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岁那年苏联母亲带着姐姐离开,此后他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寻母之路

 铁血老枪 2021-11-16

中国有句话说的好啊,“有妈就有家”,母亲在,家就在,家庭是最温暖的地方,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母爱,而每个孩子,也都是母亲眼里的焦点。可是世上总不能什么都那么得偿所愿,家庭变故、外界因素、历史洪流等等原因,可能把无数个家庭拆散,亲人天各一方。然而,血溶于水,亲情是无法阻断的,他们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一个完整的家庭努力着。

文章图片1

他,叫黎远康,他的人生用两个字来形容,便是寻找。他在寻找什么,又在寻找谁呢,且听我细细道来。故事还得从黎远康的父母说起,黎远康的父亲,叫黎怀钰,1914年出生在四川,童年起就到工厂里当学徒,后来为了生计,全国奔波,从四川到了甘肃,又到了新疆。

黎远康的母亲名叫瓦伦蒂娜-尼古拉耶夫娜(Валентина-Николаевна),苏联人,父母作为苏联专家来华,1929年她出生在中国,后在新疆的一家医院里当护士。一次黎怀钰生病,去了当地的医院就医,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苏联姑娘瓦伦蒂娜,此后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文章图片2

黎怀钰

黎爸黎妈初相识

黎怀钰生病期间,主管护理的护士便是瓦伦蒂娜,黎怀钰身材挺拔,面目英朗,瓦伦蒂娜年轻貌美,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两人随着日常接触的增长,互相之间的好感也在增加,据瓦伦蒂娜回忆,“黎把我的心偷走了”。一个苏联姑娘,一个中国小伙子,他们没有管那么多世俗,因为爱情,他们相约要相守在一起。很快二人就结婚了,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家庭。

1947年在酒泉瓦伦蒂娜生下女儿,取名黎远礼,俄语名叫阿拉(Алла)。次年在兰州又生下儿子黎远康,俄语名字鲍里斯(Борис),小名鲍里亚(Боря)。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去东北的黑土地发光发热,黎怀钰带着一家人举家去了东北。黎怀钰去了沈阳的一家机械厂当工人,而瓦伦蒂娜则是去了长春做了一名老师。

文章图片3

两个孩子和妈妈一起生活,黎怀钰因为工作,回家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在黎远康的记忆里,一直是妈妈照顾自己和姐姐。妈妈做的苏式大列巴和香肠,那个味道深深地印在了黎远康的脑海里。小日子这样过,一家人也感觉平静又幸福,但是这样的日子被短暂的中苏蜜月期打破,随着苏联外交部提出撤侨的方案,在华超过10万的苏联人,都面临着离开中国的情况。

瓦伦蒂娜放不下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但是同时又必须要回到苏联,这真是让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这件事,夫妻二人争执了很多次,黎怀钰也舍不得妻子回到苏联,但是家中也需要自己,老母亲生病,经济条件不良好,他也无法丢下一切和瓦伦蒂娜去苏联。最后夫妻二人谁也不能说服谁,只好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但是一双儿女怎么办,夫妻二人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自己选择。是在苏联,还是在中国。最终黎远礼选择了和妈妈走,而黎远康则和爸爸留下来。

文章图片4

夫妻分别,姐弟分别

但是天下哪个父母想和自己的孩子分开呢,瓦伦蒂娜这次没有和丈夫商量,她打算偷偷地带两个孩子一起走。于是1955年8月临出发的那天,瓦伦蒂娜提前收拾好行李,带着两个孩子出发了,他们先乘汽车,然后再乘火车,目的地是中苏边境城市满洲里

此时刚刚6岁多的黎远康,刚开始出门还很好奇,左看看右看看,但是时间一长,他看见母亲似乎怀有心事,就一直闹着要找爸爸。瓦伦蒂娜只好安慰儿子,别着急,爸爸很快就会来的。火车开呀开,很快就到达了满洲里。黎怀钰和厂里请了假,想要送妻子一程,但是一回家,家里已经空空如也,连儿子也不见了。

文章图片5

他心急如焚,心想可能是出事了,于是立即求助厂里,厂里又向上级反映,最终反馈给了铁道部门,他们赶紧安排黎怀钰去满洲里。最终在去苏联的火车开车前几分钟,黎怀钰赶上了。他没有责怪妻子,而是说在满洲里再待一个星期,最后商量一下,孩子到底怎么办。这一个星期,瓦伦蒂娜和黎怀钰争吵、哭闹,可是最后依然没有改变结果,像当初一样,女儿和自己去苏联,儿子留下来。

离别那天,小小的黎远康还不知道到底将要发生什么,他以为自己暂时留下来,很快和爸爸就能和妈妈还有姐姐团聚。他还安慰瓦伦蒂娜:“妈妈不要哭,姐姐不要哭,过一个礼拜我就接你们,好吗。”临别之际,母亲塞给黎远康一张照片,那是母亲和一对儿女的合影,这是瓦伦蒂娜留给儿子最后的礼物。黎远康不知道,此后和母亲这一别,竟是半个多世纪。

文章图片6

黎远康长大了

母亲和姐姐走后,黎远康和父亲又坐火车回到了沈阳。黎怀钰带着儿子住进了工厂的单身宿舍,此时的他有妻子,但却和没有一样,因为她已经在另一个国家了。小黎远康从开始的期盼,到慢慢地明白母亲不会回来,但是他多么的想念母亲啊。后来已是花白头发的黎远康说:“我小的时候,多希望有妈妈疼。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有妈妈扶起来,我多希望那个孩子是自己,这叫什么,这就叫幸福啊!”

