山村《蒋氏谱书》 (民国)蒋云香 
[山东栖霞] ·新庄《赵氏谱书》 (清)赵廷琳纂修 
[山东淄川] ·高氏族谱 九世祖 所志支谱 高晋长 
[山东淄博张店] ·高氏支谱两卷 高庆文  
[山东栖霞] ·观里村《赵氏族谱》 (民国)赵荷 重修 
[山东莱杨] ·张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张为墀编修 
[山东宁阳] ·石碣周氏家谱二卷 (清)周宸召修、周丙范续修 
[山东宁阳县] ·宁氏族谱六卷 (清)宁裕煌修 宁葆惺续修 
[山东栖霞] ·後肖格庄《赵氏谱书》 (清)赵世昌 
[山东福山] ·于氏家谱一卷 (民国) 于宗洵续修 
[山东滨州] ·张氏族谱不分卷 张友庆等纂修 
[山东蓬莱] ·李氏族谱二十四卷 (民国)李剑第三修 
[山东栖霞] ·香夼村《翟氏支谱》 (民国)十三世翟庆云十五世翟玉蕴 修 
[山东滨州] ·滨县杜氏家乘不分卷杜氏先世遗绩不分卷 杜逢源等纂修,杜?等辑 
[山东栖霞] ·太平庄《杨氏谱书》 (现代)十五世杨福玉 
[山东栖霞] ·解家沟村《杨氏谱书》 (现代)十七世杨德嘉 修 
[山东茌平] ·于氏族谱 不分卷 民国孙鸿渐 修 
[山东栖霞] ·灵山夼村《杨氏谱书》 (清)杨元庆 修 
[山东利津] ·纪氏家乘八卷 (民国)纪观礼等纂修 
[山东栖霞] ·北夼村《杨氏祖谱》 (清)五世杨文德 修 
[山东栖霞] ·路家村《黄夼路家路氏支谱》 (清)十六世路伸山 修 
[山东滨县] ·吴氏世谱十卷 (民国)吴括甫等修 
[山东青州] ·庄氏家谱一卷 庄合钦撰  
[山东广饶] ·刘氏世谱四卷 (清)刘涌修等纂修 
[山东栖霞] ·路家沟村《路氏族谱》 (清)十五世路培尧、路文贤 修 
[山东龙口] ·丁氏族谱六卷 (清)丁世佳等纂、丁任麟等修 
[山东龙口] ·芝阳王氏族谱四卷 (清)王大玉等修纂  
[山东招远] ·王氏族谱三卷 (清)王培德等纂修 
[山东泰安] ·王氏家谱一卷 (清)王价藩纂修 (民国)王亨豫续修 
[山东栖霞] ·前高格庄《乔氏谱书》 (民国)十二世乔寿春 纂修 乔文润续修 
[山东淄博] ·淄川毕氏传志六卷 (明)毕自严撰  
[山东栖霞] ·榆林村《冯氏本分世谱》 (清)冯惠堂、冯绍周等重修 
[山东潍县] ·刘氏家传一卷 (清)胡振奇 撰  
[山东汶上县] ·白氏族谱二卷 (清)白作楫等修 
[山东栖霞] ·郭格庄《董氏谱书》八卷 (民国)董文范、董化南、董海山等四十人重修 
[山东曲阜] ·孔氏大宗户分支谱 一卷 (清)孔广寅 纂修 
[山东栖霞] ·前凉卷村《曾氏宗谱》 (清)七十八世曾广赖(民国)七十二世曾照颜 
[山东曲阜] ·孔氏敦本堂支谱 一卷 (清)孔广馀 纂修 
[山东莒南] ·朱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朱身润,朱正昌纂修 
[山东曲阜] ·孔子世家谱 不分卷 孔德成 纂修 
[山东栖霞] ·赤巷口村《贾氏谱书》 (民国)贾蓬山 续修 
[山东莒南] ·城杨季氏术本水源四卷 (清)季晃纂修 
[河南荥阳] ·荥阳郑氏宗谱不分卷 (宋)郑樵述谱,(明)郑晦增修 
[山东栖霞] ·夫咽喉村《定海郡隋氏通谱》一函八卷 (清)隋纯武、隋琮、隋凤楷(民国)莱阳县隋锡龄续修 
[山东曲阜] ·周氏家谱四卷 (清)周肇恭等纂修 
[山东曲阜] ·孔氏炊经堂支谱 不分卷 (清)孔宪? 纂修 
[山东栖霞] ·跃进村《定海郡隋氏族谱》一函四卷 (清)二十世隋纯武 隋人龙 修 隋琮、隋凤楷、隋锡龄重修 
[江西武宁] ·张氏世系不分卷 (清)张大琮录 
[山东曲阜] ·孔氏炊经堂支谱 不分卷 (清)孔昭?录 
[山东莱阳] ·前河前村《盖氏族谱》 (民国)西森埠庄追远堂纂 
[山东曲阜] ·孔子世家谱 一卷 支谱一卷 林前户一卷 (清)孔传镗纂修 
[山东章邱] ·孟子世家流万章邱支谱五卷 孟庆堂纂修 
[山东栖霞] ·後肖格庄《黄氏谱书》 (民国)九世黄秀山 
[山东即墨] ·万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万兆宏、万新谨纂修 
