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加义镇:用心铸就农村学生“腾飞的翅膀”

 wwm5837 2021-11-15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一直以来,教育始终都是加义的核心工作之一。实施“教育强镇”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学队伍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在一个个有力的举措下,加义的教育事业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碑。

汇聚合力

提升办学条件

走进余丽华学校,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和四季常青的校园绿植映入眼帘,一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学校在大山深处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光彩夺目。

余丽华学校是由加义籍乡贤谢先生个人捐资2000万元,政府配套资金2000余万元在周方村建起的一所高起点、高规格的现代化农村学校。校园建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学生和教师公寓等八栋现代化建筑,可容纳90名幼儿和270名小学生就近上学,山区儿童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求学道路。

余丽华学校仅仅是加义教育强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加义镇充分调动乡友捐资兴教的积极性,积极向上级部门争资争项,多举措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强弱项、补短板,持续优化教育环境,改善教学条件。

政府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新建喻杰小学、余丽华学校2所现代化农村学校;投入500余万元用于镇中心小学、加义中学、献冲中学等7所中小学基础设施、校园绿化、功能室等提质改造。目前,全镇3所幼儿园、9所小学、2所初中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为加义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尊师重道

营造崇教氛围

“请苏凤翔老师、罗育老师上台领取先进教育工作者奖状!”9月9日,加义镇第四届教育基金会表彰大会顺利举办。大会上,镇党委联同基金会先后对全镇11位先进教育工作者、7位优秀校(园)长、23位优秀班主任、51位优秀教师和12位尊师重教个人进行了表彰激励。

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加义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用心用情保障好教师权益,表彰优秀、走访慰问......加义镇用行动为教师们排忧解难,不断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2017年,在寓外乡贤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加义镇率先成立起千万级乡镇教育基金会。4年来,基金会累计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学生和资助困难学生570余人,发放奖教助学金230余万元。老师,在加义成为最高尚的职业。

人才培养

强化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良好、勇于创新、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打造教育强镇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加义镇坚持引进、培养、交流“三管”齐下,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培养,这个学期安排了我去市里学习培训一周。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还会定期召开交流座谈会和开设公开课,教师们一起交流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对提升教学能力很有帮助!”加义镇中心小学的青年老师邓丹丹说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近五年来,加义镇大力实施“强师兴教”工程,累计吸纳181名青年教师加入加义教师队伍;先后组织学校校长、班主任、教师共280余人分批外出观摩听课和跟岗学习;积极邀请岳麓区博才咸嘉学校、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岳阳经开区北港小学等名校学科名师到校开展经验讲座、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组织各中小学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交流会,总结教学经验,在一项项“强师”措施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逐步成形。

用心付出

收获累累硕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加义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通过寓外乡贤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全镇幼儿园、中小学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近几年,加义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100%;小、中学入学率均为100%;农村初中升高中升学率实现大幅提升,位于全县前列;2019年献钟中学年终教学质量评测获全县农村学校第一名;加义学区、献钟中学、加义中学、献钟小学连续3年被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刘平芳、黄建军、苏凤翔等10多位教育工作者先后荣获市、县级“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吴丰盛、刘萍、贺立萍等30多位教师先后在市、县级教学比武中斩获一、二等奖......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无不映衬着加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凝心聚力兴教育,强镇筑基展未来。接下来,加义镇将继续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一如既往关注教育事业,用真情真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擦亮加义“教育强镇”新名片。

作者:张胜龙、陈卓

责编:朱毅

来源: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