1956年,由苏联援建的洛阳矿山机器厂动工,黎怀钰被分配去,于是他带着儿子从沈阳到了洛阳。年复一年,黎远康长大了,中学毕业后他就进了工厂,成为了一名工人。1972年黎远康也结婚了,之后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对母亲的思念更加强烈了。但是中苏关系的紧张,让黎远康寻找母亲的道路变得异常艰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文章图片7

夜深人静时,他总是拿出离别那天,母亲留给他的照片看,还默默地呼唤着母亲。在黎远康的书架上,放着好几本已经泛黄的俄语书,他时常思念母亲,期盼有生之年可以见到她,于是他闲下来的时候,自己还学一学俄语。

家里留有一把空椅子,那是给妈妈的,每当过节的时候,那张椅子就好像母亲也在,他们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他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机会,一直试图寻找母亲和姐姐的信息,但是一无所获。

文章图片8

父亲离世,黎远康下决心一定找到母亲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1982年,黎怀钰得病了,是淋巴瘤,很严重,他躺在病床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黎远康看着父亲,他知道没有找到母亲和姐姐,父亲的心里也很遗憾,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找,只要有一丝机会都不要放弃。没过多久,黎怀钰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到最后他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妻子(前妻,到洛阳后黎怀钰再婚)和女儿。

弥留之际,黎远康握着父亲的手说:“爸爸你放心,我一定找到妈妈。”黎怀钰点头,他用最后的力气告诉儿子,自己赞同。到了8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迎来了破冰的时刻,不再是那么紧张,黎远康寻母的希望看似增大了许多,他由原来好像地下工作者,变成了公开寻找。

文章图片9

但是困难又一次来临,1991年底苏联解体了,分成了15个国家,母亲到底在哪里,他不知道,只知道,这样寻找,难度更加大了。但是黎远康带着父亲的意愿和自己的希望,跑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包括回到长春原来母亲教书的学校,沈阳市公安局档案处,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红十字会等等,可是依然一无所获。

黎远康对于母亲所有的记忆,只有6岁之前,知道母亲叫瓦伦蒂娜,姐姐叫黎远礼,俄语名字叫阿拉,有一张照片,其他有效信息一概没有,这也给找人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一直找不到母亲,令黎远康最担心的是,母亲的身体好不好,她的岁数越来越大,会不会还在人世,但是姐姐肯定在,就有希望。只要他知道谁和苏联或者俄罗斯有关系,他就拜托人家,把照片复印一张,想办法把寻人的概率提高。

文章图片10

寻母之路迎来转机

可是母亲就像消失了一样,一点消息都没有,黎远康也从当年褐色头发的小伙子,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先生。他自己计算着日子,长大一岁,母亲就老一岁,此生还能不能见到母亲,自己也不知道。进入新世纪后,赴俄罗斯留学的人开始增多,黎远康只要有机会,就把寻母的资料交给留学生,希望在俄罗斯当地帮帮忙,可是依然没有反馈。

时间到了2007年,黎远康拜访自己的老师,当老师听说他这么多年还一直在寻找母亲,问他:“我儿子在莫斯科工作,俄罗斯有一个电视节目,叫《等着我》,从1998年开播,已经帮助了很多人,如果你想,可以把资料留给我一份,我交给我的儿子,请他送到节目组试试。”

文章图片11

黎远康一听,马上把资料整理好,交给了老师,老师又交给了在莫斯科工作的儿子,资料送到了《等着我》节目组。而这些年,瓦伦蒂娜也没有放弃寻找儿子,她也一直在想办法,和女儿一起,把关于儿子的记忆整理成资料,四处的散布出去。老天是眷顾这家人的,瓦伦蒂娜的资料也交给了《等着我》,经过工作人员审核,发现相似度极其高,于是派出专人小组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就是互相要找的人,但是即便这样,节目组为了稳妥,也没有提前将消息公布。

2009年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给黎远康打来了电话,又仔细地询问了一下他寻母的细节。这通电话,让黎远康又燃起了希望,到了年底,中央电视台的人到了洛阳,通知黎远康和儿子去北京。然后让黎远康的儿子黎明留了下来,告诉黎远康要去莫斯科。当时黎远康隐隐预感到,一定是找到了,至少是找到姐姐了,但一切都不确定,也没有人告诉他细节。