[山东栖霞] ·田家村《黄氏祖谱》 (清)七世黄严纂修 
[山东邹平] ·聂氏族谱二十二卷 (清)聂灌铭等纂修 
[山东栖霞] ·黄家庄《黄氏谱书》 (清)黄曰後纂修 
[山东徂徕] ·石氏族谱一卷 纂修者不详 
[山东栖霞] ·下涣稼沟村《万氏谱书》 (现代)万孟刚修 
[山东宁阳] ·石氏族谱三卷 纂修者不详 
[山东栖霞] ·代家村《崔氏家谱》 (民国)崔兰芳 
[山东栖霞] ·艾山汤村《崔氏家谱》 (民国)崔书汉修 
[山东聊城] ·王氏族谱不分卷 王文缙纂修 
[山东宁阳] ·吴氏族谱四卷 (清)吴嗣贞等重修 
[山东栖霞] ·汉桥村《崔氏支谱》 (民国)二十一世崔清川续修 
[山东历城] ·王氏家谱一卷 (清)王纂修 
[山东栖霞] ·新店村《崔氏支谱》 (民国)二十一世崔清川 
[山东宁阳] ·吴氏族谱四卷 (清)吴继章等纂修 
[山东栖霞] ·重修登州张氏族谱十卷 (明)十二世张珍创修(清)十七世张焕符?符十八续修(民国)二十一世张诒掾重修 
[山东历城] ·王氏家谱一卷 (清)王 
[山东掖县] ·赵氏家乘六卷 (民国)赵琪等纂修 
[山东掖县] ·赵氏家乘六卷 (明)赵孟纂修 
[山东栖霞] ·蓬莱张氏族谱2册,张氏世系图1册,张氏茔图1册 (明)十二世张珍创修(清)张兰 张纯五续修 
[山东掖县] ·赵氏族谱一卷 (清)赵涛  赵玉藻纂修 
[山东益都] ·丁氏族谱四卷 丁文藻等纂修 
[山东日照] ·吕氏族谱四卷 (清)吕锡文等纂修 
[山东历城] ·郭氏族谱二卷 郭万撰纂修 
[山东沂水] ·刘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刘思田等纂修 
[山东沂水] ·刘氏族谱四卷 (清)廖鸿荃撰  
[山东栖霞] ·东南庄《张氏家谱》 (清)六世张溉八世、张祚昌、十七世张殿甲续修 
[山东历城] ·魏氏族谱一卷 魏承芳等纂修 
[山东招远] ·杨氏族谱七卷 (清)杨其渊修 杨锦章续修 
[山东桓] ·桓 徐氏世谱不分卷 徐承俞等纂修 
[山东栖霞] ·柳林庄《张氏族谱》 (清)八世张愈纂修 
[浙江嘉兴] ·沈氏族谱不分卷 (清)沈守谦纂修 
[山东栖霞] ·城关村《符氏支谱》 (现代)九世符镜钰 
[山东惠民] ·吴氏族谱  卷 纂修者不详 
[山东栖霞] ·百佛院村《高氏谱书》 (民国)高鹏举、高春田续修 
[山东平度] ·白氏族谱一卷 (清)白玉堂纂修 
[山东腾洲] ·古腾王氏族谱五十卷 王桦谦,王桦炎纂修 
[山东栖霞] ·陈家村《陈氏谱书》 (现代)十八世陈孟龙重修 
[山东泰安] ·汪氏家乘三卷金石志三卷 (清)汪宝树编辑 
[山东泰安] ·赵氏家谱二卷(存下卷) (清)赵廷策等纂修 
[山东栖霞] ·荷叶村《陈氏族谱》六卷 (民国)十三世陈书年、陈家相、陈家善等重修 
[山东腾洲] ·古腾杨氏族谱十二卷 杨四什杨知含纂修 
[山东泰安] ·张氏族谱一卷 纂修者不详 
[山东安丘] ·虎林马氏家谱不分卷 (明)马应龙等纂修 
[山东泰安] ·常氏族谱不分卷 纂修者不详 
[山东栖霞] ·盛家村《马氏宗谱》 (清)马润 
[山东章邱] ·马氏家谱不分卷 (清)马庚口等纂修 
[山东泰安] ·常氏支谱不分卷 纂修者不详 
[山东泰安] ·滕氏家谱不分卷 滕学贡 
[山东莱杨] ·王氏九族支谱不分卷 (清)王兰升纂修 
[山东泰安] ·姚氏家谱不分卷 (清)姚氏合族纂修 
[山东泰安] ·贾氏族谱五卷 (清)贾?祥撰  
[山东栖霞] ·马家夼村《马氏宗谱》 (现代)马准贵修 
[山东青州] ·孙氏宗谱图泳七卷 (民国)孙 辑 
[山东定陶] ·曹氏族谱六卷 (清)曹思?纂修 
[山东栖霞] ·前泥沟村《徐氏谱书》 (现代)徐永生 
[山东茌] ·刘氏族谱九卷 (清)刘廷朴等纂修 
[山东定陶] ·曹氏族谱五卷 (清)曹葆树纂修 
[山东栖霞] ·峨山庄《徐氏西分家谱》 (清)十世徐德明 徐殿东 (民国)十二世徐秉耀重修 
[山东定陶] ·曹氏族谱三卷 (清)曹膏纂修 
[山东栖霞] ·峨山庄《徐氏东分家谱》 (清)十一世徐德明、徐毅东 
