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瓜虫病怎么治?

 新用户5488A7GH 2021-11-16



小瓜虫病怎么治?

寄生虫已成为水产养殖让人头疼的问题,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养殖户都会投入适量的杀虫药,有些养殖户看见鱼乱窜、浮头的时候,也会选择投入适量的杀虫药以防止寄生虫的大量繁殖,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令人头疼的小瓜虫。

FINANCE
病原特征:

小瓜虫病俗称“白点病”,它是一种世界性广泛流行的鱼病,1876年由法国人Fouquet描述并将病原定名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属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广泛寄生于各种淡水鱼类的鳃和皮肤,几乎能感染所有的淡水养殖鱼类,尤其对无鳞鱼类如叉尾鮰、黄颡鱼等危害严重。

小瓜虫的生活史分为滋养体期、包囊期及幼虫期。

滋养体期:在鱼体上寄生的时期,呈卵圆形或球形,在鱼体上呈肉眼可见的小白点。虫体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胞口位于体前端腹面,围口纤毛由5~8行纤毛组成,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一直到胞咽;大核呈马蹄形,小圆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质有大量食物粒。

包囊期:离开鱼体的虫体或逸出囊泡的虫体,可作3~6h的游泳,然后沉入水底的物体上。静止之后,分泌一层胶质厚膜将虫体包住,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透明,为(0.329~0.98)mm×(0.276~0.722)mm。

幼虫期:体呈卵形或椭圆形,前端尖,后端圆钝。前端有一个乳突状的钻孔器全身披有等长的纤毛。在后端有1根长而粗的尾毛。大核椭圆形或卵形体前端有1个大的伸缩泡。大小为(33~54)m×(19~32)pm字形原始胞口尚未与内部相通,且在6字形的缺口处有1个卵形的反光体,可能与将来形成胞咽有关。

生活史:包囊内的虫体胞口消失,马蹄形的大核变为圆形或卵形,小核可见。囊内体活动活跃,2~3h后开始分裂。分裂连续反复进行,直至囊内有300~500个幼体分裂时一般为等分,但到32个虫体之后,囊内往往形成2~3团大小不一的纤毛幼虫。纤毛幼虫越出包囊又再感染鱼体。幼虫钻入宿主体表上皮细胞层或鳃间组织,刺激周围的上皮细胞而增生,从而形成小囊泡。在其中发育成为成虫,然后离开宿主,形成包囊。

FINANCE
临床症状:

寄生于鱼的皮肤、鳍、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点状白色包囊,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为“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同时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钝,漂游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鱼体不断与其他物体摩擦,不久将成批死亡。

据报道,鱼类被多子小瓜虫寄生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且至少可持续8个月,病鱼的血清及黏液中产生抗体。

FINANCE
解决措施:

根据小瓜虫的生活史及生物性特点,当其暴露于水体中时,便失去了寄主的营养滋养。在我们的试验中,许多杀虫药,都能轻松将其杀死,甚至当小瓜虫离开宿主时,只要十几个小时,没有找到新的宿主,就不能存活。所以经过我们的反复观察与试验所得,阻碍杀小瓜虫的关键,一方面是由于小瓜虫寄生到鱼体上时,刺激了鱼体分泌粘液,正是由于这些粘液的包裹,阻碍了药物与小瓜虫的接触,才使得小瓜虫非常难杀;另一方面是,一旦小瓜虫受到药物的刺激,越往皮肤深层紧贴,继而损伤皮肤,鱼体出于自我保护,刺激表皮细胞的增生,帮助小瓜虫躲避药物杀灭。

基于这种思路,我们现在开发出了一款药水平安,避开对小瓜虫的刺激,既不受鱼体粘液的影响,又能直接作用于小瓜虫体,还不含违禁品,如汞制剂等。经过数十家养殖户的试验,安全高效。商品名叫水平安,一瓶用一亩到1.5亩水体,前不久,重庆一家高位池的黄颡鱼感染了小瓜虫,老板直接用到了一瓶半亩,也很安全。用了之后,死鱼迅速控制,之后镜检,原本密密麻麻的小瓜虫不见了踪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