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的模样将发生改变

 木香草堂 2021-11-16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漫谈之三

在一个社区中,学校的形象是比较独特的,它的建筑风格、它的功能布局,人们一眼就能辨别的出来。但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小班小校的逐渐推广,学校的模样和形态也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1.从封闭走向开放

传统的学校是相对封闭的,学生们走进校园,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过着与周围的世界并不同步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的领导常用这样的话语来教育学生:“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一定允许;社会上能做的事情,学校里不一定能做。”突出了学校和社会相互隔绝的特质。

布鲁纳强调,人的心灵是一种信息处理机制,它是由文化所塑造的,学校要落实育人的目标,一定不能将自身变成文化孤岛,要让孩子充分融入到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之中,通过与社会的互动,来滋养孩子的心灵。

美国的Altschool学校,在确定校址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和社区之间的融合,他们租下一些居民的房屋来做学校,或者是改造废弃的厂房,像体育场地、图书馆等资源,学校并不刻意建设,而是利用社区的相关资源,主动给学生创设融入社区文化的时空。密涅瓦大学更是在全球选择就学点,让某一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个城市都成为他们的校区,彰显出学校开放办学的趋势。

2.从规范走向个性

学校为什么会办的千校一面?除了应试教育的因素作崇之外,学校办学的规范化要求,也要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在过去,不少地区对教育不重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为了督促政府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办学的政策,这其中就包括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所、食堂、卫生室、教室的规格、土地的面积等标准。

这些规范化的要求对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陆续进行验收,各地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更大,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呈现出来:很多学生每天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查看各种信息,了解各方资讯,但很少有人跑到学校的图书馆里去借书。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占用了学校很大的空间,也拥有数量不菲的藏书,但学生人均借阅率低的可怜;很多教师费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网上轻易就可以查到,而且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比教师枯燥的讲解要精彩的多;很多学生宁愿到校外的无证小摊上去吃零食,也不愿意在学校的食堂里就餐……

学校的图书馆是否有可能去掉不要,将所需要的相关工具类书籍直接放到学生的教室中,让学生随手可得。而更多的图书通过电子图书的方式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查询和阅读。教室是否要建设的如此方方正正,规定好讲台和课桌摆放的位置?是否可以向孩子们的在家中的居室那样,坐在地上也可以,趴在沙发上也没关系,让孩子们在更温馨的环境中投入学习……

乔布斯的苹果系列为什么能够让众多消费者爱不释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化繁为简”,将很多不必要的操作和键盘全部取消,让每一个接触他们产品的人都非常容易上手。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理念来思考新时代的学校,就会意识到在走向均衡之后,再用规范化的方式来约束学校会越来越不合时宜。 比如说,如果学校的周边就有社区的运动场所,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再建一个体育场?少一些规范,多给学校个性发挥的空间,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3.从统一走向灵活

在学校中,有很多设施的利用率其实是很低的,也是不够人性化的。这与我们管理上的大统一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说学校的厕所,只在课间10分钟的时间里能够派上用场,其他时间一直闲置在那里。学生如果被老师拖了堂,在课间来不及,或许还会憋出毛病来。为什么其他时间不能让学生也充分利用,少了几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他们非常重要吗?

比如学校的食堂,为了满足众多学生的餐饮,学校要盖一个很大的食堂,甚至多个食堂。但食堂仅在有限的几十分钟内对学生提供餐饮服务,让很多学生排队等候,以免去晚了没有吃的。为什么不能延长供餐的时间,改变烧菜的流程,让学生无论什么时候去吃,都能吃到新出炉的饭菜?

如果我们改变大一统的管理理念,你或许就会发现,其实食堂不需要那么大,也不用让孩子们排那么长时间的队,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合的时间吃上可口的饭菜。如何做到呢?改变现有的排课时间表,让教师的课从早上一直排到下午,中午也有课程开设,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的课程。有的学生11:00-12:00没有课,有的学生1200-13:00没有课,有的学生13:00-14:00没有课……学生吃饭的时间自然错开了,食堂也可以从容做出相应的饭菜,保证每个师生都吃好。

因为在同一时间里,有不少学生都可能自修,这也为学校其他设备的充分利用创造了条件。有了闲暇和自由,学生就有了创新的潜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