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现场 | “树洞”里的感动

 skysun000001 2021-11-15

#清华学子树洞直白#

图片

近日,一位清华贫困生在“树洞”所发的文章在我们手机上占据热搜。他每月只花400元,却资助了4名孩子。他没有卖惨、没有诉苦,只用琐碎却真实的文字讲述了他的大学生活,却直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图片
图片

 因为淋过雨

所以也想为别人撑起一次伞

图片
图片

“他”的故事

一位清华的贫困学子

这封自白书,最早发在清华大学完全匿名平台的树洞里,被清华大学的一个老师发现后,发到自己的公众号。写树洞的学生也已经被找到,但他不愿意抛头露面,也不想沽名钓誉。

他和我们一样,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家境贫困凭借努力考上清华,靠着助学金、奖学金、企业资助奖学金生活,每个月花400块,后来又靠着做兼职、实习,攒够了研究生的生活费。

而他却又和我们不太一样。当他认为他的经济条件稍有起色时,他就开始每个学期省出3200元,资助老家的希望小学里的四个孩子读书。

他在帖子里提到过许多帮助过他的人:他的老师、同学、企业家、资助人,他说他也想像他们一样。

“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图片

优秀又有规划

贫困但不自衰

图片

青年思考

向阳而生,追逐光而行

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我们习惯性谈论着生活的各种压力。可也有这样的年轻人,尽管他们出身贫寒,但他们从未“示弱”,反而努力成为一个明亮、有力的人。哪怕能多照亮一个人,他们的努力也是值得的,在这个时代这些励志的人们,是幸运的。

一篇娓娓道来的真情独白,被冠以“清华贫困生树洞”的标签,而后迅速在全网热传。这名清华学子的人生故事与心路历程彼此印证。我们看到一位寒门学子奋发图强的拼搏轨迹,看到了他推己及人“让爱延续”的良善和努力。

没有怨天尤人,有的只是满满的感恩;没有所谓“延迟满足”“补偿式享受”,有的只是第一时间的“知恩图报”。这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动实践,这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的善意。

“清华贫困生树洞”,一隅的喃喃自语,为我们展示逆风翻盘的人所有的温柔如初的心。关于“励志”,关于“慈善”,有了不一样的内涵,不一样的分量。不辜负年华,不违背初心,没有等着“有余力而助人”,而是不遗余力去助人。那些晦暗中被照亮的人生,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太阳。一切的温暖与光亮,能在人心间流转,也能在时空中永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