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尘而来寻香而落 第五感课程分享——林源

 香气博物馆 2021-11-15

本期表白人  ——  林 源

嗅觉是人的五感里最神秘飘渺的,人看到的美景可以用画笔描绘出来,听到的音乐可以用手机刻录下来,而闻到的香气却是最难记录下来的。

打开嗅觉的学习也是最困难的,但是生命中悦人的芬芳要是不尝试去留住它,那岂不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吗?所以我选择了法国第五感调香课程

学习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香气知识

课堂上,我们每天品闻几十种原料和香水,不断通过嗅觉的练习来刺激大脑的记忆区,拨开香气世界的层层迷雾。我们一边品赏调香大师的作品,一边看着图画或者视频,仿佛通过香气穿越到那个年代,或者是走进调香师的世界,又或者闻到调香师爱人肩膀的味道。气味不再是单一的感觉,而是串联起整个世界的灵魂。

我们闻到每一种香气,一边记录着自己的香气印象,一边学习行业交流的通用语言,感性和理性的交织,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建立起自己专业的香气架构

何苗老师教授的闻香方法让我们事半功倍,她先不透露原料或者香水的名字,而是让我们闭上眼睛,保持安静和专注,用心感受香气带来的印象,并把它记录下来,这样不会被原有的记忆和印象干扰,更纯粹的去了解香气。在何苗老师专业又耐心的引领下,我们渐入佳境。香气博物馆特别贴心请来天笑老师,按照中国香气行业的习惯,把香气知识又梳理一遍,这样对我们中国的调香师而言,不管是立足国内香气行业,还是扩展至国际香气领域,都可以让我们很快适应。

以香为笔  诉情达意

特别赞的是课程的实操环节,我们调配了4种不同香调的香水,果香调,花香调,木香调,青绿调。非常有意思的是,老师让我们不着急写配方,而是先构想一下这支香水是给谁调的,或者是想要描绘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然后再来写配方来表现。感觉就像用香气谱写一个故事,或者描绘一幅画。

我想起去年春天的芳香之旅,在武夷山的三坑两涧,春雨下得很大,整个山涧都湿漉漉的,散发着清新的味道,泥土、苔藓、茶叶、大树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最特别的是当时正是野花金樱子盛放的季节,它们像瀑布一样倾泻在山壁上,白色的蔷薇科小花,单薄不起眼的样子,散发出粉粉的花香,这个香气是若有若无的,有的时候一鼻子突然闻到一点点粉甜,一抬头才发现远远的山壁上挂着金樱子。那时青梅也开始结果了,翠绿翠绿地挂在高高的枝头。

自然

//  纵情山水 //

有了这幅画面,我的香气配方一下子就跃然纸上,前调的梅子香,中调的甜粉花香,尾调的泥土苔藓木香,整个香水是水润上扬的,展现湿漉漉的春意。等到开始着手调配的时候,发现梅子的气味不知道怎么表达,特别请教了天笑老师:用苹果,杏这样的水果香气加一点酸。立刻着手调起来,用香气表达真的是很不容易,一点一点的调整,一点一点的修正,我的原料表越来越长,最后用了22种原料才描绘出了我心目中的画面,为我的这只香水起名——流香涧,武夷山三坑两涧中最香的一个坑涧,这里出产的岩茶大红袍也非常有名,带有特别的花香。我忐忑地把流香涧拿给何苗老师和天笑老师评改,老师闻到春天的感觉,梅子的味道,湿漉漉的山涧,我的兴奋无以言表。

香 气 创 作

这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香气表达的另外一种境界,这条路还很长,是我一直愿意努力的方向,已经和上海的同学约好,再一起复习练习,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课程。

作者:林 源

编辑:ARTHUR

点击右下角的“点赞”与“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SUPPOR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