[浙江四明] ·朱氏支谱二十六卷 (清)朱骧纂修 
[山东安丘] ·安丘张氏家乖一卷续张氏家乖一卷 纂修 
[山东龙口] ·丁氏族谱不分卷 (清)世佳等纂修 
[山东栖霞] ·白马庄《孙氏谱书》 (民国)孙瑞亭修 
[山东洪桐] ·刘氏族谱三卷 刘广?纂修 
[山东栖霞] ·西李家庄《孙氏族谱》 (现代)二十二世孙立芳(栖霞市一中退休教师)第七次续修 
[陕西彰明] ·李氏族谱一卷 (清)徐朝重撰修 
[山东即墨] ·即墨杨氏家乖不分卷 (清)杨介修 
[山东即墨] ·即墨周氏家乖不分卷 (清)周志讷纂修 
[山东西河津市] ·张氏族谱二卷 (清)张凤舞等纂修 
[山东即墨] ·即墨周氏族谱不分卷 (清)周论文,周翁惶纂修 
[山东栖霞] ·林家庄《孙氏族谱》四卷 (民国)二十世孙承光第六次续修 
[山东即墨] ·即墨周氏族谱不分卷 周浩业周正岐纂修 
[] ·贾氏族谱四至六卷 
[山东栖霞] ·王格庄孙氏谱书 (清)孙书保 
[山东临朐] ·临朐井氏族谱二十五卷 临朐井氏族谱一九九二年续修委员会纂修 
[山东即墨] ·张氏家藏不分卷 纂修者不详 
[河北石家庄山东峰阳石家庄] ·张氏族谱4卷 峰阳石家庄张氏族谱四修族谱委员会纂修 
[山东栖霞] ·卧龙村《孙氏谱书》 (清)八世孙恒升 
[河南商丘] ·商丘古宋氏族谱微山周围支谱十八卷 商丘古宋氏族谱微山周围支北宋庄修谱委员会纂修 
[河北东光] ·马氏家乖夺卷 马 琛等纂修 
[山东栖霞] ·桃村《孙氏谱书》 (清)十三世孙驯 
[山东淄博] ·李氏宗谱一卷 李思唐等纂修 
[山东栖霞] ·连家庄《连氏家册》 (清)连成璧纂修九世连名山重修 
[江苏东海 山东日照 山东五莲 山东诸诚 山东莒县 山东莒南] ·郭氏家谱五卷 雍正八年郭坦至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郭仕远6次撰修 
[山东章邱] ·谢氏族谱四卷 谢道朋撰 
[山东莱阳] ·姚家庄《姚氏谱书》 (现代)姚尚书、姚尚珂、姚尚宝、姚喜隆、姚喜绥重修 
[山东栖霞] ·东杏山村《柯氏家谱》 (现代)柯德本 修 
[山西华阴县 山东临朐县 山东沂水县 山东莒县 山东维坊 山东诸诚 安微省蚌埠] ·郭氏总谱两卷 (清)郭登鳌、郭中厚等撰修 
[山东栖霞] ·上崖头村《东莱宫氏族谱》 (清)宫梦骥、宫培琮、宫德馨,(民国)宫树芳、宫守初、宫炳炎等重修 
[山东莒县] ·莒县郭氏族谱一卷 郭瑞修 
[山东栖霞] ·祝家夼村《祝氏家谱》 (清)祝玺祝天逵 
[山东诸城] ·贾悦镇徐宋郭氏家谱一卷 清未民国时,字汝霖,号东夷撰修 
[山东高青] ·高青县郭氏家谱一卷(三修) (清)郭兆?撰修 
[山东青州] ·青州市郭氏族谱三修、共一卷 (清)宣统4年郭 修,至98年郭同善撰修 
[山东莒县] ·郭氏族谱二卷 郭锡周、郭同友、郭同喜等撰修 
[山东淄博] ·西谭《谭氏宗谱》九卷 谭秀松、谭秀柯续修 
[山东淄博] ·淄西毕氏世谱八卷 
[山东栖霞] ·草格庄《郝氏世谱》 (民国)十七世郝英 纂修 
[山东淄博][山东邹平] ·邹平、周村周氏家谱一卷 周会亭 
[山东淄博] ·般阳胡氏族谱四卷 胡斯武纂修 
[山东淄博] ·楼村坡阳张氏宗谱 (清)张宗儒等续修;张泳祚等重修 
[山东淄川] ·高氏族谱 (清)高珩 
[山东淄博][山东邹平] ·王氏世谱五卷未二卷 (清)王家超等纂修 
[山东淄博] ·盛氏族谱二卷 盛俊铭等纂修 
[山东淄博] ·龙北张氏世谱八卷 张世坤等纂修 
[山东淄博] ·龙北张氏茂卿族谱列 龙北张氏世谱续谱协会 
[山东桓台][山东淄博] ·陈何世谱九卷 何晋炎等纂修 
[山东邹平 山东淄博] ·宋氏家谱四卷 宋伟田等纂修 
[山东淄博] ·曹氏族谱一卷 曹德旺等纂修 
[山东淄博] ·庞氏世谱五卷卷首一卷 庞氏谱委纂修 
[山东淄博] ·杨氏世谱五卷 杨氏世谱续修理事会纂修 
[山东淄博] ·吕氏族谱 吕文博纂修 
[山东淄博] ·高氏家棋 (清)高之骏纂修 
[山东淄博] ·般阳宋氏世谱二卷 (清)宋振玉纂  
[山东淄博] ·淄博市淄川区商家镇郝家村《郝氏谱系》又名《郝氏族谱》 (十四世)学诗字书清 