文章图片12

时隔半个多世纪,母子终相见

于是黎远康很快办好了签证,踏上了去往莫斯科的飞机。在莫斯科逛了两天,电视台有车来接黎远康,他们一起到达了录制大厅,要录制节目,而同期黎明在北京也开始录制节目,这让黎远康有些激动,他知道可能会有好消息。

镜头切到莫斯科的演播室,主持人和一位白发的老奶奶在聊着天,他问她关于生活,要寻找谁,老奶奶一一作答,说想找她儿子。主持人说,我们要给你看一个人,于是和北京的视频连通,主持人告诉瓦伦蒂娜,这是黎远康的儿子黎明,黎明站起来对着奶奶鞠了一躬,说奶奶您好。

文章图片13

此时的瓦伦蒂娜很激动,主持人问她你可以和黎明说话吗,瓦伦蒂娜说:“可以,我知道中文。”尽管多年不说,但是瓦伦蒂娜依然还记得中文,她问黎明:“你的爸爸在哪里?我想看一下他。”黎明答我爸爸在莫斯科,瓦伦蒂娜露出惊讶的表情,她简直不能相信。

这时主持人说,“来,我们有请黎远康先生。”瓦伦蒂娜由女儿扶着,慢慢地站起来望着大屏幕,就像一位老母亲盼着游子回家。这时黎远康从大屏幕后面走出来,和主持人握手,说谢谢,非常感谢。

文章图片14

主持人指着瓦伦蒂娜说,“去吧,那是你的妈妈。”黎远康走近瓦伦蒂娜,他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感情,一下跪倒在妈妈面前,抱着母亲的双腿,说:“妈妈,我是鲍里亚呀,我终于找到您了!”

在场的很多观众和他们母子一样,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为他们这一对分离了半个世纪的母子高兴、激动、开心。黎远康和妈妈还有姐姐抱在一起,诉说着50多年的思念,可是一下又怎么说得完呢。瓦伦蒂娜一直说着,我不是在做梦吧,是鲍里亚。黎远康说:“是鲍里亚,妈妈,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文章图片15

原来1955年从中国走了以后,瓦伦蒂娜带着女儿,去了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干达,因为是从中国回来的,所以瓦伦蒂娜受到了政府的监控。监控结束后,也没有好的工作给她,一位当过护士和老师的女人,哈萨克政府竟然把她派到了煤矿去工作。瓦伦蒂娜的爸爸知道了女儿的难处,于是就把黎远礼接到了阿拉木图和他们一起生活,之后黎远礼考上大学,就留在了阿拉木图工作。

再之后瓦伦蒂娜也去了阿拉木图,一直定居在那里。瓦伦蒂娜和女儿也从来没有间断找黎远康的事情,和黎远康遇到的情况一样,两国关系的紧张导致了很多事情无法顺利进行,所以一直没有黎远康的消息。后来她们也是想从《等着我》栏目试一试,就发去了资料,没想到真的能母子团聚。

文章图片16

团圆后的幸福生活

知道瓦伦蒂娜找到儿子的消息,也让俄罗斯还有哈萨克斯坦的亲戚们非常高兴,他们都奔向了阿拉木图。录完节目后,黎远康也随母亲和姐姐去了阿拉木图,在那里,他像回到家一样,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可是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黎远康要回国了,临行前,瓦伦蒂娜问儿子想要什么礼物。黎远康说,刀叉吧,等您和姐姐来中国的时候,就可以用得上了。就这样,瓦伦蒂娜买了136套刀叉,让黎远康带着,黎远康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爱,回国了。

文章图片17

又隔了几个月,黎远康邀请母亲和姐姐来中国,于是由阿拉木图飞往北京,黎远康带着母亲和姐姐在北京玩了几天,又南下去洛阳,瓦伦蒂娜看见儿子的生活不错,自己也很欣慰。

他们又像小时候一样在一起了,吃着面包和香肠,一下50多年,恍如隔世。在洛阳游玩了几天,黎远康又安排母亲和姐姐去了海南,看看大海,享受一下热带的气候。临回阿拉木图前,黎远康准备了好多特产,让母亲和姐姐带回家。

文章图片18

此后的黎远康每隔几天,就会和母亲网络视频,还会练练俄语,让母亲给纠正发音,母子间有说不完的话。但是母亲在阿拉木图生活了几十年,想接到中国来,母亲未必愿意,并且很多亲戚也在那里。

而自己也60多岁了,去阿拉木图生活也不太现实,所以只能保持着在网络交流。有机会黎远康和妻子再去阿拉木图看望母亲。

文章图片19

经过半个多世纪,终于找到了母亲,虽然不能生活在一起,但是可以互相联系了,黎远康已经非常满足。他完成了爸爸的遗愿,也圆了自己的梦。

故事讲完了,黎远康是不幸的,因为他从那么小的时候,就没有感受到母亲的爱,寻母之路走得异常艰难。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在晚年,他还能找到母亲和姐姐,他家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人民友谊的见证。

文章图片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