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知识》

 陆味书斋 2021-11-16

好书推荐


人类的知识

范围及其界限

 
 

我不想过多声明这本书我究竟读懂了多少,因为在看它的过程中我也亲眼目睹了人类自然科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概率论、因果论的发展…这些知识现在正在我的脑海里翻江倒海,让我狂妄得自以为可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

 
 
 

《人类的知识:范围及其界限》 罗素的又一本经验主义哲学的著作。我初次接触罗素是《西方哲学史》,那种精辟而又冷静的笔锋,以一种散文的方式去书写哲学。但这本书文风完全变了,是一本纯哲学的著作,读起来十分的晦涩难懂,如果不是有案例和实例作为支撑,我基本都记不得之前自己读过些什么。

我不想去系统性的说明作者究竟说明了什么,我只想就我读懂的那一部分做一些梳理。

 

A.      因果律:当你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请动用你全身的感官、思维,尽最大限度地去获取信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你所接触到的一切,都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因果。你能看见东西,因为光照在物体上反射到了你的视网膜,经过视觉神经处理,形成了你所看到的东西;你能听见,是因为有空气,物体发出一定频率的震动,通过介质传导到你的鼓膜,在经由听觉神经传导到大脑;我现在在写作,是因为我所获得的知识储藏在了海马体里面,我通过电信号,把里边的知识调度出来,经过逻辑思维、文学创作能力的处理,形成了一段别人(感兴趣的人)能够读懂的文字。不胜枚举,当你去思考宇宙万物的联系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乎一切都处在因果律的统治之下(除了潜意识和超自然现象),罗素给因果律下的一个宏观的定义是:“在已知关于某些时空领域的充分数据的条件下,凭借着某个原理可以推论出另一个时空领域的情况。”我觉得这个定义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就我的学科自身而言,因果律存在,但它并非线性的函数关系,而是一个复杂问题,厘清所有诱因在操作层面是不可能的,而且假如世间万物都存在一种普遍的联系的话,你如何去辨识决定性的诱因是哪一个,这就进入了我要论述的下一个部分,概然性。

 
 

B.     概然性:概然性以及概率论的引入是由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所导致的。一方面,我们承认,经典物理学所说的那些公设和定理依然是成立的,但是当从低俗到高速,从微观到超微观的时候,你想象过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吗?那会是非常有趣、甚至是超乎常识所能想象的现象。狭义相对论打破了时空间的必然联系,经典物理学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一个个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瞬点簇,它们是均匀的,因为时间是均匀的,所以在特定是时间有且只有唯一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决定这个物体下一秒会在什么地方,以及运动状态是什么的就是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狭义相对论则认为运动不是瞬点簇,而是事件簇,时间与空间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一种概然性,举个例子,我口渴了下楼去奶茶店里买一杯奶茶,可是我走在路上邂逅了H.小姐,然后与她散步,一不小心迷路了,回到宿舍却发现宿舍关门了,外面下着暴雨。这些事件是否会发生?还是只是一种想象?我只能说这是个小概率事件,至于概率的大小取决于我的存在、H.的存在、以及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买奶茶”这个事件的发生,我只能预料到我会去买奶茶,但后来的一切远不受我的控制,我遇到H.的概率取决于园西路晚上的人流量,下雨的概率取决于以往昆明在今年这个季节降水的数据统计,宿舍在什么时间关门取决于宿管大妈的经年累月的生物钟…所有事件同时发生,那个微乎其微近似于零的事件,只是我未来几十亿(其实是无穷的)种可能性里的一种。如此看来,因果律仿佛也是有限的。

 
 
 

C.      精神世界:你能撞上你朋友的身体,但却不能撞上他的精神,所以他的身体和精神是有区别的。然而这种区别的显著性究竟有多少呢?卡尔.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说明了一点,即身体和精神在机理和目的上都是统一的,首先,精神必须以身体的存在作为载体,现代医学、生理学虽然不能完全解释人脑的机能,但也已经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其内在机制具有一种必然的因果性,即有身体,才能有精神。另一方面,精神又与身体独立,从认识或知觉方面来讲,它们有知觉、回忆、想象、抽象和推理的活动;从心理情绪方面来讲,他们有快乐和痛苦的感觉,他们还有情意、激情和欲望;从意愿方面来讲,他们可以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被划入“精神”的范围。

 
 
 

D.      真理与知识:什么是真理?盲目追求真理是一种狂妄,因为窥探真理的代价是巨大的,洞彻真理就已经突破了人类知识的范围和界限,朝着超理性和超自然的领域迈向一步,我们拥有这么强大的思维能力的时候,能否拥有承载它的硬件设施,强大到能够承受起自宇宙诞生以来就延续,发展,并随着人的诞生而趋于复杂的巨大的认识体系?而且,如果人再宇宙之中并非孤立的存在,那么在另一个时空演化出的另一种生物,他们也拥有智能和理性,他们的真理又是什么?当我们无法企及真理的时候,一个爱思想的人最大的乐趣就产生了,学习知识,学习人类的知识、自然界的知识、宇宙的知识…知识所要追求的是一种对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一种因果律的判断,然而随着现代概率论、相对论、量子物理学、精神分析学的发展,我们的行为真的可能是线性的发展吗?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趋近于模糊和不确定,最近大数据鼓吹者想用海量数据、无规则数据再借之以技术手段去深度挖掘,这种前景是可观的,但是想要去解释“复杂问题”,这也未免犯了一个狂妄的错误,而从科学最基本的敬畏转变为一种理性的自负。


总而言之,我相信假以时日,人类一定能够迈向一个更高的认识水平,也能够把认识外化为一种以某一种技术为载体的科技革命,进而把整个种族带向一种新的时代。然而,人类的知识是否有范围和界限?我认为是没有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虽然知识之树终归不是生命之树,当你行将就木的那一天你对世界的探索也就终止了,但是你无可否认在你思维活跃的那一瞬间,从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以接近光的速度以电磁波的方式在你那个狭小的脑袋里不停地传递着信息,光从太阳到地球要500s(日地距离1.5亿km,光速8亿m/s),然而在我们的思维世界里从地球到太阳只要一瞬间。尽管我不能真实的到达太阳,但是我却能够模拟出那样一个每秒在发生着多次核爆炸,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火球,以及我在太阳面前的那种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应当积极乐观。尽管有人要作证人类历史上的无穷多次的自相残杀,以表明这种乐观是一种狂妄。但我不想做两面派,假如你因为恐惧技术带来的风险而幻想着一种历史的倒退,而宁愿选择一种保守的态度去回答,认为人类的知识有范围,那也无可指摘,但是我觉得这是在和稀泥。因为当你承认知识有范围和界限的时候,就会有几十个问题追上来:界限在哪里?什么是界限?为什么要有界限?界限是什么…我不想做这些无意义的追问,如果你想要探寻人类的知识的边界,不妨用你有限的生命去尝试一下啊,如果你想要得到答案就不要再问问题,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罗素这本书真的是本好书,我也是读得一知半解,涉及到概率方面的知识我根本就没兴趣也没能力去演算,可能多年以后我还会重拾这本书,看看自己在若干年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又会有什么变化。也推荐各位去阅读一下,如果都不懂就果断弃书,不要陷得太深。我花了两个月才啃完这本书,结果只是这短短的三千字,但是代价却是巨大的,大概这也是对我妄图在二十岁的年纪就想拥有至高的知识的一种惩罚吧。

1

END

1

作者 / 陆明

图源 / 花瓣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