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武当马钰真人教你学《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之二

 wLJ0679 2021-11-16

针灸歌诀学习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三)

其二,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

能治四肢厥,善静恶闻声,

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

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针三分、灸三壮)

附注:

①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内庭似通于内部之庭堂而名,足阳明胃经之“荥”穴;定位:正坐垂足,在第二跖趾关节的前方,当次趾与中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②能治四肢厥:寒湿之邪侵袭经络,壅遏气血致下肢冷痛、软弱麻木无力及足胫肿,取刺内庭可祛除下肢寒湿。

③善静恶闻声:《灵枢·经脉》:“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欲独闭户塞牖而处。”《铜人》注云:“胃,土也,木能克土,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内庭为足阳明经穴,可治足阳明经病。足三里为合穴,偏治胃腑病;内庭为荥穴,善治胃经病。

④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内庭为足阳明胃经荥穴,“荥输治外经”,取泻本穴能治疗阳明热盛、循经上扰的头面诸证瘾疹为血分有热受风、郁于肌肤不得外泄的皮肤疾患,刺内庭以泄阳明实热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所引起的咽喉肿痛诸症,刺内庭可泻热镇痛。循经上攻的胃火牙痛,当清泻胃火以治其根本,多取内庭施以泻法。内庭穴下牙肿痛,合谷穴治上牙疾病。

⑤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惺惺,此处指病症减轻或消失。三阳热盛者一般刺大椎穴泻太阳之热,刺外关穴泻少阳之热,刺内庭穴泻阳明之热食滞胃肠所致疳积不化,燥热内攻所致大便秘结,均可取用内庭穴清利胃肠积热,祛邪化滞

⑥针三分、灸三壮:内庭处肌肤浅薄,直刺0.3-0.5寸,或向上斜0.5-1.0寸。肌肤浅薄处施灸壮数宜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