[山东淄博] ·吴氏家谱二卷 1939年吴绪善撰 
[山东淄博] ·般阳孤山宋氏家谱二卷 宋训宝等续 
[山东章邱博平镇] ·刘氏宗谱十二卷 刘绍廷等纂修 
[山东营系] ·城杨赵氏族谱不分卷 (清)赵锡琨,赵子蕃纂修 
[山东栖霞] ·北埠村《郝氏世谱》 (清)郝国钧 纂修 
[山东淄博] ·山东淄博市淄山区商家镇武家村《王氏族谱》 王兴新 一九九六年 
[山东栖霞] ·大东庄《郭氏族谱》 (现代)招远县招城镇焦格庄十八世郭鸿达第三次续修 
[山东莱芜] ·王氏族谱 (民国)王列候等续修 
[山东历城] ·历城朱氏历科卷合订一卷 (清)编辑者不详 
[山东淄川] ·般阳胡氏族谱 
[] ·乔氏家谱 (民国)乔伯华等续修 
[山东栖霞] ·西杏山村《郭氏世谱》 (清)郭奎光 修 
[山东即墨] ·黄氏家乘二十卷 (清)黄守平纂修 
[山东栖霞] ·岔河村《莱阳县佛殿头姜氏族谱》 (清)十之世姜克昌、姜式申 (民国)十八世姜原珍 
[山东青州] ·青州府志安邱张氏列傅一卷 (清)张柏恒纂修 
[山东淄博] ·路氏族谱 
[山东淄博] ·石氏世谱 
[山东栖霞] ·姜家村《姜氏祖谱》 (清)姜英 纂修 七世武庠生姜彭龄重修 
[山东博山] ·颜山王氏家乘 (民国)王奉奎续修 
[山东栖霞] ·草格庄《姜氏世谱》 (现代)十五世姜芳 纂修 
[山东淄川] ·淄西毕氏世谱 (民国)毕抚远等续修 
[山东淄博] ·淄川村《吕氏支谱》 (洪宪)致昆读修 
[山东淄博] ·徐氏世谱 徐承杰主编 
[山东栖霞] ·大白马夼村《柳氏谱书》 (清)柳宗乐续修 
[山东淄博] ·山东新城王氏世谱 王树淇主编 
[山东栖霞] ·宋格庄《周氏世谱》 (清)十世周曰?纂修 
[山东淄博] ·淄博韩氏世谱七卷 韩氏世谱第七次修谱委员会纂修 
[山东淄博] ·淄川高氏族谱 高素继 续修 
[山东淄博] ·高氏族谱 1999 高素继续修 
[山东淄博] ·高氏支谱 高庆润纂修 
[山东栖霞] ·枣林村《范氏家册》 (现代)范殿卿重修 
[山东淄博] ·淄川沈家河〈沈氏支谱 〉 惠 
[山东栖霞] ·峨山村《林氏世谱》 (现代)林树茂重修 
[山东栖霞] ·东山庄《林氏家谱》 (民国)柞岚头村林继承修 
[山东栖霞] ·路旺村《林氏家谱》 (民国)十七世林福臣重修 
[山东栖霞] ·前铺村《林氏家谱》 佚名 
[山东栖霞] ·上邺夼《林氏支谱》 (民国)十二世林可绅 续修 
[山东栖霞] ·杨家夼《林氏家谱》 (清)林铭三 修 
[山东栖霞] ·林家亭村《林氏世谱》 (清)林子彦 
[山东栖霞] ·东荆夼《水源木本》(林氏支谱) 佚名 
[山东栖霞] ·客落邹家村《邹氏家谱》 (现代)邹丰池 
[山东栖霞] ·观里村《邹氏谱书》 (民国)十一世邹文光十二世邹琚 纂修 
[山东淄博] ·山东淄博下沙沟孙氏家谱 孙方之等主编 
[山东栖霞] ·埠门头村《邹氏谱册》 (清)二十一世邹凤悟 
[山东栖霞] ·东鹿头村《车氏家谱》 (清)九世车彭年十一世车鸿吉 
[山东栖霞] ·谢家沟村《邴氏谱书》 (现代)十世邴欣重 
[山东淄博] ·高氏所翔支谱 创修高氏支谱所翔支谱领导小组纂修 
[山东栖霞] ·杜家黄口村《杜氏谱书》 (民国)杜世宣 
[山东淄博] ·冯氏宗谱五卷 冯氏宗谱第五次续修编纂组纂修 
[山东淄博] ·翟氏五支世谱九卷 翟氏五支绪谱组织委员会编 
[山东淄博] ·蒲氏世谱 (清)蒲海善等修 
[山东淄博] ·傅氏世谱 傅氏世谱续修家谱委员会纂修 
[山东淄博] ·淄川张氏支谱 张恪承组织纂修 
[山东淄博] ·杨氏世谱十四卷 (清)杨由勤纂修 
[山东淄博] ·山东淄川穹桥王氏世谱 淄川区穹桥村民委员会纂修 
[山东淄博] ·淄西毕氏世谱 毕抚远纂修 
[山东淄博] ·高氏族谱 1999 高素继 续修 
[山东曲阜] ·颜氏族谱十卷 颜氏七十一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 主修 
[山东沾化] ·大牟家<牟氏族谱> 牟聚英 
[山东曲阜] ·孔子世家谱 总裁孔德成 监修 孔庆? 孔令熙 
[山东沾化] ·大牟家 
