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隆平院士在长沙安葬,生前培育的杂交水稻,过程有多艰难?

 蜂部落 2021-11-15
袁隆平院士在长沙安葬,生前培育的杂交水稻,过程有多艰难?

袁隆平院士将在长沙安葬的消息一出,想必大家都是十分怀念袁老的,正是因为袁老作出的巨大贡献,让我们如今的生活,变成了食无忧的结果。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袁隆平院士的出现,给了我们最大的幸福,而在袁隆平院士去世之时,每个人的心中,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怀念和感恩。

在了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上午11点,袁隆平院士被安葬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袁老的事迹也被很多网友纷纷建议,要把袁老的事迹写进教科书中,其中的事迹就是关于杂交水稻的培育,大家都知道杂交水稻是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来的,但其中的艰辛,想必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袁老培育杂交水稻有多困难,培育出来后又对我们乃至世界作出了什么改变。

饿食树皮的饥年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我国要培育杂交水稻呢?那就先来了解一下杂交水稻没出来之前,中国当时的现状。
当时的世界人口,挨饿的人数是很多的,国内的在六七十年代的那段时间,国内经常会发生吃不饱的状况,有很多人吃不饱,都把树皮剥下来煮着吃,这样才能够填饱肚子,而种植的粮食,除了交出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基本没有了多少,而造成这个原因的,就是因为水稻等主食的产量很少,这让人们没有办法,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树皮树叶树根,也不得以成为人们的一个主要的食物来源。国内面对这样的状况,开始了粮食的研究,其中就有袁隆平院士的团队,也正是他们,才让中国的饥饿人在减少。

艰辛的路途
大家都是知道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但不知道的是,在这培育的过程中,是非常的艰辛,从1964最先开始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就从水稻田中发现了几株雄性不育株,不过后来通过大量的试验,由于保持率低下,不育性也没有超过60%-70%,从1970开始在自然界寻找保持系也没有获得成功。
也就是说从1964年至1972年,这8年的时间都没有把杂交水稻培育出来,虽然也有找到不育材料,但却没有得到“三系”配套,而所谓的三系即是:“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总称,8年没有成功也导致不少参与之人失去信心,纷纷“下马”。

1971年,袁隆平被调任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被调过来的袁隆平一直从事这杂交水稻的攻关研究,到了1973年,袁隆平为首的科技攻关组,终于完成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也就是说他们成功的培育出来能够满足“三系配套”的杂交水稻。
从1973年的10月,袁隆平发表了《利用也白选优三系的进展》开始,也代表国内的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成功,正是袁老的这次突破,使得国内的相关研究团队,也取得了优势,更是相继攻克“优势关”和“制种关”。从此开始,杂交水稻的光明前途便开始了。

高产拉动经济的增加
在袁老的带领下,杂交水稻的成功后,在全民推广之下,慢慢农民种植的水稻开始出现高产量,从以前的几百斤产量上涨到了现在的一千多斤,直接让农民种植的粮食,出现了“富裕”的程度。
而在这样情况下,给我们全国人口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从以前挨饿只能吃树皮,到如今的可以放开了吃,吃饭的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人民的幸福感也在提升,也真正的解决了“民以食为天”这个难题。

不止如此,在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之后,也给我国带来了经济的收益,粮食的产量增高后,多余的粮食可以自己卖出去赚钱,农民的收益就在不断地升高。
哪怕是如今,粮食依然是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这全都依靠袁老和所有科研团队的攻坚下,为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面向世界的杂交水稻
在1973年培育出来杂交水稻之后,国内开始了推广种植,在1976年就开始走出了“国门”,特别是在1980年之时,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被转给了美国,在转出之后,对世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更是为世界解决了很多粮食的不足,导致发生饥饿的地区,例如其中印度和越南等,就是受到了杂交水稻的影响,开始在国内推广。

不止如此,非洲有200万人还在饱受饥饿的同时,国内也开始在非常研究种植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使得非洲土地上的水稻收获也在开始增加,让这两百多万人口远离了饥饿的苦难,让这个曾经每年都要依靠进口40万吨的马达加斯加从而脱离了挨饿的风险。
这其中就是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之下,以胡月舫等人为代表,才能够不断的带去新的杂交技术,培育出合适国外的土壤和气候的水稻,这些都是和袁隆平院士的研究脱不开关系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内容,对于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