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木香草堂 2021-11-16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漫谈之一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一个贫困地区的村寨,希望有一座属于孩子的教学楼,能够让孩子们在其中安心地学习。这样的愿望似乎并不过分,但政府却始终无法解决。在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地区,政府需要关心的事情确实太多了,有限的资金很难用到校舍的改善上来。

批评政府,能解决问题吗?政府自身已经焦头烂额了,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善意的帮助。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2012211403分,当时年仅21岁的贵州民族大学大三学生杨艾菁在网上发出一条微博,内容为我不知道可不可行,我想效仿(别针换别墅)故事,用我的一对银戒指,为我们贵州的山区孩子换一栋教学楼。

微博发出当天,就有众多网友转发,几天后,可供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有的网友表示不用换直接送都行。四天后,杨艾菁终于等来了她想要交换的物品。远在新疆乌鲁木齐的资深玉石玩家刘堂堂决定用自己价值3000元的和田玉来交换银戒送给女朋友订婚用。而几天后上海女孩赵艺宁看到了网上报道决定用姐姐送给自己的结婚钻戒来交换杨艾菁的和田玉。此外,贵州籍影星周显欣说要把一枚价值近1.5万元的钻戒直接捐赠出来。

20天后,上海有一名神秘网友表示愿意出资金20万来交换这一对钻戒。但这名网友表示建学校务必要在资金、项目、监理、后期使用上进行严格监管,并提出要看相关规划资料。

就在杨艾菁通过微博交换戒指的同时,贵州一些地区的政府也关注到了她正在做的事情,其中就包括贵州纳雍县昆寨乡党委书记李践,他不断地和杨艾菁联系,希望她来实地考察。223日,杨艾菁搭上了去纳雍县昆寨乡的考察之路,在李践的陪同下,杨艾菁考察了该乡的长丰村和夹岩村,并最终确定在昆寨乡夹岩村刘家烂坝修建希望小学,并取名为梦想小学经过反复测算,教学楼的投入需要30万元的资金,上海这位爱心网友答应了。工程的监管,由当地爱心公益组织纳雍爱心联合会负责。

30万仅够修建主体教学楼,学校的配套设施还有一定的资金缺口。正在发愁时,江苏无锡的一家企业通过网络找到李践,表示愿意出资10万元给学校配备配套设施。后来,又有杭州的一名老师捐资6000元建爱心图书室;纳雍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退休老人们自筹5000元援建升旗台;园艺公司投劳为学校绿……

签下合同,对杨艾菁来说也不代表戒指换楼功德圆满。除了负责将上海网友的捐款分阶段汇给乡政府;她还要发微博直播学校修建进度;晒工程的收支明细;最让杨艾菁头疼的是,乡政府那边发来款项的使用情况,她还要在网上查询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物料的报价是否合……

2012824日,在众人的努力下梦想小学利落成。922日,学校举行了简短的开学典礼。典礼上,学校的师生合唱了一首由老师们原创的《梦想之歌》,献给杨艾菁以及关注、支梦想小学每一位好心人,歌词这样写道:“昨天我们翻山越岭出门上学,晚上打着电筒回家,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这是我们每天的上学路;感谢有你,艾菁姐姐,爱心使者,感谢有你,送来了温暖,有了温暖,我们健康成长,放飞梦想,展翅腾……

用一对戒指换一幢教学楼,这一童话般的愿望,仅用了二十多天就变成了现实。现在,这所名为“梦想小学”的教学楼,已经在纳雍县昆寨乡使用两年了。

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这样的奇迹能够实现吗?要改这座教学楼,通常的流程是一级级的打报告,然后是政府部门平衡预算,看是否有可能做这件事,以及在什么时候可以去做这件事。政府没钱,孩子们再有需求也没有办法。

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沟通出现彻底的转变,组织结构出现改变,每个人可以与谁沟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沟通的转变以及对网络的需求共同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乡党委书记发现,实现孩子有学上的愿望,其实有很多条途经,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可以再换一条路来试试看。

半年的时间,“梦想小学”由一个梦想变成了现实,解决了当地170名学生的就学难题,让他们每天可以少跑很多路,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接受义务教育。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要共同的意愿,无限的碎片就能在瞬间产生效能,产生让整个人类自我敬仰的力量。这种汇聚的善的力量,是新时代赋予整个人类的一份财富。所有的信息都能够以我们看不见的面貌,以我们经验不能体验的速度,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时代动力。

当整个社会的管理体制因为互联网而不断地被解构和重组的时候,教育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作为教育人,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互联网的这种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