[山东淄博] ·赵氏世谱 新城王氏世谱第八次绪修委员会纂修 
[山东邹平] ·古梁韩氏系谱二卷 韩向瀛等纂修 
[山东淄博] ·王氏世谱 新城王氏第八次续修委员会纂修 
[山东淄博] ·蒲氏世谱十卷 蒲家庄村民委员会纂修 
[山东淄陆] ·淄西杨氏世谱四卷 杨成胃等纂修 
[山东淄博] ·淄川张氏宗谱 (清)张正?纂修 
[山东昌邑] ·宫氏族谱 
[山东昌邑] ·姚氏族谱 (清)姚春霖重修 
[山东淄陆] ·王氏家傅世系族谱一卷 王淑信等纂修 
[山东昌邑] ·魏氏族谱 1993年 魏传利、传贞、鹏升同修 
[山东昌邑] ·陈氏家乘 (民国)陈干纂修 
[山东青州] ·贾氏族谱 贾元录 
[山东昌邑] ·孙氏族谱 (清)孙尔周纂修 
[山东临沂] ·白常王氏族谱临沂支谱六卷 王康瑞总纂  
[江苏灌南] ·白常王氏族谱灌河支谱一册 王升弼、倡修 
[山东淄博] ·淄川徐家村《孙氏诅谱 》 孙凝福孙华义等编修 
[山东安邱] ·冢陵王氏族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王梦元总纂  
[山东淄博] ·桓台于氏世谱六卷 于文水等读修 
[山东莒南] ·白常王氏族谱四十卷首一卷。(四修) 王子桂总纂 
[山东莒南] ·白常王氏族谱四十五册(五修) 王子智主修 
[山东淄博] ·桓台宗氏世谱八卷 宗毓明等纂修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六卷 (清)丁耀元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谱二卷 (清)丁建元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四支谱四卷 (民国)丁仁昌撰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四十九支谱五卷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一支谱五卷 (清)丁绍亭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五十二支谱六卷 丁彦斋撰修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六十二支谱四卷 (清)丁仲旺纂修 
[山东琅琊] ·丁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丁启汉撰修 
[山东琅琊] ·琅琊丁氏家乘第三十支谱五卷(续修本) 丁绍华撰修 
[山东诸城] ·诸城丁氏茂甲庄支谱不分卷 丁增熙撰修 
[山东掖县] ·东莱杨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杨锺山等编 
[山东历城] ·刘氏家谱不分卷 (清)刘宗周、刘正谊纂修 
[江西紫江] ·朱氏家乘四卷 (民国)朱?钤编纂  
[江苏溧阳] ·史氏通谱(不分卷) (清)史砚田 纂修 
[江苏苏州] ·苏州庞氏家谱不分卷 庞兴诗纂修 
[北京] ·王氏家乘 不分卷 (清)王敦源纂修 
[福建闽县] ·西清王氏族谱 不分卷 王孝绮等编纂  
[山东新安] ·新安吴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未一卷 (清)吴庭议等纂  
[山东章丘县] ·胡氏族谱十一卷 (清)胡运杨等纂修 
[山东金乡] ·山东金乡县周氏家谱十八卷 周诒?等纂修 
[山东泰安] ·泰安鱼池街玄氏家族不分卷 《泰安鱼池街玄氏家族》撰修委员会 
[山东利津] ·利津董氏三修族谱 (清)董静如 
[山东] ·博兴壮杨村杨氏三修族谱 (清)杨清吉 
[山东] ·巨野田桥乡王氏修族谱 (清)王文玉 
[山东淄川] ·毕氏宗乘 (明)毕自寅、毕岱溥 
[山东莒南] ·鲁莒大店庄氏族谱八卷 (清)庄应宸修首卷 (今)庄维林庄宿庭继修七卷 
[山东邹平] ·长山朱氏三支四门宗谱六卷首一卷 朱曾莹主修 
[山东茌平] ·李氏族谱 李傅信、李傅平等修 
[山东莒县] ·郭氏家谱世系表,书卷 清高登鳌撰修 
[山东淄博] ·桓台刘氏人名词典 刘庆镇等主编 
[山东栖霞] ·后肖格庄《肖氏族谱》 (现代)十七世 肖振学 
[山东栖霞] ·太西村《辛氏谱书》 (现代)辛志友 修 
[山东寿光] ·桑家庄 桑氏家谱 四卷 桑美林桑福增等编修 
[山东海阳] ·何家村《吴氏族谱》 (清)吴青云  纂修 十四世吴修福 抄录 
[山东栖霞] ·解家沟村《吴氏谱书》 (现代)吴振玉 
[山东淄博] ·解庄[王氏族谱] (清)王本善续修 
[山东栖霞] ·吴氏村《吴氏家册》 (民国)十世 吴香德 修 
[山东栖霞] ·古镇都村《吴氏世谱》 (民国)十五世 吴宪 纂修 
[山东淄博] ·杨 袁表家[袁氏家谱 ]六卷 袁斯 续修 
[山东栖霞] ·回兵崖村《宋氏族谱》四函卷 (民国)二十二世宋维坤、宋高明、宋梓龄等30人续修 
[山东栖霞] ·吕家村《吕氏家乘》 (民国十五世 吕照 修 
[山东栖霞] ·巨屋村《吕氏家乘第一大支》 (清)七世吕甲 纂修 
[山东淄博] ·昌城邹氏世谱 (清)邹振光 
[山东栖霞] ·燕地村《吕氏世谱》 
[山东淄博] ·西河刘氏族谱 刘志德等 
[山东栖霞] ·寨里村《仲氏家谱》 (清)仲延行 修 
[山东淄博] ·西河崔氏九支[崔氏族谱]一卷 崔焕利 崔诚本等 
[山东栖霞] ·燕地村《朱氏谱书》 (现代)朱学人 修 
[山东栖霞] ·杏家庄《邢氏谱书》 佚名 
[山东淄川] ·孙氏族谱九篇 孙发全主编 
[[山东 ]] ·招远杨氏族谱八卷 杨晋锡补杨特锡校正 
[山东栖霞] ·鞠家村《邢氏谱书》 (民国)邢?杭 邢顺 修  抄录本 
[蒲圾] ·蒲圾关氏族谱 蒲圾关氏族谱 续编 会 
[八旗] ·满洲氏族通谱 辽宁图书馆古籍部整理 
[山东栖霞] ·哨上村邢氏谱书 (清)九世 邢珍 纂修 
[] ·爱新觉罗谱 
[宣威] ·宣威宁氏族谱 宣威宁氏修谱委员会编 
[吉林] ·吉林他塔拉氏家谱 (清)他塔拉哈拉 魁升修张晓光整理 
[山东栖霞] ·城关村《栖霞县米氏族谱》 (民国)米尔尘字星汉 纂修 
[] ·新编苏氏大族谱 颜中其等主编 
[山东即墨] ·黄氏家乘二十卷 (清)纂修者不详 
[山东牟平] ·埠后村《李氏谱书》 (现代)十八世 李振安 续修 
[山东即墨] ·黄氏家 
[山东桓台] ·新城王氏世谱八卷首一卷 (清)王兆弘等纂修 
[山东乳山] ·大崮头村《李氏族谱》 (清)十三世 李文园等 重修 
[山东章邱] ·孟子世家流寓章邱支谱五卷首一卷 (清)孟广钧纂修 
[山东章邱] ·孟子世家流万章邱支谱五卷首一卷 (清)孟 
[山东蓬莱] ·蓬莱陈氏十四世简历一卷 (清)纂修者不详 
[山东乳山] ·李家庄《李氏族谱》 (清)十三世 李文园 续修 
[山东淄川] ·淄川李氏家谱一卷 李英 纂修 
[山东淄川] ·李氏家谱 (清)李焕文纂修 
[山东 朐] ·冯氏家乘一卷 (清)纂修奇不详 
[山东海阳] ·八甲村《李氏宗谱》 (清)十四世李俊 修 (民国)十七世李绪恩续修 
[山东淄川] ·高氏家模  编二集二卷 (清 )高中谋辑 
[山东青州] ·黄氏族谱一卷  (清)黄等纂修 
[山东栖霞] ·石字线村《李氏族谱》 (现代)十六世李文代 十七世李丕新 续修 
[山东乐陵] ·乐陵贾氏族谱一卷 (清)纂修者不详 
[山东栖霞] ·小姜家村《李氏谱书》 (现代)十三世李春山、十四世李文章 李文汉 续修 
[山东栖霞] ·泽头村《李氏宗亲世系表》 (现代)李璞玉 纂修 
[山东邹平] ·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述宽纂修 
[山东龙口] ·芝阳张氏族谱不分卷 (清)张策森纂修 
[山东栖霞] ·前亭口李氏谱书 (民国)?族人共议修谱 
[山东淄川] ·淄川毕氏世谱不分卷 (清)毕奎麟等纂修 
[山东龙口] ·黄县王氏族谱一卷 (清)王容经纂修 
[山东栖霞] ·东柳村李氏谱书 (民国)十七世李湖纂修 
[山东龙口] ·黄赵氏东支族谱四卷 (清)越蔚坊等纂修 
[山东栖霞] ·东李家庄《李氏谱书》 (民国)李玉德 修   
[山东莱州] ·赵氏族谱一卷 (清赵涛,赵玉藻纂修 
[山东栖霞] ·泗水村《李氏家谱》 (民国)李光凤 重修 
[山东掖县] ·赵氏家乘十六卷 (民国)赵丞序修 
[山东栖霞] ·《栖霞李氏支谱》 (民国)十五世李镜清 李焕章 十六世李文济等六人 
[山东栖霞] ·田家村《李氏谱书》 佚名 
[山东掖县] ·赵氏族谱四卷 (清)赵廷缓纂修 
[山东栖霞] ·北洛汤村《李氏家册》 (清)李湘浦 李洪九 纂修 
[河北博野] ·蠡吾孙氏族谱五卷 (清孙绍曾纂修 
[山东栖霞] ·草格庄《李氏家谱》 (清)十四世 李玉秀 修 
[山东在平] ·李氏重修族谱四卷 李传信 李传平等修 
[山东栖霞] ·沙峨村曲氏谙书 (清)十一世 曲长庚 修 
[[山东临沂][山西太原][山西阳夏]] ·王谢世家三十卷 (明)韩昌箕辑 
[山东栖霞] ·《栖霞名官公牟氏世谱》上下两册 八卷 (现代)牟曰宝 牟珍主修 
[山东] ·东莱赵氏家乘十卷 
[山东淄] ·王氏家一卷 (清)王培撰 
[福建] ·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 (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编纂委员编 
[山东栖霞] ·东三叫村《牟氏族谱》 佚名 
[山东蓬莱] ·刘氏家传一卷 (民国)刘本炎撰 
[] ·欧阳氏族谱 
[福建] ·黄氏族谱一卷 福建永宝扶市黄氏族谱修谱理事会修编 
[山东栖霞] ·中桥村《王氏祖谱》 (清)王式玉(六世邑庠生) 
[山东栖霞] ·中桥村《王氏家册》 (清)六世邑庠生 王式玉 纂修 (民国)王芸生 续修 
[山东栖霞] ·小潘家村《王氏谱书》 (民国)王洪? 修 
[山东栖霞] ·石口子村《王氏家谱》 (清)王炳奎创修 (民国)王树范续修 
[山东栖霞] ·公山后村《王氏宗谱》 (清)十六世 王毓泰 (民国)王治东(教师)第三次修谱 
[山东栖霞] ·北楚留村《王氏谱书》 (清)八世王经魁、王庆魁等修 
[山东栖霞] ·油家泊村《王氏谱书》 (民国)王先奎 修 
[山东栖霞] ·下门楼《王氏家谱》 (清)九世邑庠生 王曰贞 纂修 
[山东栖霞] ·豹山口村《王氏谱书》 (清)王敬芝 纂修 王曰贞重修 
[山东栖霞] ·颧东村《王氏祖谱》(豹山口村长分) (清)九世王泽? 创修,十八世王宏俊,十四世王成仁,十六世王敏泰字岱宗 续修 
[山东栖霞] ·龙村《重修王氏族谱》 (清)十一世王中三纂修 
[山东栖霞] ·龙村《王氏族谱》四卷 (清)十世王岱令修 
[山东栖霞] ·颧东村《王氏祖谱》 (清)十世王宏俊 纂修 十四世王成仁 续修 
[山东栖霞] ·上渔稼沟村《王氏家谱》 (清)王 、王司铎 王兆录等修 
[山东栖霞] ·河崖村《于氏世谱》 (现代) 于鹤翔 续修 
[山东栖霞] ·孙疃村《于氏家谱》 于华龙 
[山东栖霞] ·御驾沟村《于氏谱书》 (民国)于宗杰 修 
[山东栖霞] ·草埠村《于氏家谱》 (清)于信江  于鸣盛 (民国)于鸿熙 
[山东栖霞] ·上艾口村《于氏祖谱》 (民国)十四世于凤沼 修 (现代)于凤鼎、于嘉民、于万科等12人重修 抄录本 
[山东栖霞] ·清江口村于氏谱策 (清)十一世于腾云 十二世于桂龄 纂修 (民国)十三世于桐林 
[山东栖霞] ·东河南村《于氏谱书》 (清)于九龄 纂修 
[山东栖霞] ·大榆庄《刁氏家谱》 (清)刁忠 纂修 
[山东栖霞] ·河崖村《丁氏谱书》 (民国)丁奎五 纂修 
[山东栖霞] ·南砦村胡氏族册 八卷 (清)胡大?等修 (清)胡?中重修 
[山东栖霞] ·阎氏谱书 (清)阎一昌、阎东藩等重修 
[山东栖霞] ·杏家庄谢氏家册 谢玉科续修 
[山东栖霞] ·河东崖村刘氏族谱 (清)十世刘焕章 
[山东栖霞] ·下马家河村刘氏谱书 十六世刘玉田重修 
[山东栖霞] ·大蔡家村蔡氏谱书 (民国)十五世蔡绍沈续修 
[山东栖霞] ·岚子前村郑氏谱书 八世郑国宝 修 
[山东栖霞] ·唐东村郑氏家册 (民国)十二世郑镜清修 
[山东栖霞] ·天水郡赵氏族谱16卷 (民国)赵洪祺字福齐 赵先甲字子柳等续修 
[山东栖霞] ·前高格庄乔氏支谱 十三世乔海章 乔建章等编修 
[山东栖霞] ·庵里村贾氏族谱 (民国)贾蓬山续修 
[山东莱阳] ·《安定郡梁氏宗谱》 1997年孟春 梁伦田 梁永田续修 
[山东栖霞] ·城关村《梁氏宗谱》 城关村十八世梁福、十九世梁宝成、辛庄村十九世梁长廷等续修 
[山东莱阳] ·岚子前村《梁氏宗谱》 (清)梁学甯 梁维进等修 
[山东栖霞] ·蛇窝泊村《隋氏族谱》 (清)二十五世隋同文 二十六世隋学文 二十七世隋玉清(皆是昌邑县人)重修 
[山东栖霞] ·松山村崔氏长支家谱 (清)二十一世崔润松修 (现代)二十二世崔希远坤续修 
[山东栖霞] ·张氏族谱 山东省乳山市午极镇南庄续谱小组续修 姐长:张嘉强、副组长:张吉明 
[山东栖霞] ·汉?村张氏族谱 (清)八世张愈等主修 
[山东栖霞] ·鹭翔村徐氏族谱 (清)九世徐擢林修 十三世徐砚田续修 
[山东栖霞] ·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 (清)十七世郝?荪等修辑 
[山东栖霞] ·枣林庄郝氏支谱 (清)郝懿行等主修 
[山东栖霞] ·寺口柳氏族谱 (清)柳寿昌易名清晏续修 
[山东栖霞] ·林氏族谱 林温溥 林千甫续修 
[台湾] ·林氏族谱 (民国)林才添等主修 
[山东栖霞] ·林家亭林氏世谱 (清)林善眷重修 
[山东莱阳] ·姜疃林氏世谱 (清)十六世林万兴修 (民国)十六世林祥兴重修 
[山东栖霞铁口镇] ·荆子埠林氏宗谱 (清)十三世林思?(67岁)续修 
[山东栖霞] ·荆子埠林氏系谱 十六世林镜(71岁)续修 
[山东栖霞] ·荆子埠村林氏族谱 (清)十三世林思?续修 
[山东栖霞] ·荆子埠村林氏横谱 (清)十三世林思?续修 
[山东栖霞蛇窝泊镇] ·东荆夼林氏支谱  (清)十八世林?,林倬重修 
[山东栖霞] ·栖霞范氏家乘 (清)十二世范经野 续修 
[山东栖霞] ·宋家沟村宋氏支谱 二十五世宋绍斌主编 
[山东栖霞] ·北横沟《李氏邴家籍支谱》 1999年5月 十一世李泮明重修 
[山东栖霞] ·引驾夼李氏世谱 清宣统二年(1910)十世李凤尧重修 民国十六年十世李循又重修 
[山东栖霞] ·西林李氏城北关期颐堂支谱 (清)十世李若兰等修 民国十四年十六世李涵清等重修,1993年十八世李芳艾重修 
[山东夏津] ·夏津李氏族谱 十四世李宏升(夏津县志办公室主任)主修 
[山东栖霞] ·山口 村李氏族谱 十一世李中起续修 
[山东栖霞] ·泉水夼李氏家谱 (民国)十世李荫霖修 
[山东栖霞] ·李氏家谱世传 (清)六世李鹤溪修 1998年李德臣续修 
[山东栖霞] ·古阳疃镇李氏族谱 (民国)李卿云续修 
[山东栖霞] ·下渔稼沟村李氏族谱 (清)十八世李树屏字翰周号西泉重修 
[台湾基隆] ·[台湾基隆]山东日照牟氏族台宗人录 (民国)十七世牟家藩主修 
[广西桂林] ·[广西桂林]牟氏家谱 (民国)十七世牟好贤等续修 
[山东栖霞] ·[山东栖霞铁口镇]肇甲庄牟氏谱书 (清)牟逢若 牟钦若等修 
[山东栖霞] ·[山东栖霞]栖霞各官公牟氏谱稿 (民国)十八世牟殿邦重修 
[山东栖霞] ·[山东栖霞]栖霞县各官公牟氏世谱 (清)十三世牟蚬纂辑 
[山东栖霞] ·衣家泊村《衣氏全谱》 (民国)栖霞县沙窝村衣仙、字鹤享重修 
[山东栖霞] ·大寨村《史氏族谱》 (民国)二十一世史启利又重修 
[山东栖霞] ·西富源王氏支谱 十七世王发云(八十二岁)修 
[山东栖霞] ·王氏家族唐山头分支 王洪山 王学田续修 
[山东栖霞] ·韶庄泥都村《王氏家谱》 王振山、王振高、王振有、王守志、王孟礼等续修 
[山东栖霞] ·唐山头村《王氏谱书》 (清)十七世王芝庭、王宗桂、王凤庭等续修 
[山东栖霞] ·颧东村《王氏祖谱》 (清)十世王宏俊 十四世王成仁等续修 
[山东栖霞] ·下鱼稼村〈于氏谱书〉 (清)十三世于文兴绩修 
[山东栖霞] ·十里庄《丁氏谱书》 丁焕宝 
[河南开封] ·鹿邑徐氏家乘一卷 (清)徐广缙纂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